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和韓國同為東亞地區代表性的民主國家,政府體制似乎相近,實際上未必盡然。本書聚焦於臺韓政府體制之改革與運作做出比較,透過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的視角,深入探索這兩個國家政治發展的脈絡。著者從歷史背景、憲政結構到政府運作,層層剖析臺灣與韓國在不同文化與歷史脈絡下,是如何發展出各自獨特的政治體制。首先帶領讀者回顧臺韓兩國政府從威權體制到轉型成民主體制的歷程,揭示出兩國雖然在憲政架構上有些相似,但在權力分配、政治制度和政黨運作上卻充滿許多差異。更有趣的是,著者進一步比較了韓國的總統制和臺灣的半總統制,深入探討兩國的總統與國會的互動關係、總統的黨政角色,以及說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兩國的政治運作。本書適合對政治制度或東亞區域研究有興趣的讀者閱讀,也非常適合對韓國近代歷史感到興趣的讀者。除了細膩剖析臺韓兩國的政府體制,還加入許多關於韓國近代政治人物和重要議題的討論。通過本書閱讀,讀者將能更全面性理解臺灣與韓國現代政治發展的軌跡與複雜性,猶如打開了一扇通往臺韓政治世界的窗!
自1987年解嚴以來,台灣民主政治逐漸成熟,並經歷了三次政黨輪替。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重回執政,台灣的內政與國際局勢產生轉變。作者身為政治幕僚並同時專攻國內政治與比較政治學,以實務與學理分析民進黨過去八年的執政表現,省思政府面臨的執政與改革困境。作者從選舉與政黨政治、美中台及兩岸關係,以及內政與校園等層面切入,時而援引理論,時而借鑑國外實例,深度剖析台灣近期的重要事件—— 從COVID-19肆虐期間,民進黨蘇貞昌內閣的特點,到疫情後內閣運作的轉變;台海政局緊繃下,大學生是否應赴中國留學;台灣副總統的角色定位;台灣總統與副總統兼黨主席對憲政的影響等等,作者皆用清晰的框架與精闢的見解,提出詳實與懇切的建議。本書將帶領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讀者,重思國內外的重大政治事件,並一同思索台灣的民主如何面對挑戰,抵擋倒退,持續向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