宗教命理 類別 ,共計1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與大自然通靈

楊美芬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5/05/27 出版

與自然靈犀相通,就在日常生活剎那之間融合宗教經驗、生態書寫與東西方思想的跨領域研究透過人對大自然種種存在的認知和直覺感應,創造一場奧妙的精神交流所謂「與大自然通靈」,通靈的對象不是超自然他者,而是大自然種種,雖然也使用「通靈」一詞,但沒有虛幻、玄祕、特異的情節,也沒有遙遠而未知的他界想像,不過這一類通靈的經驗者同樣擁有所謂屬靈經驗的超越意識與神聖體悟。當代靈性的發展已有不同取徑,「自然靈性」是其中一種類型,它是一種神聖的、超越的、知悟的意識狀態,並非來自遙遠陌生的他界,也不是深奧至不可言說的經驗;反之,它存在於尋常角落,就在我們呼吸、感嘆之中,仰望、俯視之間。本書彙整英國「宗教經驗研究中心」搜集的檔案、世界知名自然寫作、莊子及陶淵明的歸隱經典、當代影像創作中的相關作品,綜合討論自然靈性的存在與意義。當人類走向自然,聆聽宇宙之音,並找到自己的節奏和曲式,這就是一場奧祕的自然靈性經驗。謝世維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專文推薦Josie/《走向內在》作者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沈恩民/插畫家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劉崇鳳/作家、自然引導員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聯合推薦野外同愛好者,可能多少都曾在山林汪洋中感受過不同於日常、難以名狀的體驗和感悟吧?撇除腦內啡的加持,或者在觸目所及的如畫奇景,或者在涼爽薰拂面而來時帶起的微癢輕顫;也許是夾雜在尋常音聲中那陣或渾厚低沉、或輕快和諧的合奏股動;也許是在汪洋深處除了自身的呼吸與心跳外,仿若與世隔離卻又與萬物相繫的靜默中;更或許是那次登頂後獨自在山巔暖陽下坐忘時空、恍惚像消融了實體,卻宛若能感知草葉伸展、微風呢喃、蟲蟻動靜的離奇瞬間……縱然仍歷歷如繪,但此種種經歷,由於太過玄奇,總歸不免以為是出於自己跳脫的想像,而身為資深麻瓜,更未曾將其與「通靈」一事連結。直至今日有幸拜讀楊美芬博士新作《與大自然通靈》,頓時如醍醐灌頂,開啟了嶄新視野。──Josie/《走向內在》作者每天,我要把時間獻給祢,回到大自然裡,觀察受造之物並思想祢。穹蒼、山林、大地和其間的萬物,一切都是祢的創造,每天,我要稱頌、讚美、敬拜祢!──沈恩民/插畫家 萬物有靈,本當如是。若對大自然與自身足夠信任且敞開,每個人都可能接觸到自然靈性。謝謝楊美芬老師的書寫整理,將「自然靈性」以專書之姿航向華人世界,擴展感知的宇宙,天啊,我好激動!──劉崇鳳/作家,自然引導員 在這個科技主導、萬象飛逝的時代,人類或許早已遺忘如何傾聽風的低語、水的流唱、鳥獸的安靜行止。這本書提醒我們,萬物有靈,從來不只是信仰的命題,更是一種世界觀的選擇。當我們重新學會感受、理解與回應自然的聲音時,或許,我們也將重新找回自己在這宇宙大網中的位置。──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今天在臺灣,佛教大興,是宗教信仰的主流。各門宗派,都有信眾扶持。 從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說法,到一千四百年前達摩東來,很容易以為今天佛教在臺灣有如此興盛局面,是自然發展出來的,理當發展出來的。 事實則不然。 佛教在中國,固然有唐代的大放光明,然而自宋、元、明、清以來,成長已成停滯,甚至每況愈下。佛教的傳承,似乎已逐漸失去了隋唐佛教的氣魄、學問、人格、修持及創新的精神;尤其明、清以降,只知固守傳統,失去了佛法的開創精神。進入清朝中葉,佛教的萎靡與俗化,益發嚴重。 到了清末大時代變局之際,佛教已經頹廢至極,甚至成為藏污納垢的代名詞。進入民國,尤其在五四運動前後,佛教更淪為應為時代淘汰的腐朽象徵;寺產也成為各方或是覬覦侵奪,或是倡議充公另用的對象。佛教遭到時代海嘯的摧殘,幾至崩解。 然而,也就在這風急浪高的暗黑之中,有一些人物燦然登場。 他們以各自堅持的修為、對佛法透徹的認知、對推廣佛法的熱情,力挽狂瀾,在黑暗中大放光明,改寫了過去數百年佛法不振的軌跡,也打開了佛法在二十世紀中國、亞洲以及世界的傳播。 《現代佛法十人》就是介紹其中代表性十個人的生平,以及他們思想的文集。 楊仁山:被譽為「現代中國佛教之父」,開創了當代佛教研究新紀元的劃時代大師。 太虛:提倡人生佛教,發揚菩薩精神,開創佛教思想新境界,允為當代最偉大的佛教大師。 歐陽竟無:窮真究極,悲心澈髓,弘揚闡述玄奘系唯識學,復興佛教文化不世出的大師。 虛雲:修持功深,肩挑中國佛教四眾安危,不畏生死,具足祖師德範,民國以來最偉大的禪門大師。 弘一:天才橫溢,出格奇才,終而安於平淡,興復律宗,民國以來最偉大的律宗大師。 印光:孤高梗介,萬眾信仰,常將死字掛心頭,淨土宗的一代祖師。 圓瑛:宗教兼通,保寺護教,勞苦功高傳統佛教的一代領袖。 呂澂:承繼歐陽唯識,自修精通英、日、法、梵、藏語,民國以來佛學學力無出其右的大師。 法尊:溝通漢藏文化,開創中國佛教研究新眼界的一代佛學大師。 慈航:以師(太虛)志為己志,修持立學,開創臺灣佛教新紀元的大師。 《現代佛法十人》的首版,在一九八七年由洪啟嵩和黃啟霖編輯出版,當時,他們就有感於臺灣佛教承受這些大師開創的因緣,而有了極大的發展,希望能回顧這些大師走過的路程、他們留下的論述文章、來往書信,期許新一代對佛法有信仰的人,能受到啟發,並在內義與實證上再開創出新的格局。 時間過去了三十三年,來到二十一世紀,由於時代劇變,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方法也都面臨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挑戰,面對更新且更快速變異的環境,我們相信回顧這十個人波瀾壯濶的路程有助於開展我們自己的視野與勇氣,決定重新編輯、出版這一套書。 新版除了由編者洪啟嵩重新撰寫總序,每本書並新加入十人生平介紹,每篇文章、每封書信都註明原始出處,並統一重新設計、排版、標點。我們希望這套不只是對實踐佛法、研究佛法的讀者有益,更希望也能有助於對佛法感興趣的人當作入門指南。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5 特價2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四):禪宗的傳燈者:虛雲

虛雲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虛雲──修持功深,肩挑中國佛教四眾安危,不畏生死,具足祖師德範,民國以來最偉大的禪門大師 虛雲十三歲即萌生出家念頭,但早年受家中阻撓。他逃家兩次,到十九歲終於落髮為僧,進入山裡苦行十四年。接著遇見善知識,指點他苦行近於外道,這才走上真正依據佛法修行之路。 他曾參訪世界各地,不只行遍中國,進入西藏,還翻越喜馬拉雅山,到不丹、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地。若說太虛著眼推動的是整體僧伽制度的革新,而虛雲則是聚焦在自己親自住持的寺廟進行該有的重建和整頓,掃除當時寺廟迎合世俗的陋習,同時進行傳戒、參禪、講經,以正統佛法來培養弟子。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促使虛雲在動盪的時代中,終其一生不斷傳法、弘法,直到百餘高齡仍一肩扛起佛法復興的重任,在最艱困的時代,讓正法得以傳續。當年風雨飄揚的佛教能傳續至今,可說是虛雲的偉大貢獻,被譽為當代禪宗第一人。 本書除介紹虛雲之生平,並收集他的重要論述文章、講演、與友人來往書信及偈語,藉由他的精華文集,體會這位禪宗大師的思想與堅持。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五):慧劍斬凡塵的勇士:弘一

弘一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弘一──天才橫溢,出格奇才,終而安於平淡,興復律宗,民國以來最偉大的律宗大師 弘一俗名李叔同,一八八〇年生於天津。他的前半生風花雪月,造成出家後對自己修行的要求也異於一般。出家之後他「不收徒眾,不作住持,不登高座」,並且總是芒鞋破衲,飲食、起居上也是極其刻苦。中文「嚴以律己」,用在弘一身上是最好的例子。 本來出家後他準備拋棄一切文藝舊業,但接受了書寫佛語來為求字人種下淨因的建議,重新提筆,也因而有了自己弘法的無上利器。今天中文世界裡的人,無論是否學佛,總難免接觸、看過弘一留下或者與佛法直接相關,或者間接有關的偈語、對聯。 弘一是近代佛教大師中奇特的典範,亦是當代最出色的藝術天才;然而在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他聞持了佛法,產生身心的體會,而希望能超克這一切,所以斷然出家修行。他的藝術才華在出家後轉化為清淨無染的覺性藝術,幫助世人趣悟入道。他臨終前所寫下的墨寶「悲欣交集」四個字,可說是他一生藝術最極至的境界,那是安住在最深刻悲心中的生命體悟。 本書除介紹弘一大師的生平之外,亦收錄其開示之文、重要論述文章,以及與夏丏尊、豐子愷的來往書信,希冀可以從中體會他的意境與修持。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七):傳統佛教的導航:圓瑛

圓瑛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圓瑛──宗教兼通、保寺護教,勞苦功高傳統佛教的一代領袖 圓瑛生於一八七八年,於十九歲時因大病而發願,病癒出家。他博覽群經,禪淨雙修,沒有門戶之見,自稱「初學禪宗,後則兼修凈土,深知禪凈同功」,尤其對《楞嚴經》的修證與講解有獨到之處,有近代僧眾講《楞嚴經》第一人之稱,其深入禪淨教觀等宗派教法,打破了一宗一派的局限。在其主持中國佛教會的期間,亦積極推動佛教參與社會事業,鼓勵寺院開設慈幼院、醫院、工廠等分擔社會責任。民國建立後,兩次所謂「廟產興學」的風波,都因為圓瑛在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而度過危機。 他一生為教為國,盡心盡力,在行事風格上,不同於太虛在傳統經教學習外還有祇洹精舍的新式教育薰習,主張銳進改革;圓瑛為諦閑、印光等佛教界長老傳統派所器重,代表著傳統派與改革派之間,緩和革新的中流砥柱。在一個全然創新的年代,他所扮演的角色,起了承先啟後的滑潤作用,也讓整個如高速列車奔馳的時代不會失控,在轉速與扭力上獲得平衡,得以順利開創未來的新局勢。 本書收納圓瑛眾多文章,包含弘法內容、開示、與友之書信往來,書籍之序跋,以及各式雜記,對於理解圓瑛的思想與理念,有極大的啟發。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九):漢藏文化一肩挑:法尊

法尊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法尊──溝通漢藏文化,開創中國佛教研究新眼界的一代佛學大師 法尊本來只有小學三年級的學歷,出家後成為太虛創辦的武昌佛學院第一期學僧,之後他不畏艱險去西藏留學十二年,讓自己的藏文造詣登峰造極,經論也通達顯密,因而有「當代玄奘」之譽。 法尊對漢藏文化交流的貢獻,不僅只是單向的。他從藏文翻譯了重要著作如《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傳》等書,同時,從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夏,他也完成了《大毘婆沙論》中譯藏的浩大工程,將譯稿運往康定。 晚年他居止於北京廣濟寺。由於早年赴藏求法的嚴峻環境,及畢生孜孜矻矻於譯經事業,身心過度耗用,導致晚年健康狀況快速惡化,至要手扶著牆壁,才能緩慢移動。即便此身已如風中殘燭,他仍燃燒綻放最後的光明,譯成了因明學的兩大巨著《集量論》和《釋量論》。若論及對漢藏佛法交流的巨大貢獻,法尊絕對是當代第一人。 本書除介紹法尊的生平之外,亦收集他的學佛、入藏自述,還有重要論述文章,以及與友人來往書信,可以體會他的修持與承擔。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一):現代中國佛教之父:楊仁山

楊仁山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楊仁山──現代中國佛教之父,開創了當代佛教研究新紀元的劃時代大師 楊仁山出身於官宦世家,科舉功名一蹴可幾的他,因為偶遇一部《大乘起信論》走上終身護持、推廣佛法的路。他沒有出家,卻以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在國內融會譚嗣同、章太炎等一時之選的學者參與佛法討論;在國際進行佛經的交換出版,以及佛教文化的國際交流。 他的「祇洹精舍」雖然只辦了短短兩年時間,就學的人數也只有僧俗十來人而已,但其中太虛和歐陽竟無兩位,分別為清末民初的出家學僧和在家佛教學者打開了新路,對接下來佛教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楊仁山對於現代漢傳佛教的發展,可說起了關鍵的影響作用。 本書除介紹楊仁山的生平之外,並收錄他的重要論述文章、以及與友人來往書信,可以體會這位影響現代佛教甚深之修行者,其思想與氣魄。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佛法十人(二):佛教的改革者:太虛

太虛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21/10/27 出版

改變近代佛教發展的十位大師, 若要了解他們的生平、他們帶來的影響、他們如何重振佛教, 必不能錯過的經典文選! 太虛──提倡人生佛教,發揚菩薩精神,開創思想新境界,允為當代最偉大的佛教大師 自幼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和外祖母一起生活長大的太虛,家境非常清苦。他在十六歲時出家。但出家的源起,並非對佛法的渴望,而是因為當學徒的時候看了許多章回小說,仙佛不分,想要求神通。幸好出家後得有親近善知識的機緣,走上真正佛法修行之路,終於在有一天閱讀《大般若經》的過程中,大徹大悟。 他實踐了自己立下的「中國佛教亦須經過革命」的宏願,接續楊仁山辦祗洹精舍的風氣,持續佛學研究;創辦武昌佛學院,帶動佛教舉辦僧學的風氣;創立「世界佛教聯合會」,首開佛僧去歐美弘法的紀錄。 太虛教化僧俗,桃李滿天下,門下四大弟子有印順、法尊、葦舫、塵空等。而大醒、大勇、東初、慈航法師等也都師志於他。印順更將其人生佛教思想轉為人間佛教,在臺灣佛教成為主流傳教弘化的思想。 本書除介紹太虛的生平之外,亦收集他的修行自述、重要文章,以及與友人來往書信,可以體會他的修行要訣、視野與氣魄。 【套書特色】 《現代佛法十人》套書:楊仁山、太虛、歐陽竟無、虛雲、弘一、印光、圓瑛、呂澂、法尊、慈航 ˙了解漢傳佛教如何從清末的衰頹至民國後的中興,再到現今的發揚光大,必不可錯過認識這十位佛學大師 ˙無論隸屬何種教派、任何修行程度,本書皆為理解漢傳佛學橫切面的經典鉅著 ˙民初四大師:虛雲、弘一、印光與太虛法師的精華文選皆收錄此中 ˙聖嚴法師、星雲法師、證嚴法師、惟覺法師等影響臺灣佛學的重要宗教家,皆與十位大師有所師承或因緣 ˙提供理解禪宗、臨濟宗、淨土宗、律宗在近代教義發展演變的途徑 ˙漢傳佛教如何進入西藏、且藏傳佛教在近代的漢譯路線為何,也在本套書中可覓得解答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貓心經

洪啟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8/03/07 出版

聽貓說法。為貓說法。和你的貓一起開悟。 地球禪者洪啟嵩除了禪,在繪畫與書法也下了許多工夫。他將禪與生活、藝術結合,營造了深刻的生命體驗。其禪畫廣受讀者大眾歡迎,已出版有《送你一首渡河的歌》、《送你一首財富的歌》及《送你一首智慧的歌》等結合佛教經典與禪畫的作品。 除了饒富深意的禪畫外,洪啟嵩老師也喜愛描繪生活中常見的貓貓狗狗,在眾生之中探求佛性。《貓心經》精選洪老師多年所繪的可愛覺貓禪畫,搭配《心經》文句與禪機妙語,讓大眾以輕鬆的方式更認識《心經》與禪。 *隨書附贈「名自然貓」畫卡,可取下收藏。 *本書《心經》文字集字自弘一法師墨寶。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送你一首智慧的歌

洪啟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2/10/09 出版

《金剛經》一直深受大眾歡迎,因為它既出世,又入世,是人間的實用智慧。生命最大的困難,有時候並不是在我們所問的問題,而在於我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把最深的疑惑怎麼講出來。《金剛經》反覆辯證人間最難的種種執著,辯證「空」與「有」,希望人人都成佛陀,得大智慧與喜樂。地球禪者洪啟嵩延續《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心經》如歌行板的風格,將《金剛經》的經文故事置換到貼近我們生活的時間、空間、地點裡,說故事、說理,與金剛經經文互相唱和,讓讀者不只是閱讀經典文字記載,更帶領讀者參與了金剛經,參與了佛陀的故事。當你揭開了文字的外衣,看到了它的內涵,這才發覺到「啊!這本經典就活在我心中」,它就活在你的生活裡頭。本書配以洪啟嵩老師所繪之禪畫,並收錄其所書之金剛經墨寶片段。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送你一首財富的歌(財富智慧套書)

洪啟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2/03/01 出版

本套書包括︰《送你一首財富的歌》+財富智慧筆記本+佛母準提法相。財富既能創造人生的幸福美好,同時又引動生命中莽動的不安,造成難以承受的苦果,如何掌握財富,自在圓滿財富,為自身和大眾創造最大的幸福?佛法以智慧和慈悲為核心,所發展出來的「菩薩經濟學」,為人類未來的經濟方向點燃一盞明燈。作者從佛教的經濟思想中取出財富的寶藏,讓您深入「財富三昧」,開創喜樂富足的人生,讓整體社會的幸福成為企業財富增長的基礎。全書配以作者意境深遠的藝術畫作,以簡短睿智的文字,送您一首財富的歌,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中,遠離貧窮苦厄,創造財富,妙用財富,共創地球的永富時代。本書特色禪學大師洪啟嵩闡釋財富與佛法相生關係,希望帶給大家身心靈富足。套書包括︰《送你一首財富的歌》、財富筆記本與佛母準提法相。

75 特價7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送你一首財富的歌

洪啟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1/10/04 出版

財富既能創造人生的幸福美好,同時又引動生命中莽動的不安,造成難以承受的苦果,如何掌握財富,自在圓滿財富,為自身和大眾創造最大的幸福?佛法以智慧和慈悲為核心,所發展出來的「菩薩經濟學」,為人類未來的經濟方向點燃一盞明燈。作者從佛教的經濟思想中取出財富的寶藏,讓您深入「財富三昧」,開創喜樂富足的人生,讓整體社會的幸福成為企業財富增長的基礎。全書配以作者意境深遠的藝術畫作,以簡短睿智的文字,送您一首財富的歌,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中,遠離貧窮苦厄,創造財富,妙用財富,共創地球的永富時代。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典 3.0】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

葛兆光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10/04/19 出版

在佛教中,所有被稱為「經」的書,都是印度的書,必須是佛說的才是「經」。但唯一有本由中國人講的,中國人編的也叫「經」,這就是《壇經》。葛兆光在講解《壇經》時,特別切入幾個重點。一是六祖惠能所代表的南宗,與神秀所代表的北宗之間的差異。神秀認為,每個人心都有可能是清淨的佛性,卻也跟明鏡一樣,避免不了外在灰塵的污染。所以需要採用傳統佛教所保持的一些修行方法,通過漸修來達到真理境界。但是惠能所代表的南宗認為,外在世界是虛幻的,這些都是因緣湊合的結果。所以你只要轉過身去,此岸就是彼岸。過去北宗認為,從此岸走到彼岸,要苦苦修行,走得非常辛苦。但是南宗回轉過來,認為原來此岸就是彼岸,人心就是佛心,於是當下解脫,所以惠能的說法,是一個頓悟之說,這就和北宗神秀的說法截然不同。在這一點上,北宗和南宗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點點的差異,但是實際上差別非常大,二、從歷史學的角度看,《壇經》不同年代出現的版本字數有所不同,越晚出現的版本字數越多,可見我們現在看到的《壇經》除了惠能口述之外,也加上後人整理修訂的文字。三、禪宗的中心思想。最重要就是要瞭解,什麼是靜坐?什麼是空、無?什麼是直心、頓悟?為什麼要不立文字?本書特色●多軸心的二十一世紀閱讀打開傳說中的書 打開夢想與未來●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地書展合辦巡迴演講●華文世界十位名家導讀●結合文字、攝影、漫畫、插圖、圖表的新型態出版●平凡、可樂王、541、吳孟芸、李志清等十位漫畫創作者參與●台師大、台藝大、北藝大共同參與繪圖

79 特價1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郝明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09/02/04 出版

本書附贈《金剛經》+《金剛經解義》+《六祖壇經》+《心經》標點合刊本我們真該慶幸處於這麼一個變動的時代,所有的秩序都在重整。經濟低迷,所以可以使得原來只靠謊言就可以不斷擴張的企業現出原形。紮實工作的人,更能顯出本領。財富重分配,可以使我們和有錢人的差距沒那麼明顯。政治人物無品無行,可以使我們的理念更加清楚,甚至鮮明。沒有「無常」,一些虛假的面具不會脫落;因為「無常」,未來才有更多美好的可能。《金剛經》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不被任何表相的干擾與限制所困,每個人都有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有益自己,也有益於他人。如果說《金剛經》是一部登峰造極的內功心要,《六祖壇經》就是這部心要的白話版、演義版,《金剛經口訣》是註解版、分解動作版,《心經》則是濃縮的短詩。《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則是郝明義花了二十年時間尋覓、摸索的心得報告。郝明義錯當了很久很久的雙魚座。雙魚座很有夢想,不很務實,又挺有矛盾的性格等等,都能在他身上找到印證,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郝明義都把自己想成一條長著兩隻肥頭大耳的雙魚。1996年,在他四十歲生日,也是他要離開時報出版公司的前夕,郝明義才突然發現因為換算農曆生日的錯誤,事實上他是一頭陸上的牡羊,而不是水裡的雙魚。終於「歸座認命」之後,郝明義總結出牡羊好奇。但好奇會殺死一隻貓,也包括牡羊。牡羊前進。他可以連續兩個月每天睡眠不到兩個小時,但是一個星期有五天要天亮才回家,婚姻是會出問題滴。牡羊快速。享受手起刀落,但不小心會刀起手落。(自己的手)牡羊樂觀。但也會昧於事實。牡羊前瞻。但也會看不到腳下的陷阱。於是,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個性,用繩索套住牡羊。接下來,他一套則套了四條,名之曰「寧緩不急」,名之曰「寧小不大」,名之曰「寧公不私」,名之曰「寧待不求」;一用則用了十年的時間來馴伏牡羊。等到他終於覺得十年磨一羊可以了,要讓牡羊重新馳騁的時候,卻發現其中一條繩索如何切割都切割不斷,而牡羊,幾乎不會跑了。於是,他又再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在一個意外的機會裡,找到一把倚天劍與屠龍刀合體的利器,給十來年的磨練畫下一個句號。郝明義馴羊的動機,基礎,與方法,都在於一本《金剛經》。從一九八八年頭一次接觸《金剛經》,到二○○八年他終於感受到自己對《金剛經》有所體會,整整走了二十年。《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有郝明義對自己的回顧,細部描繪他如何花了十多年時間和自己的「念頭」掙扎,並且以一個企業經營者的身分,說出他對《金剛經》接觸的經過與心得,以及他為什麼認為《金剛經》是一把倚天劍與屠龍刀的合體,也是「心」的創造力的根本。不但如此,郝明義還解釋了為什麼《金剛經》是一部無以名狀的內功秘笈。《六祖壇經》為什麼是《金剛經》的白話版,演義版,也是分解版。六祖註解的《金剛經口訣》,又為什麼是《金剛經》的註解版、實用版。幾部經典如何交叉使用,以破解《金剛經》這部內功秘笈的極致。

79 特價23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心經

洪啟嵩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08/12/02 出版

《心經》,雖然只有短短二百六十個字,但是飽含著究竟的生命智慧。不同時代的人,面對著不同的變化、混亂、苦難,都能從《心經》裡找到解脫與平靜。這是《心經》超越宗教與地域,而廣為各方人所誦讀的原因。《送你一首渡河的歌》,是洪啟嵩從前所未見的角度來詮釋、解讀的《心經》。洪啟嵩在佛法上有多年修證,有許多著作,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是《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卻是以他獨特的繪畫,結合他散文風格的文字,獻給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的心靈之歌。在如此急速變化、混亂的年代裡,一個人可以如何活出「自在」,使自己的心沒有疑惑?遠離執著、迷惘與煩惱,安住心之寂靜喜悅,不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制約,成為一個真正的自由者?《心經》正是最深秘的智慧甘露。洪啟嵩的畫風不拘一格,線條自在流暢,氣韻生動,前作《愛情的22個關鍵詞》裡,部分畫作就是巧用了化妝品的素材畫成,別出心裁。而他在《送你一首渡河的歌》裡,更希望用一種全新的藝術風?,重新詮釋《心經》的意境。洪啟嵩在畫紙上的那一抹,究竟是河流、還是人的胴體?那是沒有既定的答案,如果我們把心放鬆,把眼睛整個放鬆,它就會像明鏡一樣,照見生命的實相,讓我們成為觀自在者。書中的畫作,宛如生命之河沿途的風景,只要敞開心扉用眼觀、用心領受,你可以悟出生命觀自在的智慧。本書所附的心經英譯版本,是由洪啟嵩所翻譯。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命運-Destiny

網路與書  著
網路與書  出版
2004/10/01 出版

每個人在生命的路途中,都曾經感受到命運的力量。有時我們覺得諸事順遂,彷如順風行舟,只要一分的努力就有十分的收穫,這個時候我們稱之為「幸運」。有的時候我們卻像揮棒頻頻落空的打者,不論如何掙扎,都無法改變失敗的宿命,這時候我們會見識到命運的殘酷。而更多的時候,我們面對不可測知的命運,還是必須做出我們的抉擇,即使注定失敗也必須如此,這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展現。  在這本書裡,我們將會討論「命運」是什麼?以及什麼是「命」?什麼是「運」?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系統又是如何看待命運的問題;星座、占卜等測量命運的方式;趨吉避凶之道;包括張大春極短小說、影像在內的各種關於命運的創作。  除了豐富的文字內容,以及活潑的版面設計外,本書還有不同於過去《網路與書》的三個視覺設計重點。一是長達十二頁的〈世界與人〉繪本,二是以圖像為主的新型態Maps,三是張照堂、謝春德、何經泰、劉振祥等名家的紙上攝影展,希望能帶給讀者在視覺上更直接的震撼。

79 特價2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