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催眠治療新領域──連峻這幾年間兩岸三地的關係越趨緊密,不論政治或民生都有很大的改變。而我以一個香港人的身份,寫在大陸、台灣的工作見聞,甚至是中港台三地在心理及催眠上的異同和發展。因在我之前沒有人寫過類似的內容,所以找資料時比較困難,除了陸陸續續從網路、各地書店、報章、大學及政府的圖書館收集,好友山西省呂梁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守春所長(他也是心理醫師),提供了部份內地的資料,都是一些有價值的孤本內容。而若讀者有更詳細資料,也請跟我聯絡分享,望能集中整理,編寫出更完整的催眠發展史。書中所提到「重申、重整、重生」的概念,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催眠原理,更是一個過程,一條邁向人生健康,探討自我必經之路。不同學派的治療師也能運用自如,融入自己套路;對求助者的要求也沒有年齡的限制,是比較溫和及漸進式的方法,讓治療師能夠與求助者同時成長。本書提及的「催眠實境體驗療法」,希望可以帶出一種能夠看到顯著效果的催眠治療。以往催眠治療要看出改變,都必須等到求助者再次遇到困擾時,才知道治療的成效、建議及暗示之使用是否正確。如在一般催眠治療上加上催眠實境體驗療法,可以令求助者和治療師現場知道建議及暗示生效與否、改善程度怎樣,並可以立即修正,對求助者而言是完全實在的即時改變。唯這療法一如其他方法一樣,並不能解決所有困擾。其實對於不同求助者、不同問題和不同治療階段,最好應用不同療法才可真正解決求助者的問題。感謝曹慧玲小姐幫我在台灣四處張羅,並引介我與元氣齋林社長認識,讓新書得以面世。雖然與林先生見面次數不多,但電子郵件往來的次數卻不少;林先生對出版的熱誠和對書中內容細微處的提點,令我獲益良多。這是我首次將「催眠實境體驗療法」和「重申、重整、重生」的概念放到治療室以外的地方。第一次到香港以外的新領域出書,希望能給台灣的讀者一些新的嘗試,開拓催眠的新領域,更希望能夠打破四面牆的藩籬,與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分享、學習,也望能打破三地的地區文化隔閡,以愛治療每個求助者。
千言萬語,紙短意深 講話的方式有很多,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兩種:一句話分成十句講,或是十句話用一句講。前者顯得海闊天空,言不及義﹔講的很多,聽進去的卻很少﹔雖然偶有佳句,也被其他的廢話掩蓋過去了。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歹戲拖棚」。「十句話用一句講」及言簡意賅,提出重點,點到為止,還留下一點想像及思考的空間。兩相比較之下,當然是簡單扼要的好﹔尤其是勸人及罵人的話,更要簡短有力才能深入人心、耐人尋味。 本書的作者均為各行各業的代表人物,他們由自己的經驗出發,或引介觀念,或分析事理,或提出警語,鼓勵大家以積極、樂觀、開朗、向上的心來克服挫折,迎接挑戰。可說是多數現代人的寒天冰水,更是年輕人進德修業的最佳參考。希望讀者們能由此看到人生的光明面,共創溫馨美好的未來。 本書分為五部分:邁向成功、心情故事、給年輕人、親子之間、生活體會。
自性光 徹底了解生命、改善現狀,每個人身上都有自性光由經、橙、黃、綠、藍、紫、黑、白、粉九色組成,各自代表不同的性格與健康狀況...選擇合適水晶可補身光不足。 光為生命三大要表之一。「光」看起來無色無味,實際上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原色所構成。 我們的生命本身也有身光、自性光,由紅、橙、黃、綠、藍、紫、黑、白、粉九色組成,如果有所欠缺,不能九光具足,人就呈現或暴躁或軟弱,或細膩或粗鄙...等等多種樣貌。可以說一生的性格、人際關係、健康狀況,甚至吉凶禍福都與自性光密不可分;如能了解自己的身光,就等於掌握了生命密碼;只要設去補足欠缺部份,即可改善性格,進而改變命運。 請你仔細閱讀,共同來了解生之密碼。 作者簡介 張世禎,民國四十八年生,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海軍軍法官、味全公司法務室長,潛心研究光法,頗有心得。陳錦華,民國四十七年出生,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著有「強身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