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楊貴智 律師開講 「兒童終將成為大人,不可不懂法律!」 未來公民必修生活法律課,熱烈招生中! 口說無憑,白底黑字才會是證據? 為什麼不能幫做壞事的朋友把風? 爸媽吵架拳打腳踢,該如何是好? 因為性別受到不公平對待怎麼辦? 法律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在便利商店買東西、租屋、工作,到與人發生爭吵要調解、遇到壞人為保護自己而正當防衛等,透過這本法律科普書,讓孩子認識法律、了解法律,以更全面的方式建立法治觀念。 本書分五大篇,從最貼近生活的民法出發,一路介紹勞基法、智財三法等常見法律,再透過民、刑事訴訟法了解法院怎麼運作。而走跳在江湖上,怎麼能不懂刑法呢!最後,基本權利也萬萬不可被忽視。四十則必知法律從小學,法治觀念早早扎根,不只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學會明辨是非,用法律思考問題,培養公民素養! 【本書資料】 無注音 10歲以上 本書特色 1.法律知識搭配幽默童趣插圖 在文字中間穿插幽默童趣的插圖,讓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及Q版律師陪你輕鬆讀懂法律。 2.用故事及真實案例,將法律連結生活 每則法律都有故事或真實案例,讓孩子理解法律與生活的連結,讓法律不再遙遠。 3.在解釋法律之外還有延伸學習 在以白話文解釋法律後,還會探討法律界線,並提出兩個相關問題,讓孩子能更深入思考,作議題探究與延伸讀物。 各界強力推薦 【法律界強力推薦】 鄧衍森/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諮詢顧問、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劉冠廷/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閱讀推廣者】 Sylvie/晨熹社繪本書店主理人 吳政鴻/臺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葉思/思辨寫作、閱讀、表達教育老師 館長小編/小鎮圖書館館長、「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粉專版主 【教育界推手】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洪夢華/夢N國小社會總召 孫明峯/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陳慧玟/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顧翠琴/社團法人基隆市教師會理事長 Sylvie/晨熹社繪本書店主理人 從圖文書開啟成為公民之前的法治教育,在簡單易懂的故事案例中了解日常與法理緊密相繫,在遵從法律之前先懂得法律因何而生,如何以法治維護公民權益,難得可見這樣一部能讓大人小孩ㄧ同閱讀思辨的六法入門,讓親子得以此出發,培植健康正直的公民素養。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朋友相約打工,放心交出存摺及證件後,竟淪為詐騙同夥遭判刑」、「未察覺被抽換租約內頁,慘遭惡房東坑殺」、「在IG小帳發文抱怨朋友,竟被提告公然侮辱」。屢見不鮮的新聞案例,總令人不勝唏噓;感嘆若法治教育能從小紮根,是否能避免兒少走許多顯而易見的冤枉路。 「法律白話文」是現職公民科教師,最頻繁補充法學新知的平臺。楊貴智律師以通俗、接地氣的方式,推廣並涵養國人法學素養的創辦精神令人感佩。俗話說「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若能知法、用法,方能避免誤觸法律紅線,也能在權利受損時,保護自己與家人。誠摯推薦這本,以淺白、生活化案例擘劃兒童法學視野的好書。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法治教育和人權教育,是讓台灣成為一個文明國家的社會心靈工程。除了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以「議題融入」發展課程之外,最重要的軟體就是有適當的教材,讓教師有所倚重、讓學生有所依循、讓家長有所倚靠,而《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的確面面俱到。 本書改編的案例多數藉由提問以引起讀者好奇,例如:「自由心證有多自由?」、「家暴只是家務事嗎?」每個單元佐以饒富童趣的插圖,讓生硬的法律條文頓時倍感親切。此外還有「法律想想」,類似中學「公民與社會」的議題探究,十分適合做為教科書的延伸讀物。親子若能共讀這本法律啟蒙書,想必自己的權利就不會睡著。 邱慕泥/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國小的學童需要知道法律知識嗎?曾經是中學公民老師的我想過這個問題。也認為法律素養和閱讀習慣一樣,必須趁早培養。很高興看到一本以國小孩子為對象的法律書籍誕生,為臺灣法治社會紮根努力。 陳慧玟/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教師、教育部閱讀推手 法治觀念對於兒童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如果希望孩子遵守法律,他們卻連該遵守的約定都不了解,如何能做到呢?或是害怕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過於複雜,無法知道法律是如何保障人民;也可能不認識法院及訴訟制度,無法在關鍵時刻為自己伸張權益;最讓父母擔憂的是孩子如果不了解法律明訂禁止的行為,一不小心可能觸法,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給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是最適合兒童的法律知識書,它將艱澀複雜的法律條文用兒童能理解的白話方式撰寫,讓人了解比較常用的法規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同時設計生活情境及案例說明,讓孩子瞭解明白公民所應擁有的法律知識及制度典章,不僅能保護自己避免觸法,保障基本權利,也能建立法治觀念。 葉思/思辨讀寫教師 教室裡面的兩個小朋友扭打在一塊兒,你覺得誰是錯的呢?如果先動手的小朋友是因為受到了同學嘲諷、言語霸凌,這樣他還是錯的嗎?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往往會用心裡的公平正義來當作標準,雖然某些狀況下這是對的,但卻沒辦法適用於所有狀況。因此,法律提供了標準,讓我們有了理性的判斷。楊貴智律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帶讀者思辨法律,讓我們瞭解生活處處都是法律,只要學習用理性的方式看待,我們就更不容易委屈自己,而能過得安心自在! 廖淑霞/臺北市私立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別以為「法律」這一堂課不在小學學習的課表上,所以不重要;別認為自己未達法定年齡無需負責,所以不須知曉,其實日常中的消費行為、人際互動、智慧成果都離不開「法律」。這本《兒童的小六法全書:40堂法律必修課》,藉由〈從生活學法律〉的故事,讓我們理解法律與生活的連結;在每篇的〈法律報你知〉中,讓我們知道法律條文出處,在〈5分鐘法庭〉篇幅中,更讓我們了解法律訂定的原意,讓小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讓40則必知法律課帶著小讀者學習明辨是非,理解自己的權利,從小培育法治觀念,成為一個現代的小公民。 劉冠廷/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大家都會說懂法律很重要,但是對於認識法律,或是嘗試理解法律,大多人卻視為畏途。這現象與法律文字時常艱深難懂,法律規範內容又多龐雜細瑣有關。本書作者貴智律師長期耕耘法普推廣,透過輕鬆、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法律知識帶入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寫給小朋友看的法律知識,難度更高、挑戰更大,本書作者精選40個重要、與一般人切身相關的法律議題,用有趣的案例故事引導,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法律概念背後的原理,並
「小醫師復仇者聯盟」第二彈! 這次小醫師們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病人呢? 你聽說過「毛毛樣腦血管疾病」嗎?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跟爸爸媽媽長得那麼像嗎? 基因跟疾病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小醫師用最有趣的方式, 帶大家一起解開基因裡的秘密! 本系列以醫學故事為主,主角是一群年幼又聰明「小醫師」。小醫師們雖然年紀小,但他們運用專業的醫學知識以及對醫學的熱情,認真救治每位被送到急診室的病人。故事中透過「漫畫式知識站」,穿插說明醫學知識,將生澀難懂的醫學知識,變得簡單好吸收。 小小的基因有著大大的威力!所謂的「遺傳」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想知道為什麼我們跟爸爸媽媽那麼像嗎?「小醫師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第二集針對基因、遺傳與遺傳疾病進行介紹,故事內容則是環繞著追逐夢想、家族關係等議題。小醫師將用最有趣的方式,帶大家一起認識這個將孩子與父母栓在一起的神祕之鎖! 本書特色 1. 急診室醫師們的熱血救援日記 本書描述四位小醫師的急診室生活,將急診室醫師們的日常搬到書本之中,孩子們除了能夠閱讀到精采熱血的青春故事,也能夠透過故事更加了解醫師的職業。 2. 故事穿插「漫畫式知識站」,為孩子補充基礎知識 「漫畫式知識站」針對書中提到的各種生澀難懂的醫學關鍵字進行解說,透過圖片搭配文字的說明方式,幫助孩子們輕鬆學習。 3. 各冊針對不同疾病,延伸出多樣的醫學內容 本冊以白血病和毛毛樣腦血管疾病等遺傳疾病為主軸,帶孩子們認識遺傳疾病、感受基因遺傳的奧妙。 獲獎紀錄 ★少年韓國年度優良童書 *無注音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柯克斯書評》「年輕讀者類」年度選書作者──莉莉•拉洪潔為孩童特別創作的防疫之書。 ★臺北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陳苡靜審訂 我是時下最厲害的病毒明星, 現在要讓大家開開眼界, 看我如何在殺手細胞、氣溶膠、疫苗以及肥皂泡沫的環伺下, 席捲全世界! 本書以第一人稱(新冠病毒)的口吻,把新冠病毒比喻成一個陰險狡猾的大壞蛋,說明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不斷複製更多更多的同類,到人類的世界裡進行破壞計畫。當然,更重要的是,本書也把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入侵病毒的過程,以擬人化的手法加以演繹。精采的攻防戰,讓讀者在幽默的圖文中,不知不覺對世紀之疫有更深刻的認知。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想知道病毒是如何生存、傳播,他們的威力甚至弱點在哪裡嗎?人類又該如何透過了解自己的免疫系統,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呢?快翻開書,進入病毒的祕密日記吧! 本書特色 1.依新冠病毒的生成與演變等時間軸架構,有系統地介紹新冠病毒的演變。 2.漫畫式圖文內容,輕鬆建立起對病毒以及人體防禦系統的認知 3.在淺顯易懂的解說中,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護人護己。
「為什麼只有我這樣?」 令人不舒服的胸罩、痛苦的生理痛、不滿意的外表、 突然浮現在腦海中的色情念頭、不安的內心…… 面對這些變化,只有說:「這就是青春期」, 卻沒有告訴我真正重要的事,真教人無法從容、坦率的去面對呢! 「不,並不是只有你這樣。」 藝術工作者翼大加入自己的親身感受,為青少女們繪製的「真實」故事, 現在開始,在這裡一起分享我們的內心,擁抱當下的生命狀態與過程吧! 「青春期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很糟糕。」邁入青春期後,少年少女們對世界的質疑充斥著內在自我,而身體劇烈而迅速的變化更加深了這段時期的不安、無助、徬徨和恐懼,其中,少女們感到的困惑和焦慮更甚於她們的男同學。青春期是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但是,我們卻經常以「因為是青春期」簡單地解釋與合理化生心理的各種變化。 本書為坐擁十萬粉絲的韓國知名創作者的真實經歷,細膩地考察了青春期青少女的心理、生活和經歷。作者以獨特的風格,描繪自己的青春期,從第二性徵的萌發變化,到社會上普遍諱談的性慾,再到青春期的抑鬱症……這本圖文書坦率而溫暖地傳達了當今青少女最需要的同情和安慰。此外,本書也幫助無數曾經在青春期遭受誤解與創傷的成年女性,重新回顧、勇敢擁抱自己的青春期。 得獎紀錄 ★《少年韓國》選定優秀兒童書 ★「韓國女性家族部」選定好書 ★韓國《學校圖書館報刊》推薦好書 本書特色 1.漫畫般的內文、對白與插圖,加上風格獨具的圖畫風格,是吸睛的性教育啟蒙書。 2.作者透過自身的成長歷程,將青春期少女「轉大人」的心情與想法真實地呈現出來,引人共鳴。 3.內容含括性徵、外貌、性器官、月經、性與心理……等六大主題,滿足孩子「對性知識的欲望」,對身心變化不再感到驚訝、慌張或臉紅,進而更加了解自己、珍惜自己。 4.師長可透過此書與青春期孩子輕鬆地建立正確的性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