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閱讀推手的經典詮釋 英雄末路 文學史上最悲壯的俠義梁山 北宋末年,奸臣當道, 伏魔殿裡逃竄出一百零八顆魔星,轉世為亂世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不畏強權,心繫天下, 是劫富濟貧、濟弱扶傾的草莽英豪,更是南征北討、浴血奮戰的起義軍人。 且看青石板下縱放的星宿,如何反抗世間不公, 在梁山水泊豪爽聚義,快意江湖! 商品特色 ★內容文句淺顯易懂,帶領兒童輕鬆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世界。 ★名言佳句&成語標註提點,增加寫作題材。 ★內頁插畫生動活潑,減輕閱讀壓力。 ★搭配閱讀引導提問學習單,幫助讀者有效掌握閱讀重點,閱讀力UP UP! ★閱讀理解策略和簡易寫作技巧教學,協助親師輕鬆引導陪讀。 ★提供小讀者閱讀心得選文範例,提升寫作能力。 ★融入莊典亮老師文學營教學內容,搭配文學營課程,深入中國古典文學世界。
結合閱讀理解PIRLS與寫作的 兒童古典文學教育部閱讀推手的經典詮釋《兒童古典文學:三國演義》文學史上最壯闊的三國風雲動盪紛亂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擁兵自重,逐鹿中原。亂世是人民的悲歌,也是英雄的沃野,曹操、劉備、孫權順勢而起,譜寫精采絕倫的豪傑傳奇。赤壁一戰,天下三分,且看千古風流人物如何齊聚一堂,以武勇、權術與謀略,興亡歷史與家國!《兒童古典文學:紅樓夢》夢醒成空──文學史上最華美的紅樓悲歡青埂峰下的一顆五彩頑石,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一段以露水澆灌,以眼淚償還的絕世情緣,一篇蘊含時代歷史與社會百態的豪門愛情。大觀園裡的青春如夢,朱樓起了又塌,落盡滿地繁華,在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之中,且看寶玉、黛玉與寶釵,究竟是木石前盟,還是金玉良緣?《兒童古典文學:水滸傳》英雄末路 文學史上最悲壯的俠義梁山北宋末年,奸臣當道,伏魔殿裡逃竄出一百零八顆魔星,轉世為亂世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不畏強權,心繫天下,是劫富濟貧、濟弱扶傾的草莽英豪,更是南征北討、浴血奮戰的起義軍人。且看青石板下縱放的星宿,如何反抗世間不公,在梁山水泊豪爽聚義,快意江湖!《兒童古典文學:西遊記》文學史上最強大的取經隊伍由意志堅定、全心向佛的名僧領隊,無論是上鬧天宮、下掃地府的石猴大聖,或者好吃懶做、貪愛美色的豬頭元帥,以及外表猙獰、內心老實的河妖將軍,甚至是會說人話的白龍馬,都將各就各位,挑擔上路。且看最強小隊如何走過十萬八千里,披荊斬棘、斬妖除魔,通過重重劫難,上西天取得經書,普渡聚生!◎本系列共4冊◎有注音◎適合科目:國語◎適讀年齡:1-2年級可親子共讀,3-6年級可自行閱讀
教育部閱讀推手的經典詮釋 夢醒成空──文學史上最華美的紅樓悲歡 青埂峰下的一顆五彩頑石,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 一段以露水澆灌,以眼淚償還的絕世情緣, 一篇蘊含時代歷史與社會百態的豪門愛情。 大觀園裡的青春如夢,朱樓起了又塌,落盡滿地繁華, 在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之中,且看寶玉、黛玉與寶釵, 究竟是木石前盟,還是金玉良緣? 本書特色 ★內容文句淺顯易懂,帶領兒童輕鬆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世界。 ★名言佳句&成語標註提點,增加寫作題材。 ★內頁插畫生動活潑,減輕閱讀壓力。 ★搭配閱讀引導提問學習單,幫助讀者有效掌握閱讀重點,閱讀力UP UP! ★閱讀理解策略和簡易寫作技巧教學,協助親師輕鬆引導陪讀。 ★提供小讀者閱讀心得選文範例,提升寫作能力。 ★融入莊典亮老師文學營教學內容,搭配文學營課程,深入中國古典文學世界。
歷史不只是塵封的過去,更是立足未來的關鍵知識! 精采故事 x 有趣動畫 x 應考重點 專為下一代量身打造的臺灣歷史! 本書特色 ★生動有趣的故事,輕鬆學習歷史。 ★由學生喜愛的動漫插畫圖詮釋。 ★整理歷史筆記的技巧。 ★會考題型範例整理。 ★配合108課綱,搭配提問策略,提升歷史閱讀素養。 ★心得寫作教學,讓孩子邁向寫作六級分。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紛亂的時期, 卻也是最輝煌的盛世。 宦官、外戚輪流當主角的戲碼不斷上演, 明君、忠臣也在歷史的洪流中不斷出現, 交替編織出一段段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
在我心中,《三國演義》的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采的小說,它的確偉大到我不敢為了它寫序,只敢在前言略略陳述自己的讀後感。 是的,這個前言,只是一段純屬我個人偏見的閒話聊天。 任何一件事情,都像錢幣,有正反兩面。 亂世考驗英雄,也只有亂世,才出得了英雄。 *** 亂世,踐踏蒼生,人命如草芥。然而,這塊由血腥滋養灌溉的沃土,也栽培了英雄。 英雄從來不在太平盛世出現。太平盛世,只需要詩人來歌詠。 歷史的循環總是如此:没有任何朝代能夠持盈保泰,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君主,必然是人中豪傑。君主世襲制度必然產生一代不如一代的統治者。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太平時代也從來没有能夠傳過三代。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早已看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軌跡,盛極而衰,亂極就得有人出來一統江湖。 在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那幾百年裡,《三國演義》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幾乎没有人不知道三國的故事,至今民間處處都有人拜關公。《三國演義》傳遞了某些在中國文化裡根深柢固的理念:它以劉備為正統,在並不過分違背三國志史實的狀況下,鼔吹了「仁義為先」。 字裡行間,作者的價值觀非常明顯。 他是一位寫作技巧高超,很有觀點的作者。 我用了仁義為先,不用「忠孝節義」這四字,是因為三國演義中,並不能嚴格的究「忠」與「節」。你會發現,在亂世裡,英雄們已經没有辦法用傳統的忠字來苟活,三國演義裡的大哥大們,時而結盟,時而結仇;而文武天才們一會兒投效這位,一會兒投效那位,也是稀鬆平常、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的事!連赤壁之戰前,孫權的陣營裡都有八成以上的幕僚贊成投降曹操,而陣前倒戈更是司空見慣—如果勢不可為,也不需要拿全家寶貴的命去送死,皇帝早就有名無實了,天下到最後會是誰的,没人知道,没什麼愚忠的必要。 固然,作者對於劉備這一邊是有偏愛的,劉備和本來實在對他不差的劉璋翻臉的時候,那些輕鬆投降劉備的益州將領們,讓讀者感覺到他們做了棄弱投明的正確選擇。而背叛蜀漢這邊的,比如魏延,就被精采非凡的殺掉了。基本上,我同情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為蜀漢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當時諸葛亮已逝,劉禪根本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依照三國通則,實在很難要求他忠心耿耿。而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多次不管狀況如何都要往西發動戰爭的固執,感覺上他忠於他的老師諸葛亮已經到了有強迫症的地步。 *** 東漢末年,皇帝是最容易没命的一種職業,而且還没有年齡限制,政治根本就是宦官和外戚的一場混亂鬥爭,没有人有空關心老百姓到底能怎麼活? 那是一個不努力求生就會被踩死的年代。盜賊四起,軍閥割據,有能力者必須找出路,有腦的用腦,有力的使力,而且得找到一個值得擁戴的老板。 想想,如果讓我來寫三國,我也會選擇以劉備這一方當成主軸。為什麼呢?他最不容易。他本來什麼都不是,就是個鄉下人,所謂的漢室之後代,多少考據者都存疑;就算他是,到他這一代根本只是個不受注意的平民。很多人看了電影「赤壁」之後,以為劉備就是個只會編草鞋、讓兄弟們替他出生入死的傢伙,這樣看他也太對不起他了。基本上,他有膽識、重義氣,他的崛起幾乎用盡了現代創業的奧祕:從什麼都没有開始,找資源,找結盟和加盟,慢慢把公司做大,就算是在稱三國鼎立時,人口最多的是曹魏,土地最大的是孫權,劉備擁有的土地大部分根本就算是蠻荒(所以才有七擒孟獲的故事);但是,只有他是從零做起,實在不容易。 他會武功,但没太厲害;從小不愛讀書,智謀有限,但如果這個人没有一點讓人服氣的地方,那麼,不會讓糜竺在他根本誰都不是的時候散盡家財資助他,把妹妹嫁他;更不會讓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五虎將,還有臥龍諸葛亮、雛鳳龐統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劉備的創業傳奇,比曹操更精采。 只可惜,三國演義裡,可不只劉備有一群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好手下,曹操和孫權也都有啊! 他們兩人也都有兩把刷子,公司裡也全是人才! 那麼多像「復仇者聯盟」的英雄齊聚劉備這邊,只能把天下打到偏安在天府之國,然後……一個蠢兒子輕鬆的把老爸奮鬥一輩子的夢不費吹灰之力的毁了。 話說,曹操能夠得到一群猛將的擁護,也是因為他真心愛才,但你可以感覺,作者的確不喜歡他。讀了《三國演義》,你會喜歡他才怪! 歷史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事實,殺了漢獻帝的伏皇后和董貴妃,又下令毒死了獻帝的兒子們也是事實。手法實在殘忍,一殺也都是族誅幾百人……這當然違反了作者仁義為先的概念,我不認為作者有任何必要為他說好話。 得罪了羅貫中還真的夠嗆!曹操在他筆下,變成了一個永遠的黑臉奸臣,永生永世不可能平反。 小說作者,當然可以有自己的偏見。我支持作者的偏見。你若質疑這不是真歷史,你讀《三國志》就好了。話說,寫前朝正史的人何嘗也不是充滿偏見? *** 《三國演義》的每個人物,性格都鮮明。比如說,作者寫赤壁之戰,寫大嘆「既生瑜,何生亮」後來被活活氣死的周瑜,寫他心胸狹窄,首尾邏輯自洽,雖然對於正史裡的周瑜不太公平,但真是一齣讓人拍手的好戲。 寫關公過五關斬六將—情節緊湊到讓誰看了都心跳加速。後來的關帝廟那麼多,許多行業甚至家廟都有關公神像,和作者對於關公的巨量美化有關。而諸葛亮神一般的存在,也是因為作者濃墨重彩的描寫了他如同天啟般的神機妙算、通天的作法能力和鞠躬盡瘁的極盡君臣之義。 若問《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哪位? 一身是膽,能當先鋒也能斷後,不太多話,但又敢在劉備失去理智時勸他為人民著想的趙子龍是也。(細節請看內文) 趙子龍,人品無瑕疵,不愛財亦不愛色,也不自視清高,在《三國演義》中唯一不該做的,就是兩度救了阿斗。否則諸葛亮不必那麼辛苦,而蜀漢或許可以多撐幾年……雖然說是閒話,但我不是開玩笑的。 成在智慧與勇氣,敗在昏昩與猶豫。《三國演義》的作者,本來只是寫了個精采故事,無意間,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諸多英雄模型。 很多孩子對三國的認識,其實都來自電玩。 三個英雄集團,人人都想得天下,也不得不企圖一統天下。你死我活,此消彼長,今日朋友,明日冤家;再硬的仗都要想辦法打,想活就得勇敢的往前走,不攻城掠地就没有活路,不奮不顧身就不叫英雄!難怪它會是最多電玩取材的小說。 它是一本最棒的歷史小說,骨架都是實的,血肉也大半不虛。我盡力用人人能懂的文字敍述了整個故事,並且利用這個機會詳詳實實的重讀了三國演義,只求不幫它減太多分數!像這樣精采的小說,不讀可惜;不同年齡讀,都會悟出不同道理。 *** 勝敗是一時的,歷史是真實的。結局我們都已經知道:浪花滔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老子打仗打個半死,還不如人家有個有能力的兒子。三國轟轟烈烈打了個老半天,殺出了個姓司馬的統一了天下。司馬懿了得,連孫子都是個聰明狠角色,不過……之後也還是弄得抄家滅族。司馬懿的曾孫,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開始號令天下過好日子的司馬家,快速走入了没有光的所在…… 子孫是來興家還是敗家的,誰能掌控?一向年光有限身,且談笑以待。 商品特色 ★吳淡如老師全新改寫 ★保留原書精髓,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古典文學殿堂 ★蕭青陽老師美編設計,融合古典與現代之美 ★只要會華文,就讀得懂的古典文學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看看你自己把自己活成什麼樣子?小王子是一本童話,也是一個寓言,是聖修伯里用一種美麗的隱喻方式在抒寫自己的人生感覺。它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書之一,幾乎没有一種語言没出過小王子―如果,那個國家有出版社的話。小王子裡有兩種人類,小孩與大人。小孩是富有想像力的,大人只看到數字和表面的東西。這一段描寫讓人會心微笑:假如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了一棟玫瑰紅磚塊造的漂亮房子,窗口有天竺葵,屋頂上有鴿子。」他們對這棟房子絕不會有任何概念。你必須對他們說:「我看到了一棟價值兩萬塊美金的房子。」這時他們才會大叫:「啊,好漂亮的房子!」小王子是聖修伯里內心的孩子。行星上的酒鬼、國王、商人……都是他看過的許多「大人」的抽象典型。有的大人像穿著貂皮、孤獨坐在自己星球上的國王,只想「理性」的下命令控制一切;有些人(其實我們都是)像「自大的人」,只愛被仰慕,除了讚美什麼也聽不見;有些人像酒鬼,自暴自棄只為忘記自己的自暴自棄;有些人像「商人」,只為帳面數字忙個半死,想占有再占有,但其實對他們的占有物非常無助;有些人遵守「規律」,如同點燈人,不知自己為誰而忙、為何而忙;有些人是寫大部頭書的地理學家,只關心死的東西,對有生命的一切一點也不感興趣……飛行員聖修伯里長大了,但他仍然認同自己是個孩子。他畫的不是禮帽,而是蠎蛇吞了一隻大象,你如果可以明白這個在前幾頁就出現的幽默,你一定看得懂小王子。小王子是一個很好看的故事,很動人的故事,很適合孩子看的故事(只要你心裡還有一個孩子)。當你看一本書的時候,你可以變成一個再創造者,有自己的解讀方法,或者這本書讓你想要因之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那麼,這就是一本好書了。小王子是這樣的一本迷人的書。讓我偷偷告訴你一個祕密。我很感謝我在十二歲就看過小王子這本書。這使我在進入「大人的江湖」很久以後,不管在多麼昏黑的日子裡,我仍然相信,自己心裡還有一點會發光的東西。如果你讀懂了小王子,你就會擁有這樣的能力。中一年級的導師送我這本薄薄的書,讓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從此相信:做一個說故事的人,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我也不再難過:為什麼「大人」們不了解我,而他們了解事情的方式,和觀看世界的角度,和我完全不一樣呢?呵呵,原來小孩的純真是最可貴的。我依然質疑,但我可以想像自己在地球旅行,不時和小王子交換一個知己的微笑。那時的小王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志同道合的靈魂知己。不一定要認同你身邊的大人,但你可以選擇自己要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小王子這本書裡散發著聖修伯里對人性的有趣洞察:大人們,總是「自圓其說」。―國王說:我相信我的星球有一隻愛叫的老鼠,我偶爾判牠死刑,那麼牠的生殺大權就操在你手裡,但每一回你都得饒牠,因為牠是我們僅有的犯人。―自負先生說:仰慕我吧,我認為我是這星球上最俊美、最考究、最有錢、最聰明的人;雖然,星球上只有我一個人……―「你為什麼 喝酒 呢?」小王子問酒鬼。「喝酒可以遺忘!」酒鬼說。「遺忘什麼?」「忘記我的羞恥!」「你有什麼羞恥?」「喝酒就是我的羞恥!」……書中常常出現的是矛盾律 ……大人總是矛盾的。小王子也是矛盾的。他愛他的玫瑰花卻又不知怎麼愛她,他離開她但又想念她;玫瑰花也是矛盾的,她愛小王子,想依靠他卻要折磨他;狐狸是矛盾的,牠要小王子馴養牠,但又在他離開時捨不得他……有人說玫瑰花其實暗喻著和聖修伯里非常相愛卻並不是那麼容易相處的妻子,對照現實,這個說法也有相當根據。愛總是矛盾的,聖修伯里的矛盾是所有人的矛盾。在法國人眼裡,在全世界看過小王子的人的靈魂裡,聖修伯里就是那個小王子,不肯長大,永遠不會長大。他在四十四歲那年的七月三十一日早晨,駕著飛機離開科西嘉島,從此不見蹤影,半個世紀以來,所有小王子的讀者,沒有不在悲傷之餘發揮想像力,認為他跟小王子一樣:你永遠找不到他的屍體,他會回到他的星星上,在夜晚,你仰頭看星空,會看到五億個小鈴鐺,他就在其中的一顆星上;因為有他,所有的星星都變得有意義……所以當十多年前,證實在法國科西嘉島附近海域找到聖修伯里失事的飛機殘骸,沒有人認為這是個「好消息」。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去了,他會每天把花兒放在玻璃罩下,並且小心翼翼的守護著他的小綿羊,不是嗎?就像聖修伯里所堅信的,離開是一個旅程的新開始,是一種出發,是另一個飛翔開始。所以,如果,如果你有一天到沙漠旅行,請不要匆匆趕路;如果有個金黃色頭髮的小人兒出現,他愛笑,又不肯回答問題,你就知道他是誰了。萬一有這種事,請捎個口信告訴我,他回來了。他是我親愛的小王子。商品特色★ 世界上最好的10本書之一!★ 全球銷量超過2億冊,僅次於聖經。★ 吳淡如老師重新翻譯詮釋,帶讀者看到童年的夢想、純真的友誼與生命的真實情感!★ 水洗牛皮紙觸感,故事內頁後附加筆記頁,閱讀心情隨時書寫。★ 文學經典 + 復古文創小書,市面上唯一設計!
★吳淡如老師全新改寫★保留原書精髓,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古典文學殿堂★蕭青陽老師美編設計,融合古典與現代之美★只要會華文,就讀得懂的古典文學水滸傳,是中國最精采的一部描寫江湖好漢的小說,而且一寫就是一百零八個。這一百零八個好漢中,至少有一半,被施耐庵描寫得十分出色,用老話一句形容,就是「躍然紙上」,在人物角色的連貫性上,設想周密。好漢們脾氣都不小,性格也很衝動,但魯智深就是魯智深,武松就是武松,李逵就是李逵,在類性的性格象限中,每個人的角色與行為,依然鮮明。嚴格來說,水滸傳絕對不是少年讀本,如果真的要淨化的話,水滸傳整本書大概剩不到百分之五,而且留下的必然是那些實在不太有趣的後半部「征四寇」情節。本書對於七十回之後的情節,只以簡述帶過,基本上我不認為這是水滸精華,甚至認為他是傳統忠君思想的狗尾續貂......有人說後半部其實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補寫的(昔人已死無對證,只能說學者曾有可信考據,不在此仔細考證),符合他本人的正統忠君思想。他一定覺得這一百零八個強盜,雖然是「官逼民反」才殺官兵、奪官糧,但強盜還是強盜啊,名不正言不順,如果不被招安,很容易被打成禁書,說是鼓動人民造反啊......雖然加了冗長的招安後北征南伐的情節,而宋江及一百零八條好漢在為朝廷征戰後,死傷枕籍,也沒有得到朝廷的多少慰藉。事實上,在明末還是變成禁書,清朝也繼續禁下去,怕人民因此聚眾逞凶來反動,那可就動搖國本了。老實說,水滸傳眾好漢,除了宋江,還真的沒有人贊成招安,宋江一心想招安,也是家訓使然,用了他的爸爸一點不想讓兒子上山當強盜這個意識形態上的理由。然而,卻把這一列由豪爽漢子所搭乘的列車,開往一個大家不能夠接受的深淵,浩浩蕩蕩的去送死。書裡沒有太直接批判當朝皇帝宋徽宗,但宋徽宗是什麼下場大家應該也明白。他啥本領都有,就是沒有當皇帝的本領,亡國之君,被金人俘虜到北方,受盡折磨,病死東北......水滸傳的後七十回,說的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當皇上昏庸,忠誠只是一場荒唐夢!水滸傳本是章回小說,在我看來,說書人一旦發現這個題材深受歡迎,就會像現代某些電視劇一樣,極盡高潮迭起的本事......從水滸傳中可以發現,人肉包子店很受歡迎,所以開人肉包子店的不只孫二娘,還有好幾家,而殺女人情節也一再出現,宋江殺妻、武松殺嫂,揚雄殺潘巧雲;不只殺,還是殘忍的殺(我觀察,所有漂亮又風情萬種的女人,在水滸傳裡幾乎都是淫婦,死亡是她們唯一道路。如果這些少年不宜的情節都刪掉,水滸也就乾脆不用看好了)......吃人肉也受「聽客」歡迎,所以吃人肉的不只李逵......對古代的說書人來說,這些聳動情節是不可或缺的,不然,何以得到打賞?無論如何,想看水滸傳,你要有心理準備,它是一本暢快的江湖俠義小說,你不用期待有任何「無邪潔淨版」。水滸的好人壞人其實很簡單,好人就是「仗義疏財」、「表裡一致」,壞人就是「忌賢妒能」、「貪小失大」!金聖嘆最喜歡的水滸人物是武松,最不喜歡的是宋江,甚至把宋江和一百零八條好漢中的小偷時遷並列於最下層。我覺得最可愛的是燕青,還有上梁山之後的魯智深。這兩人,心思都單純,肩膀都可靠,行事也都一以貫之。個人看法,閒筆寫之,並不想影響大家觀感,一百零八條好漢,都有各自特殊之處,你喜歡神,悉聽尊便。簡單來說,它是一本極好看的小說,只要你看了,那些人物,就會活在你的腦中,成為你遙遠的朋友,縱然時空相隔,你偶爾還是聽得到:他們怦怦然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