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需不需要喝水?寶寶不太想爬,有沒有關係?這麼多湯匙、水杯,到底該怎麼選?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自己在家裡可以跟寶寶玩些什麼呢?爸爸媽媽面對新生兒,心裡有千千萬萬個疑問……除了小兒科醫師、教養專家,你還需要兒童職能治療師來幫忙!依月齡設定的發展方針,圖文並茂的實際操作示範,Q&A與懶人包,成為你育兒之路的最大後盾。本書特色◎10萬粉絲認可的育兒專家,終於出書超過10萬粉絲按讚追蹤,職能治療師媽媽與插畫家爸爸的組合,不只分享專業育兒建議,更分享育兒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只是父母育兒路上的最佳後盾,也是最佳夥伴。◎是兒童職能專家,也是媽媽的雙重身分擁有兒童職能治療專業的蔡曼嫻(曼曼老師),將專業的理論與建議,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每個階段提供發展指標,從感官知覺、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生活自理以及社會適應等等方向,並提供觀察寶寶的方法及陪玩建議,讓爸媽從容應對。◎插畫與圖片搭配,大小知識更好懂易記餵食的湯匙該怎麼選?淺碗、深碗,到底有什麼差別?鞋子大小是否適中?那麼多種汽車安全座椅,有什麼不同?不只詳細解說,更搭配插畫與圖片,讓爸媽一眼就看懂,再也不需要從錯誤中學習。
課後共學力,培養孩子無限的創造力!放學後除了讓孩子上安親班,其實還有其他的選擇!讓主播夏嘉璐與共學老師黃于瑄,分享課後共學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打造邊玩邊學的共學環境,提供超有創意的教案:寶藏巖實境遊戲解謎之旅──讓孩子到現場場勘、規劃遊戲關卡,遠到屏東的阿塱壹古道──一場鍛鍊身心的跋山涉水之旅……翻開本書就會發現,孩子在共學的環境裡,不僅學會如何與同伴相處溝通,還能發掘自我優點,激發無窮的創造力!從共學活動設計、探索自我、接觸大自然等學習內容,讓孩子在生活裡培養素質與創造力;作者更不藏私分享許多學團運作資訊,如學團費用與師資,親、師、生三方如何溝通、獲得平衡,提供家長一個嶄新的課後學習選擇。本書特色◆超用心!提供親師生都共好的教育觀念夏嘉璐與黃于瑄以輕鬆的對談方式,分享從成立共學團以及運作過程中的教養理念,透過孩子間、親師間、甚至家長們之間的衝突與事件,學習如何溝通、建立共同理念等,給孩子正要上小學的雙薪家庭,一個全方位的教養參考。◆超實用!不藏私分享共學團運作祕辛本書清楚地寫出共學團運作的祕辛,如費用如何計算、怎麼找帶團老師與學伴,皆不藏私分享,讓你不踩雷、迅速掌握經營法則,為孩子撐起一片新天地。◆超創意!教案設計大解析提供創意教案的詳細規劃與活動過程,讓你也能帶著孩子一起做!例如學期計劃的寶藏巖實境解謎遊戲、自製臺灣歷史桌遊,甚至透過寒、暑假期間,規劃一趟金門自由行、阿塱壹古道之旅……從裡到外,好好充實小孩的體力與心力。
過敏兒怎麼照顧?新生兒哪些疫苗必須打?各種乳製品有什麼差別?選什麼營養補充品孩子才會頭好壯壯?第一次當爸媽好緊張,總有滿腹疑問,讓兒科醫師一一幫你解惑,打破常見育兒迷思!身兼父親與兒科醫師的臭寶爸,親手繪製插畫、表格,將多年以來育兒、看診的經驗無私分享,以兒科醫師的專業建議,讓新手爸媽在育兒路上不再孤單。本書特色◎專業小兒科醫師執筆身為兒科醫師的臭寶爸,看診經驗豐富、對嬰幼兒常見症狀十分了解,可信度超高。◎來自一位父親的照護建議同時也身為父親的作者,最懂爸媽的辛苦,給的照護建議溫暖具同理心,還常附上加深親子關係的小撇步。◎圖文搭配,輕鬆理解作者親自繪製,將複雜的嬰幼兒知識與注意事項簡化成圖說,簡單明瞭好方便、吸收知識更容易!◎建議實用,萬人認證常在臉書上分享嬰幼兒照護知識的臭寶爸,累積破萬爸媽粉絲,讀者都大讚建議超實用!
該不該讓孩子開臉書帳號?是不是被打就是體罰?被同學打了,可以讓孩子打回去嗎?男生總愛欺負女生的小動作,算不算性騷擾?這些都是孩子們的日常,但其實都已經涉及了性騷擾、暴力、霸凌等等。所以,法律並不遙遠,就在你我的生活當中。身為律師也是父母的作者,為了讓孩子有正確的法律概念,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讓爸爸媽媽有方法可以打造孩子的法律素養,收集故事,提筆寫下這本,連小學生都能看懂的法律故事書,更是一本父母、老師都必備的教養書。本書特色◎律師爸爸執筆,讓法律即便是小學生都能懂。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理解,作者用最淺白的日常故事帶入,範圍包括:校園霸凌、身體自主的意識、金錢使用的正確觀念等等,也帶入些大孩子也能參與討論的時事議題,例如:詐騙、恐龍法官、同婚等等。在故事中,帶著孩子認識法律,理解法律其實並不遙遠,而是就在於日常生活中。◎親子素養領域,正缺法律素養。關於親子教養類的書籍,有美學培養、有體能建議,更多的是如何讓孩子更聰明、身體更健康的照顧方法,但重要的法律素養,卻一直缺席。法律觀念的培養,求學階段是黃金時期,擁有正確的法律概念,更能保護自己。◎教育圈早已廣為流傳,老師們的絕佳教材。作者成立的「寫給小學生法律故事」粉絲團,受到教育圈的歡迎,中小學老師們不時詢問,能否獲得授權,當作課堂教材,或是成為上課的討論題綱。除了是家長必看,更是老師們上課的最佳輔助教材。
當孩子成為青少年,你是否發現…… 性情變得冷漠、不願意溝通? 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突然變了樣? 親子之間,只要一開口就是吵架…… 其實,孩子變得暴躁,可能是心裡充滿悲傷或恐懼。 孩子心理期盼的是…… 有人可以來拯救他,為他梳理心裡的糾結。 面對青少年,爸爸媽媽也該開始學習, 如何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真正想說的話。 這本書能獻給所有父母,讓你帶著愛與方法, 陪伴孩子跨越情緒、心理、學習與成長的關卡。 本書特色 ◎資深心理諮商師,集結數十年經驗分享 專業心理治療師莫茲婷,數十年來專注在青少年、兒童、團體課程領域,帶領著無數孩子們敞開心房,幫助許多家庭恢復親子關係。將青少年情緒領域中,具代表性的狀況,收集整理成書,獻給每一個家有青少年的家庭。 ◎諮商過程詳實記錄,讓爸媽知道該怎麼做 作者在保有諮商對象隱私的情形下,將與孩子的諮商過程詳細陳述,讓家長讀者能在閱讀中,明白諮商師的技巧,了解孩子們心中的想望,進而更了解自己家中的青少年。 ◎小練習,讓父母在家裡也能慢慢理解孩子 文章最後皆有由莫老師親自設計,專屬爸爸媽媽的親子溝通小練習,讓父母除了有心改善親子關係之外,更有方法可以打開孩子心防,讓親子關係不再是冰點,重新找回充滿愛的家庭氣氛。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 想要了解孩子, 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 讓我們一起重回孩提時代, 找回愛的能力, 身為父母不再只是一種責任, 更是一種享受 享受與孩子攜手共度的每一步旅程…… 這是一本獻給新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最符合人性且最實用的親子溝通方式, 送給每一個孩子,也送給曾是孩子的每一位大人。 親子教養這門功課上,父母要做的事情 不只在「覺察」孩子的思考行為是否得當, 更不在「如何整治」孩子, 而是身為父母,怎麼「站穩自己的腳步」。 理解孩子表面行為背後的困境與目的, 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對孩子及家庭最好的溝通法。 本書特色 ◎引領父母聽、懂孩子的心情 當孩子表現不能盡如人意時,與其花力氣「找原因」,還不如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軟地貼近孩子的心。 ◎借鏡實例,協助讀者更立體、清楚了解狀況 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作者會以親身經歷,介紹具體的作法與技巧,協助父母們清楚了解狀況及技巧運用。 ◎讀通這本書,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作者藉由自己學習心理諮商,後來更擔任諮商師的歷程及經驗,分享父母如何角色交換到孩子的位置,理解孩子的脈絡,讀通內容,面對孩子問題不再暴走。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家的孩子很會讀書、多才多藝……」 「出國念書才有未來。」 是否覺得這些話似曾相識? 取得史丹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雙碩士, 中美教育研究者唐蘭蘭以自身經驗分享給讀者, 把孩子培養成國際化人才不一定要出國, 而第一步又該怎麼做? 在這個提倡全球化教育的世代, 「啟發」孩子遠比「管教」來得更重要, 不僅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所在。 本書開宗明義告訴你「教育十力」! 禮儀力、逆商力、情商力、社交能力、領導力、表達能力、創造力、時間管理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能力, 讓你拓展孩子的視野,運用美式教育教出擁有世界觀的孩子。 史丹佛媽媽──唐蘭蘭自身經歷了中美差異化的雙重教育, 結合十多年來在美國的生活所見與育兒經驗, 探討美式教育中值得借鑑之處。 華人社會中重視的分數、名次、理想, 在美國的教育下翻轉成:尊重孩子的夢想,以稱讚優點取代指責缺點, 進而激發自我學習興趣…… 本書特色 ◎未來邁向全球,關鍵十大力 台灣孩子較缺乏的邏輯思考能力、創造力……,透過本書分享的「教育十力」,幫助孩子走向全世界! ◎借鏡美式教育,翻轉舊思維 藉由史丹佛媽媽的美式教法,翻轉華人教育中的舊思維,思考在中西文化差異下的最佳教育方式! ◎生活實例分享,更淺顯易讀 書中舉出許多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讀者更能體會也有所收穫!
慢慢來,我等你 2017年最療癒人心的一句話, 身為老師、家長,甚至團隊夥伴的你跟妳 都應該學習的一句話。 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媽媽 一位願意付出努力帶頭做, 引導班上孩子學習如何面對班上有身心障礙者的同學的老師 仙女老師的一句話:療癒了自己、孩子、學生, 這句話,也將療癒你和我。 ◎其實,你我都可以避免霸凌的發生 對於每一位老師來說,班上只要有一個身心障礙的學生,就等於是一份不小的負擔與責任,不但要面對有可能發生的霸凌行為,也要顧及到身心障礙孩子的學習成長發展,仙女老師余懷瑾因為自己也有身心障礙的孩子,因此對此有更深切的體會,並且從中摸索出一套班級經營的方式,她認為: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家長與老師應該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如果家長與老師都能以身作則,引導孩子付出真誠的耐心與愛心,孩子們也能因此感受到如何能與自己不同的學生相處。 ◎不只學國文,也學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仙女老師教國文,在她班上,學生熱情而願意表達,充滿笑聲與生命力,仙女老師認為:「文學不只能賞析,也能解決人生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上,她不只教國文,也教生命教育,從課堂到生活,以身作則、自然而然,讓每個孩子都能學會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親師必學:看見孩子的亮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特質,成績絕對不是唯一評斷孩子的標準,適時的讚美與鼓勵,將是成就孩子的重要因素,讓孩子能在眾人面前被肯定,被表揚,就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本書將跟讀者分享,如何能看見每個孩子的亮點,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他們能發揮的領域裡得到專屬的榮耀。 ◎深入教學現場,分享教學經驗 作為一個高中老師,要面對的不只是正臨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煩惱,還有他們對未來的徬徨與迷惘,以及家長們的期待與盼望,仙女老師如何與學生對話、與家長溝通,讓孩子感到被了解,讓家長的苦心被看見,仙女老師就像是一座橋樑,開啟師生、親子、親師間對話的契機,本書集結她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與觀察,提供家長、老師及學生實際可行的做法建議。
發掘孩子的潛能, 不讓孩子只成為你要的樣子 因為,孩子比你想像的還優秀。 上哈佛、念劍橋!從來不是身為父親的教育目標。 成為孩子的伯樂,卻一直是開始做爸爸之後努力扮演好的角色。 從事藝術經紀、策展人,對作者來說, 最重要的終身職業是兩個女兒的老爸!! 他是如何發掘孩子的長處, 不僅大女兒如願上了劍橋, 小女兒也在運動手藝等領域活躍精彩 他一路陪伴,最終不只是老爸,更是女兒的超級粉絲! 作者要與讀者分享的不是怎麼教出名校高材生, 而是如何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本書特色 ◎名校不是唯一,尊重孩子性格,適性發展 大女兒資質聰穎,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小女兒活潑外向,運動手藝、活動策劃表現出色。作者尊重孩子性格,鼓勵適性發展,尊重孩子的選擇。陪伴孩子,在申請歐日名校後同時獲得入學資格時,如何做出正確選擇;支持孩子,自我推薦,爭取模擬聯合國的參加資格,與世界各國優秀青年互相交流。 ◎從孩子們身上學習人生課題 藉由20年來教養兩位女兒的過程中,反思自己曾經受到的教育與父母、家人的相處;透過信件、FB、微信與孩子溝通,也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的人生課題。 ◎分享對兩岸教育方式不同的領略 雖然長年移居中國,作者經常往來兩岸,不僅從事藝術推廣工作,也與台灣家人保持密切關係,也因為關心孩子的教育,對兩岸、世界,及未來教育趨勢持有高度關注,細膩觀察及精闢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