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描繪一群被稱為「外來族群」的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犧牲奮鬥,興建曾文水庫的血淚史。這群工程背後的無名英雄和他們的在地眷屬,雖然來自不同的族群,使用不同的方言,卻能和平共處,同心協力的朝共同目標邁進——讓台灣這塊土地更美好。故事提醒了我們,在不斷強調「地球村」的觀念時,還必須深刻了解「族群融合」的重要,別讓「撕裂」成為破壞和諧的劊子手,畢竟,怎樣讓台灣更美、更好、更平和溫暖,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母親,也許是你最愛的那個人,也可能是你最恨的那個人。當她死亡了、消失了,那份最愛或最恨的感覺會變成什麼樣呢?淑慧的母親個性強悍、激烈,既抽菸喝酒,還是個賭性堅強的賭客。淑慧始終想不透當初做錯事的是父親,母親為何要將她和姐姐趕出家門?淑慧對矛盾複雜的糾結情感遠超過於父母離異的創傷,雖然受困於母親自私行徑的困擾中,但最後她終於領會到人生的掌控權還是操控在自己手上;而母愛,是勝過一切的「天性」。
你看過身上刺青的人嗎?他們身上的刺青讓你害怕嗎?有許多青少年因為犯錯,進了輔育院,院裡的學員有許多都在身上刺青。這些身上刺青的青少年都是天生的「壞小孩」嗎?輔育院的圖學老師施政廷在授課的時候,用深深的關懷與客觀的態度去瞭解他們,說出他們的故事,有他們自己的,有他們家庭的……
黃國安是一個國中生,他一直對自己的性別傾向疑慮不安。黃國安的叔叔是一個高成就的科技新貴,遲遲沒有交女朋友。阿嬤四處安排相親,叔叔總是意興闌珊。在阿嬤的強力逼婚下,終於爆發了叔叔是同志的事實,全家也因此陷入一場混亂的風暴中。最後,在心理醫生與輔導老師的協助下,家人終於接受性取向多元的觀念,不再排斥叔叔。黃國安也因此重新思考探索性別取向,不再徬徨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