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敘事利器,以更全面視角深入聖經文本!聖經故事中的人物、場景、事件都是經過設計和安排的嗎?當時的作者到底想傳達什麼訊息給讀者呢?今日的讀者又能從中讀出多少線索呢?本書從敘事研究方法入門,帶您用另一種視角來解讀聖經故事,讀出故事敘述者想要傳達的信息……作者鮑威爾在本書中明確區分了文學研究與各種歷史研究方法(如來源研究、形式研究、編修研究等)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梳理了不同的文學研究途徑,包括結構分析、修辭研究、讀者反應理論與敘事研究等。不僅如此,在本書中,他還深入介紹並分析敘事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如隱含作者、隱含讀者、敘事者、角色、事件與場景等,並透過豐富的例證予以展示。好評推薦:「二十世紀的聖經研究長期被各種『批判方法』所主導,這些方法往往將聖經文本支解為碎片,忽略其作為整體的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敘事批判提醒我們回歸文本,重新發現聖經敘事的豐富性和藝術性。對於希望了解聖經敘事藝術的學者、神學生和普通信徒來說,這本書提供一個很好的入門指南。」——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新約副教授,王學晟 「古人透過朗讀聆聽、今人透過翻冊閱讀,能進入敘事之中,並受其影響。而聖經中記敘文體的書卷,就是故事,就是敘事。本書正是引導我們如何閱讀這些聖經敘事的指南,使讀者不只『讀懂』,更能『進入』聖經的故事之中。」——國際歐華神學院新約教師,汪仁潔「敘事批評為我們提供一套可靠的分析工具,使我們能更清晰地辨識原初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敘事批評也幫助我們察覺不同讀者所採取的閱讀策略及其可能帶出的詮釋結果,進而促使我們思考各種閱讀背後所隱含的預設與處境。對鮑威爾而言,敘事研究是聖經研究中一項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具。期盼本書能幫助華語讀者掌握這件『利器』,並以更全面的視角深入理解聖經文本。」——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謝樂知
本書中相關異象的摘要首於1987年刊出來,很快就被轉載於許多期刊和無數代禱信中,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便觸及了數百萬基督徒的心靈。許多基督教領袖評論:這是1990年代發出的先知的話語。 作者喬納是近年在美國被興起公認的先知職事,他說:「要發生的不只是復興或覺醒,而是真實的宗教改革。這異象傳出來是為了喚醒那些被上帝命定要改變歷史軌跡,甚至改變『基督教』之定義的人。」 您想知道末世的「收割異象」及如何預備自己面對大逼迫嗎?身處於今世的基督徒的您,千萬不可錯過。
走出恐懼與捆綁,找回在基督裡的醫治與盼望!如果你曾經遭受不健康教會、不健康領袖的屬靈虐待,導致你的信任就因此破碎了。你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一個你認為會關心你的人:這個人最初激勵你認識上帝,但最終卻拒絕了你。現在你受傷了,理想破滅了,想知道你是否還能再相信別人、你自己,甚至可能是上帝。在《識別屬靈虐待》一書中,雷米‧迪德里奇(F. Remy Diederich)講述了他個人曾經歷的不健康信仰和屬靈虐待,以及其他倖存者的故事。但這不僅僅是又一個揭露真相的虐待故事;這是一本指南,將幫助您首先識別屬靈虐待,並為您提供實用的康復計畫。雷米深信神是復活和復興的神,他相信你可以重新開始。本書適合以下的讀者:• 如果你在教會或信仰群體裡察覺到不健康信仰的氣息,本書相當於一項工具,可幫助你識別不健康信仰和屬靈虐待。• 如果你因虐待型屬靈領袖而信仰崩塌,本書提供的上百條操作指南以及充滿恩典的屬靈建議將有助於你邁上恢復之旅。• 如果你是屬靈領袖,察覺到自己可能是屬靈虐待和不健康信仰的始作俑者,為此痛苦掙扎,不妨閱讀本書。你很難再找出一本如此充滿恩典、又絕不妥協的好書,所以千萬不要錯過。好評推薦:「這本書幫助我們以合乎聖經的眼光,看見屬靈權柄應有的界線與使用方式,學習如何在愛中保持誠實,不因害怕衝突而噤聲,也不輕易放任錯誤的權柄運作。同時,它也提醒我們,每個群體都需要不斷檢視自己的文化,讓教會能成為一個健康、安全、能夠彼此守望與說真話的地方。」——劉幸枝,華神推廣教育處處長
作者以馬丁路德解釋〈使徒信經〉第一段中:「我們是枯萎的花,不是雜草。我們是墮落的聖人,也是蒙恩的罪人」為引子,並以己身在平凡日子裡,蒙百般恩寵的經歷為例,證明信徒不僅蒙主拯救,得永恆的救恩,更在此生承受上帝慈愛施予的滿溢豐恩,只要稍加用心,就能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祂恩寵的印記。因此作者鼓勵讀者,記錄下自己所得的恩寵,而在廣泛感知自己蒙愛的濃度時,生命就會產生恆常的喜樂。喜樂推薦:「《百般恩寵印記》延續了美芬一貫的寫作風格:文字自然、真摯貼心,沒有說教,沒有誇張,沒有牽強,在家居平常中,筆下不經意緩緩地流淌出一股癒人的喜樂。無論是面對疫情隔離的無奈孤寂,或是突如其來的醫療檢查報告的驚嚇,或是與陪伴十七載、年邁體衰的老貓相處的日常,美芬總能把她所教導的活畫在生命裡,以生命寫神學,讓人讀來動容。」——黃小石,美國新澤西州若歌教會長老「書中有許多小故事、小見證、小案例,讓我們明白,即使如蔥花一般點綴麵條的小恩典,都足以讓我們感念在心。美芬細數超過101個的蒙福瞬間,包括了她遭遇疫情時安然度過、住的居所令她舒適、超過一千的肝指數回歸正常、養成走路運動的習慣、68歲吃到18歲就喜歡的蛋捲冰淇淋、大哥招待她參加12天的遊輪旅行、上帝分派她新的演講或新專欄、收到禮物或送出禮物、讀到一本好書後心思被改變哪個恩典是大,哪個恩典是小?不拘大小,都是上帝滿滿的恩寵。」——溫小平,電台主持人、作家,曾任《新女性》雜誌總編輯「祝福你,透過這本書的溫柔提醒,學習在平凡瑣碎的生活小事中信靠上帝,更在每一段人生可能走到關節疼痛的崎嶇路徑,發現上帝早已預備賞賜給你,讓你感受到被祂溫暖安全的雙手擁抱,那無與倫比的 F.A.V.O. R.。」——劉銘恩,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耶穌從未如此控告你,而你也不該繼續以此自責!有些基督徒雖然蒙恩得救了,但與上帝的關係卻苦無進展,原因有很多,但追究起來卻不難發現,他們心中都存有某些錯誤的迷思,彷彿耶穌對他們說過下面這些話,而使得上帝距離自己愈來愈遙遠:第1句話:你罪大惡極,不能得救!第2句話:我對你失望透頂!第3句話:如果你是更好的基督徒,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第4句話:不愛某些人是沒有關係的!第5句話:每個人的信仰和行為都應該跟你一樣!第6句話:一切操之在己!第7句話:你不一定要饒恕深深傷害你的人!第8句話:你錯過了我在你生命中的旨意!第9句話:我已經放棄你了!第10句話:這是你該背負的十字架!我們必須把這種錯誤的思想帶到慈愛的主耶穌面前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的神學,並透過上帝顯現的真理,來引導我們對祂產生正確的信念。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拒絕耶穌這些沒有說過的話,並開始相信祂真正說過的話。讀完本書之後,你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喜樂、更加充滿信心。名人推薦:「戴維斯簡單清楚地解開許多人無緣無故的罪惡感,邀請我們重新信靠神,得到真理的力量。」──暢銷書作家鮑伯及奧黛莉.梅斯納(Bob and Audrey Meisner)「戴維斯按著聖經清楚解答了困擾許人的問題,帶給我們盼望,讓我們想起父神的浩大恩典,使我們發出微笑。」──德州普列斯敦華浸信會楊傑夫牧師(Jeff Young)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教會牧養帶領的入門手冊!教會是上帝蒙愛的兒女,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的美善之事。然而,教會所在的地上是順服於空中掌權的惡者,今世的風俗無可避免地影響世上生活的人。華人教會是否有適合自身的因應之道?《教會輔導概論:理論與實務》是彭懷冰牧師特為華人教會撰寫的著作。他以多年在華人世界的牧養輔導經驗,整理聖經與心理學對輔導諮詢的理解,並以教會的立場剖析今世的風俗。本書又以人生歷程為軸,展示教會的各樣輔導事工──從出生至死亡、從兩性與交友至婚姻與家庭、從個人工作至生活團契輔導。本書理論與實務的交錯穿插,能使教會的牧長輔導,或關心教會團契發展的同工會友,一同在基督的愛裡建造教會,預防弟兄姐妹軟弱時跌倒不起,或在經驗軟弱時彼此扶持。好評推薦:「本書對於『教會輔導工作』的各方面都深入且豐富說明。……畢竟,西方的教會輔導,無論是理論、技巧、處遇歷程等,都無法全盤移植到華人的土地上。聖經的真理不可變,但輔導的方法必然要因地制宜,因時考量。」──彭懷真副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會在訓練平信徒領袖時,實在亟需加入一些適當的輔導訓練課程。彭懷冰牧師這本大作《教會輔導概論:理論與實務》,正好切合這個牧養策略,可以作為廣泛參考的一本書……可幫助初學者對輔導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吳榮滁牧師,美國麻州羅威爾華人聖經教會
本書介紹舊約聖經先知書各卷書的文學內容及相關重要主題。在導論介紹先知書的結構與特色之後,逐章介紹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以及十二先知書。各章內容最後列舉與該卷先知書主題有關的問題討論,讓讀者可以繼續思考與探討相關的時代議題,延伸探討先知信息與現代信仰生活的關聯性。
你好奇聖經如何定義成功嗎?你明白聖經對自我形象有何主張嗎?你想認識聖經對人生提供哪些祝福嗎?如果有一本書稱得上是「活生生」的書,且與世界上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那就是聖經了!再也沒有一本書像聖經一樣涵蓋了人生所有的課題,並提供徹底改變生命的引導。本書精選風行全球、生動幽默的《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中500句應許經文,翻譯成現代中文,配搭華人世界通行的《和合本聖經》以及公認最忠於原文且易懂的《新譯本聖經》,三版本英漢雙語對照,讓讀者欣賞並比較不同譯本的異同旨趣,值得您一讀再讀,從中汲取開拓人生的啟發與力量!
本書集合十餘位海內外神學家的心血而成,「古今中外」是它的特色。 「古」:嘗試闡述新、舊約聖經中的聖靈,與教會歷史裡聖靈的工作(包括早期教父和約翰歐文)。 「今」:回應今日教會所關切的議題(如聖靈的預言、聖經無誤、基督徒生活、聖靈的恩賜、講道的及宣教中扮演的角色)。 「中」:討論包括從華人教會的經驗看靈恩問題,真耶穌教會在中國大環境中的發展與其聖靈觀。 「外」:本書有幾篇文章探討西方神學家對先知的恩賜、先知之言的默示與無誤等等議題的看法,以及本世紀中西方教會的靈恩經驗。
您渴望改變嗎?渴望身、心、靈都健康完整嗎?我們都渴望完全,也期盼自己是個心靈健康的人。但太多時候我們卻發現這是一個難以捉摸的目標。本書為舉世公認的「心靈醫治」經典鉅作,由心靈醫治大師、經驗老練的協談者桑得福夫婦親身撰述,自1982年出版後,全球已有數不盡的心靈得更新與改變。本書從內在醫治的基礎談起,進而論及我們切身常見的一些問題。如:性犯罪及其困擾、行為導向的問題、饒恕、內在誓言、迷信命運注定的抑鬱、苦毒的論斷,最終談到基督徒協談者的角色與得釋放的根本解決之道;下冊所談的是人格中幾種常見的畸形發展、性犯罪及其他問題、青少年與婚姻、恢復。無論是一般弟兄姊妹或協談者,都會因這本書所揭露之亮光而大得益處!
《曠野嗎哪》是遠東福音會製作的栽培性節目,主持人孫大中全年365天在空中與廣大聽友分享信息。節目開場白說道:「神不僅賜予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嗎哪,也在今天為屬祂的兒女預備現代屬天靈糧──聖經!邀請您帶著承接靈糧的器皿,日日領取新鮮的曠野嗎哪!」透過每日專心思想一個主題,並定睛在神與祂的話語上。本書是著重神話語的靈修材料,單單渴慕神,誠實地於聖經經文中收取每日的靈糧嗎哪。輯一至輯八收錄2018年的節目信息,梳理文字,分編成八輯,每輯各有一個主要課題:「與主同行」、「突破更新」、「試煉成金」、「謙卑倚靠」、「信心得勝」、「靈性成熟」、「禱告大能」、「忠心服事」。藉著思想、感恩、禱告,領人一步一步認識主,進深人與神之間愛的關係,直到永生。
★ 可複製的講義提要,提供師資培訓使用。★ 有圖表和重點複習,幫助牢記重點。★ 每章皆有小組討論的問題。作者以豐富的教學經驗融合理論寫成的主日學教師手冊,幫助教師珍愛各個孩子獨特的人格特質和學習型態,並挑戰他們長成基督的樣式。對於那些想用上帝的話語來塑造孩童內心的教師,或從事兒童事工者來說,本書是極佳的使用資源,絕不可錯過本書!在基督化的課堂上,珍愛並挑戰你的學生。◆ 珍愛與挑戰學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教師如何以真誠、深入的信心帶出孩子的聖經教育?◆ 教師如何學習相關的教材和方法,以認識所照管的孩子之人格特質?真誠推薦:◆ 金培文 台北基督之家長老青少年兒童區牧長◆ 朱施美妃 台北靈糧堂兒少牧區區牧長
本書融合聖經、現代醫學來透視精神疾病,並且提出嶄新有效的醫治方法。 從書中列舉的臨床病例中,讀者可以再次體會上帝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遠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謹將此書獻給久為精神病所錮的人,以及關愛這群不幸同胞的中國人。
聖經中清楚地說到:「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廿九8) 當今世代就和舊約時代一樣,汲汲營營於一己之私,失去了從神而來的異象。 透過本書,作者將重新調整我們的觀念、眼光及態度,使我們在所蒙的呼召上能再一次往前邁進。
歷經450年的「海德堡教理問答」,為改革宗最為通行的教理問答之一, 著重於實際信仰的需求,言簡意賅的文辭之中充滿安慰。 全文計129個問答,劃分為五十二個主日。按照〈羅馬書〉的次序分為三部分。其一,論人的愁苦;其二,論人的得救,包括使徒信經及聖禮;其三,論感恩的生活,包括十誡和主禱文。綜覽聖經,回答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真理。樸實卻深刻,簡潔又清楚。 本書特將信條內所依據之經文全文列出,方便閱讀與主日學教授。並且參考不同年代英、中文版本,以信、達、雅之原則重譯。關鍵字則附英文以利了解。而書末附錄西敏斯特信仰宣言(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中第一章〈論聖經〉,為基督教歷史中最完美的聖經告白。
市面上有不少的每日靈修材料,為什麼又呈現一本呢?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清教徒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本書編者藍道‧彼德森形容清教徒猶如「地球上最大棵的樹――加州紅杉,它們有著巨大的樹幹,外層是一英呎厚的樹皮。它們扎實而耐久,正如清教徒一樣」。「清教徒主義的核心就是希望把神話語中的珍寶帶給一般人,好使他們可以過敬虔的生活,並且藉此改革教會和國家」。因此,閱讀清教徒的作品,可以讓我們學像清教徒那樣,成為篤實的基督徒,實實在在從心裡敬愛神,在生活上踏實地活出基督徒的樣式。 本書收錄十二位著名清教徒作家的作品,先介紹該作家的生平及特色,並各選出一個主題,每月一個,包括:回轉、敬畏神、基督的贖罪、宗教情感、神的眷顧、屬靈的爭戰、救贖、禱告、與神交通、信心、對基督的愛、默想。這些主題都是基督徒常聽到,卻不一定深入了解的信仰道理。本書編排方式為每日一篇,讀者可藉著每日閱讀,沉思這些主題,並藉著每日對應的經文,咀嚼神的話語,讓每一天都能敬虔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