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段不同時期的昭和感性 X 40個昭和關鍵字 X 6位昭和感性人物 X 3座台灣城市的昭和感性散步路線 「昭和」是日本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年號,跨越二戰時期,自1926年開始至1989年止一共64年,歷經日本從帝國主義到民主化,戰敗重建、經濟復興成長至高峰泡沫化的轉折時代。昭和時代所發展出的政治、社會、藝術、文學及大眾文化,形塑出當代日本的肌骨,甚至影響鄰近的台灣、韓國與其他東亞國家,動漫、遊戲、音樂等大眾文化,更廣泛地向外輸出至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昭和紀年未曾結束,今年2025年正好是昭和100年。近年來「昭和懷舊」成為流行話題,Z世代年輕人尤為熱衷,但許多日本人所懷念的「昭和」,是指戰後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昭和遠不僅如此──它是一個橫跨戰前與戰後、現代與傳統、自由與壓抑的複雜時代,歷經了戰前摩登開放、軍國主義高漲,以及戰後的戰爭創傷修復、以大眾流行文化重建國家自信心的不同階段。正因如此,昭和不是一種單一記憶,而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日本現代史最斑斕也最矛盾的光影與感性。 此外,曾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其無論在戰前或戰後,皆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台灣各個角落風景其實蘊含了不少「昭和風情」。本刊以「昭和感性」視角切入,梳理日本昭和的歷史之外,也試圖探究昭和的痕跡如何彰顯在當代台灣當今的建築、食物、城市街景上,使昭和感性亦成為台灣的一部分。 本刊《昭和感性:昭和100年特別編集》為有理文化全新 MOOK 書系「故事別冊 The Story+」創刊第一彈,以昭和100年為時間節點,回望昭和時代在社會、軍事、政治與大眾文化等領域的重要發展軌跡。 本書特色 ■特色一|橫跨64年,拆解昭和四大階段的歷史轉折與多元面向 從戰前昭和摩登、戰時軍國主義,到戰後復甦重建、創造泡沫經濟奇蹟,以當代觀點梳理昭和64年間的關鍵轉折與變遷。並透過人物與文化氛圍的感性描寫,打破傳統歷史的理性敘事框架,重新理解昭和如何形塑日本與亞洲的現代性與集體感受。 ■特色二|第一本從台灣視角重新認識昭和的Mook 不僅日本,昭和時代的影響力亦深刻烙印在曾為殖民地的台灣土地上,戰後昭和所發展出的漫畫、音樂、偶像等大眾文化,在台灣世代之間持續傳播與產生共鳴。本刊為第一本從台灣視角出發,帶領讀者認識昭和時代的Mook刊物。 ■特色三|以雜誌編輯手法整合圖文,全方位解讀昭和時代 以大事紀、深度專文、人物側寫、關鍵字等單元深入解讀昭和時代,邀請野島剛、龍貓大王通信、重點就在括號裡、劉芷妤、謝宜安、張嘉真、洪芳怡等作者深度剖析昭和議題。 ■特色四|不只日本昭和,還有台灣昭和 邀請三位城市帶路人,走訪台北、嘉義、高雄三地街區,規劃昭和散步路線,深度挖掘台灣城市裡的昭和記憶與線索。
4段不同時期的昭和感性 X 40個昭和關鍵字 X6位昭和感性人物 X 3座台灣城市的昭和感性散步路線「昭和」是日本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年號,跨越二戰時期,自1926年開始至1989年止一共64年,歷經日本從帝國主義到民主化,戰敗重建、經濟復興成長至高峰泡沫化的轉折時代。昭和時代所發展出的政治、社會、藝術、文學及大眾文化,形塑出當代日本的肌骨,甚至影響鄰近的台灣、韓國與其他東亞國家,動漫、遊戲、音樂等大眾文化,更廣泛地向外輸出至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如果昭和紀年未曾結束,今年2025年正好是昭和100年。近年來「昭和懷舊」成為流行話題,Z世代年輕人尤為熱衷,但許多日本人所懷念的「昭和」,是指戰後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昭和遠不僅如此──它是一個橫跨戰前與戰後、現代與傳統、自由與壓抑的複雜時代,歷經了戰前摩登開放、軍國主義高漲,以及戰後的戰爭創傷修復、以大眾流行文化重建國家自信心的不同階段。正因如此,昭和不是一種單一記憶,而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日本現代史最斑斕也最矛盾的光影與感性。此外,曾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其無論在戰前或戰後,皆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台灣各個角落風景其實蘊含了不少「昭和風情」。本刊以「昭和感性」視角切入,梳理日本昭和的歷史之外,也試圖探究昭和的痕跡如何彰顯在當代台灣當今的建築、食物、城市街景上,使昭和感性亦成為台灣的一部分。本刊《昭和感性:昭和100年特別編集》為有理文化全新 MOOK 書系「故事別冊 The Story+」創刊第一彈,以昭和100年為時間節點,回望昭和時代在社會、軍事、政治與大眾文化等領域的重要發展軌跡。本書特色■特色一|橫跨64年,拆解昭和四大階段的歷史轉折與多元面向從戰前昭和摩登、戰時軍國主義,到戰後復甦重建、創造泡沫經濟奇蹟,以當代觀點梳理昭和64年間的關鍵轉折與變遷。並透過人物與文化氛圍的感性描寫,打破傳統歷史的理性敘事框架,重新理解昭和如何形塑日本與亞洲的現代性與集體感受。■特色二|第一本從台灣視角重新認識昭和的Mook不僅日本,昭和時代的影響力亦深刻烙印在曾為殖民地的台灣土地上,戰後昭和所發展出的漫畫、音樂、偶像等大眾文化,在台灣世代之間持續傳播與產生共鳴。本刊為第一本從台灣視角出發,帶領讀者認識昭和時代的Mook刊物。■特色三|以雜誌編輯手法整合圖文,全方位解讀昭和時代以大事紀、深度專文、人物側寫、關鍵字等單元深入解讀昭和時代,邀請野島剛、龍貓大王通信、重點就在括號裡、劉芷妤、謝宜安、張嘉真、洪芳怡等作者深度剖析昭和議題。■特色四|不只日本昭和,還有台灣昭和邀請三位城市帶路人,走訪台北、嘉義、高雄三地街區,規劃昭和散步路線,深度挖掘台灣城市裡的昭和記憶與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