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於臨床工作相當實用,治療師只要具備基本兒童發展的概念,便可以依據個案的特殊問題按圖索驥在本書找到實際的評估與介入之道,或是綜合多種方案來處理這些小病人的問題。 而其中提供的方案與活動不只能有效在兒童青少年身上發生作用,譯者自己在與成人工作時,也屢次運用這些技巧,稍加變化後成為一般成人精神科復健病房的團體活動,以及成人個別治療的技巧練習或家庭作業內容,對於較低功能的個案,都能展現出相當直接且良好的反應。 本書不僅能讓同在臨床工作的夥伴們以及有心投入心理衛生工作的朋友獲得更多元的觀點,成為實務工作的利器,對於目前在一般中小學的學生輔導中心執行兒童輔導業務的諮商輔導人員,在面對困擾兒童與他們的家長時,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健康心理學 本書主要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簡介健康心理學,包括其定義、涵蓋的範圍、及其追求的目標。這部份討論心理學的原則與研究方法,並特別強調壓力與調適,因為此乃幫助我們瞭解個人健康情況的關鍵;另外,第一部同時也收錄心理神經免疫學的最新發展。 第二部則著重於患病經歷、住院醫療和疾病防治三方面的研究。健康心理學者所關心的重要議題則在第三部討論。這些議題反應了健康心理學家研究方向的多樣性,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病、基本的疾病預防,乃至增進健康等等議題。其中有不少議題已經成為英國國家衛生政策裡最突出的幾項。 第四部更開展了本書的視野,不侷限於以個人的角度探討健康心理學,甚至考慮到家庭與社會層面對健康的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Marian Pitts 英國Staffordshire大學心理學教授,她曾經在非洲做過研究,也在東倫敦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與辛巴威大學任教過。 Keith Phillips Westiminster大學社會與行為科學學院院長兼心理學教授。 譯者簡介 王仁潔 畢業於台大生理學研究所,大學讀的是熱愛的獸醫系,也認真地修過教育學程。因為對所有關於生命的事物都有興趣,也勇於嘗試各種相關工作,目前正準備做一名有愛心的臨床獸醫師。 李湘雄 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人文醫學碩士
哪些原因會讓一個人變得揮金如土,或者變成守財奴?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施捨金錢比保有更讓他們快樂? 我們有豐富的人類學文獻,探討天賦本能的本質與意義;我們也有重要而有趣的社會學文獻,研究富人與窮人的行為,以及兩者間重大差距對社會的影響。我們雖然非常子解性的心理,但錢的心理卻是整個心理學領域遭到嚴重忽視的主題之一。 比起性和死亡,錢更是一項「禁忌」,為什麼呢?這本迷人的書將會加以探討。「金錢心理學」是一本全面性的跨文化著作,不但整合了多個學科散亂但引人入勝的文獻,而且涵蓋了最新的資料。無論是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還是對商業和經濟學有興趣的人,相信都會對本書感到好奇。
個案研究乃本書之特點,作者根據每一個理論和架構,提出一至多個案例研究,用以描述該理論的概念方法,此法可將理論直接運用在諮商實務中,相當適於學生和執業諮商員的運用。
本書所討論的主題包括: 個人的學習風格;回顧孩童時期和青少年時期的經驗, 對目前行為和選擇的影響;面對成年時期追求自主權的挑戰; 成為心目中想成為的女性或男性;平衡工作與休閒;保 持健康的身體及安適的狀態;生活各方面壓力的管理; 領悟愛、性和親密關係的重要性;有創意地處理孤獨與獨處; 瞭解和接納死亡和失落;選擇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 這是一本關乎個人的書籍,因為我們會鼓勵讀者去檢查自己所做的選擇,及這些選擇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就另一層意義而 言,也因為作者對於許多議題也透露了自己個人的掙扎、決定、及價值觀)。 本書在設計上,可做為個人的私房書及正式課堂的教科書。每一章一開始都有自我評量,提供機會讓讀者焦注在自己現在的信念和態度上。在每章中,會有「暫停一下做反思」的部份,讓讀者停下來思考剛討論過的內容。建議的活動和練習放在章末,可以在課堂上或課後使用。 我們要強調,這是一本「未完成」的書;我們鼓勵讀者成為本書的合著者,儘量在本書及日記上寫下個人的心得感想,你的投資所得 到的報償將無法用金錢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