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國內外高等教育近半世紀,見證臺灣一頁高等教育的發展史 《瑪竇福音》第20章第25與27節:「社會領袖權柄來自制度體系,教會領袖權柄來自贏得尊敬。屬世的領袖是一個團體的領袖。屬靈的領袖是一個群體的僕人。」   誠如〈教育志工〉篇的自許,作者擔任國內外校長二十七年,就是以事業熱忱加宗教愛心,來擔任大家的志工,服務全校師生。以天主信仰為核心,雙層道德標準為上帝負責,接受上帝的裁判而非單純凡人的評判,才能忍受各種誤會、不解與艱難,度過行政主管與校長的漫長歲月,亦是作者生涯旅程的自我期勉,並為共事過全體同仁們祈禱。
《醉古堂劍掃》是明朝作家陸紹珩的作品,成書於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該書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內容涵蓋了立德、修身、處世、讀書、建業、家國、情愛等內容,並輯錄晚明文人山林遊賞、庭園雅趣、飲食品味、藝文賞鑑、參禪論道、陶情養性等生活品味。該書筆法清淡,善於剖析事理。與明朝洪應明的《菜根譚》、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並稱「處世三大奇書」。   由於歷逢朝代更替,加之清朝打壓此類小品著作,此書自出版後,在中國沒有廣泛流傳過。經兩百餘年後,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由池內奉時與賴醇翻刻開版印刷,當時在日本此書廣為人知,之後一直到大正年間,都十分盛行。   「昔人云:一敢識盡人間好人,二敢讀盡世間好書。三敢看盡世間好山水。惟高山流水,任意所如,偕二三知己,恣然忘歸。」 明代傳今的智慧語錄,字字句句解開人生憂愁!   本書特色   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煩憂,從前的人又是怎麼渡過的呢? 書中每一句話都藏著解開煩憂的鑰匙,讓古人的智慧來幫助今天的你吧!
本書根據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以西洋古典神話〈丘比德與賽姬〉闡明女性深層心理。   書中揭露陰性心靈的演化之餘,也具體而微建構意識演化史,指出個人意識的發展乃是人類意識發展過程的縮影,同時也完整交代兩性關係始於「性慾」,經「性愛」而進境於「愛情」的歷程。本書為《丘比德與賽姬:女性心靈的發展》全新增修版。   本書特色   書中揭露陰性心靈的演化之餘,也具體而微建構意識演化史,指出個人意識的發展乃是人類意識發展過程的縮影,同時也完整交代兩性關係始於「性慾」,經「性愛」而進境於「愛情」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