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第十九屆大墩美展專輯,分為工藝、雕塑、數位藝術、攝影、版畫、水彩、油畫、膠彩、篆刻、書法及墨彩等11個類別,總計徵集了包括臺灣各地以及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印度、波蘭、巴西、西班牙、美國等27個國家及地區,1,347件藝術創作參賽。主題豐富、多元,傳統與創新兼具,寫實、寫意、幻想或抽象風格各異,創作者在畫面構思上費心、在形式技法上費力,使每件作品富有深度內涵而發人省思。
「2013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全球化下在地信仰的書寫」為會議主軸,並邀請國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本屆研討會持續以中臺灣地區為據點,並將媽祖信仰的視野擴及美國、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藉此比較不同地區媽祖信仰的發展及運作方式。提供媽祖信仰研究者一個跨文化的視野與實踐。
臺灣藺草編製品因有著特殊的色澤與香氣,自清代開始便深受許多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其中又以大甲、清水一帶的「大甲藺」發展最為蓬勃,以藺草編製的帽蓆,更曾是臺灣外銷經濟重要的一環。儘管臺灣的藺草產業已褪去往日市場榮景,但直至今日,臺中不只仍致力保存這項百年技藝,也陸續投入許多心力於教育推廣工作,並期待能與新的工藝創意結合。如何為藺草編在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將之帶往「藝術」與「創作」的方向,成了我們不斷努力和精進的目標!基於這樣的理念,臺中市政府近年來也積極透過工藝獎勵、研究出版、展覽活動、技藝教作等各項文化政策,讓藺草編這項傳統技藝能從生產線回歸生活,成為兼具實用、美學與創意的生活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