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類別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我們在照顧中相伴

盧家詠  著
信報  出版
2025/08/29 出版

全書共有7章,作者先講述陪伴母親抗癌過程,到反思照顧者在香港面對的挑戰。1 / 我的照顧旅程作者交代家庭背景,外婆照顧母親、母親照顧作者成長,反映傳統的照顧關係。到摯愛的母親確診肺癌,輪到作者全力照顧病母,描寫她陪伴母親走過抗癌旅程的艱辛。2 / 我不想面對死亡母親不敵病魔,與世長辭。雖然萬分捨不得,但作者認為母親終可脫離病痛,帶出照顧者對親人病逝的矛盾心境。作者亦從母親的人生,反思何謂無憾的「死得好」。3/ 身後事作者帶着喪親傷痛處理繁複身後事。同一位家人離世,作者及其他家人面對的方式不同。作者以其專業分析原因,認為毋須急於放下喪親傷痛,也可承繼逝者的意志開始新生活。4/ 我的照顧不 「正規」?身為學者,作者有從事香港照顧者研究。這章會檢視香港的照顧者普遍面對的問題,最艱難的無疑是家庭關係及經濟壓力。作者因為照顧母親,更深深明白當中的困難。(下頁續)5/ 隨遇而安,見招拆招「隨遇而安」是作者母親的教誨,作者安然接受母親患病,但面對照顧的障礙則主動出擊,見招拆招。這章作者分享如何與醫生、外界求助的溝通方法,鼓勵照顧者積極求助。6/ 照顧路上,我最怕什麼?照顧者面對不同壓力,從擔心失去親人的焦慮、被挑剔做得不夠好,甚至面對病人有自殺念頭的都有。這一章作者從剖白自己到照顧生活上遇到的心魔,講解如何面對。7/ 照顧人,也要照顧自己這章除了分享紓緩照顧壓力的方法外,作者亦鼓勵照顧者思考「未來」,不論是忙裏偷閒培養嗜好,以至從照顧工作「畢業」後,如何再規劃自己人生,顧好自己身心需要。

79 特價5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何解要做打工狗?

司徒永富  著
信報  出版
2025/05/23 出版

人工智慧(AI)時代降臨,如果上班仍然只是甘於做隻「狗」,不單白忙一場,苦了自己,更容易被取而代之。本書作者司徒永富,兼任大學教授及上市公司鴻福堂CEO,前作《老闆要的不是牛》深受歡迎。本書再接再厲,以風趣細膩筆觸,與讀者一起重新定位職場及生活價值;學會多角度思考。疲憊時代到工作的深層意義,自然知道「點返工才快樂」;解決困難、勇於創新,就要不斷問自己「Why not」,才能比別人走快一步;無論順境逆境,總要時刻惦記別做「羅素的火雞」。全書共分3章:第一章 點返工才快樂?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甚麼要返工?」 如果僅為了餬口,整天想像自己是「狗」跪舔骨頭,那便注定營營役役。每一崗位都可掘出意義,肯定自己的價值,對工作夥伴、顧客、周遭的一切多點關懷,事事用腦用心「多管閒事」,才是 AI 時代最稀缺的競爭力,也是工作讓你活得更精彩的秘訣。第二章 要識得問「Why Not !」iPhone 不是由零開始,而是電腦、電話和iPod提煉的結合體。面對恒常事物,要有勇於發問的精神,時常思考不同解難的方法,才能儲備積極的能量﹔一旦變化來臨,當你敢於擁抱創新,就會發現曾經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實際上是通往新天地 的門檻。第三章別做「羅素的火雞」「羅素的火雞」在被宰成為桌上佳餚的前一刻,還未知道大限將至。人生路上要避免「死到臨頭還未覺醒」,就要悉心培養好居安思危、察覺身邊事物的能耐。學習管理好情緒,即使面對艱難處境,亦要懂得轉念,我們比的是韌性,不是蠻力 。推薦序:歷史上有「文字文盲」,今日則有「數碼文盲」、「AI文盲」。本書激發思考,不斷地學習反「問」與洞「識」。——陳國雄(使命營商發起人)職場迷失,不是工作條件不好,而是未思考過想要什麼。作者提醒工作是在經歷、理解和創造何為「完整的人生」。——董家驊(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廣泛援引禪故事、《聖經》典故以及名人軼事,將晦澀的人生哲理與職場智慧,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陳麗雲(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別踩過界!

吳崇欣  著
信報  出版
2024/12/27 出版

➤你需要別人的肯定來定義自己的價值嗎?➤父母經常侵犯你的私隱和情緒勒索,但你不敢違抗,覺得這樣等於不孝?➤習慣自我犧牲來換取別人的認同和善待,表面自我感覺良好,內心其實感覺不良好?➤親密關係中被霸凌虐待,卻總是離不開,甚至覺得留下比較安全?➤不斷暴食叩喉,這樣才能感到對人生握有掌控權?很多不安焦慮、自我價值感低的原因,都跟你沒有設立並守護好人際健康界限、沒弄清楚或被忽視的個人核心需要有關。本書作者吳崇欣,臨床心理學家和香港首位資深基模治療師,曾陪伴多個備受人生和心理困擾的人走過一段心之旅程。在本書中,你會讀到:✪作者以強大的洞察力為接近30多個個案梳理出問題根源,幫助他們拿回人生主控權,走出課題不斷重複和自我批判的囚牢,活出自我;當中也許有你的影子。✪建立個人自尊感和人際邊界的練習;自我情緒檢測和應對情緒的靜觀練習。賣點:1.臨床心理學家吳崇欣以親切易懂的文字,梳理 30多個故事,找出不同心理和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發現不少都跟沒有建立好健康的人際界限有關。個案背景廣泛,身心表現多樣,讀者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共鳴和啟發。2.除了個案參考,本書同時提供一些簡單實用的自助方法,如怎樣管理焦慮、如何建立個人自尊感、學習設立健康人際界限等,讓讀者幫助自己守護身心,拿回人生主控權。3.作者本身也是資深靜觀導師,善用靜觀對治情緒問題,她精選了部分適合大眾的靜觀練習視頻,讀者只要用手機掃QR Code,即可跟着練習。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Bad Acting:踢走爛演技的5堂課

甄詠蓓  著
信報  出版
2024/05/30 出版

全書主要分為五章,闡述影響演技的五大障礙及如何去除障礙。第一章「阻礙一 說話與聲線」:把對白說好是演員的基本工作,如果天生雞仔聲、說話「機關槍」、聲量太微弱,可怎樣改善?第二章「阻礙二 心理障礙」:要成為好演員,必先去掉一些阻礙情感流露的因素,這些因素各人皆不同,要改變,先要了解和接受自己。第三章「阻礙三 外表包袱」:以形體動作來塑造角色,是演員的必修課。Eddie Redmayne演繹的霍金,《人肉叉燒包》內的黃秋生,就是最佳例子。第四章「阻礙四 沒有想像」:難道演分手戲就要先失戀?作奸犯科過才能演活黑幫大佬?作者認為,演戲最需要的top 1,一定是想像力。第五章「阻礙五 欠缺視野」:只想享受當明星的虛榮,卻不求精進不願付出,這些人,最後能夠如願以償嗎?賣點:1. 《Bad Acting──踢走爛演技的5堂課》趣味與實用兼備。書中透過20多個饒富趣味的故事,當中有演員,有上班族,有模特兒,有專業人士,從他們的表現,拆解五大窒礙演技的障礙,更附有實用練習,能夠提升個人表達技巧和自信,無論是否演員,對職場事業和人際溝通均大有幫助。2.舞台劇導演甄詠蓓總結30年劇場實戰經驗而寫成此書,除了分享給愛演戲的人,更希望寫給大眾,教大眾分辨什麼是bad acting(爛演技),什麼是good acting(好演技),不是七情上面、力竭聲嘶就叫好演技,糾正坊間對演戲的偏差觀念,也對演員這份工作有多點認識和尊重。3.本書並非戲劇理論,更像是劇場內的人生哲學。來自各個界別的人,他們懷着不同目的學演戲,發明星夢、圓人生夢、精進演技……不管是誰,不管為啥,通通都要走一趟自我發現的旅程:突破尷尬、接受不足、拋掉包袱,然後衝破障礙。有人原地踏步,有人成功蛻變,從他們身上,你也許發現自己的影子,從中得到一些人生啟悟。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隅見集:我如是觀

思泯  著
信報  出版
2021/10/25 出版

• 資深國際銀行家、金融經濟分析權威梁兆基(筆名思泯),在走進情緒輔導工作後,對所見的各種人生困頓偏執,寫下一隅之見!• 書中的50篇人生小品,當中的都是作者參與情緒輔導工作時接觸的人物故事,也許能給你換個角度,打開不一樣的想法!隨着個人際遇跌宕所編織成的人生觀,往往都只是一隅之見!然而,這些偏差的見解卻主宰着你每天的喜與悲。法國當代哲學家埃米爾.沙爾捷說過,每件事物都有兩面:令人沮喪的一面,及令人鼓舞、欣慰的一面,全憑人心所願。人世間本就是個苦樂相參的場所,悲喜往往在於你如何看待事情,而不在於事情本身的好壞。轉個彎,幸福找上你!別再困在原地,聽聽哲人學者怎麼說,找回快樂自在的自己。你的想法,決定你的世界!

9 特價48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