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於ADHD藥物存在一些誤解,例如擔心其副作用、造成藥物依賴、影響食慾和情緒等,以致抗拒或猶豫是否接受治療。有人選擇上網尋求答案,然而網上資訊參差不齊,反而可能導致片面的解讀。本書旨在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解析藥物的應用特性及相關注意事項,釋除疑慮,打破迷思。醫學論文中常見艱深的專業術語、研究方法和統計數據,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較難理解。小鳥醫生以淺白扼要的文字,協助讀者快速抓住研究的主要結果,有效地學習更多有關知識。每章設有「TL;DR」閱讀摘要,方便大家掌握重點後,更容易消化內容,亦有助增強記憶。藥物的應用千變萬化,每種藥都有它的獨特之處,某些藥物不可和ADHD藥物一起服用,例如ADHD兒童使用感冒藥必須格外謹慎,注意其潛在的相互作用。緊記服用任何藥物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無論孩子是資優還是天資平平,ADHD都可能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長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別忽視孩子的需求,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幫助孩子充分發揮潛力,找到屬於他們的最佳成長節奏。 任何問題都值得被提問和解答,世上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值得探討的想法。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應該全面理解和考慮,不要道聽塗說或倉促下結論。本書特色 「小鳥醫生」Facebook專頁超過51,000人追蹤。 作者曾任職公立醫院精神科多年,現為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善用淺白的文字來傳達精神醫學知識。 前作《精神科待命30小時+》獲選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生活及科普類「出版獎」;《21世紀精神病院工作實錄》為香港**2023年度暢銷中文書「生活健康」類第二位書籍。 本書透過問答和對話方式,講解有關ADHD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種類、作用機制、副作用、禁忌症等。小鳥醫生甚至為那些艱深難懂的醫學論文和研究做撮要,以顯淺易懂且簡明扼要的文字分享精神醫學的迷思及研究結果,釋除讀者疑慮,以便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科學與文化》這個書名是一系列評論中國的大學制度的文章寫好之後才起的,共九篇,放進這本書就變為九章了。有四篇此前發表的有關文章,放在後面作為附錄。大學的運作非常複雜。學術的產品主要是思想,一般難以觸摸,其價值為何往往要很長的時日才知道。大學的安排是把一組一組搞思想產出的人匯集在一起,再把一級一級的學生放進去,跟那一組一組搞思想的學習。產出的思想一般市場無價,但學生畢業後他們的市值薪酬會上升,教他們的老師因而也有收入。有大成的大學不多見,但明顯地這些大學的畢業生在市場很值錢,帶起了他們的老師的收入。另一方面,好些有錢人欣賞思想的發展,變得很慷慨,樂意捐錢給有成果的大學——很多時生活得好的舊生把錢捐到母校去。大學要辦得好真的很困難,最高的成就是能把一些有創意的思想範疇搞起來,社會的知識質量因而提升,人民的生命會變得豐富一點。辦大學,不管是誰出的錢,社會的成本不菲。錢少不可為,但不是出錢多就一定會有好效果。這集子的文章,是探討在錢一定要花的情況下,大學應該怎樣處理才可以為社會賺取較為可觀的回報。二○一五年五月 張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