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親子教養 類別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脫下實驗袍的大學校長:方錫經的人生航程

方錫經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21/11/04 出版

【生命的質量取決於自己的奮鬥,只要順應天性,找到喜歡做的事,並且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本書為作者方錫經的回憶錄與自傳。從童年生活談起,囊括兒時趣事、親友相處、求學、出國、工作等歷程。由於經歷台灣的日治與光復年代,文中隨處可見當年鄉村、教育、文化、醫學、政經社會等各方面的變化、進展。例如肉類供應有限,需持「配給券」排隊購買;由於推行皇民化,生活習俗須改為日本式等。二次大戰後,作者先延續日式教育制度,後轉學考入初中,專心向學,最終畢業於師範大學理化學系,並赴日進修核子醫學,成為一名優秀的放射線物理學家。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在教育界也不遺餘力,作育英才、桃李甚眾。接管實踐設計管理學院院長後,致力於興利除弊、充實教學設備、強化師資陣容等,更擴大校區,將學院升格為大學,治校成果輝煌。九十載生命經驗中的所有斬獲,皆源於作者一以貫之的嚴謹態度與不輕言放棄的精神;人生航程中的風風雨雨,皆因作者穩健的處世態度與睿智,得以化解,堪為讀者人生學習的典範。「方校長為人和藹可親,具有平易近人的樸實風範,處事圓融。個性守正不阿,凡是應該堅持的絕不妥協。他心思縝密,記憶力超人。治校精敏勤奮,一絲不苟。」──劉昭仁教授(曾任實踐大學主任祕書)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秘魯僑教三十年見聞

袁頌安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21/09/15 出版

秘魯是拉丁美洲地區華僑人口數最多、移民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對於在秘魯落地生根的華僑來說,如何保存傳統優良文化為重要課題。拜山儂(PAISANO)在西班牙文的意思是同胞、鄉親,在秘魯則是對華人的暱稱。一九九九年適逢華人移民秘魯一百五十周年,秘魯政府特別在利馬市區闢地規劃「中國公園」,重整「中國街」及「中國噴水池」,並設立華人移民紀念碑,許會(Víctor Dionicio Joy Way Rojas)總理在集會中宣佈:全秘魯二千三百萬的人口中,約有二百萬人具有華人血統。秘魯的華僑們集眾人之力,成立了美洲第一所中文學校──秘魯中華三民聯校,在教材編寫上採用通行的楷字體,做系統分明地編排;針對讀書、說話、作文、寫字訂定清楚明確的學習目標,重視學生的需求與實用性。當年的中華民國大使館、僑委會定期提供精選的華文課外讀物給當地學生,幫助他們對華文的語法結構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運用,增加獨立思考與想像力。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順利完整的傳承,期盼能鑑記僑教發展的全球軌跡。

7 特價16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

黃通鎰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21/09/15 出版

皇室公主詩琳通對華文的推廣與重視,大大地改變了泰國人看待華文的態度。泰國政府從善如流,將華文納入主流的教育體制之中,引發全民學習的風潮。回溯泰國華僑教育百餘年來的篳路藍縷,面臨各種危機,華僑不惜冒生命危險,周旋於複雜的政治局勢中,為華文教育的延續與發展爭取存續空間。泰國在東南亞國家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是華僑、華裔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每年數千萬的觀光客中,有80%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灣、新加坡等地,華文順勢成為實用且必備的語言工具,受到泰國政府的重視。九○年代以後,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逐步鬆綁,迎來了華文教育發展的生機。泰北難民村的華文學校擇地另建校舍,並得到臺灣民間社團、宗教界的財力支援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的輔導,有大批在臺灣退休的教師、校長,遠赴泰北擔任志工教師,協助推展華文教育,促使華文教育快速發展,教育品質相對提高。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順利完整的傳承,期盼能鑑記僑教發展的全球軌跡。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被遺忘的學者: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

常燕生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6/11/29 出版
7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戰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

張在軍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5/04/28 出版

抗戰期間時局的發展與東北大學的命運緊連一線,自九一八事件起,東大與中國同時開啟了動盪年代的歷史。東大的遷徙從燕市開始,途經長安、開封,接著南渡潼川……當中經歷八次的遷徙,走了十八年的流亡路,之後隨著中共建國,才結束其顛沛流離的命運。東北大學的流亡史,堪稱是民國戰亂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歷史縮影。

7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幼兒園美感教育

黃文樹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5/02/10 出版

本書針對幼兒園美感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進行探討,包括歷來重要的幼教思想家在這主題的理念,當前學前美育的政策、目標、課程、教材、教法,以及教學評量等,都有所論述。本書同時有數章(子題)是現在任教幼兒園美感教育的傑出教師之經驗分享,內容極為珍貴,頗足參考。   本書特色   本書主題幼兒園美感教育之學術研究,具有獨特性,市面上相當罕見,最為此領域研究者重要參考依據。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學倒了沒?:大學教育和教授的未來

陳振貴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5/01/13 出版

台灣159所大學,五年後僅存100所?! 本書從大學教育的問題與挑戰談起,分析少子化與招生、學雜費調漲、大學與教師評鑑、大學退場等問題,接著談如何拯救大學,聚焦於人才培育、招收陸生僑外生及大學專業化等議題,最後則表達一位大學校長的內心話,包括陳校長的生涯點滴、志願服務歷程、非洲歷險記及其個人巧合的政治靈驗經驗談等,內容十分值得參考。──前教育部長  黃榮村 台灣大學教育走過數十年的歲月,其間的巨大變遷,若非局內人,實在很難以體會。近年隨著少子化的浪潮逼近,各大學莫不倍感壓力,身為掌舵手的校長尤其肩負使命,思考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帶領學校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總統府資政  林澄枝 少子化的來臨可能造成高教的大海嘯,作者以大學校長的身分,對此問題特別有感觸,藉機會對高等教育的資源分配、評鑑制度、學雜費調整、大學退場機制等問題作全面性檢討,同時提出了包括擴招生源、解決人才問題、大學國際化等面向之因應之道,全書共分十四章,包含相關主題,同時也把作者的生平經歷融入其中,作者希望陳述個人看法,針砭高教現勢,並提供管見,為大學創造新的契機。 本書特色     少子化的來臨可能造成高教的大海嘯,作者以大學校長的身分,對此問題特別有感觸,藉機會對高等教育的資源分配、評鑑制度、學雜費調整、大學退場機制等問題作全面性檢討,同時提出了包括擴招生源、解決人才問題、大學國際化等面向之因應之道。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

黃震南  著
獨立作家  出版
2014/09/16 出版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最早成於清代,最晚則出版於二十世紀末,歷時三朝百年;題材主要可分為六大類:三字經體、千字文體、韻對類、詩歌類、尺牘類、雜字類。這些早期的「課本」具有傳統文學與民間文學的美感,不僅見證不同時期的教育方針、國族觀念、事物演變等歷時性特色,也由於教學上使用閩南、客家話,保存了臺灣語言的發音和語料,延續了臺灣語言的生命。本書比較各種教材的撰作動機、內容釋義,融合作者田野調查與文獻蒐藏的經歷,舉出傳統文人對傳統啟蒙教材的回憶,佐以《鶯雛學囀集》、《練習對帖》等私塾手抄本,再現臺灣早期私塾文人的養成過程,讓我們重新發現: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本書特色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