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親子教養 類別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教育社會學

陳奎  著
三民  出版
2013/03/31 出版

本書主要是為準備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院系學生而寫,也可供社會學系學生與在職教師閱讀、研究參考之用。書中除詳細介紹「教育社會學理論」、「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機會均等」等主題,亦運用現代社會科學理論來分析「教育制度」、「學校社會組織」與「班級社會體系」,更具體探討「教學方法」、「教育專業」、「師生關係」、「青少年次文化」等重要議題。本書歷經多次修訂,在既有的主題架構下更新書中資料,使內容更為周全以符合時代性,是為新版特色。

75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恩師與師恩:令學生感念的教養策略

溫世頌  著
三民  出版
2011/03/01 出版

當我們以為已經把孩子教得夠好,才發現其實許多教育和成長的問題,我們仍未真正掌握其中教養的精髓......在競爭激烈的升學主義底下,我們的孩子面臨哪些學習問題?在邁向自我成長的過程裡,孩子們又是如何去看待自我價值與人己關係?作者累積多年在校任職的教學經驗,從教育心理學的專業角度,針對臺灣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提出基本的理念與看法,也藉此分享能夠讓學生們心存感念的一些教養策略。本書用字淺顯易懂、寓意深遠,不僅適合剛踏入教職界的教育新鮮人,更是長期在杏壇耕耘的老師與關愛子女的家長們,不可或缺的教養寶典。

75 特價18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愛的教育零體罰

黃啟域  著
三民  出版
2010/02/22 出版

黃老師以此書傳達「零體罰」之教學經驗,分享教師班級經營和具體作法,與本局多年來推動零體罰之理念一致,值得提供親師之參考。—臺北市教育局局長 康宗虎我非常不贊成體罰學生,因為體罰會對學生造成心靈上很大的創傷。黃啟域先生的作法很值得老師們學習。—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在快樂中成長的孩子最幸福!本書集結了作者數十年教職生涯的教學心得,以及自身的兒女教養經驗,除了分享「零體罰」的教學實例外,更提出了具體的方式與作法,值得父母與教師一讀。準備好了嗎?試試愛的教育,一起體驗零體罰的魔力吧!

75 特價1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陪孩子走出情緒障礙

臧汝芬  著
三民  出版
2009/08/01 出版

您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束手無策嗎?只要有正確的治療與管教,情緒障礙兒也能快樂長大!  什麼是情緒障礙?孩子有情緒障礙該怎麼辦?父母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在兒童的心理疾病中,情緒障礙是很常見的一種,卻往往被父母與師長所忽略,以為孩子種種看似不聽話的行為,是故意搗蛋、作對。本書作者依據多年來在兒童心智科的專業看診經驗,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案例,帶領父母認識兒童的情緒障礙。書中不僅分析各種情緒障礙兒童常見的症狀,並提供指引與建議,讓父母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情緒問題,引導孩子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對於為人父母與教育工作者而言,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75 特價21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教育哲學

賈馥茗  著
三民  出版
2003/03/01 出版

斯書分四部份,每部以一個主題為核心,分四章探討此一主題所涵蓋的問題。第一部分為「為什麼要教」。從人的「共相」與「別相」開始說起;然後論及人性的發展,人格的提升,生活的改善,與文化的創造;最後根據中國文化的源流探討教育的本質與精神。第二部的問題是「教什麼」,這是教育內容的問題。從中西的論點與實際討論教育內容的抉擇、知識問題和課程問題,並對課程的理論架構,一再討論。第三部份為「誰來教」,討論教育者及其任務。在這個問題之下,作者一反常經,把家庭、學校、社會中的教育者列在同等的地位,賦予同等重要的教育任務,並舉述各類教育者的準備教育。第四部為「怎樣教」,這是有關教學法的問題。在這方面,作者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學習者身上,然後以較多的篇幅討論對方法的運用和對學習效果的評量。

75 特價49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教育原理

賈馥茗  著
三民  出版
1989/09/01 出版

本書依「教育原理」之名,求其名實相符,闡述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真理、教育的原動力、以及教育的品質。教育的根本是「人」,是人在進入「人文」生活中有了「學習的需要」。因而特別指出需要學習的人的「狀況」和「需要的原因」,從而確定了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書中對世俗的一些誤解,尤其對道德、知識和「群己」關係,有詳細的分析和解釋。這類解釋,對學習者和教育者雙方都有「釋疑」的效果。

75 特價2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勤工儉學的發展

陳三井  著
三民  出版
1988/04/01 出版

本書共收錄論著、譯作及評述十一篇,分甲編、乙編及附錄三部分。從不同角度探討民初歐戰前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倡導、發展與演奏過程,論述其成敗功過,尤著重分析周恩來、鄧小平和張繼等人在整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闡明華法教育會、新民學會與里昂中法大學等團體和勤工儉學的互動關係。作者行文流暢,取材新穎豐富,論斷平實客觀,為國內史學研究拓展視野,開闢一塊新的園地。

75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