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課室評量是「對學習的評量」,倘若要提升所有孩子的學習,則「促進學習的評量」應當佔更大的比重;形成性評量是課室評量的核心。早期形成性評量是持續不斷的小總結性評量,而近期強調在教學中的計畫式形成性評量和交互式形成性評量;形成性評量以提供持續回饋改善學習為目的,學生的參與被鼓勵,其動機是內在的,期盼能協助學生精熟取向的學習。 本專書是二位促進者和七位參與者歷程第一年10次的專業對話,其間進行了四輪教學與評量的設計、實施、反思、修正;再經第二年10次的焦點座談,針對理論篇、實務篇、成長篇等,進行反思對話與案例撰寫,並搭配第一年所發展的「數學課室形成性評量活動設計」做彙整。此專書不但能看見教學者的想法和實踐,更能看見促進者和參與/教學者的轉變與成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創立於西元1895年,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素居教育大學龍頭,並以培育傑出師資與各界優秀人才為宗旨。本校自93年起設置教學優良獎,以鼓勵教學表現優良教師,提升本校優良教學風氣。本成果彙整98學年度至101學年度教育學院、理學院和人文藝術學院優良教師共計33位。本期書依各院推薦二至三名優良教師,由教學發展中心徵聘本校碩士班研究生擔任小記者進行採訪,透過課堂觀課和面談專訪後,撰寫稿件,提供予全校師生參考教學典範經驗。本書籍由八位教師優良教師對於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熱忱得分享與呈現,展現本校優質教學,藉以拋磚引玉,永續傳承本校優質教學典範。
透過「生活科技創作學術研討會」結合教師實務經驗、大專院校師生或有興趣發展相關領域之研究者,發表論文,編輯成冊,並與相關領域從事者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