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平安、聰明快樂,有教養、守規矩; 那孩子呢?他們會希望有怎樣的父母? 我們一點一滴灌輸孩子應有的價值觀,在陪他們長大的同時,他們也重新教我們一遍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第一名才是乖寶寶嗎?」人生不會事事完美。 •「都要跟妹妹分一半嗎?」分享才會得到更多。 •「不要再笑我了!」人都有自尊心,再小的孩子也一樣。 •「別再叫我唱給別人聽。」孩子不是展覽品,也無法完成你的夢想。 •「都是地板壞壞!」別替自己的錯誤找藉口。 •「我不想借你玩。」拒絕他人的權利與技巧。 •「為什麼阿公都說可以,你都說不行?」不是每個人都和你想法一樣。 •「等一等好嗎?」學會培養彼此的耐心。 •「我有說對不起啊!」道歉的真諦。 •「為什麼不可以生氣?」與你的負面情緒共處。 行銷重點 1.每個人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做父母。本書列舉44個為人父母都會碰到的問題,作者以輕鬆方式和讀者分享自身育兒心得,每篇並搭配一幅漫畫,保證讓爸爸媽媽讀來會心一笑。 2.教給孩子的這些做人做事大道理,父母真的自己都懂嗎?又都做得到嗎?本書兩位作者,在親身育兒後有了這樣的感觸,孩子能教育我們的,也許遠遠比我們能給他們的還要多。 3.本書兩位作者各有一對寶貝。鄭珮詩從人母角度出發寫下一篇篇育兒心得,娃娃猴則是用父親的眼光,畫下和孩子間最自然、童趣的互動,各自記錄下不少成長篇章。 4.書中收錄許多父母和孩子相處時會發生的疑問,這些點滴中碰撞出的互動,是親子能共同成長最好的機會,也是生活中最真實的片段。
蛀牙是怎麼發生的?氟化物為什麼能預防蛀牙?如何預防「奶瓶性齲齒」?小朋友換牙一定要請牙醫師拔嗎?小朋友也可以做假牙嗎?經常會有焦急的家長帶著孩子上牙科求診,擔心自己的小寶貝牙齒刷不夠乾淨,是不是蛀牙了?牙齒是不是長歪了?是不是要換牙了?需不需要塗氟?要不要做矯正治療?本書收錄了牙齒保健的相關知識、常見的牙齒疑惑,以及實用的牙齒看診紀錄表,讓家長每次帶小朋友上牙科時能隨身攜帶,以便在每一次治療後翔實的記錄下來,確實掌握孩子的口腔狀況,做孩子口腔保健的有力推手。本書內容包含:◆知識篇 牙齒保健的基本認識。◆實用篇 學習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的方法。◆觀念篇 培養良好的潔牙觀念與習慣。◆Q&A篇 關於小朋友牙齒的27個大哉問!◆護照篇 替小朋友的牙齒健康把關!
透過在法國的媽咪細心記錄,我們看到另一種教育理念—— 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遠比得到好成績更重要。 老師說,上課前千萬別預習功課? 什麼?用扒手偷錢的例子當算數題? 法國老師對台灣媽咪說:「千萬別課前預習,否則如果老師要教的孩子早就知道了,那麼哪來學習發現新事物的樂趣與驚奇呢?」法式教育注重啟蒙教學,答案對不對不是重點,注重的反而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硬逼著孩子學琴不一定能引起他的興趣,說不定帶他去聽音樂、歌劇,反而更能讓他懂得欣賞藝術,並從中得到樂趣。 是的,這就是令台灣媽咪驚奇連連的法式教育!難怪她的小孩天馬行空的笑話源源不絕。移居法國的台灣媽咪,用她的眼睛仔細觀察,並用心記錄下孩子在法國校園裡的成長過程與學習點滴。很精彩,很有趣,也很不一樣! 希望所有的媽咪能重新思考,什麼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