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文叢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萇乃周武術學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10/01 出版

導讀本書是徐哲東先生考證萇乃周先生事蹟和評論他的遺著《萇氏武技書》的專著。它是打開萇氏武術寶庫的鑰匙,對閱讀《萇氏武技書》很有幫助。此書成於一九六○年三月,逃過了「文化大革命」一劫,一九九一年因故未能在上海師大印出,直到二○○六年才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根據《汜水縣誌》及其他有關材料進行考核分析,去偽存真,作出的結論是:萇乃周是河南省汜水縣人,可能生於康熙末年,死於乾隆末年(《中國武術大辭典》的生卒年份是一七二四 ~ 一七八三)。他十幾歲時就愛好武藝。他先是庠生(俗稱秀才),後來成為貢生。一生以教書為職業,教書之外,還教拳棒。  他開始學武時並沒有得到名師傳授,後來遇到少林拳家閻聖道,頗覺進益。又十年,學到字拳四十法,約歸二十四。  他很佩服本縣的張八,可能間接學到張八的武藝。他可能師事過禹讓,學到禹家槍法。他到過陳家溝,知道太極拳。萇氏的武技是多方面的,他集合眾長,自開一派。  自他以後,萇氏子弟就不斷有學習武術的人,直到他的玄孫輩還傳授不絕。他在汜水縣開了崇尚武術的風氣。《中國武術大辭典》第二十七頁上說:「萇家拳,自萇乃周以下,歷傳八代,主要流行於豫中,以滎陽、鞏縣、密縣、安陽、開封等地最盛。」足見萇乃周宣導武術的功績是很大的,出版他遺著的意義也是很大的。  下編是對萇乃周的遺著《萇氏武技書》的評論,分拳術和器械兩部分,以拳術為主。徐先生把拳術部分分為三個方面來研究。  一、中氣理論  徐先生用人體生理學的理論,結合他自己在武術內功、靜坐的氣功方面的經驗,對書中的「真氣」作出解釋,說它是一種體內的類似氣流的現象,也許是神經的波動。它雖不是鼻中呼吸之氣,卻和呼吸之氣相應。  二、動作姿勢  在做俯仰、屈伸、迴旋、轉折的動作時,全體屈伸肌的活動,必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便於轉換。要做到伸不挺直,屈不僵滯;伸必須留有餘地,屈必須保持舒鬆。至於俯仰,也是這樣。所以書中說:「以俯勢入陽氣,不將陰氣扶起,則偏於陽,必有領拉前栽之患。仰勢之陰氣,不將陽氣扶起,則偏於陰,必有掀推後倒之憂。」(《入陽扶陰入陰扶陽說》)可見所謂入,就是目的性的動作;所謂扶,就是調節性的動作。  陰陽轉變有其一定的限度,這限度就是伸不能再伸,再伸就成挺直;屈不能再屈,再屈就成僵滯。  至於為什麼把做俯勢稱為入陽氣,做仰勢稱為入陰氣,那是因為「督脈行於背之當中,統領諸陽經;任脈行於腹之當中,統領諸陰經。故背為陽,腹為陰。……」(《陰陽入扶論》)  我們仔細閱讀徐先生的文章,對於陰陽入扶的涵義就能了然於胸,對於其他術語的涵義也會逐步達到心知肚明。所以這本書是打開萇氏武術寶庫的一把鑰匙。  《論初學入手法》中說:「三尖照者,鼻尖、手尖、腳尖上下一線相照也。」這和形意拳的理論很相似。  三、練法和用法  《養氣論》中說:「初學莫言煉氣,先將身法步眼比清,又不可使力。須因勢之自然,徐徐輪舞,務將外形安放一家,再令輕活圓熟……」這和太極拳的練法很相似。《煉氣訣》中說:「故每一勢之操縱、收發,心先,命門為次,頭又次之,手足則次而又次之。」這和太極拳家武禹襄的《打手要言》裡的「先在心,後在身……」可以說完全一致。  徐先生在《結語》中說:「萇乃周對武術涉及的方面很廣,而且是下過苦功的。他研究得細緻,憑他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基本上和太極拳一致。……」又說:「古代文化遺產不可能全好,也不應該有好的而不去吸收。」這話說得很對。有了徐先生的《萇乃周武術學》,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萇氏武技書》。如果我們再看一些《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理學》等書,就更能體會到萇氏武技是有其科學的理論根據的。林子清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於上海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萇氏武技書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10/01 出版

導讀《萇氏武技書》是清乾隆時期儒拳師萇乃周(一七二四 ~ 一七八三)竭其畢生精力寫成的武術(以拳術為主)巨著。他的第五代弟子袁宇華(乃周玄孫德普的弟子)於一九二一年出版了乃周武術著作的舊本,分《培養中氣論》及《武備參考》兩種,共一百三十一篇。簡編錯雜,文字偽謬。一九三二年徐哲東先生刪除重複,更正文字,寫定為六卷共七十四篇,更名《萇氏武技書》,於一九三六年出版。一九九○年十月上海書店出版了此書的影印本,但卻沒有把徐先生的《校訂記》和《校訂續記》印入。這次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重新出版此書,根據徐先生的校訂更正了很多文字上的錯誤和少數語句上的缺漏。《中國武術大辭典》和日本松田隆智的《中國武術史略》都有專條介紹此書,足見它在學術界有相當的地位。  本書闡述拳理非常細緻。第一篇《中氣論》說,「中氣者……即先天真乙之氣,文煉之則為內丹,武煉之則為外丹,然,內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真氣是中醫學名詞,它散佈於全身經脈之中,實際上是全身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及其他系統的功能。所謂文練,就是用靜坐的辦法,讓意念來支配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其他系統的活動。所謂武練,就是用內外合一的技擊動作來練功,好像我們打太極拳一樣,既要姿勢正確,又要用意念來指導動作。所謂內丹借外丹而成,就是先用內外合一的練功方法來打好基礎,再用靜坐的方法來練功。  第四篇《入陽扶陰入陰扶陽說》曰:「以俯勢入陽氣,不將陰氣扶起,則偏於陽,必有領拉前栽之患。仰勢入陰氣,不將陽氣扶起,則偏於陰,必有掀推後倒之憂。……」「入」是目的性的動作(例如做前俯動作時,「前俯」就是目的),「扶」是調節性的動作(防止前俯過度)。做前俯動作時,手雖前伸卻不可讓身前撲,相反,身子要後屈,這樣才不會向前栽跌。做後仰的動作時,身雖提起,背脊卻不可完全伸直,而要保持胸腰間的曲勢,這樣才不會被後仰的動作把身子牽動,以致向後傾倒。  第二卷第十一篇《行氣論》曰:「……手一出,氣著一面,不能四面俱著。力直出者無橫力,我截其橫。橫出者無直力,我截其直。上出者無下力,我挑其下。下劈者無上力,我打其上。斜正屈伸,無不皆然。此搗虛之法,攻其無備也。……」這與太極推手的打法何其相似。  第十三篇《得門而入論》曰:「……蓋拳之催人,必近其身,方能跌出。……」這話對練推手和散打的人很有幫助。  第三卷第二篇《合煉中二十四勢》曰:「煉形合氣,煉氣歸神,煉神還虛。形者,手足官骸也。氣者,陰陽周流也。神者,心之靈妙,觸而即發,感而隨通也。虛者,無極也。陰陽本太極,太極本無極。至無而含天地之至有,至虛而含天地之至實。……始不著力,方能引出自然之力,且可便於轉換,不至發難。」這和太極拳的原理和練法太相似了。  第四篇《煉氣訣》曰:「凡一身之進退動靜,以心為主,心君也,出令者也……以命門為輔,命門氣之所從生,乃一身樞紐,宰相也,傳君之令也。……故每一勢之操縱收發,心先,命門為次,頭又次之,手足則次而又次之。」這和太極拳家武禹襄《打手要言》裡的「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先在心,後在身……」可說完全一致。  第九篇《論用功》最後曰:「……故學此道者,先掄大圈,漸掄漸小,迨於成時,則有圈而不見圈,純以意知,自不著跡。」這和太極拳家說的「由大圈而歸於小圈,由小圈而歸於無圈……」簡直沒有什麼兩樣。  由此可見萇家拳的拳理和太極拳的拳理一致之處很多。但萇家拳似更注意技擊。不但如此,萇氏在本書第四卷《初學條目》第二十二條曰:「學拳宜心領神會,博聞廣見。凡人所不知者,我必知之。凡人所不能者,我必能也。……」足見萇氏很重視拳理。  他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讀者細讀此書,就可認識到此拳的可貴之處,從而增強閱讀的信心。只要認真閱讀,克服少數術語上的困難,就可以掌握它的理論和練法,絕不至於身入寶山,空手而回。  徐哲東先生針對本書的某些難點,寫了《萇乃周武術學》一書,好像是開啟萇氏武術寶庫的鑰匙,對讀者很有幫助。一九九○年九月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武術大辭典》說:「萇家拳自萇乃周以下,歷傳八代,主要流行於豫中,以滎陽、鞏縣、密縣、安陽、開封等地最盛。」希望上述各地練萇家拳的同志們批判地吸收本書的精華,對本書作出評價,使它能發揮理論上和練法上的指導作用,使廣大的武術愛好者受益。林子清 二○○六年二月十九日於上海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09/01 出版

《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分上下兩篇,上篇是《太極拳譜理董》,理董是整理之意,是對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著述的「理董」。下篇則是《太極拳譜辨偽》。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拳考信錄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09/01 出版

本書是徐震先生研究太極拳史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兩卷以考證太極拳史實為主,下卷以拳譜資料為主。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拳原理與練法:定式太極拳、簡式太極拳、意氣功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05/01 出版

導讀《太極拳原理與練法》是《太極拳原理》與《練法綱要》兩篇長文的合編。徐先生本想把書名定為《太極拳新論》,後因恐與一九四三年的舊作同名,所以改成現在的書名。《太極拳原理》於一九六○年六月寫成,《練法綱要》似乎有意未盡,所以沒有寫明完稿日期,估計是一九六○年六月以後寫的。兩文都是用白話寫的,讀者精讀後,有助於學習徐先生新中國成立前用文言寫的太極拳著作。徐先生的文章的特點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正因為徐先生治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的,所以他能夠與時俱進。此書引用了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而這學說至今仍為許多運動生理學家所引用,足見它沒有過時。此書還引用了《矛盾論》的論述,使人對太極拳打手的理論與實踐有明確的認識。讀者細讀此書,定會體會到它是徐先生練拳幾十年的心血結晶,能使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林子清 二○○五年六月於上海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極拳譜箋‧太極拳發微‧太極拳新論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04/01 出版

學習太極拳必須掌握它的理論,看懂拳譜是掌握理論的第一步。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堅持鍛鍊才能逐步把太極功夫練上身。徐先生的《太極拳譜箋》於一九四一年八月撰成,一九四三年訂正謄清。這時他練拳已二十多年,對拳譜的理解非常深刻,功夫也達到「神明」的程度。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徐震佚文集

徐震  著
大展  出版
2012/02/01 出版

本輯包含徐師的傳記、照片、手跡、文章、書信、詩和回憶錄。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