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類別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杖藜過橋東:柳風生暖意、杏雨不濕衣;陳亮恭談以心轉境的適齡漫想

陳亮恭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5/11/06 出版

有人說「變老」的過程就是個失落的過程,失去健康、失去至親、失去摯友、失去地位,這些失去逐漸堆積,不經意間成為暮年時的孤獨。這是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在診間看見現代醫學的工具箱,無法企及的失落與孤獨後,穿梭古今與文人對話,希望透過各種人生故事與感觸,感受「轉念」能帶來的影響。但這本書並不是要成為解救心理困境的工具書,而是陳亮恭獻給超高齡社會的思想慢籤,希望成為平常日子中的提醒,使讀者都在當中找到與歲月和解、與失去共存、在無常中安住的「適齡」漫想。面對人生課題時,陳亮恭的轉念之思──世:世事流轉時當我們放下對「老我」的執著時,會發現老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而不是生命的尾聲。沒有職場的競爭,沒有養育子女的重責,暮年反而可能是最接近「無我」境界的階段。這不是虛無主義,而是積極的無執智慧。命:回望豐碩時如果勤奮是為了證明「我的能力」,為了獲得「我的成就」,那麼即使技藝再高超,也仍然是「我執」的表現。真正的無我狀態是:書法在寫,但不是「我」在寫;進步在發生,但也不是「我」在進步。老:迎向老境時詩人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老化不僅是肉體的蛻變,更是靈魂的昇華。這是一場與時間的深層對話,與自我的終極和解。病:體受苦痛時白居易對疾病做了真實的描述,不刻意美化。但他的轉念智慧令人敬佩,既然身體已經支離破碎,那就甘心接受臥床的現實;慶幸的是,過去還有過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從抗拒到接受、從痛苦到感恩的心境轉換著實不易。寂:揮別故人時王維三十一歲,愛妻離世,史書輕描淡寫地記下「妻亡不再娶」,但那三十年歲月,深沉的寂寥或許時時侵蝕著他。王維沒有沉溺於痛苦,而是慢慢學習與孤獨共處。在山水間沉澱孤獨,將失去化為詩意,這是一種溫柔的風景。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我是醫師 我得癌症

林肇堂  著
聯合報健康 出版
2020/06/18 出版

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 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 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 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 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   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   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 為了鼓舞癌症病患, 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 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 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 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教育。   本書收入部分捐贈「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作為兒童醫療費用支出

特價19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