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科產業館 書系 ,共計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台灣的米

許愛娜  著
稻田  出版
2006/06/01 出版

明、清時代,大批先民橫渡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在台灣這一塊充滿無限生機的土地上種植稻米。早期的稻米品種非常複雜,有漢人從華南帶來的,有原住民從南洋帶來的,更有荷蘭人從海外引進的。日本人在清光緒二十一年占據台灣之後,發現台灣稻米的品種竟多達一千六百七十九種。日本人為了貫徹「工業化日本,農業化台灣」的殖民地政策,大力進行稻米品種的篩選和改良工作,並試圖改變米形、米質,以迎合日本人的需求。所以,除了台灣已有的在來米(秈稻)品種外,又增加了蓬萊米(稉稻)品種,也因此整個改變了台灣人的口味。從西元一九八七年起,台灣政府積極提昇稻米品質,大力輔導農民栽培,目前由台灣本地育成的良質米,不僅好看,更是好吃。雖然價格稍高,卻讓台灣米的品種更為豐富、多樣化且兼具地方特色。本書將帶領讀者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認識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台灣米」。本書內容包括:●認識稻米●台灣米的歷史發展●台灣米的種類●具有地方特色的台灣米●米、節慶、諺語●稻米與休閒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