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陷入老後貧窮,該如何自救? 從40歲關鍵期開始儲蓄你的未來! 從財富、健康、人際關係三方面打造理想的熟年生活! ★本書為第一本專為臺灣人設計的老後貧窮專書! 【真實的老年生活是?】 退休金比你想像得少 孩子養不起你 龐大醫藥費吃掉你的積蓄 退休金用完了,人還活著 生病、沒錢都沒人能幫忙 住宅設計不適合高齡者 生活中充滿詐騙陷阱 窮得只剩一間房 【真實的臺灣社會是?】 人口高齡化速度全球第一 年金制度岌岌可危 長照制度仍不完善 勞工低薪化、貧窮化 努力工作仍養不活自己 中年一旦失業就再也回不去 傳統社會安全網崩壞 高齡者租屋困難 不久的將來,臺灣的老後貧窮問題會比日本嚴重。 有錢也好、沒錢也罷,總之最後都會老。 唯有認清事實、及早準備,才能保障熟年生活無虞。 這本書送給想安穩養老的人。
基因篩選,是否阻礙了大自然的多元發展性? 想要活得更有品質,不道德嗎? 醫療專業與病人自主權,孰輕孰重? 生老病死不同階段,生醫倫理學怎看待? 現代的生命醫學發展,以一日千里之姿向前奔馳,憑藉科技,人類掌握了許多物種的生殺大權,包括人類自己。幾乎從未出生之時,科技已然全面介入,在走向死亡的終點之前,生醫科技也未曾離手。而這樣全面侵入的生醫發展,是否與最基本的人性尊嚴、最核心的倫理價值互相矛盾、頻發衝突呢? 作者在本書中,討論了基因檢查、墮胎、聰明藥、安樂死、醫師專業等等生醫倫理學上的爭議,援引當代世界各地的實例,如環法冠軍阿姆斯壯的禁藥與輸血爭議、肢體殘缺的刀鋒戰士竟被四肢健全者攻擊說他作弊、想要安樂死的鮑維雅被醫院以鼻胃管強迫灌食、安潔麗娜切除乳房跟貧富公義有關係……。本書以宏觀的視野來關注生命、醫療、基因工程、哲學、倫理學、社會公義、人類未來發展等議題,是極佳的生醫倫理入門書。
拒絕孤‧獨‧老!熟年的人際關係如何經營?一起創造人生下半場的幸福劇本吧!本書從家庭、親情、友情與愛情的角度切入,探討熟年世代的人際關係發展需求與經營技巧,帶您認識不同的熟年生活型態。從與伴侶、子女的溝通相處,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維護,或者一個人的熟年歲月規劃,到成功打造理想的熟年生活,可作為即將邁入或已邁入熟年生活者的參考指南。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協助即將進入或已進入熟年世代的朋友,開拓愉快而美好的熟年親密關係,經歷豐富且精采的老後社交生活,活得更健康、更自信。
你是否常常因為無法判斷事情的先後順序,而搞得手忙腳亂? 你是否為了無法按照排定的計劃執行,而每天勞碌加班? 你是否因為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不知該如何兼顧或取捨? 你是否因為總是覺得事情做不完,而有莫名的壓力與焦慮? 透過本書中8個時間管理的黃金法則,上述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讓您的生活不再庸庸碌碌,而是能掌握成功的關鍵之鑰──充分利用人生中的每分每秒,進而實現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自由與權利,修習情愛溝通這門課,能讓你對愛情與婚姻產生信心,從遇見「對的人」進而遇見「幸福」。本書以讓自己成為「對的人」,再去尋找或吸引「對的人」為核心,強調透過「溝通」的方式解決愛情難題,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伴侶。內容涵蓋廣泛,包括辨識真愛、劈腿議題、安全分手、同性戀情、親密行為、懷孕與墮胎、同居與試婚、婚前協議、婆媳相處、家庭暴力、外遇與離婚等,共22堂情愛溝通的必修課程。無論你是否已經遇見幸福、找到對的人,本書都能帶領你,重新感受幸福的美好滋味。
本書係作者八年來所出版的第四本哲理散文,目的在為安頓人生而著。全書分為八章,每章五節,共得四十篇生活隨筆,每篇次第闡述現代人生活中最切身的生命課題。作者從小接受儒學的思想教化,中年為還願皈依佛教,但始終嚮往道家的人生境界。在本書中,作者借用佛教和儒學的一些「話頭」,用以開展道家式常識之見,並以清晰流暢的文字,化中國哲學智慧於簡單易行的生活實踐。願讀者讀完本書後反身而誠,回頭認真解讀自己生命這本大書,讓人生變得更清明寬廣。§鈕則誠的人生智慧§◆談煩惱:有所為,有所不為,為而不有。學會適可而止,懂得隨時放下。◆談朋友:朋友分三品~上品心心相印,中品彼此互補,下品兩不互斥。◆談婚姻:唯有通過關心與照顧的生活實踐,一時的愛情才得以提升為一生的恩情。◆談家庭:最理想的家庭相處為「Z」字形的關係;即夫妻及手足間平行對待,上下兩代以傾斜而非垂直的方式交流溝通。◆談人生:人生既然無逃於天地之間,就應該學會如何頂天立地的道理。
在文化人類的範疇裡,人類學家以自身為工具,去感應學習異文化,所以除了民族誌,研究過程的記錄也是重要文類。本書記錄了筆者由1988年到1990年陸續在湖南省上江墟鄉研究女書的經過,期間居住浦尾、桐口、夏灣三座村落,除女書外,對當時當地的社會組織、村落械鬥、婚喪風俗、經濟文化演變、鄉村節育情況、親身的田野體驗等都有描述。女書只為女性使用,在世界歷史上極為少見。書中除討論筆者對女書的學習與研究,書尾並附有短文數篇,簡介筆者對女書的部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