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等則街邊文學,那是文章刊在報屁股上,報紙冷落地躺在街邊的攤上。有人買了一張報紙,在等情人的路角,翻了一翻,既不覺痛,也不覺癢;有人看看新聞,讀讀『馬經』,視『大作』於無睹,覺『廢話』之多餘。還有人專讀武打與愛情小說,覺得雜感短文,不外是破銅爛鐵,決不會是高爐煉鋼之結晶或女媧補天的餘滴。而我竟也身躋街頭,耳染目濡,有時不免東寫西寫,現在集在一起,故名之曰《街邊文學》。」──徐訏,〈《三邊文學》序〉 《街邊文學》為《三邊文學》系列的最後一部。多是徐訏為報刊撰寫的雜文,體裁篇幅也不一致。其中有對世局的觀察、也有針對人物和時聞的意見,和《場邊文學》、《門邊文學》在思想上有一貫脈絡。可藉此一窺這個世界於一九五○至七○年代的零星面目。當年《街邊文學》問市後,徐訏後續仍發表許多性質類似的文章,未見於其他文集,故本次重新出版時,也特別蒐羅,一併收錄書中。 本書特色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文學創作之外,對於海內外時局和市井百態的見聞抒發。 §《三邊文學》最後一輯,共分詩作與散文,包含時事感想、創作、藝評、見聞等內容,亦可了解五○至七○年代的時代脈動。
天下並無「文學之門」。「門」是有的,但不是文學之門,而是文字之門,是技術之門。這不但是文學。一切藝術都是如此,老師能教的是技術與形式,是表現的方法。藝術則是從感受而來,感受是從生活而來,我們要表達感受,就要通過媒介——文字、聲音、顏色、線條與通過我們的技術——寫實,象徵,暗示,解剖……──〈《三邊文學》序〉 《門邊文學》為《三邊文學》中的第二編,「海派宗師」徐訏將「藝術源自生活」的精神落實於當代文化觀察中,透過其深厚的文史哲底蘊觀照當時中國藝文界,以犀利的筆鋒留下多篇觀察文章、為當代作家撰寫之序跋,以及諸多關於藝文創作獨樹一格的見識,橫跨至今依然能帶領讀者反思文學創作的本質。 本書特色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文學創作之外,評論文壇時事、為人做序之經典著作。 §《三邊文學》第二編:《門邊文學》,收錄五十二篇「文壇鬼才」徐訏的文學觀察與批判,橫跨至今依然能帶領讀者反思文學創作的本質。
文學起源於民間,生根於生活。文學家創作的泉源是生活,一個作家有生活才能寫作,死了就不能寫作。──〈《三邊文學》序〉 「本來場外的人很多,有的遠在階下,以為場闈之中都是英豪,高調必有根據,文藝豈敢亂碰。而我偏在場邊,看清楚闈中慌張恚恨面紅耳赤的嘴臉。」──〈《三邊文學》序〉 《場邊文學》為《三邊文學》中的第一編,書中收錄十五篇「海派宗師」徐訏對當時中國文壇、政事概況的觀察及批判。以其深厚的文史哲底蘊觀照文壇變化,並以精闢且犀利的理論,破除當代文學一派高超神祕、不染泥土氣息的階級意識。秉持個人覺醒與民主自由的精神與呼喊,橫跨至今依然能帶領讀者反思文學創作的本質,亦對海外自由主義文學思潮有著重要影響。 本書特色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在文學創作之外,評論文壇時事經典著作。 § 《三邊文學》第一編:《場邊文學》,書中收錄十五篇徐訏對當時中國文壇、政事概況的透澈觀察及批判。
「大陸也許是一個大錶,人民擠在錶的肚子裡無目的地走動,但是開錶的人,看錶的人,判定時間正不正確的人都不在大陸。」 「不在大陸在哪裡?」 「自然是在蘇聯。」 ──〈錶〉 本書集結徐訏早年散文集──《春韭集》、《海外的情調》與《傳杯集》,共收錄三十多篇或幽默、或小品、或以一些可笑的錯覺與變態的現象為主題等反映社會的故事。「傳杯集」有好朋友聚會,小酌閒聊的意味,恰可貫通本書的意旨。各篇刻劃既寫實深入亦力求創新,再次展現海派宗師徐訏的深厚文學底蘊。 本書特色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經典重現 § 鬼才徐訏一九四○至一九七○年代或幽默、或小品的短篇散文集
想向歐美摹仿,或者向自己祖宗摹仿,不面對時代精神,我以為是中國近代史上各方面失敗的一個主因。……所以中國革命二十七年,弄得畫虎不成反類狗,畫狗不成反類鼠,於是不三不四,成了狗皮鼠骨的怪物了。──〈西洋的宗教情感與文化〉 本書集結海派文學宗師徐訏散文集《海外的鱗爪》、《西流集》與《歐行漫感》,共計收錄25篇經典力作。《海外的鱗爪》、《西流集》最早於一九四○年問世,為二次大戰爆發前後的作品,乃作者經由接觸西方社會所觀察到的中西文化差異,引發其所思、所感與所想。 一九七○年代,作者重遊歐洲,再度寫下數篇對中西文化有感的文章,記述於《歐行漫感》中,三十多年來,外在環境和作者本身皆經歷過巨大的變化,其寫作的思緒和態度,顯然也隨時空不同而有差異。其間的變與不變,讀者可從字裡行間細細體味。 本書特色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經典重現 § 收錄文壇鬼才徐訏從一九四○到一九七○年代,藉由觀察中西文化,走筆寫下25篇深刻入微、精闢入理的短篇散文 。
成人的童話不過一篇童話形式的文章,其寓言是給成人讀的東西,絕不是將童話從兒童地方搶來給成人,也不是我從此沒有寫「童話」的欲望,更不是要別人不寫童話,這正如做成人的鞋子,是不一定要兒童永遠赤腳一樣。──〈成人的童話〉 迷戀過去的是魔鬼的奴隸,想像未來的是天神的奴隸;人類是魔鬼也是天神所創造,所以是魔鬼也是天神的奴隸。 那麼真正的人生也許是在一瞬間的現在。那是脫離魔鬼與天神的羈絆,而把握著自己的人。──〈魔鬼的神話〉 本書為徐訏兩本著作《成人的童話》、《魔鬼的神話》的合輯,通篇充分展現出其自身豐厚的哲學底蘊,共收錄了近四十篇含括智慧、幽默、犀利、感性等寫作風格的散文。富有「文壇鬼才」美譽的徐訏,觀察世態人情之精闢,躍然紙上。 本書特色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經典重現 § 收錄文壇鬼才徐訏近40篇或智慧幽默、或犀利感性的短篇散文
他雖曾為文談赤足之美,但他絕不赤足穿拖鞋或穿睡衣來接見客人的。而他當時要作這樣的振作,也已經是一種很大的負擔了。我自從慶祝他八十歲壽辰後,就沒有見過他。一直到在報上見到他病逝的消息,才打電話去問,以後在殯儀館裡對他致最後的敬禮,我心中除了悲傷以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觸。──〈追思林語堂先生〉 富有「文壇鬼才」美譽的徐訏,以愛情為題材、深入剖析人性的小說最為人所熟知,然而文學界對其散文與論文亦有不錯的評價,盛讚他的文章理性而深刻,充分展現本身深厚的哲學底蘊。本書收錄徐訏26篇念故人、憶舊事的短篇散文,按記述對象的出生年份排序,與徐訏的關係或疏或親,如胡適、汪敬熙、林語堂、老舍等,其中也不乏哀悼篇章。通篇言辭懇切直率,留下精闢的人物觀察紀實。 本書特色 § 海派文學宗師,徐訏經典重現 § 收錄鬼才徐訏26篇念故人、憶舊事的短篇散文 § 觀察深刻入微、筆法精闢理性,帶領讀者認識不同角度的民國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