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景—旅行文學讀本》(古典篇、晚清篇)以旅行的人文關懷為編輯主軸,企圖以更深廣的視角,詮釋當下最時髦的文類。是編旅行文學讀本以「古典」與「晚清」兩類文本為主,帶領讀者進入時光長廊裡,觀看古代旅人如何行遊人間大地,展現暈黃而燦亮的古之光華,以鑑照後人。同時,也將視角移入較少為人關注的晚清,以呈現紀之交觀看世界的方式;如何在既舊又新的華麗世紀末裡,開展出新生的力道—積極與世界對話。透過是編文本的閱讀,或可領會旅行文學的古典與晚清意義,其實也有它的現代性。 是編收錄兩卷,卷一【壯遊】:時光長廊裡的旅人;卷二【目遊】:觀看世界的方式。前者為古典篇,後者為晚清篇。 卷一【壯遊】所收錄的文本,自《水經注》到《裨海紀遊》止,大致以古典文學與文化史脈絡為主,但不限於傳統歷代文選或古文詩詞中的記遊之作,也同時容納《洛陽伽藍記》、《大唐西域記》、《東京夢華錄》、《真臘風土記》、《瀛涯勝覽》等旅行文學文本。 卷二【目遊】所收錄的文本,自郭嵩燾《倫敦與巴黎日記》到梁啟超《新大陸遊記》止,大致以晚清知識份子的記遊之作為主。他們或出使、或留學、或流亡,皆在旅程記敘當中呈現了觀看世界的方式。晚清知識份子的記遊之作不僅以一般的散文形式呈現,也有日記與詩歌體,足見其時文學表現的豐富多采。
這本書告訴讀者:若要在美國生活,就應該瞭解在人治與專制政體下養成的那些是非不分、唯我獨尊等的壞毛病,一旦在美國這樣民主與法治的社會中有意無意,習慣成自然地顯露出來,一定會招致美國人的討厭。一個人在美國生活得快樂與否,與學歷與財富皆無關,重點在於能否了解美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因此知道自己的病因,進而改正自己的言行不招美國人討厭,正是這本書的目的。
心靈成長的相關著作何其多,但以真實諮詢個案來分享占星、塔羅、Aura-Soma視野的心靈著作,卻是獨特的創舉。經由這一本書,珍妮佛與你分享在每一個諮詢個案裡所觸動的感受、在諮詢個案故事中所激發出來的心靈成長及占星研修的人生觀,期待它幫助你走向明天會更好的生命新境界。
本書介紹廿一世紀最符合人性的精神醫療模式,述加拿大溫哥華社區精神醫學的治療理念與成功經驗,值得所有關心精神醫療人員參考。 作者張君威醫師考察加拿大溫哥華精神衛生照護模式,將制度理念融入十四章的不同故事中。 第一章鋼琴師,介紹溫哥華精神病房設置; 第二章大溫哥華精神衛生服務,介紹精神醫療的架構; 第三章控訴,介紹精神病患的人權保障; 第四章顫抖的街道,介紹溫哥華地區藥物濫用的管理; 第五章活泉之家,介紹俱樂部會所的起源與發展; 第六章訓練制度,介紹溫哥華精神醫學教育訓練; 第七章搶救台灣移民,介紹移民者不為人知的身心問題; 第八章永遠的鐵達尼,介紹精神醫療的去機構化運動; 第九章大哥的家,介紹溫哥華的司法精神醫學制度; 第十章白色巨塔,介紹加拿大醫師的理念; 第十一章主動化社區治療,介紹精神醫療的實務運用; 第十二章旅店,介紹精神病患的住所服務; 第十三章匿名戒酒會,介紹精神病患的團體治療; 第十四章聾瞎啞跛向前行,敘述台灣醫生在國外研究的心路歷程。 內容豐富,題材新穎,是從事精神醫療工作者,值得參考的書籍。
一切社會亂象發生於不適當的社會教育,讓人不認識自己的心,因而演變出心不由主的浪潮,產生心不自主的自殺。思想的定論、分別、四種幻相、比較、執著、慾望、依賴、傳統、時間、過程等,就是形成心潮,讓心翻覆的主要原因。本書建議建立心眼當下觀察,使當事人認識、看清前述的思想浪潮,然後改採適當教育的心靈執放智慧:不定論、無害選擇、自由、平等、真愛、真美,讓心靈回歸自然,心凝形釋,活再當下,心安理得。活在當下就是用心眼看清內外一切動向之當下,馬上扭轉一切行為之實際。把心立刻從一切紛亂當中抽離,回到原來的單純、寧靜。如如不動的心眼當下,時間不存在,思想不使用,是最真實的至樂。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失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偷、搶、騙、吸毒和自殺行為,這些行為無情的、不斷的給當事的雙方,進行著無盡的爭扎和煎熬!仔細觀察這背後產生的原因,都是因為心靈無法安頓,得不到適當幫助的關係。有鑑於此,作者不吝鄙陋,將自身心靈調適重點,筆之於書,提供有緣人作為參考。人類的存在,是以心靈為主導的。所以心靈的保健,是極其重要而須要時時刻刻去做的事;不單單是修心人,包括多數想改變自己的人,或者改變自己失敗的人,或者給兒女找心靈課外讀物的父母,或者當下就想尋找心靈廣大空間的人,本書自是智慧的選擇。書以有限的語言、文字,來描述、表達無限的自由和真愛,很難十分適當,因為無限的自由和真愛是用在實踐,不是用說就算的;所以描述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