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數位浪潮下的新親子關係 45 堂「滑世代」父母最聰明的親子教養課! »孩子不愛家長陪,只愛手機陪? »孩子總是躲在房間內,一直玩遊戲? »孩子未來想當電競選手,該不該鼓勵? 網路科技無遠弗屆,數位生活悄然深入家庭,正逐漸改變你我生活樣貌,同時也為家庭與親子關係,帶來新的挑戰與風暴。我們該如何擁抱與善用新科技?又該如何拉近數位原住民與新移民之間的跨代隔閡? 劉容襄老師以所學的「數位科技與家庭教育」議題,多年來到各地架構設計講座、課程與工作坊,與教師與家長分享及交流。在教與學的實戰過程中,讓不少理念經由落實而看見成效,並連載於《國語日報》「數位時代家人新關係」專欄。書中透過這些真實的「數位與教養」生活情境,整理出一篇篇有趣又有效的親子「數位生活劇本」。幫助家庭成員一同建立並享受溫暖又豐富的數位新生活。 ★Tips:拉近親子關係小祕訣 祕訣一、遵守三一律 親子一起選擇遊戲,才能一起玩;一起玩,才能一起聊;有互動,才能再選擇,讓彼此產生更多共同語言,同時理解孩子現狀。 祕訣二、調整步調 數位時代可以快但不要急,允許忙但不要亂,掌握數位工具與善用,找回專屬自己的節奏。 本書特色 ★針對滑世代溝通的數位教養寶典,以參與取代限制,幫助家長建立親子交流的頻道。 ★建立數位時代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全家人的數位思辨能力。 ★共學數位新科技,打造學習型的數位家庭。 1.幫助孩子釐清網路與現實,建立正確的網路社交禮儀。 2.引導孩子養成正常作息、控制情緒,培養良好的數位情商。 3.學會控制欲望,合理分配時間與金錢。 4.重視個人隱私,分辨網路詐騙,學會在網路上保護自己。 5.巧妙運用3C工具,傳遞與凝結家庭情感。
顛覆傳統教養法,親子溝通再進化── 孩子精明,爸媽免驚!親子想法不同,正常! 別人搶搭「升學直達車」,他偏偏要轉車,甚至還中途下車…… 看校長媽媽與兒子如何佛系溝通,度過一個又一個的成長考驗。 ▍孩子心聲:沒有嘗試就說不行,長大一定後悔! 「到高中才開始,就來不及啦!」那段時間家裡低氣壓盤旋,媽媽把班導拉進來當「同盟國」,想要固守防線。在校,聽老師半嗔半逗的開導;在家,聽媽媽半勸半逼的曉以大義。但對我而言,都是食古不化的刻板偏見。 ▍父母心聲:爸媽難當,做父母的底線該設在哪? 既然兒子想清楚了,那麼我能做的,就是支持與祝福。過去,我沒有經歷充滿勇氣的青春;現在,就不要阻擋兒子的勇氣吧! 本書特色 ▍孩子成長過程,親子難免想法不同。 ▍是爸媽太緊張?還是孩子太叛逆? ▍透過雙向視角,營造更多親子間的溝通性。 鬼靈精兒子VS校長媽媽。 兒子出招:拋出問題、想法給媽媽。 媽媽接招:接收到問題後,所產生的驚訝、無力等各種情緒。 透過親子雙向角度,帶給讀者不同面向思考。 真實呈現親子間故事,從兒子的成長階段(國中、高中、大學至出社會),親子間共同探索與成長,也藉此分享母子倆的互動,如何從緊繃的親子關係,到互相諒解,以及最後友好的過程! *適讀年齡:國小高年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