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智叢刊 書系 ,共計3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漫遊:歐洲城市散步

孟樊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5/01/01 出版

從年輕時即酷愛旅行的詩人作者,已走訪過四、五十個國家,踏遍的大大小小城市不知凡幾,最愛的還是歐洲的老城。本書爬梳了他在歐洲地圖上行走過的二十五個國家的四十六個城市(包括歐遊之外的兩個土耳其小城),這些文字不僅留下他的足跡紀錄,更有他的觀察心得,以及對異域的文化體驗,在寫景、抒懷之餘,亦有實際的遊程建議。本書除了可當做作家的遊記來讀,也不妨視為城市導覽來看,將之攤開就是一張「散步地圖」。作者誠摯地邀請讀者打開書本,隨著地圖指引,跟著他一同到歐洲城市做「紙上散步」吧!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謝天

劉洪貞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5/01/01 出版

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謝意,只好借用作家陳之藩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一輛舊機車放著沒用,但它可讓需要的人謀生,就該送出。偶爾放鬆多睡一下,深感開心和幸福。台灣的好是很多外來族有口皆碑的,它需要大家努力維持。我很幸運,在學習的路上,總有神隊友協助。都說告別式裡,最容易看見人性的弱點,是真的。能心存善意,做自己該做的事,是厚道也是盡責。得空時能穿街走道賞奇景,那是給自己最快樂的禮物。當文字變成聲音,那是給作者的另一種肯定。再苦,也要笑著過日子,簡單卻充滿正能量。親情永遠是最溫暖的 ,只要是發自肺腑。半顆滷蛋中,隱藏著一段美好的故事,就保存吧!一支小竹子和一片大竹子,同樣是高風亮節。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在高鐵站

劉洪貞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4/01/01 出版

高鐵站就是這樣,乘載著各式各樣的人生風景。每天人來人往,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是歡喜來接送,有人是心急如焚……每個人都牽繫著悲歡離合的故事,不管悲喜,每天都在這兒,不斷地重複上演著。 ‧都說人情債難償,可不是,雖無數量卻很沉重。 ‧阿嬤為了不傷孫子的自尊,給了好藉口。 ‧一張小回條,記述著一個主人的細心和溫暖。 ‧父親的一支扁擔,就撐起一個家,那是責任和承擔。 ‧媽媽的遺產,雖沒有數字,卻讓後代子孫享用不盡。 ‧稿子被退了,卻換來另一種收穫,所以還是贏家。 ‧鍋貼爺爺捐的是小錢,但那份助人的善良之心是無價的。 ‧消失的叫賣聲,是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是曾經的記憶。 ‧高鐵站是社會的小縮影,天天上演著悲歡離合的故事。 ‧身為一家之「煮」,偶爾想有一天假,希望不是奢侈。 ‧都市住久了,有時在郊外看到農舍,就像回到生長的農村。 ‧假如時間可以倒轉,我會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左移右挪間,我悟出應對進退的技巧。 ‧感謝大自然的恩賜,適時的帶來花開的喜悅。 ‧枕頭下的紅包,是子女對父母最微薄的敬意。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簡單的幸福

劉洪貞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3/02/01 出版

‧幸福的感覺,暖暖的、淡淡的。 ‧只要知足感恩,心中永遠充滿了幸福的滋味。 ‧一支麥芽糖裏,藏著滿滿的喜悅和慈悲。 ‧走唱女孩展現樂觀的態度,還有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 ‧一顆水煮蛋裏,除了父親的愛,也有女兒無限的感激。 ‧阿嬤種的蔥當然要買,買到的除了蔥,還有阿嬤的勤儉美德。 ‧「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是大自然的奧妙帶來的驚喜。 ‧好一個舉手之勞,說得雲淡風輕,卻讓人永銘心懷。 ‧過客即使離開了,但是牠留下長長的思念。 ‧媽媽走了,然而她的一顰一笑,和無數的典範,卻深植子孫心田。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發展與前瞻論叢

林育任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2/08/01 出版

《發展與前瞻》一書乃是經過社團法人台灣對外關係研究發展協會根據《發展與前瞻》學報過去曾刊登過的匿名審查文章,經過五位專家匿名審查所評選出共十八篇學術文章,後經作者修改後所集結編輯之學術性著作。   本書一方面可以見證這二十多年來台灣各項發展的歷程及涉外關係,更是諸多作者對於學術研究之心得結果。   本書共分成五篇,第一篇為兩岸關係與發篇,其中學術文章包括有:以人類發展概念構思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思維初探、孫中山聯邦觀點與兩岸發展、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讀之內外影響因素分析、「兩岸民主化和平合作架構協議」芻議探析以及兩岸關係下,台灣新南向觀光政策的發展及困境。   第二篇為政府體制與國家發展篇,其中學術文章包括有:我國行政、立法制衡關係之檢討─以立法院第 8 屆修憲提案為中心、從分權理論與政府類型學論孫中山政府體制主張、台灣政治發展之省思:中間選民與第三勢力之探討以及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之重要性:以台灣的網路安全為例。   第三篇為公民社會與經濟篇,其中學術文章包括有:非營利組織及公民社會的意義與發展、原住民的美麗與哀愁─談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從驚弓之鳥到耀眼明星?中國私營企業主的政治參與:類型、發展與限制以及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板塊再塑之研究。   第四篇為新時代思想篇,其中學術文章包括有:孫中山思想與民粹主義、從孫中山民族主義論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理念以及當代歐亞民族運動批判。   第五篇為樂活發展篇,其中學術文章包括有:從系統動態決策探討休閒「心流」以及外聘專業督導應用於居家服務之成果評估研究。本書所收錄之十八篇學術文章,希望對台灣未來發展提供學術研究參考價值。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千迴百轉的外交使命:林基正出使四方隨筆

林基正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2/06/01 出版

外交工作是項為國為民、忍辱負重,為完成使命,只能做不能說的無名英雄工作。有人說,外交工作是一門藝術,時常必須因事、因人、因時、因地而隨機應變,有膽有識,不眠不休、不計個人毀譽,以期完成任務。 服務於外交部期間,每日戰戰兢兢、步步為營,力求盡職,以不愧國家所託付的使命。退休後,除了享受親友同事間的深厚友情,以及子孫家人的天倫之樂外,仍時時關切國事,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在我外交生涯中,有幸認識多米尼克的查爾斯總理丶尼加拉瓜的查莫洛總統,以及我國的呂秀蓮副總統等三位女性政治家,並深獲其信賴。她們於公職期間,為國為民、克盡心力,終生為爭取自由民主與人權而奮鬥不懈,足為典範,令我無限感佩和尊崇。──林基正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古典旅遊文學與文獻

楊正寬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2/03/01 出版

所謂「臺灣古典旅遊文學」,是指應用中國古典文學在臺灣的旅遊主題為作品內容的發展情形。本書於古典旅遊文學的基本下,結合作者過去在「臺灣觀光旅遊」及「臺灣歷史文獻」的工作背景,期能裨益於目前教學及研究需要,提供觀光學術界應用。書中將中國或臺灣文學研究領域延伸觸角至目前臺灣觀光發展上,特別是旅行業的導遊或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專業導覽人員,可以經由旅遊文學的創作或欣賞,認識並累積臺灣傳統歷史文化與地理解說常識,有助於政府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政策的推動,並藉著旅遊文學的研究與提倡,無論是個人或是整個社會,努力推動觀光旅遊,全面提升旅遊品質,使之精緻化。 本書不僅是一本「臺灣旅遊文學」、「臺灣歷史文獻學」,更是將古典文學含括進去的「臺灣學」,在本質上,以臺灣為主體,在方法上,運用學術的嚴謹求真態度,沒有中外、族群、意識形態等的設定,以勇於面對歷史的事實與中國文學發展的軌跡,將臺灣文學的源頭,有系統的研究探討,也為「臺灣學」的旅遊文學研究這個區塊,有正本清源的機會與效果。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牛筋草

劉洪貞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2/01/15 出版

2019年底開始的一場疫情,雖打亂了世人的生活作息,但卻讓作者發現許多因疫情帶來的不一樣的故事。從〈早安!您好!〉、〈小動作大溫暖〉到〈說不盡的故事〉,字裡行間中都充滿了正能量,也感受彼此互助的溫暖。而作者的喪母之痛,讓她度過了〈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那懷恩思親的情懷,句句扣人心弦。另外,我們身邊的生活瑣事,作者也以她溫柔之心細膩表達,幽默處讓人為之一笑,動容處也讓人眼眶潤濕。在六十多篇的故事中,每一篇都值得細細品味,將會受益無窮。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那熱愛土地的雙親

劉洪貞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20/12/01 出版

作者用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美麗的風景,有感人的故事,就用文字把畫面記錄下來,成為一篇篇溫馨感人的文章。其中有童年時期的鄉間趣事,有親人之間的真摯互動,有鄰里朋友間的溫馨軼事,還有作者的親身體驗和經歷。每篇文章都將故事描述得精彩動人,細細品味,讓人感動而動容。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應用文(第六版)

楊正寬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8/10/01 出版

應用文是「行銷」的文字工具,不論是行銷「產品」、宣導「政令」,或是互動彼此「想法」,都是溝通的最基本目的,基於這個理念,第六版的《應用文》特別將全書規劃為上、下兩篇,上篇「公文書寫作要領」與下篇「私文書寫作要領」並駕齊驅,並且全面更新各類案例及其分析說明,增刪歷年各類公務人員考試,包括公文及作文考古題,以及專用術語等,除幫助新進或精進現職公務人員的公文寫作能力之外,並提供應考公務人員高等、普通及特種考試各類科考生準備之參考,以期收事半功倍之效。上篇特別加強「公文書寫作要領」,將原來只有一章的「公文」,規劃成為第一至第八章的「公文概說」、「令、呈與咨」、「函與書函」、「公告、公示送達與啟事」、「簽與報告」、「法規」、「會議文書」、「文書處理」等,都是公務人員日常處理公務時所必須嫻熟的公文種類,予以專章深入加強介紹其格式、用語及寫作要領,彙整成篇。至於下篇的「私文書寫作要領」,則包括分列於第九至第十四章的「書信」、「便條、名片及網路文書」、「契約」、「柬帖與慶弔文」、「對聯與題辭」、「履歷表及自傳」等六章,堪供現代社會交際應酬之需。特別將已廣泛使用的「網路文書」列入,針對其定義、發展、特性、種類、寫作注意事項,加以著墨敷衍,冀能提供愛好悠遊網路人士上網書寫時之參考。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音樂盒

孟樊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8/01/15 出版

收藏在這本音樂盒中, 有各種詩的聲音, 從獨奏到協奏…… 有我年少的喟嘆, 那最最天真的抒情, 也有我犬儒式的輕笑, 那帶點莞爾的詼諧。 ──孟樊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應用文(第五版)

楊正寬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3/05/13 出版

作者鑒於行政機關一波波退休潮,又一波波的公務新血注入行政機關,使得新進公務人員從報到上崗開始,就沒有「新手開車,請多包涵」的「蜜月優惠期」可享受,馬上一定要跟資深公務前輩同仁一樣,得對公文的「信、達、雅」品質要達到服務機關要求的水準,除了公文製作之外,在文書處理上也必須留意,否則稍一不慎,在公文時效、保密、收(發)文、檔案或分層負責等處理上就遭受懲處,挫折連連。因此,第五版特別增列「文書處理」專章,盼能幫助新進或現職公務人員,也協助各機關電子文書資訊處理同仁或準備應考「文書處理」類科的考生,甚至提供有制度規模的團體或企業,在文書及資訊處理上之參考。此外,作者更以其畢生在各種應用文書的撰擬閱歷與核稿經驗,將第五版全面更新各類案例及精闢分析說明,包括當前E世代最盛行的電子書信(E-mail),以及時下求職者迫切需要的履歷表及自傳之撰寫方法與注意事項,對初學者及現職社會各界人士都有助益。書後所附歷年考古題,也全面更新,俾方便有志參加各項公職考試的讀者準備應考時,收事半功倍,贏在起跑點之效,因此堪稱為人手一本「考試必備,職場良伴」的好書!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間文書與媽祖廟之研究

卓克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2/12/01 出版

後記提筆寫文章,對我一向不是難事,但這本書的〈後記〉,卻一再延遲、擱置至今才勉為動筆,其原因固然是生性疏懶,又沾染文人氣息,終日泄泄,其他原因還有:一、本書的出版原來打算作為獻給學長文大教授吳智和兄的榮退紀念,本以為撮拾現成的電子檔,可以很快出書,預計六月底正式出版,作為獻禮,卻不料一拖再拖,延至八月底才告一段落,編輯成書,更不料智和兄尚未辦理退休手續,從此息肩悠遊林泉,竟然在七月十六日大去。智和兄與我相識相交三十年,近十年我常在授課結束後,從宜蘭返回台北,搭計程車直奔陽明山華岡文大宿舍,向其請益,兩人品茗促膝,論學論世論人,有時長談夜深,反而承其叫車,送我下山回家,其間交誼可真應了古人所說的「平生風義師友間」,如今他無預警的突然大故,我內心的震悼、遺憾、傷悲、哀痛,無以言宣,命耶數耶?至今不能接受這事實,心情大受影響。暑期中,我坐椅傾倒,傷及腰臀,針灸、推拿、貼藥,復健長達半個月,而新學期已開始,開學伊始,驚聞小兒劭昌,不幸車禍,送進林口長庚醫院治療,今雖出院,尚未痊癒,預計年底拆線、拔鋼釘。諸事多磨,擾人煩心,唉!這真是一個多事之夏。在此寄語諸友好,年年健檢,善自珍攝,多加餐飯,馨香祈福。二、這本書本在兩年前就準備出版,但因論文篇數自覺不多、分量不足,不敢出版,反倒是先行出版了《竹塹媽祖與寺廟》。兩年來又新寫了幾篇媽祖廟的論文,算算合計八篇,字數超過二十多萬字才決定出版。但因舊作多,新作少,頗感心虛,才遲遲不願提筆寫後記,內心始終有「要不要出版?」的困惑與矛盾。這本書彙集了我多年有關媽祖廟研究的八篇論文,出版的動機,本就有將我歷年論文分類結集刊行的素願,另一方面也受到友朋的再三鼓舞敦促,而學生的需求也形成另一股動力。我在佛光大學、真理大學研究所,分別開設「寺廟與台灣開發史」及「台灣寺廟的調查與研究」兩門課程。說來慚愧,課程名稱不同,內容實同,只是偏重不一。課程內容其中有一段落專門討論台灣的媽祖信仰,我指定的參考論文多半屬於人類學者的著作(如林美蓉、張珣、黃美英等人著作),歷史學者雖有幾篇論文,但多是厚厚一本廟誌(如蔡相煇《北港朝天宮志》、王志宇《苑裡慈和宮志》等),學生們深感不便也不易閱讀,希望將我的媽祖廟論文結集出版,以便閱讀討論,就在這些內緣外因推動下,遂有了這本書的出版。書名《民間文書與媽祖廟之研究》,說實在的,是有些湊湊興,趕趕時髦的意味,君不見近年「民間文書」與「媽祖信仰」課題方興未艾,形成一股流行風潮,區區在下,也湊上一腳並不為過,這點在志宇兄的序中已經點出。不過,這其中也有些紀念恩師的意味,回想三十年前我撰寫行郊碩論,時成大黃典權師,曾特別來函,要我注意「地方志書、民間材料,尤其碑文」,此後我之各種研究與眾多論文常善用碑文、民間材料,全拜恩師當年提示,志之,以示師恩,不敢或忘。我對台灣古蹟史的研究長達三十年,著述汗牛,別有一番會心,怡然自得。這些心得與經驗,我簡單地歸納為兩句話,台灣史的研究核心在「民間社會」,俗而有力,古蹟史的特色在「立足田野,引經據典,析論意涵,突出實用」,其中論述我不可能在〈後記〉中細說,有關寺廟部分可參考我三篇論文:(1)〈台灣寺廟古蹟史發微〉(收入《從寺廟發現歷史》一書中);(2)〈台灣寺廟古蹟的認識與參觀〉;(3)〈台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收入《竹塹媽祖與寺廟》書中),此處不贅。不過,在此我還是有幾句話想說,特別是目前研究的毛病與瓶頸處。在「民間文書」此一舊文獻與新史料的整理研究中,近年形成一高潮,尤其是逢甲大學的歷史文物研究所獨領風騷,建旆立幟,形成重鎮。文書不斷出土出刊,但整個學界研究相形顯得不足,有分量的研究更少。「民間契約文書數量的增多並不等於其學術運用價值的同步增長」(見業師,廈大陳支平教授〈中國大陸開展民間契約文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可見海峽兩岸都有相同現象),此其一。其二,或許諸多民間文書內容涉及地方社會,非在地人不易解讀,因此研究者多半是年輕的在地學子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年輕學子初入史門,功力尚淺,不知如何運用解讀,重建史實。文史工作者多非歷史科班出身,基本功訓練不夠,僅憑著一般普通的文史知識研究,常有錯誤處,更易誤導一般大眾。對於這些同道,我誠摯建議可去拜讀尹章義教授《台灣歷史研究法大綱》(未正式出版,僅是講義)與黃卓權兄《進出客鄉》(南天書局出版)作為入門書,我之著述也可拋磚引玉。其三,學院派學者雖能認識民間文書的重要,也頗有一些導論性的介紹文章,可惜說得多,論得多,做得少,光說不練。彼所謂田野調查云云,說穿了只是收集一些文獻資料;訪談云云,能供參考者少,遑論憑信。尤其文書中的一些小地名、人名,非在地的學者更不易掌握著手,放眼當今台灣學界真能針對文書中地名作細緻深入研究者,恐推逢大的陳哲三教授,我屢屢拜讀其大著《古文書與台灣史研究》,每每有「嘆為觀止,出神入化」之感,實可作為文書中舊地名研究之典範。這些問題多出在缺乏對在地社會的認知與長期參與,形成深度不足的文章毛病。我的論文研究亦有如是毛病,雖然承蒙諸多在地友朋同好皆肯定我的研究結論,但亦批評我「總覺得少了一點泥土味」或「原汁原味」,即是指此。其四,更麻煩的是學院派研究,喜套理論或企圖建構理論,但望風承流,趕趨時髦者眾,真能勝義獨出者少,而且「觀察視野和研究方法的單一化」(支平師語,同上引文),結論不免片面化、簡單化,不少學者運用「中國-台灣」「全國-區域」「國家-地方」「精英(雅、大傳統)-民眾(俗、小傳統)」截然二分的二元概念,作為分析研究歷史的工具,惟其割裂對立,好像彼此互不關聯,忽略其中千絲萬縷,牽扯互動的關係。尤其人類學者眾多論文中對歷史文獻的考證解讀,或粗疏,或忽視,或無知,和對明清時代典章制度的缺少基本素養,實在令人不敢恭維。總之,對台灣寺廟的研究,我樂此不疲,目前累積多年的經驗、心得與素材,準備寫成《台灣寺廟調查方法論》(暫定),或許先行寫出通俗性的《閱讀台灣寺廟》(暫定),嘗試作較全面性的介紹論述,願天假我以年,假我以助力與動力的因緣,能夠寫出。智和兄,您在天之靈,就默佑我這個不成材的學弟吧!卓克華于三書樓2012年10月13日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竹塹媽祖與寺廟

卓克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10/02/01 出版

本書為台灣史名學者卓克華教授,繼《從寺廟發現歷史》及《寺廟與台灣開發史》後,有關台灣寺廟研究的最新力作。本書收集了新竹市長和宮(外媽祖廟)、內天后宮(內媽祖廟)、香山天后宮、竹蓮寺、金山寺等五座寺廟研究,及〈台灣寺廟古蹟的認識與參觀〉、〈台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城隍信仰歷史演變之考察〉等論文,故書名《竹塹媽祖與寺廟》。名建築史學者徐裕健教授稱讚本書作者「以蕞爾寺廟的歷史沿革與空間,詮釋出大範圍地方歷史社會力的中介」、「更旁及當時社會生活的描寫以及社會關係的分析」、「歷史與社會的勾聯,相當程度的拓展了史學研究方法論在社會向度的範疇,更進一步觀照到常民生活的社會現象」,「凡此種種皆為其長年浸淫台灣史功力的展現。」《進出客家》的作者黃卓權更肯定本書「針對新竹市幾座天后宮的建廟緣由、信仰、傳播,與周邊幾座歷史性的寺廟沿革、文物與建築等深入探討研究,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不但補充訂正了過去人云亦云的錯誤,也建立了竹塹地區『古蹟史』研究的基礎。看他憑著一塊碑文、一面牌匾、一個香爐、一方桌腳、一片殘存的文字紀錄,以及一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史料文獻,就能一一組構出一段不為人知,或是早已遺忘的歷史,光是這種功力就令我這個『住久竹塹如故鄉』的新竹人不得不深感佩服。歷史研究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這些細微末節之處,功夫下得愈深,成就愈高。拜讀克華兄的大著,應該都會湧生『心有戚戚』之感」。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

揚智文化  出版
2009/10/20 出版

「法的全球化與全球化的法」是一個跨科際的研究領域,探討當今法學之重要議題及其與全球化之交互、辯證關係,不僅從法學的觀點來看全球化,也從全球化的視角來看法學。本書蒐集共計十篇法律學者之演講稿,內容橫跨當今法學科際整合研究中極為重要的議題與方向,範圍遍及法學之公法及私法領域,及其與全球化中之哲學、財經、政治、社會及女性主義等學門之理論與實務之跨領域結合與交叉研究,深入淺出,極具參考價值。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都市治理與地方永續發展

揚智文化  出版
2007/10/01 出版

一個國家之發展,往往與都市興衰有共同的命運;近年來都市化過程所引起的相關問題,如犯罪問題、交通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及地方永續發展??等,受到高度的重視,也引起學者廣泛的討論。本書特別邀請台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各地區的學者,分別就都市治理與地方永續發展各層面做深入探討:並以「公私夥伴關係」的合作策略來索解與實踐。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清代臺灣行郊研究

卓克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7/02/01 出版

中國行會制度起源甚早,《周禮》中有行會首領「肆長」名稱的記載,隋唐時城市中有「行」,宋代有「團行」;元明以降,「行」「會」「幫」組織益見發達。此種同業組織在福建、臺灣則稱「郊」,臺灣又稱「郊行」,或「行郊」。有清一代,台島「行郊」繁多,其勢力殆可操縱本島經濟大權。二百年之行郊史頗有可述者,惜史料零散湮滅,前此專家學者對此又少有研究,故不少人已不曉「郊」為何物。凡此,在在均引起作者之興趣,思對此一探究竟。本書作者鑽研臺灣經濟史有年,就清代臺灣行郊之組織結構、組織功能、貿易營運及沒落因素等項,有深入探究,創獲至多。本書是全台灣目前僅有的一本行郊專著,全面整合有系統,又有詳實的個案研究。作者搜集資料豐富,除方志、調查報告外,利用碑碣文獻及前賢回憶錄,以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觀念詮釋資料,輯成史篇,翔實記述行郊演進之史事、增益瞭解臺灣與大陸兩岸貿易情狀,又提供中國近代史發展之異於西方社會與國勢衰落的線索,凡此處處可見作者著力之深,用功之勤。全書不僅吸收了近現代眾多學者研究成果,而在原始文獻方面,亦能廣蒐博採、巨細靡遺,而且全書文筆流暢,論述條理清晰。不僅是研究台灣社會經濟史者必讀參考書,更是今日從事工商企管工作者人手一冊的一本必讀好書,以瞭解清代台灣商人如何從事兩岸貿易,而掙得巨大財富的歷史往事。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

揚智文化  出版
2006/12/15 出版

當前處理族群關係的理論中,最受重視的厥為「多元文化主義」。此一思潮強調各族群與文化間的差異,並非來自體質與環境的優劣,而是族群文化不同的表現方式及內涵特徵,皆有存在的價值,因此強調「肯認差異」、「尊重包容」、「欣賞悅納」……作為族群相互對待的基本原則。本書集合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理論與實際的不同層次;憲法權利、語言、文化藝術、文化產業、永續發展等不同的面向,去探索台灣的族群問題,並以相對弱勢的原住民、客家族群為例,進行分析。此書對台灣現在及未來的族群關係與發展,深具參考價值。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發現心動力實踐行動力

揚智文化  出版
2006/11/15 出版

「在教學中,其實有太多的題材值得研究;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更有太多的惑有待解答, 一個個行動研究的完成,代表著教師用心認真的歷程,更彰顯了教師即研究者的真意。」 ~ 梁家祺,元智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本書收錄2003年 ~ 2005年師資培育中心所舉辦『幼教教師行動研討會』中實習教師在實習一年中所做的行動研究。很高興能看到這些文章集結成冊出版,希望對幼教現場教師勇於發表自己的實務心得具有鼓舞作用。」 ~ 王怡云,元智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師   「透過行動的歷程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透過行動的實踐我們獲得力量。」 ~ 糖明珊,元智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師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警察人員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

翁萃芳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6/04/03 出版

本書是以增進現職警察人員、警大、警專學生自我瞭解為前提,進而體會生涯規畫之重要性,使現職警察人員、警大、警專學生能有動機對自我、工作、環境不斷探索,了解生涯的意義與釐清自我概念,透過能力評估與價值觀的確立,進而做出生涯選擇,經由時間管理與壓力管理,並提升相關知能,且能落實於生活中,讓生命有盈餘。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濟學帝國主義

李炳南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5/10/04 出版

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簡單地說就是「應用經濟學的方法論,研究政治社會議題」。這門學問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十八世紀,二次戰後成為顯學,廣泛地運用到社會科學各領域。本書蒐集九篇公共選擇理論的演講稿,從理論介紹到實務應用,從過去到最新發展,深入淺出,足供參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義大利文化史

朱龍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4/05/05 出版

本書按新的史學觀點對義大利文化從古到今的發展一概述。以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和近現代作為義大利文化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評介其繽紛多彩的文化創樹與歷史影響。在西方文明發展的三個關鍵時期:希臘馬的古典文明時期、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時期和標誌近代開始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化都起了核心的和領先的作用,本書對此亦給予匹分強調。因此,瞭解義大利文化史,同時也是瞭解歐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發展大勢的一個最好途徑。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寺廟發現歷史

卓克華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11/01 出版

古蹟是人類社會發展與文化活動之留存證物,具體地反映每個地方、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在台灣古蹟中以寺廟之份量占得最重也最多,是民間社會文化的重要表徵。明末清初,一批批閩粵地區居民,渡海來台拓荒,也帶來了原鄉的宗教信仰,在各聚落建立起寺廟。這些寺廟不僅是移民精神的慰藉與寄託,更轉而為移民斬荊棘、闢草萊,團結互助的所在,而且地方上舉凡如治安、產業、交通、教育、聯誼娛樂……等等,莫不透過寺廟以推行。   台灣大多數寺廟每隔若干年代,便會有擴建、增建之舉,每次的修建,不僅記錄了寺廟自身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更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社群等的變遷興衰。台灣寺廟古蹟之所以可貴,是它可以凝固時間,讓歷史的某一段紀錄忠實地表達出來。一部台灣開發史可以說即濃縮在寺廟史中。這種價值可以與文字歷史互相引證,也可以修正文字記載之偏差與謬說。   職是之故,作者挑取了十二座寺廟,採取個案式的研究,研究結果不僅印證了寺廟興衰歷程正是地域社會變動過程,而且也發現幾乎台灣每座寺廟流傳的廟史有極多的錯誤,誤導學者與一般大眾,亟待一一釐清修正。作者引證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並佐以詳盡的田野調查,一方面破解諸多虛假誇大的寺廟史,一方面又如實重建了寺廟從草創到奠基到昌盛(或是衰敗)的發展過程,伴隨著的是各個地方從發展到繁榮或沒落的經濟狀況,並反映出從大陸渡海來台篳路藍縷開墾,迄今人文薈萃百業鼎盛的社會環境變遷。本書不僅橫跨台灣社會史、地方史、宗教史、古蹟史諸領域,並且綜合歷史學、人類學、宗教學、建築學等科理論,而又不失歷史學本色的著作,實為台灣寺廟史開創一嶄新的、嚴謹的,又不失通俗的一本學術著作。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考驗:老童生回顧集

陳培雄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8/01 出版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Toynbee, A. J.)曾預測二十世紀為「殷憂時代」(Age of Anxiety)。而俄共領導人和洛斯基(Trotsky, Leon)曾說「希冀度平靜生活的人,都不應該生在二十世紀。」  」玩耍的幼童,長到二十歲左右正好遇到「大時代──愛國第一」的風潮,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考進中央軍校(陸軍官校前稱)。如今回想我們這批大時代青年的平均壽命都不長,能活到老的還真少──或許這是大時代對我們的考驗!  加八年抗日戰爭,且曾親身參與高安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衢州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八個典型會戰,老兵不死──但須經得起戰場考驗!  十歲時,五年之內分別在七所大學,參加研究所考試達十二次,好不容易努力求學長達八年,才在國立政治大學先後取得東西研究所的碩、博士學位──這是考場對我的考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韓戰生死戀

王北山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4/18 出版

.......我希望能看到他,注視著過往的每一個少女,注視每一個臉形略圓,輪廓分明,披著秀麗長髮,穿黑短外衣,白裙子的女孩﹔但看似他,又不是........不可能的,這麼大的世界,見不到他的!是死亡的別離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海疆史

陳在正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3/03/10 出版

本書係作者20多年來從事台灣史研究成果的彙編,內容涉及鄭成功抗清與復台、抗日與光復、閩台移民史、大陸移民與台灣民間信仰、釣魚島等島嶼的歷史與現狀等八個方面,從中國海疆史角度反映了台灣歷史的概貌。作者在研究中十分注意發掘和利用檔案資料、新的文獻資料、譜牒資料,並輔以實地調查,對有些台灣史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或對某些領域提供了新的補充史料,可供史學界研究參考。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立法院風雲

營志宏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2/01/01 出版

營志宏是第四屆立法委員,擔任過新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最近更在新黨敗選後的關鍵時刻出任黨全國委員會召集人,領導新黨走向改造之途。  在這三年的立委任期中,場景由國民黨執政的李登輝時代,轉換成民進黨執政的陳水扁時代。行政院長由蕭萬長、唐飛、而到張俊雄。營志宏以他親身經歷,國會議員的角度,忠實地記錄下他所參與過的黨政大事,以及時空轉換的背景。 本書更記述了一個知識份子參政的心路歷程,如何在一個秀場和馬戲班似的國會殿堂圖存。在讀完本書之後,您也許會發現,在台灣政壇的黑金大潮流之後,偶爾也找得到一顆純潔的知識份子的良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永恆與心靈的對話:基督教概論

蔡維民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1/11/01 出版

基督教作為一個對於信仰「終極實有」的宗教體系,而且是具有兩千年傳統(猶太教那部分省略不談的話)的信仰體系,它必有其不可取代的內在脈絡,作為它在不斷現代化過程中的基本標準。任何時代的基督教組織、教義都是這個內在脈絡面對時當地實際問題與挑戰的回應。本書便是從歷史、教義概念詮釋、形式組織、社會現象與藝術等諸面向來介紹基督教,同時尋找並檢視其內在脈絡的自然演變是否正常;並依此脈絡,嘗試著指出在台灣的基督教的發展方向。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掌握生命的變數

李明進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2001/03/01 出版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第二版)

孟樊  著
揚智文化  出版
1998/06/04 出版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嘗試以西方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考察台灣新詩及其批評理論的系統性專著,在考察與檢視當中,擬為當代台灣詩壇樹立一新的批評典範。  探討的主題包括印象式批評、新批評、現代主義、寫實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援用的批評方法包括外緣及內緣研究法,在建立理論的同時,對於新的批評方法也做了實際的展示,足供有心者參考。  本書除了兩岸詩壇同好必讀之外,對於台灣當代文學的研究者亦頗具參考價值,更是大專院校學生上課必備的用書。 作者簡介   陳俊榮(孟樊)  陳俊榮,以筆名孟樊行世。台灣嘉義人。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台大法學博士候選人。曾任職於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擔任過報社編輯、主筆及報紙專欄作家。長期任職於出版界,曾任時報出版公司主編、桂冠圖書公司副總編輯及聯經出版公司企劃主任,並曾任教於輔大、文大等校。現為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司總編輯,掛名主編「文化手邊冊」系列叢書,同時任教於南華管理學院出版學研究所,並為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委員。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