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法治國家之理念下,人民之自由、權利受憲法之保障,非依法律不能加以侵害或限制,其侵害或限制亦不得逾越必要程度,即我國憲法第23條所揭示之法律保留原則及比例原則。法治國原則之貫徹,亦需輔以健全之行政救濟制度,於人民權益遭受國家侵害時,人民得依法向國家提起行政救濟,除針對國家違法行為得以行政爭訟制度(即訴願及行政訴訟)為第一次救濟外,於踐行第一次救濟後,亦得以行政上損失補償及國家賠償制度尋求第二次救濟。行政上損失補償作為行政救濟之一環,其基礎理論與實務見解,於我國尚在發展中,本書之目的即在闡述行政上損失補償制度,參酌德、日兩國學說及實務見解,進一步探討行政上損失補償之意義、要件、原因、補償範圍、標準、方法及訴訟上之相關問題,使對行政上損失補償建立明確之基本概念,藉以落實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之意旨。
"本書以人權思維的承與變為主題,上承人性尊嚴、平等保護、基本權主客觀功能、國家保護義務等傳統及主流人權議題;下接第三代人權、集體權、原住民族權等新興人權的理論流變,復以人權演進史述及人權實踐法制貫串其間,進而嘗試提出台灣基本權利憲章草案。本書致力於基本權利釋義學的闡析與拓展,除提供讀者對人權面貌的多重理解角度外,也留下作者探索中、發展中的人權思維。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關於人權保障機制的跨國性研究的11篇文章,其中涵蓋歐洲人權保障機制及歐洲人權法院部分領域重要裁判之研究,新興民主國家對人權保障機制的繼受與發展,以及相關制度的比較研究。面對「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已「國內法化」的發展趨勢,國際人權法勢必將成為詮釋我國人權保障的重要基準,本書所收錄之文章望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本書有關加拿大憲法聯邦與省之權限分配研究為國內首見。過往,相關的研究多半只提到我國憲法對於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的方式與加拿大的類似,採取雙方分別列舉,未列舉者,依事務的性質定之。本書不僅探討此種規定方式所帶來的問題,更嘗試利用政治學中由伊頓斯(David Easton)所提出之系統分析模式,進一步研究此種規定方式之前因後果,並全面分析所形成之權限分配系統的因應與調整。寄望藉對加拿大的研究,能對我國權限分配之規範與實務運作能有所啟發。另外,本書另收錄兩篇看似無關的文章,惟其內容中有關權力行使正當性的探討與權力互動的研究,實與權限分配問題的核心一致,故一併供讀者參考。
本書特色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法學論文集總共編成三冊;即Ⅰ、憲法篇,Ⅱ、行政法總論,Ⅲ、行政法各論。係四十三位多年與城教授研究室學習相濡、過從甚殷的學術界及司法實務界法學菁英,事前約稿執筆的力作。涉獵廣泛,遍及新世紀公法學發展的主流通說趨勢與新穎比較研究方法,尤其對於紮實人權保障與法治社會形塑,著墨深切,益讓論文集內所涉各專業法學領域精深探討問題之當代性價值與未來性願景,鮮活顯現。是一部法學傳世珍藏優質論著集錦之作。I. 憲法篇轉型的憲政秩序-越南法政體制發展與演變初探 陳新民、林家暘由全球化之觀點論國家任務 謝世憲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洋環境法制建議芻議 陳荔彤環境保護入憲之模式與規範效力之理論與實際 王毓正從功能論取向權力分立探討立法院行使國會調查權之可行性 羅傳賢「中央與地方機關」聲請釋憲程序之檢討與展望 吳信華引進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三人小組制度是否為促進大法官議事效率的良方? 李東穎基本權之寬泛「保護領域」或狹隘「保障內涵」?-德國基本權釋義學之動向描述 程明修論憲法上保護義務與保護請求權之關係:以「不足禁止原則」的論證構造為中心 李建良美國性別平等之違憲審查基準 郭介恆公權力運用定位科技措施與基本權利保障 李震山大法官釋字第576號解釋及相關問題評析 陳猷龍論警勤區家戶訪查與人權保障 蔡庭榕人權侵害與救濟概述 周宗憲
本書特色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法學論文集總共編成三冊;即Ⅰ、憲法篇,Ⅱ、行政法總論,Ⅲ、行政法各論。係四十三位多年與城教授研究室學習相濡、過從甚殷的學術界及司法實務界法學菁英,事前約稿執筆的力作。涉獵廣泛,遍及新世紀公法學發展的主流通說趨勢與新穎比較研究方法,尤其對於紮實人權保障與法治社會形塑,著墨深切,益讓論文集內所涉各專業法學領域精深探討問題之當代性價值與未來性願景,鮮活顯現。是一部法學傳世珍藏優質論著集錦之作。Ⅱ. 行政法總論篇論科技法律之概念與衍生之問題 蔡志方初探風險行政及其法的規制-以日本行政法學之發展為中心 王志強淺論歐洲行政聯盟(Europ?ischer Verwaltungsverbund)的發展與憲法疑慮-德國行政法學的觀察 呂理翔行政一體原則與行政分殊化的趨勢-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13號解釋對行政一體原則理解 陳愛娥社教機關行政法人化之研究—以國父紀念館為例 鄭乃文自公法與私法區別之起源論促參行為之定性及救濟 羅明通行政法院有關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判決之研究?兼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26號解釋 李惠宗兩難?共存?-國家處理個人資料與資訊隱私權保障之糾葛 廖福特、翁逸泓行政程序法上「消滅時效制度」之研究 林三欽行政證據法則之研究(A Study of the Rules of Evidence on Administrative Law) 洪文玲行政程序法中律師之地位及功能 陳世偉行政罰法上「行政罰」之概念-從司法院釋字第612號解釋談起 林錫堯警察罰與行政罰法之研究 劉嘉發
本書特色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法學論文集總共編成三冊;即Ⅰ、憲法篇,Ⅱ、行政法總論,Ⅲ、行政法各論。係四十三位多年與城教授研究室學習相濡、過從甚殷的學術界及司法實務界法學菁英,事前約稿執筆的力作。涉獵廣泛,遍及新世紀公法學發展的主流通說趨勢與新穎比較研究方法,尤其對於紮實人權保障與法治社會形塑,著墨深切,益讓論文集內所涉各專業法學領域精深探討問題之當代性價值與未來性願景,鮮活顯現。是一部法學傳世珍藏優質論著集錦之作。Ⅲ. 行政法各論篇租稅優惠正當性之探討 張永明危害環境之「設施」概念及責任範圍-以德國法制與歐盟指令為基準 陳慈陽台灣之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之理論與實務-以申請興建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貯存與最終處置設施之聽證程序為研究中心(英) 陳春生論德國法上的生態稅 范文清德國新大學法下的教授升等制度改革 許育典論我國教師申訴制度之定位-兼論該制度未來應有之取向 梁學政日本之律師懲戒及爭訟制度 林素鳳法律專業人員的核心價值 李禮仲尋找一把公共利益的尺─採購爭議行政裁判之評析 陳櫻琴美國報業保存法(The Newspaper Preservation Act)與聯邦反托拉斯法除外適用之研究 林國彬台灣與中國大陸多層次資本市場之比較探析 鄒建中少年法之類型機能與基礎學理初探 張裕榮日本刑事訴訟訴因制度之探討 蔡清遊實證醫學在醫療糾紛的運用-以胃腺癌存活率的醫學文獻為例 張麗卿淺評涉外刑事判決-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上更(一)字第八三三號 蔡佩芬揮灑更多創意共享的空間-論網路使用法律態樣的多面觀 曾勝珍
軍事憲法與經濟憲法、文化憲法、社會憲法等同為憲法之重要成分。基於國家安全與軍事需要之考量,如何形塑合乎本土需要之軍事法制,為撰寫本書之主要目的。本書重要內容除憲法第十三章第一節國防部分外,在基本人權部分討論軍人言論自由與政治行為之限制、美國軍人懲戒制度、軍中人權保障等議題;政府體制部分,討論國家緊急權及軍事憲法中最重要之統帥權與文民統制問題、同時自比較法觀點檢討我國之軍事司法制度;在基本國策與國防法制部分,討論戰爭合法性及武裝衝突法相關議題,由於筆者曾任職於國防科技機構,本書將國防科研機構人才交流與歸屬運用辦法一併列入國防法制部分加以探討。
本書特色本書收錄作者曾經發表過的9篇論文,其主要在於探討與「行政爭訟制度」以及「信賴保護原則」有關的課題。作者相當重視「論述層次的簡明與流暢」、「與實務見解的對話」以及「引介國外見解前應經思考與檢驗」等原則。
本書特色:本書內容係作者近年來針對「新舊法秩序如何銜接與適用」課題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討論以「法令變遷」為背景,以「法令溯及適用」為核心概念,並以「信賴保護」作為理論基礎。這本專論係將作者個別論文予以統整、體系化,並大幅修正與擴充,同時也納入一部份未曾發表之想法。本書的內容具有對話性:既與國內外學說對話,也與我國大法官解釋對話。截至大法官釋字第629號為止之解釋均為本書探討的對象。
本書為分為兩部分,一是法治國之權利保護,另一是,法治國之違憲審查。法治國之權利保護部分,主要收錄這些年來關於講學自由、國民應考試服公職等權利保護以及制度性保障與基本權利保護問題。至於法治國之違憲審查部分,有我國大法官解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與日本最高法院判決。而關於我國大法官幾號解釋相關之論述,其中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一文,為1996年受行政院委託於大法官之審查庭時鑑定意見、國大延任一文為2000年第499號解釋作出前司法院委託之鑑定意見、三一九真相調查條例之合憲性與NCC組織合憲性問題則分別是2004年10月與2006年3月受立法院委任擔任訴訟代理人之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