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親子教養 類別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讓媽媽傳達真心的25個對話練習:從接納自己開始,用溫和真誠的溝通重建親子連結!

朴宰蓮  著
漫遊者  出版
2025/09/10 出版

先學會跟自己好好說話,再跟孩子好好說話來自韓國最受歡迎心理諮商師邀請你踏上從內在覺察到溫柔溝通的療癒旅程★繼暢銷書《為什麼愈溝通愈受傷》後又一力作★韓國銷售突破20萬冊、書店排行榜蟬聯15週李儀婷|親職教育與薩提爾教養暢銷作家、尚瑞君|親子暢銷作家、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推薦「我其實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不知道怎麼好好說出來……」當孩子頂嘴、哭鬧、發脾氣,你是否曾不由自主地責備、威脅、失控?話一出口,懊悔、內疚、委屈湧上心頭,然後開始自責:「我怎麼又這樣了?」「我是不是很糟糕的媽媽?」這些情緒風暴其實都源於我們內在未被療癒的傷痛。當我們學會溫柔地面對自己的脆弱,就能找到與孩子真誠對話的語言,讓每一次溝通都成為彼此靠近的橋樑。韓國暢銷心理作家朴宰蓮,憑著多年心理諮商、開設對話課程的經驗,以及身為人母的深刻體會,寫下這本真正理解與陪伴媽媽的療癒指南。◎ 從內在覺察出發本書第一部從媽媽的自我覺察開始,透過「內在對話」練習(靜下心來,跳脫主觀意識,與自己進行深刻對話),認識「自動化模式」如何破壞關係,正視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學會辨識憤怒背後的細膩感受(失望、悲傷、擔心、不安全感、挫折等),覺察情緒背後未被說出的需求。作者也提出「周哈里窗」等心理學工具,說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循序漸進地引導你更有意識地表達。◎ 每一次對話都是連結的契機第二部則由真實的育兒情境出發,提出14個常見親子衝突情境,例如:孩子說謊、被朋友排擠、手足競爭、討價還價、情緒反抗……每個個案故事不只指出「不要這樣說」,更示範「怎麼說,才能讓孩子聽得進去」,讓你也能練習同理與接納孩子的表達。◎ 對話練習與情緒辨識清單每章最末都有作者精心設計的練習,讓你立即自我檢視,確認掌握要點並實際應用。書末提供的「需求分類清單」與「感受分類清單」,延伸內容要點,幫助你更清楚地辨識內在狀態。本書以25個對話練習,帶你走過從內在覺察到溫柔溝通的完整療癒旅程:先學會跟自己好好說話,辨識並接納所有情緒,再將這份自我理解,轉化為與孩子建立真實連結的溝通能力。◎讀完本書你將學會:——辨識自己在教養現場的情緒來源與需求——不再用批評掩蓋焦慮,用溫柔而堅定的語言傳達真心——在衝突中學會說「我需要……」,而不是「你為什麼……」——練習與孩子「一起想辦法」,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從愛出發,說出最想說卻一直說不出口的關心與感謝[本書特色]▍從自我療癒到情感連結的雙向旅程:溫柔陪伴讀者探索內在情緒,重新認識並接納真實的自己,透過內在對話的練習,逐步修復親子關係,找回愛與被愛的能力▍非暴力溝通的親子實踐指南:帶領讀者從理論理解到實際應用,真正掌握溫和而有效的溝通方式。▍專為現代父母量身打造:特別為在育兒路上感到疲憊困惑、經常陷入情緒風暴、渴望成長突破,或希望提升親子溝通品質的父母而寫。▍搭配溫馨插圖與暖心詩句:各章間穿插溫馨插圖與抒情詩句,在學習溝通技巧的同時,也為讀者帶來心靈的撫慰與療癒,讓閱讀過程充滿溫暖與力量。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懸崖邊的學霸:為什麼好學生會崩壞?美國6000個菁英家庭的第一手調查,幫助身處競爭壓力的孩子保有韌性與幸福力

漫遊者  出版
2024/11/11 出版

焦慮、反抗、拒學、藥物成癮…… 直擊美國高中優秀學生的鬼故事 拆解永遠不夠好的菁英教養矛盾 《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亞馬遜青少年心理學類暢銷書 特別收錄:家庭、學校、社區的行動指南,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尊 尚瑞君(暢銷親子作家)、楊陽老師 (作家/補教老師)專文推薦 吳曉樂(作家)、陳雪如(心理師/講師/作家 )、蔡伯鑫(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諶淑婷(文字工作者)、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聯合推薦 「如果在我十四歲的時候,你問我願不願意砍掉自己的腿,換來去史丹佛大學讀書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一名美國高中應屆畢業生接受廣播節目採訪時說。 如今,追求成績優異不僅成了青少年的壓力,也帶來心理健康的危險風暴。本書揭露美國社經地位前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競爭中成了以出類拔萃為目標的奴隸。作者以親身訪談的一連串個案故事,生動地呈現:  生活在壓力鍋中的好學生:成就更多、爬得更高、成為同儕中最優秀的人,為什麼反而落入倦怠、憂鬱、拒學、藥酒成癮與自殺?  無法停止焦慮的父母:把孩子的高成就當成不確定未來的救命稻草,犧牲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感,甚至為了進名校走偏鋒?  菁英教養帶來的傷害:只看重個人的目標、失去對學習與生活的熱情,陷入完美思維,忽視內在休息,不瞭解自己…… 本書也引用心理學、教育學與經濟學等各領域研究,幫助父母辨認教養焦慮的深層因素。作者特別提出「重視感」,而非用狹隘的優秀標準來看待孩子,鼓勵大人從成就中鬆綁,幫助孩子從小奠定自我價值感,以此培養韌性、同理心、為他人付出的意識,我們的下一代也才能獲得心理健康與社群生活的意義。 不要讓我們的匱乏感,世襲到孩子身上,讓本該活出豐盛的生命變得貧瘠。這本書讓父母看見自己內心的擔憂和恐懼,陪著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學習態度。——尚瑞君(暢銷親子作家) 「說對的話」、以及提供很多的體諒、理解、無條件接納、陪伴與情感支持,這些都陪著我與學生度過一關又一關的艱難,而這本書把這些教養的險阻都鉅細靡遺的整理出來。——楊陽老師(作家/補教老師) [本書特色] 1. 檢視父母對孩子課業表現的擔憂,拆解親子關係的未爆彈 2. 從心理學、經濟學、發展科學等研究,陪伴父母找出解方 3. 用重視感的教養觀點,讓孩子調適競爭,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4. 幫助從小學到青少年的孩子奠定良好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全新整理「親子溝通急救包」拉頁):阿德勒正向教養,拆解2-12歲孩子的日常教養關卡,親子一同與情緒作朋友

漫遊者  出版
2024/03/04 出版

第一本教養心智圖,攻心也交心的親子對話指南 情境漫畫 X 簡潔文字,讀者好評力推 「用圖解的方式讓人閱讀起來很有效率又很清楚!」「看了之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真的厲害了,解開我滿腦不知所措的死結!」 ★全新整理「親子溝通急救包」拉頁,讓爸媽在孩子失控時不卡關不詞窮★ 孩子像是心不在焉,實際上是富有創意; 孩子膽大妄為,實際上是有好奇心; 孩子很任性,實際上是熱情洋溢; 孩子是愛哭鬼,實際上是極為敏感... ... 孩子很番、很難搞,正是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幫助的時刻! 孩子不肯配合生活常規,行為無法自律,在家裡變成小霸王,在外頭無法應付人際相處,卻覺得自己是遜咖... ... 孩子究竟是不做,還是不能?這一切又是父母沒教好?這本書是為了你的困擾而生! 本書是臨床心理師與插畫家合作,以心理學知識與正向教養出發,解析日常生活裡最常上演的35種孩子失控狀況。全書以清晰的步驟呈現教養原則與方法,搭配幽默插圖,讓父母找到親子對話的關鍵,具體地活用。 作者希望這些方法幫助父母轉化自己面對孩子胡鬧時的氣惱,改變為人父母的難處,也化解孩子的歡必霸,親子一同學習與情緒作朋友,創造雙贏的家庭關係。 本書特色 1.全書捨棄長篇文字論述,以大量的圖解與幽默插圖呈現教養原則與方法,包括簡明易懂的心智圖和step by step的流程圖,讓讀者迅速掌握孩子不想或不能的內在機制。 2.由阿德勒心理學出發,教導父母用正向教養的語言,與孩子一同察覺壞情緒、並將之轉化為行動。 3.由各種具體情境(上學、吃飯、睡覺、逛街等),羅列孩子鬧脾氣的狀況,邀請父母轉換觀點,從孩子的角度,真實地理解每天生活中的衝突背後原因。 4.結合教養工具與覺醒療癒,既幫助父母不動氣、不恐嚇與自我調適,也能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聯合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詹宇夫妻(蒙式夫婦)聯合推薦 讀友好評 超推「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用正面手法解決教養問題。書上的例子都是家中天天會有機會上演的對白,生動漫畫加上簡單的對白分析,非常適合下班不想再動腦的雙薪爸媽。——Anita Chen 這本書真的厲害了,解開我滿腦不知所措的死結!——ms.all.sunday 用圖解的方式讓人閱讀起來很有效率又很清楚,下次來試試這招!——Ying Ying Chen     這本書與其說是教養書,更像是教導人們處理與孩子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建立一套互信互諒的溝通橋樑。這本漫畫工具書,大力推薦給有小孩的家庭,或是幼教工作者。——蕭曇 整本書用詼諧的插圖,寫實地分享各種孩子失控時的心理以及大人可以採取的對策。圖解的方式讓內容非常好讀易懂,舉的例子都是我兒一天到晚上演的劇本,讀起來輕鬆又有收穫。——謝太太的生活小事 這本書讓你理解孩子每種抓狂情況背後的原因以及應對的方式。花一些時間去建立了解原因-判斷方式-執行的過程,不要陷入孩子一哭鬧就本能排斥的狀態,慢慢地會發現你需要應對的情況會越來越少。——Polar Institute 北極研究所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這樣說,孩子願意配合與改變【全美教養聖經.狀況題應用篇】:40年不敗的親職專家心法,100個家庭實證故事,幫你掌握對孩子不暴氣的溝通策略

漫遊者  出版
2022/07/04 出版

對孩子下命令總是遇到挫敗,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應對孩子? 想尊重孩子的感受,但無法處理孩子的失控或崩潰,認為孩子就是需要管教? 教養專家提出的大道理聽起來很完美,但是自己就是完全做不到?   影響全美400萬個以上家庭的「How to Talk」溝通法 40幅漫畫情境輔助你理解親子互動的正確策略 亞馬遜讀者4.7星好評   全球壟罩疫情下,「How to Talk」系列對父母的幫助更甚以往。——《紐約時報》   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究竟該怎麼辦? 孩子成了省話達人,父母該怎麼傾聽? 為什麼做功課會讓孩子情緒崩潰、家長挫敗到抓狂?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各種焦慮、恐懼與輸不起等大崩潰, 如何應付孩子愛抱怨、哀哀叫、講不聽等各種難搞行為? 如何跟孩子討論3C使用原則、如何教孩子遠離陌生人的騷擾?   本書內容分為基本溝通方法與教養難題實例兩大部分。第一部份作者提出經典的四大溝通心法,包括:尊重孩子感受、尋求合作、懲罰之外的替代方案、讚美之道,透過生動的漫畫情境示意,父母能很快分辨NG話語與正確的策略技巧,用溝通來化解與孩子常見的衝突,改變家庭生活氣氛。每章最末,作者也提供內容重點回顧與情境練習,幫助讀者掌握要點,並透過狀況題自我檢測。   第二部分作者集結了百位家長對教養孩子的詢問與分享,以27個主題來展示如何運用前述的基本溝通方法。主題涵蓋傳統難題和現代教養新議題,孩子年齡層則由幼兒、孩童,跨越到青少年,讀者可以隨意翻閱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找到所需的幫助。   當我們懂得正確的親子溝通方法,與孩子的爭執減少、感情也更加穩固,眼下的家庭生活就更加愉快。若我們想培養孩子在乎別人的感受,就必須從在乎他們的感受開始;要讓孩子懂得獨立思考、負責任解決問題、考量他人觀點,我們也就必須考量孩子的觀點,並且給他們機會練習做決定、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   本書特色   ●親職顧問隨時陪伴:內容涵蓋幼兒、孩童到青少年,一本就能幫助父母因應不同階段的教養挑戰。多面向的討論主題,讀者可依照個人需求查詢閱讀。   ●漫畫情境輔助:40幅漫畫,把親子衝突中典型的性格和台詞,轉變為一系列有生命的角色,具體示意NG話語與有效溝通策略的差異。   ●提供解決問題步驟:以清楚可行的對話策略,在溝通中解決日常與孩子可能的大小衝突。   ●清楚易讀實用:每章最末為讀者作重點回顧,也有演練題供自我檢測,是最實用的工具書。   ●生動案例:100個來自不同家庭的故事,讓父母看到如何應用溝通技巧化解孩子遭遇的大小難題。  

9 特價44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中生延伸教材最愛的參考讀物套書(3冊):《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親愛的孔子老師》

漫遊者  出版
2020/08/03 出版

本套書組合:《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親愛的孔子老師》 (3冊) 《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學校沒有教的33則品格練習題(五週年增訂新版)》 5個人生準則+33則邏輯清楚的Q&A+幽默插畫 如果學校的品格教育能這麼有趣就好了! ★Amazon讀者五顆星好評! ★博客來高中生書店強力推薦 ★102學年全國高中職師長推薦TOP100好書 這些青少年每天都會遇到的道德兩難, 你有標準答案嗎? 「下載免費音樂既方便又省錢,為什麼不可以?」 「在學校被欺負、看到別人作弊,我應該保持沉默嗎?」 「聽到別人說我朋友的八卦,我該怎麼辦?」 「男朋友想要跟我有更進一步的關係,我該拒絕嗎?」 青少年的人生難題跟品格教育, 給他們答案,不如讓他們自己找答案! 對青少年朋友來說,老師、家長總會要求他們「做對的事」!但是人生就像打地鼠,問題一個一個接踵而來,每個問題又有好多種令人兩難的選項,讓青少年幾乎無暇應對。更不用說,老師、家長跟同儕之間,每個人給的答案常常都不一樣,青少年朋友到底該怎樣辦? 本書作者是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家、專欄作家,他能真正設身處地站在青少年的角度,以33則清楚的Q&A提出青少年朋友生活上最常遇到的道德兩難問題,再用理性跟邏輯的回答讓青少年自己從中體認怎樣才是對的,建立起自己堅實的價值觀。 這些實用又生活化的Q&A,包括了友情、愛情和工作等類型,像是「從網路下載免費音樂或影片有什麼大不了?」「當別人說我好朋友的壞話跟八卦,我該不該讓好朋友知道?」「什麼情況下,說出的承諾可以不必遵守?」「男朋友想跟我發生性關係,我該拒絕嗎?」「朋友都在吸菸,我如果不吸菸就無法跟他們打成一片,該怎麼辦?」等等。 不只如此,本書作者更針對許多道德上似是而非的誤解,例如「大家都做的事就是對的事」「道德沒有標準答案,你覺得對的,那它就是對的」「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他都能直指其中的問題與謬誤,讓青少年朋友可以用邏輯思考的方法,找到人生中可以終身實用的道德準則,面對所有難題。 對老師和家長而言,當孩子遇到這些難題,與其強迫灌輸他們一堆教條或規範,不如用這本書送給青少年朋友,讓他們自己從中找到正確答案,勇敢選擇正確人生。即使是大人,閱讀本書也可以從中汲取人生智慧,獲益匪淺。 《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政治? 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我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明天你不想收割的作物,請不要在今天播種; 不要在此刻投身於壓迫,為了日後獲得更多的自由; 不要乞靈於暴力,為了有一天把我們從暴力中拯救出來; 不要將謊言視為利器,為了在未來贏回真理……」 本書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大師, 原本是借託寫給孩子一本討論政治學本質的小書, 叮囑他要勇於認識政治、介入政治,努力把握自己的權利, 結果成就了這本睿智、充滿哲思,且歷久彌新的公民教育讀本。 這本書並不想灌輸你各種政治學的理論或術語, 而是期望你更深刻的認識人性,清晰看懂人類集體活動的深層驅力, 一一細數我們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展到今天這模樣。 我們犯過哪些致命的錯誤,且很多至今仍執迷不悟; 我們又累積了哪些珍貴的資產,得以脫離鬥爭而邁入文明。 作者以他豐厚的人生閱歷和哲學家的睿智, 既有長輩溫暖的諄諄教誨,也有直指人性深刻的犀利忠告, 替我們上了一堂永遠受用的政治學入門課。 在民主政治底下, 我們每個人都應作個時時思索的政治家: 為什麼政治對我們這麼重要? 人類永遠在犯錯誤,甚至在一些最根本的事情上都會出錯,但是人類也一直在創新事物,永不停歇……。人類除了滿足「活得更長」這一本能之外,同時也在回應另一種欲求:「活得更有品質」! 什麼時候我們要服從?什麼時候要反抗? 人類是唯一能夠反叛的動物……實際上,每前進一步,人類都在反叛,每服從一次,都是委曲求全。我們不服從,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服從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我們可以完成指派給我們的任務,如果道理足以服人;我們可以服從領袖下達的命令,只要這位領袖具備令人敬服的權威。為政治不外乎是服從的道理與反抗的緣由構成的集合體。 人跟人是平等的嗎? 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證據可以表明人們是平等的。而反過來看,事情似乎要清晰得多:人和人根本就是不相同的,沒有比這一點更明顯的事實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此明顯,以至於最初的社會組織形式就是根據這種邏輯創制的。 國家重要,還是個人重要? 我相信國家是為了個人而存在的,而不是個人為了國家而存在。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價值,國家應該幫助他保持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用命令和規章取而代之;首要的是,我堅信個人創造了人類最重要的現實,從這一現實中派生出了國家及其他機構,而反過來則是不成立的。 為什麼我們這麼容不下異己? 在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都不是種族主義者,而是排外——嫌惡外國人,不喜歡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講外國話的人、言行舉止有另一套方式的人。濫用「歸屬」,會導致盲信與排外。無條件地歸屬於某個共同體,其危害在於會陷入一種狂熱:你會感到自己和別人親密無間,你會相信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政治關聯是「天然」的。 我們該怎麼對待每一個人? 在我們人類中間,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感覺自己被人遺棄在森林中,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流露出一點人性的脆弱就遭受折磨,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在共同的道路上不慎滑倒就被人丟棄;不應該讓任何一位成員僅僅因為與眾不同就遭受打擊甚至毀滅……。 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獨裁者戕害自由的幫兇? 公民首先會因為別人的自由而感到恐懼。自由的制度就是具有這一特徵,因為每個人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每個人都感到別人的自由是一種威脅,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依照我的預期行事,每個人都有義務順應我的要求,絕對不能觸犯我的利益。你不要以為永遠是執政者想要取締自由或者最大限度地削弱自由——在很多情況下,是公民們對自由感到厭倦或恐懼,於是他們主動呼籲當權者進行鎮壓。 我們應該明訂禁令來矯正社會風氣嗎? 我們不可能通過禁止的手段來戰勝誘惑,禁令只會助長誘惑,並會損害這樣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原本可以更好地駕馭他們的自由,有能力利用那些事物而不去濫用。永遠會有人濫用他們身邊的事物(比如化學藥品、情色衝動、政治、宗教,或者隨便什麼東西),以此來自我戕害,或懲罰自己的罪孽。如果我們希望擁有一個更加成熟、不壓抑人性的社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教育,培養公民的節制與謹慎。總會有人從六樓往下扔石頭,難道為此我們就只能建造平房嗎? 《親愛的孔子老師》 回到春秋當孔子學生! 以子貢現身說法、跨越時空的小說,帶讀者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 追隨孔子求學與周遊列國,用最輕鬆的方式,近距離看到最不一樣的孔子! 這是一本最好看的孔子故事, (節錄)

9 特價8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用故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素養:哲學教授親自編寫故事與49道練習題

冀劍制  著
漫遊者  出版
2019/07/10 出版

一○八課綱:素養怎麼學?怎麼教? 冀劍制教授帶孩子讀出深度思考力   「佳佳發現鬼是某個人假扮的,於是推理出鬼是不存在的。」 →少數這樣,不代表全部都這樣! 「無法證明神不存在,是不是就不能說別人迷信?」 →看不見的、目前無法證明的,都不一定不存在! 「科學理論通常是值得信賴的知識,我們也可以暫時相信,但卻不一定都是對的。」 →就算以前和現在都這樣,也不代表未來還是一樣。 教孩子邏輯思辯也可以很簡單, 勤加練習本書的五個推理原則, 就能培養出善於邏輯思辯的清晰好頭腦: .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以前都這樣,不代表現在也會這樣 .沒看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少數這樣,不代表全部這樣 .看不見的、目前無法證明的,都不一定不存在 喜歡冒險的小光,會經歷什麼樣的精彩旅程呢? 在水源森林救下的紅領帶蚱蜢,給了小光一顆七彩果子, 小光到底該不該吃下這顆七彩果子? 無意間闖入阿育王柱隱藏空間──真理探索第一層的小光, 發現許多昆蟲和動物嘰嘰喳喳地在討論著, 原來,必須想通問題才能進入下一層, 唯一的人類小光,有辦法解開難倒大家的題目嗎? 同學小花和小威在地下室「看到鬼了」! 但是,世界上真的有鬼嗎? 小光和同學阿珍、奈奈子用超能力打開了怪獸山洞的入口後…… 看到了一堆長相怪異又愛吃關東煮的怪獸, 沒想到這群怪獸不僅膽小,而且還很粗心, 不小心把「重要物品」包進了給小光的禮物裡, 小光該怎麼處理這個意外獲得的「禮物」呢? 【冒險奇幻故事 × 哲學思考小學堂】 提升孩子的邏輯思考素養,培養領袖特質, 養成主動、獨立以及正確思考的能力。 「培養素養比灌輸知識更加重要。 而所有學科中最強調素養的,大概就是哲學了。」──冀劍制 本書特色 ★用故事引導孩子思考,練習「怎麼想才對」,並避開「思考的陷阱」 ★擺脫教科書式的枯燥乏味,以活潑有趣的奇幻故事,吸引孩子對邏輯思考與推理產生興趣 ★透過每篇故事延伸的「哲學思考小學堂」,讓孩子輕鬆掌握邏輯思考技巧,鍛鍊偵錯神經 ★引導孩子找出思考上的謬誤,鍛鍊正確的邏輯能力,同時培養正確價值觀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學校沒有教的33則品格練習題(五週年增訂新版)

漫遊者  出版
2015/06/11 出版

5個人生準則+33則邏輯清楚的Q&A+幽默插畫 如果學校的品格教育能這麼有趣就好了!   ★Amazon讀者五顆星好評! ★博客來高中生書店強力推薦 ★102學年全國高中職師長推薦TOP100好書   這些青少年每天都會遇到的道德兩難, 你有標準答案嗎? 「下載免費音樂既方便又省錢,為什麼不可以?」 「在學校被欺負、看到別人作弊,我應該保持沉默嗎?」 「聽到別人說我朋友的八卦,我該怎麼辦?」 「男朋友想要跟我有更進一步的關係,我該拒絕嗎?」 青少年的人生難題跟品格教育, 給他們答案,不如讓他們自己找答案!   對青少年朋友來說,老師、家長總會要求他們「做對的事」!但是人生就像打地鼠,問題一個一個接踵而來,每個問題又有好多種令人兩難的選項,讓青少年幾乎無暇應對。更不用說,老師、家長跟同儕之間,每個人給的答案常常都不一樣,青少年朋友到底該怎樣辦?   本書作者是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家、專欄作家,他能真正設身處地站在青少年的角度,以33則清楚的Q&A提出青少年朋友生活上最常遇到的道德兩難問題,再用理性跟邏輯的回答讓青少年自己從中體認怎樣才是對的,建立起自己堅實的價值觀。   這些實用又生活化的Q&A,包括了友情、愛情和工作等類型,像是「從網路下載免費音樂或影片有什麼大不了?」「當別人說我好朋友的壞話跟八卦,我該不該讓好朋友知道?」「什麼情況下,說出的承諾可以不必遵守?」「男朋友想跟我發生性關係,我該拒絕嗎?」「朋友都在吸菸,我如果不吸菸就無法跟他們打成一片,該怎麼辦?」等等。   不只如此,本書作者更針對許多道德上似是而非的誤解,例如「大家都做的事就是對的事」「道德沒有標準答案,你覺得對的,那它就是對的」「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他都能直指其中的問題與謬誤,讓青少年朋友可以用邏輯思考的方法,找到人生中可以終身實用的道德準則,面對所有難題。   對老師和家長而言,當孩子遇到這些難題,與其強迫灌輸他們一堆教條或規範,不如用這本書送給青少年朋友,讓他們自己從中找到正確答案,勇敢選擇正確人生。即使是大人,閱讀本書也可以從中汲取人生智慧,獲益匪淺。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