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式綜合太極拳體現了各流派的風采,它集百家拳術之長,其特點是以楊式為主,兼有陳式、吳式、孫式太極拳的代表動作並有改進與創新。
六十六式綜合太極拳體現了各流派的風采,它集百家拳術之長,其特點是以楊式為主,兼有陳式、吳式、孫式太極拳的代表動作並有改進與創新。
《零基礎學推手》主要在基本手法和方法理論上多做闡述。有些實踐操作反覆說明重點,要特別用心理解體會。推手的練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實際運用中細研、慢摸,咀嚼體會力道勁路,在餵勁試力、問勁抖發、螺旋彈抖和周身同動上反覆體會,方能長功進階。讓我們從零學起,用推手來提高我們的太極拳技藝,用推手來修養我們的身心。
太極拳推手和盤架子(套路)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盤架子為拳之體,推手為拳之用。所以說學會了盤架子還要學會推手,才算是體用兼備。太極推手,既能增強學者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健身和防身的目的,其樂無窮。練習推手,首先要練好太極推手的基本八法,即掤、捋、擠、按、採、 、肘、靠等八手功夫,也是八種勁別。掤、擠、肘、靠為進攻手;捋、按、採、 為化解手。捋破掤,按破擠,採破肘, 破靠。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本書內容有四大特點:一、著重將太極推手八手功夫的各種練習方法、勁源心法及奧妙訣竅介紹給學者,以期引導習者打好堅實的推手基礎功夫。避免盲目,少走彎路。二、將太極拳推手發勁的三十六招展現給學者,以此拋磚引玉,啟迪創新。三、將太極八法和人體八卦對應關係展現給學者,引導學者沿著科學化的道路逐級而上,逐步登上光輝的太極頂峰,感受「一覽眾山小」的愉快心情。四、將著名太極推手權威王培生先生未曾公開的太極推手術介紹給學者,使學者開卷有益,無師自通。京城太極老人,九十高齡的沈勃先生曾約徐才先生與我等到家懇談太極推手話題。期盼各方努力,進一步推動太極推手運動的普及和發展。編寫此書,亦為此盡微薄努力。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周懷恩、趙維國、張貴華、厲勇、高燕、賈秀芬、高金山、張文和、閆婧、蔡南鈞、王陽等各位在演示、攝影、打字、複印等方面的大力協助,在此一併致謝。疏漏之處,在所難免,誠望同道指正。編著者 己丑年金秋八月於本家潤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