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中美貿易談判、英國脫歐等重大事件衝擊下,市場也跟著震盪,所幸在年底紛紛傳來好消息。展望2020年,受惠中美談判朝向正面發展,英國可望軟脫歐, 全球經濟前景並不悲觀,國內經濟也可望緩步前進。 主計總處表示,由於業者擴大具有領先優勢的高階製程,5G行動通訊、高速運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新興應用蓬勃發展,加上回台投資廠商可望推升在台產能,因此將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上修至2.72%,優於前次預測數2.58%。 回顧2019年,台商回台投資交出漂亮成績單,累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全年總共審核通過302家廠商,擴大投資達8,424億元,創造6.93萬個就業機會,三方案後續累計還有90家企業排隊等待審查。 去年11月景氣燈號終於亮出「象徵穩定」的綠燈,中斷了連10顆景氣趨弱的黃藍燈,是相隔14個月以來首顆景氣綠燈。但美中不足的是,九項構成項目中,還有五顆黃藍燈,顯示景氣並非全面改善,仍須依賴國內投資動能、消費力道持續增強,以及外部貿易紛爭緩解,才能有利國內景氣好轉。 國際上關注焦點,還是「成也川普、敗也川普」,中美貿易談判歷經幾番波折之後, 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股受此激勵,三大指數攀上高峰,分析師並看好此波漲勢,可望延續到第一季。但是,川普總是不按牌理出牌,未來中美貿易談判動向仍須密切留意。 本書特色 .工商時報年度力作,由產經記者通力合作完成,搶先報導2020年經濟與產業新展望,極具參考價值。為經營投資最佳指南,提供最多的資訊和策略,可協助企業界了解國際趨勢,掌握整體經濟及產業脈動。 .全書規劃完善:採主題式呈現,涵蓋總體經濟、兩岸經貿、金融理財、科技脈動、一般產業、商業流通、企業經營等。 .廣告效益宏大:透過本報廣大發行系統與各大通路行銷此書,並結合各媒體網路宣傳,能達到最有效的廣告效益及影響力。
本報秉持40年來身為台灣重要財經媒體之一,以專業客觀的角度動員所屬財經專業記者,針對2018年的國際經濟情勢、兩岸經貿發展、金融財經政策、一般產業趨勢及科技產業前景、商業發展脈動及個人理財商機,彙集做專業分析的預測,將於2月22日出版「2018產經趨勢總覽」,以期提供政府相關單位、企業經營者、一般投資大眾,一個明確的經營方針及投資方向參考。
本報秉持40年來身為台灣重要財經媒體之一,以專業客觀的角度動員所屬財經專業記者,針對2018年的國際經濟情勢、兩岸經貿發展、金融財經政策、一般產業趨勢及科技產業前景、商業發展脈動及個人理財商機,彙集做專業分析的預測,將於2月22日出版「2018產經趨勢總覽」,以期提供政府相關單位、企業經營者、一般投資大眾,一個明確的經營方針及投資方向參考。 本書特色 工商時報年度力作,由產經記者通力合作完成,搶先報導2018年經濟與產業新展望,極具參考價值。為經營投資最佳指南,提供最多的資訊和策略,可協助企業界了解國際趨勢,掌握整體經濟及產業脈動。 全書規劃完善:採主題式呈現,涵蓋總體經濟、兩岸經貿、金融理財、科技脈動、一般產業、商業流通、企業經營等。 廣告效益宏大:透過本報廣大發行系統與各大通路行銷此書,並結合各媒體網路宣傳,能達到最有效的廣告效益及影響力。
●工商時報年度力作,由產經記者通力合作完成,搶先報導2017年經濟與產業新展望,極具參考價值。 ●產經趨勢總覽為經營投資最佳指南,提供最多的資訊和策略,可協助企業界了解國際趨勢,掌握整體經濟及產業脈動。 ●全書規劃完善:採主題式呈現,涵蓋總體經濟、兩岸經貿、金融理財、科技脈動、一般產業、商業流通、企業經營等。 ●廣告效益宏大:透過本報廣大發行系統與各大通路行銷此書,並結合各媒體、網路同步宣傳,能達到最有效的廣告效益及影響力。刊登總覽廣告,即贈刊報紙廣告,一次費用,可享雙重宣傳效益。 展望2017年經濟景氣,根據國際各主要產經預測將優於2016年,但審視目前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其潛在成長率將不復以往。自今年初以來全球大宗商品跌價及基礎建設發展受阻,以中國大陸為首新興市場的未來展望評估趨於保守,美國大選後的相關經濟政策FED動向詭譎多變,歐盟在英國脫歐後的經濟結構性改變,以及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崛起等,諸多因素影響皆令2017年的經濟展望不容過於樂觀。
工商時報針對國內外經濟情勢,記者群從各角度與方向,來剖析2016年經濟情勢與展望,全書分國際經濟、政策風向、兩岸經貿、金融動態’、 理財趨勢、科技脈動、一般產業、商業流通等八大篇章。
因為過去的工作關係,作者與台灣有很深的淵源,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回饋台灣的社會、為台灣的新創企業提供一些幫助,也為改善台灣的經濟情況盡一些微薄之力,因此撰寫了該書的繁體中文版。 在本書中,作者透過大量的實例,歸納出世界舞台上成功的幾個必要因素,例如:如何尋找適合的共同創辦人?如何做出受市場喜歡的產品?關於專利所需要注意的要點,如何行銷、向投資人募資、賣掉公司退場……等等,並且盡量使用在矽谷最新的成功的企業作為案例,成為目前坊間書市首本大範圍網羅如此多的實際案例,同時加以分析新創相關書籍。 一直以來,台灣的新一代年輕人都具有很好的工程背景,比起亞洲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也都有語言優勢及較為開放的世界觀,作者深信,透過不斷的努力與嘗試,下一個Facebook或Google絕對有可能在台灣產生;他期待讀者透過本書學習成功的實例以及成功的方法,可以有更大的機會做出好的產品,並提高成功創業的可能性。
2015年,美國經濟終於走出這波全球金融危機的暴風圈。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美國GDP成長率為3.1%,這是美國在2005年的3.3%之後,歷經2007~2009年經濟大衰退,再度回升到3%。同時,在去年10月QE退場後,今年年中Fed可望漸進、緩慢的升息,同時,美股也將持續堅穩──可以說,今年美國經濟將重返榮耀! 工商時報針對國內外經濟情勢,記者群從各角度與方向,來剖析2015年經濟情勢與展望,全書分國際經濟、政策風向、兩岸經貿、金融動態’、 理財趨勢、科技脈動、一般產業、商業流通等八大篇章。
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人們常說有如「歷史的長河」。這麼說來,如果說歷史是一條河,那麼,貨幣就是河底下那股洶湧的暗流了。然而,不可諱言地,大多時候歷史是在緩慢的進程中,悄悄地變化著,特別是在貨幣暗流的演進。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一開場,第一回的第一句話,由此畫龍點睛的說出了人類歷史洪流的必然趨勢。「歷史總是驚人的相 似」,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唐宋元明的貨幣高度發達的朝代,貨幣暗流遍佈全球;之後清朝的由盛轉衰,國際貨幣金融史上,英鎊的黃金本位制與中國的白銀本位 制曾經雙峰並峙;這時候,歐洲各國群雄並起,又演變成英鎊、美元雙雄爭霸;之後美元霸權趁勢崛起,而如今信用本位制虛幻的美元也稱霸了70年之久,資本的 流動(美元暗流)已經成為全球化唯一致命的弱點。它自己創造貨幣,更甚的是它自己又創造信用,美元信用貨幣成為致命的武器。從此,毀滅性的貨幣暗流危機蠢 蠢欲動,不由得讓人捏把冷汗。 中國貨幣暗流不一般!對此,中國政府決定內練筋骨皮、外練一口氣,加快推進人民幣的全球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也愈發清晰地表露在台面上,並且逐漸顯露出成功的跡象了。
說到「貨幣暗流」,我們不由得想到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它就如同洪水猛獸般在全球到處流竄。但這一次,正如同我們對於前景預期未知的恐 懼,QE退場的影響,最終市場的反應並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全球金融市場干擾是不可避免的,很顛簸。熱錢暗流的避險和趨利衝擊著新興市場,即便是成熟 市場也難以倖免。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十九世紀德國乃至於西方近代史最重要的歷史學家)說道:「歷史如實發生」,判斷過去的歷史得以指導當代世界的未來,並 以此來說明歷史的演進過程。歷史就像是風吹過小麥田一樣,風行草偃,以致於麥田隨風陣陣起伏。 貨幣暗流歷史演進亦如是,我們從中國文化鼎盛的大宋王朝以銅幣本位制開始,開創了歷史上第一個紙幣的誕生;當中經過一個又一個新種紙幣的推出,然後到了明朝中葉銀本位制的白銀帝國五百年,直到歐洲大英帝國的黃金本位制。 貨幣暗流從東方到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前,除了當時的中國是唯一維持本身銀本位體制的國家外,放眼全球幾乎都採取了大英帝國黃金體系──這是英鎊暗流遍佈全球的主要力量! 貨幣逐流傳千古、金濤銀浪不復還。作者說古道今,伴隨著精闢的解析,引領讀者尋覓貨幣暗流的金濤銀浪!
產經趨勢總覽是一本透視台灣產業趨勢的經典叢書,由工商時報各線上記者,憑著一年來的觀察,寫出具有前瞻性的文章,可說是回顧去年、展望來年的趨勢好書,多年來每年出版都獲得好評。飛越大停滯,龍年需要大拚摶去年歐洲陸續爆發債信問題,嚴重威脅到歐盟的存廢。在各國領袖的奔走和德國力挺下,雖然暫時解決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國債問題,但展望2012年,歐洲經濟勢必衰退,直到下半年才有可能恢復成長的機會。美國方面,去年經濟表現可說是令人大失所望,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價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展望2012年,預料聯邦政府推動財政振興的空間極為有限,預料美國聯準會將推動新一回合量化寬鬆,才能避免二次衰退,各大機構預測,今年經濟實質成長率大概只有2%。去年天災人禍頻傳,全球股市宛如乘坐雲霄飛車,開高走低。分析師對今年股市走勢看法兩極。在美股方面,市場人士預料標普500指數到今年底應會漲至1, 400點,可望較去年上漲10%;德意志銀行策略師查達甚至預估標普500指數可上看1,500點。但悲觀人士如美銀美林全球股市策略師哈奈特則認為,倘若歐洲領導人決策過慢,無力解決債務危機,全球經濟可能繼續走下坡,標普指數恐下探至1,000點,機率約為十分之四。因此,歐債問題實在無法掉以輕心。在匯率方面,歐債危機把全球金融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各國為了對抗經濟衰退,競相寬鬆貨幣,美元相對具投資吸引力,日圓恐續強升破70日圓兌1美元大關。至於歐元,去年12月中曾貶破兌1.3美元關卡,係去年1月來首見,市場對歐盟領袖遏阻歐債危機的能耐喪失信心,今年恐怕還會繼續走貶。談到商品行情,專家對黃金後市仍然樂觀,若美國兩黨在財政問題上繼續惡鬥,普遍認為金價可上看2,000美元;而與黃金相比,市場對石油2012年行情預測就顯得相對保守,儘管伊朗、伊拉克與哈薩克等重要產油國出現政治危機,但一般預測油價將漸趨平穩或小跌。至於國內情勢,由於兩岸直航、ECFA簽署,確實讓台灣在服務貿易、商品貿易及外商投資上提升了不少成長動能;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走疲下,台灣最大的出口地區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估計仍接近8%,或可稍稍緩和台灣經濟的下滑速度。這些潛在優勢能否穩住台灣經濟,有賴國人攜手努力,讓經濟表現更上層樓。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不可能自外於全球景氣的走勢,2001年全球網路泡沫破滅如此、2008年金融海嘯如此,這一波起源於歐美債務危機的風暴,也是如此。因此,透過鬆綁、效率、整合、加值,讓產業創新、市場開放,規畫自由貿易島,以打造台灣成為全球企業進出亞太市場最佳門戶,才是台灣必走的經濟大道。在龍年伊始,眼看著歐韓、美韓已完成FTA洽簽,預訂在今年啟動全面降稅期程及經濟合作。我們期盼新政府能加速以全球經貿戰略為思維,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合作協議或免除雙重課稅協定,接軌國際,才能讓台灣在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不被邊緣化。--工商時報社長兼總編輯 王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