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珍藏 書系 ,共計19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

貓頭鷹  出版
2024/08/17 出版

現代植物學 vs. 故宮珍藏詩畫,告訴你前人不曾說過,國寶名作中隱藏的植物故事。 ◎第一本從植物學角度剖析故宮詩畫的跨領域著作 您在閱覽故宮珍藏的詩畫時,能從其中「看」出什麼? 今日,我們對故宮詩畫的作者、畫風、歷史背景已經考據得十分澈底。但對生物領域的學者來說,這些作品中描寫的動植物,仍然隱藏了許多從未述說的精彩故事。本書作者黃生、楊智凱是分類學與民族植物的專家, 他們從故宮典藏的花鳥畫中精選163幅明確描繪花卉、草木、蔬果的植物畫作,以植物為主題,提出串聯不同作者與時代的各種問題,像是: ★ 宋代與清代所畫的蘋果有何不同?★ 松為何用來比喻勁節,當時所見又是哪一種松?★ 桃李園與梨園為何對古人別具意義?★ 杜鵑為何是鳥名也是花名?★ 故宮畫中最常見那些蔬菜水果?★ 古人對濕地生態的描繪有多寫實? 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分為20個章節,帶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重新品味故宮宋徽宗、蘇軾、文徵明、郎世寧、黃庭堅等大師的畫作,探尋這些故宮珍藏的詩畫裡,由植物寫下的另一種歷史脈絡。 古人詠嘆、表情達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古人創作的選題並非隨興而致,特定植物為何被文人選用來表達情感,都能從古人對自然的觀察與互動中看出端倪。像是以松描寫人與自然的和諧意境如宋朝馬麟〈靜聽松風〉、以海棠花譬喻自己遭時不遇的蘇東坡〈寒食帖〉、或作為園藝紀錄的清朝錢維城梅花寫生畫,植物的自然史往往隱藏在作品之中。 大師名畫與生態照片對照呈現, 看見身邊的名畫主角本書將故宮詩畫依照喬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的順序編排,每章由賞析故宮的大師名作開始,介紹繪畫的自然及歷史背景、畫上題字與相關古代詩詞,接著是主題植物的小檔案,告訴你這些植物現今在自然中的分布,又如何與今日的我們產生連結。將從前只有皇帝能預覽的故宮國寶,加上現代的科學內涵,為讀者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故宮名畫導覽。 專文推薦                 陳麗桂     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潘富俊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專家推薦                 李振明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王瑞閔(胖胖樹) 金鼎獎科普作家        林哲緯   生態畫家        林華慶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胡哲明 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張東君   科普作家        曾彥學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所長        游旨价 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楊嘉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葉書謹 生物繪圖師    廖培鈞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     專家好評本書由黃生老師與楊智凱老師合作,首次為大家揭開故宮收藏當中的植物奧秘,讓大家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夠跨界認識畫裡的花草樹木。──王瑞閔(胖胖樹)(金鼎獎科普作家) 看了貓頭鷹出版的《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一書,果真不同。發現由咱師大老校長黃生與楊智凱兩位教授帶領之下,逐步引人入勝。從植物學的角度,看見經典名作中的自然。更在引經據典過程中不忘帶出相關詩詞,讓我們在欣賞名畫藝術的同時,更涵蘊沉浸在文學與科學之中。──李振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感性、東方與西方,我們都知道這些分類得被打破,最好能達到水乳交融,但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生物學者黃生、楊智凱這本談藝術的書,做到了。──洪廣冀(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本書竟然讓眼前家中、郊外常常可見、迎風招展、活潑跳動的動植物,和千百年前古代名詩人、名詞人歌詠它的詩、詞,以及故宮裡描繪它的國寶畫作,一體共榮地呈現、說解,而且簡單、明瞭、扼要。──陳麗桂(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國畫中所繪的植物種類,基本上都和文學作品《詩經》、《楚辭》及歷代詩詞歌賦有關。作者對每類植物都有精彩的解讀,並分析畫作意涵,說明植物的文學內容和解說植物生態、形態等。──潘富俊(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 故宮古畫裡的植物世界,藏著博物愛好者一心追求的自然妙趣。──游旨价(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這本書宛如一座穿越古今的橋樑,將古代藝術的美學與現代植物學的知識完美融合,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廖培鈞(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

貓頭鷹  出版
2024/08/17 出版

現代植物學 vs. 故宮珍藏詩畫,告訴你前人不曾說過,國寶名作中隱藏的植物故事。 ◎第一本從植物學角度剖析故宮詩畫的跨領域著作 您在閱覽故宮珍藏的詩畫時,能從其中「看」出什麼? 今日,我們對故宮詩畫的作者、畫風、歷史背景已經考據得十分澈底。但對生物領域的學者來說,這些作品中描寫的動植物,仍然隱藏了許多從未述說的精彩故事。本書作者黃生、楊智凱是分類學與民族植物的專家, 他們從故宮典藏的花鳥畫中精選163幅明確描繪花卉、草木、蔬果的植物畫作,以植物為主題,提出串聯不同作者與時代的各種問題,像是: ★ 宋代與清代所畫的蘋果有何不同?★ 松為何用來比喻勁節,當時所見又是哪一種松?★ 桃李園與梨園為何對古人別具意義?★ 杜鵑為何是鳥名也是花名?★ 故宮畫中最常見那些蔬菜水果?★ 古人對濕地生態的描繪有多寫實? 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分為20個章節,帶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重新品味故宮宋徽宗、蘇軾、文徵明、郎世寧、黃庭堅等大師的畫作,探尋這些故宮珍藏的詩畫裡,由植物寫下的另一種歷史脈絡。 古人詠嘆、表情達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古人創作的選題並非隨興而致,特定植物為何被文人選用來表達情感,都能從古人對自然的觀察與互動中看出端倪。像是以松描寫人與自然的和諧意境如宋朝馬麟〈靜聽松風〉、以海棠花譬喻自己遭時不遇的蘇東坡〈寒食帖〉、或作為園藝紀錄的清朝錢維城梅花寫生畫,植物的自然史往往隱藏在作品之中。 大師名畫與生態照片對照呈現, 看見身邊的名畫主角本書將故宮詩畫依照喬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的順序編排,每章由賞析故宮的大師名作開始,介紹繪畫的自然及歷史背景、畫上題字與相關古代詩詞,接著是主題植物的小檔案,告訴你這些植物現今在自然中的分布,又如何與今日的我們產生連結。將從前只有皇帝能預覽的故宮國寶,加上現代的科學內涵,為讀者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故宮名畫導覽。 專文推薦                 陳麗桂     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潘富俊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專家推薦                 李振明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王瑞閔(胖胖樹) 金鼎獎科普作家        林哲緯   生態畫家        林華慶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胡哲明 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張東君   科普作家        曾彥學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所長        游旨价 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楊嘉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葉書謹 生物繪圖師    廖培鈞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     專家好評本書由黃生老師與楊智凱老師合作,首次為大家揭開故宮收藏當中的植物奧秘,讓大家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夠跨界認識畫裡的花草樹木。──王瑞閔(胖胖樹)(金鼎獎科普作家) 看了貓頭鷹出版的《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一書,果真不同。發現由咱師大老校長黃生與楊智凱兩位教授帶領之下,逐步引人入勝。從植物學的角度,看見經典名作中的自然。更在引經據典過程中不忘帶出相關詩詞,讓我們在欣賞名畫藝術的同時,更涵蘊沉浸在文學與科學之中。──李振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感性、東方與西方,我們都知道這些分類得被打破,最好能達到水乳交融,但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生物學者黃生、楊智凱這本談藝術的書,做到了。──洪廣冀(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本書竟然讓眼前家中、郊外常常可見、迎風招展、活潑跳動的動植物,和千百年前古代名詩人、名詞人歌詠它的詩、詞,以及故宮裡描繪它的國寶畫作,一體共榮地呈現、說解,而且簡單、明瞭、扼要。──陳麗桂(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國畫中所繪的植物種類,基本上都和文學作品《詩經》、《楚辭》及歷代詩詞歌賦有關。作者對每類植物都有精彩的解讀,並分析畫作意涵,說明植物的文學內容和解說植物生態、形態等。──潘富俊(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 故宮古畫裡的植物世界,藏著博物愛好者一心追求的自然妙趣。──游旨价(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這本書宛如一座穿越古今的橋樑,將古代藝術的美學與現代植物學的知識完美融合,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廖培鈞(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

貓頭鷹  出版
2024/08/17 出版

現代植物學 vs. 故宮珍藏詩畫,告訴你前人不曾說過,國寶名作中隱藏的植物故事。 ◎第一本從植物學角度剖析故宮詩畫的跨領域著作 您在閱覽故宮珍藏的詩畫時,能從其中「看」出什麼? 今日,我們對故宮詩畫的作者、畫風、歷史背景已經考據得十分澈底。但對生物領域的學者來說,這些作品中描寫的動植物,仍然隱藏了許多從未述說的精彩故事。本書作者黃生、楊智凱是分類學與民族植物的專家, 他們從故宮典藏的花鳥畫中精選163幅明確描繪花卉、草木、蔬果的植物畫作,以植物為主題,提出串聯不同作者與時代的各種問題,像是: ★ 宋代與清代所畫的蘋果有何不同?★ 松為何用來比喻勁節,當時所見又是哪一種松?★ 桃李園與梨園為何對古人別具意義?★ 杜鵑為何是鳥名也是花名?★ 故宮畫中最常見那些蔬菜水果?★ 古人對濕地生態的描繪有多寫實? 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分為20個章節,帶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重新品味故宮宋徽宗、蘇軾、文徵明、郎世寧、黃庭堅等大師的畫作,探尋這些故宮珍藏的詩畫裡,由植物寫下的另一種歷史脈絡。 古人詠嘆、表情達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古人創作的選題並非隨興而致,特定植物為何被文人選用來表達情感,都能從古人對自然的觀察與互動中看出端倪。像是以松描寫人與自然的和諧意境如宋朝馬麟〈靜聽松風〉、以海棠花譬喻自己遭時不遇的蘇東坡〈寒食帖〉、或作為園藝紀錄的清朝錢維城梅花寫生畫,植物的自然史往往隱藏在作品之中。 大師名畫與生態照片對照呈現, 看見身邊的名畫主角本書將故宮詩畫依照喬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的順序編排,每章由賞析故宮的大師名作開始,介紹繪畫的自然及歷史背景、畫上題字與相關古代詩詞,接著是主題植物的小檔案,告訴你這些植物現今在自然中的分布,又如何與今日的我們產生連結。將從前只有皇帝能預覽的故宮國寶,加上現代的科學內涵,為讀者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故宮名畫導覽。 專文推薦                 陳麗桂     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潘富俊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專家推薦                 李振明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王瑞閔(胖胖樹) 金鼎獎科普作家        林哲緯   生態畫家        林華慶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胡哲明 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張東君   科普作家        曾彥學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所長        游旨价 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楊嘉棟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葉書謹 生物繪圖師    廖培鈞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     專家好評本書由黃生老師與楊智凱老師合作,首次為大家揭開故宮收藏當中的植物奧秘,讓大家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夠跨界認識畫裡的花草樹木。──王瑞閔(胖胖樹)(金鼎獎科普作家) 看了貓頭鷹出版的《草木真情: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一書,果真不同。發現由咱師大老校長黃生與楊智凱兩位教授帶領之下,逐步引人入勝。從植物學的角度,看見經典名作中的自然。更在引經據典過程中不忘帶出相關詩詞,讓我們在欣賞名畫藝術的同時,更涵蘊沉浸在文學與科學之中。──李振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感性、東方與西方,我們都知道這些分類得被打破,最好能達到水乳交融,但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生物學者黃生、楊智凱這本談藝術的書,做到了。──洪廣冀(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本書竟然讓眼前家中、郊外常常可見、迎風招展、活潑跳動的動植物,和千百年前古代名詩人、名詞人歌詠它的詩、詞,以及故宮裡描繪它的國寶畫作,一體共榮地呈現、說解,而且簡單、明瞭、扼要。──陳麗桂(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 國畫中所繪的植物種類,基本上都和文學作品《詩經》、《楚辭》及歷代詩詞歌賦有關。作者對每類植物都有精彩的解讀,並分析畫作意涵,說明植物的文學內容和解說植物生態、形態等。──潘富俊(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中國文學植物學》作者 ) 故宮古畫裡的植物世界,藏著博物愛好者一心追求的自然妙趣。──游旨价(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橫斷台灣》作者) 這本書宛如一座穿越古今的橋樑,將古代藝術的美學與現代植物學的知識完美融合,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廖培鈞(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中國文學植物學(經典傳世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9/12/07 出版

兩千年來第一本!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經典。 運用現代植物學的科學方法研究中國經典,不只讓兩千年來先民的智慧結晶有了嶄新的欣賞視角,還可以解決歷史懸案、反映時代氛圍。 植物學可以解開典籍的歷史懸案?植物代表意涵古今大不同? 《紅樓夢》一百八十回都是曹雪芹著作,高鶚有無狗尾續貂?從「植物」居然可以看出端倪!植物代表的意涵變化古今有別,如「柳」最初象徵文人氣節,後來因為音近「留」,折柳送別表示離情依依,但到了宋元以後,卻衍生出「殘花敗柳」、「花街柳巷」、「尋花問柳」等負面用法,變化之大,耐人尋味。植物在不同朝代出現的比例還可以反映時代氛圍,如唐代版圖擴大,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詩中就出現了來自遙遠印度、西亞,甚至非洲的植物(罌粟、胡麻、波斯棗等)。 扮演植物偵探,破解古今草木之謎,開創研究新學門 累積近半世紀的研究、親筆點評近萬本中國典籍,遠從《詩經》、《楚辭》、《全唐詩》,近逼清詩,逐字逐筆過濾。實地一一驗證古人所言真偽,探訪作品提及的每種植物,並考證當地自然生態,還原幾千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並找出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同時分辨虛實,釐清作品的寫實與想像,終於開創了這門嶄新的學科。 ◎黃生(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專文推薦

79 特價42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文學植物學(經典傳世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9/12/07 出版

兩千年來第一本!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經典。 運用現代植物學的科學方法研究中國經典,不只讓兩千年來先民的智慧結晶有了嶄新的欣賞視角,還可以解決歷史懸案、反映時代氛圍。 植物學可以解開典籍的歷史懸案?植物代表意涵古今大不同? 《紅樓夢》一百八十回都是曹雪芹著作,高鶚有無狗尾續貂?從「植物」居然可以看出端倪!植物代表的意涵變化古今有別,如「柳」最初象徵文人氣節,後來因為音近「留」,折柳送別表示離情依依,但到了宋元以後,卻衍生出「殘花敗柳」、「花街柳巷」、「尋花問柳」等負面用法,變化之大,耐人尋味。植物在不同朝代出現的比例還可以反映時代氛圍,如唐代版圖擴大,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詩中就出現了來自遙遠印度、西亞,甚至非洲的植物(罌粟、胡麻、波斯棗等)。 扮演植物偵探,破解古今草木之謎,開創研究新學門 累積近半世紀的研究、親筆點評近萬本中國典籍,遠從《詩經》、《楚辭》、《全唐詩》,近逼清詩,逐字逐筆過濾。實地一一驗證古人所言真偽,探訪作品提及的每種植物,並考證當地自然生態,還原幾千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並找出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同時分辨虛實,釐清作品的寫實與想像,終於開創了這門嶄新的學科。 ◎黃生(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專文推薦

特價37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文學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9/12/07 出版

兩千年來第一本!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經典。 運用現代植物學的科學方法研究中國經典,不只讓兩千年來先民的智慧結晶有了嶄新的欣賞視角,還可以解決歷史懸案、反映時代氛圍。 植物學可以解開典籍的歷史懸案?植物代表意涵古今大不同? 《紅樓夢》一百八十回都是曹雪芹著作,高鶚有無狗尾續貂?從「植物」居然可以看出端倪!植物代表的意涵變化古今有別,如「柳」最初象徵文人氣節,後來因為音近「留」,折柳送別表示離情依依,但到了宋元以後,卻衍生出「殘花敗柳」、「花街柳巷」、「尋花問柳」等負面用法,變化之大,耐人尋味。植物在不同朝代出現的比例還可以反映時代氛圍,如唐代版圖擴大,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詩中就出現了來自遙遠印度、西亞,甚至非洲的植物(罌粟、胡麻、波斯棗等)。 扮演植物偵探,破解古今草木之謎,開創研究新學門 累積近半世紀的研究、親筆點評近萬本中國典籍,遠從《詩經》、《楚辭》、《全唐詩》,近逼清詩,逐字逐筆過濾。實地一一驗證古人所言真偽,探訪作品提及的每種植物,並考證當地自然生態,還原幾千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並找出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同時分辨虛實,釐清作品的寫實與想像,終於開創了這門嶄新的學科。 ◎黃生(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專文推薦

特價37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全唐詩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8/06/07 出版

開創台北植物園的古典文學景觀,跨界結合科學知識與詩詞歌賦賞析, 世界第一個「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8再出擊! 運用現代科學研究《全唐詩》53,000多首詩、統計出唐朝有398種植物入詩。獲得新穎的賞析角度,同時領略古人景觀設計的匠心、落實美學於日常生活! 唐詩是漢字文化的巔峰傑作,幾乎人人皆可隨口引用上幾句,例如: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般傳世的《唐詩三百首》只是方便兒童朗誦的入門集錦,真正精華集大成的是《全唐詩》,影響全球漢文化圈,包括台灣、中國、乃至日韓等,至今不墜。唐詩作者自君王將相至僧道青樓,內容或引經據典,或喻依萬物──尤其是「植物」計有398種入詩。本書從認識植物這個視角度來刻劃唐帝國,大至盛世的全貌,小至生活點滴,並依據唐代版圖的空間分布及歷史文化縱深,區分《全唐詩》植物成十四章。 ◎2001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得主 ◎2002博客來首屆年度十大好書獎得主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全唐詩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8/06/07 出版

開創台北植物園的古典文學景觀,跨界結合科學知識與詩詞歌賦賞析, 世界第一個「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8再出擊! 運用現代科學研究《全唐詩》53,000多首詩、統計出唐朝有398種植物入詩。獲得新穎的賞析角度,同時領略古人景觀設計的匠心、落實美學於日常生活! 唐詩是漢字文化的巔峰傑作,幾乎人人皆可隨口引用上幾句,例如: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般傳世的《唐詩三百首》只是方便兒童朗誦的入門集錦,真正精華集大成的是《全唐詩》,影響全球漢文化圈,包括台灣、中國、乃至日韓等,至今不墜。唐詩作者自君王將相至僧道青樓,內容或引經據典,或喻依萬物──尤其是「植物」計有398種入詩。本書從認識植物這個視角度來刻劃唐帝國,大至盛世的全貌,小至生活點滴,並依據唐代版圖的空間分布及歷史文化縱深,區分《全唐詩》植物成十四章。 ◎2001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得主 ◎2002博客來首屆年度十大好書獎得主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全唐詩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8/06/07 出版

開創台北植物園的古典文學景觀,跨界結合科學知識與詩詞歌賦賞析, 世界第一個「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8再出擊! 運用現代科學研究《全唐詩》53,000多首詩、統計出唐朝有398種植物入詩。獲得新穎的賞析角度,同時領略古人景觀設計的匠心、落實美學於日常生活! 唐詩是漢字文化的巔峰傑作,幾乎人人皆可隨口引用上幾句,例如: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般傳世的《唐詩三百首》只是方便兒童朗誦的入門集錦,真正精華集大成的是《全唐詩》,影響全球漢文化圈,包括台灣、中國、乃至日韓等,至今不墜。唐詩作者自君王將相至僧道青樓,內容或引經據典,或喻依萬物──尤其是「植物」計有398種入詩。本書從認識植物這個視角度來刻劃唐帝國,大至盛世的全貌,小至生活點滴,並依據唐代版圖的空間分布及歷史文化縱深,區分《全唐詩》植物成十四章。 ◎2001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得主 ◎2002博客來首屆年度十大好書獎得主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成語典故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7/01/05 出版

跨界奇才「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7又一傑作。 柳暗花明、滄海桑田、瓜田李下、胸有成竹、曇花一現,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有什麼共同點呢?薛濤箋、姚黃魏紫、東箭南金都是和植物有關的典故?「杏壇」代表學術教育界,據說典故來自孔子喜歡杏樹。「桑梓」成為故鄉的代稱則源自古代民宅四周多種植桑樹和梓樹。這些言簡意賅就能傳達曲折幽微意涵的成語典故,是悠久歷史淬鍊出的文字藝術與文化瑰寶。 成語典故或從歷史事件、詩詞名句,或自話本俗諺凝鍊而得,不只台灣、中國大陸,甚至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都有使用成語典故的習慣。十餘萬條成語、俗語及諺語中,含有植物的成語約有上千條。 本書特色 一、精選383則成語典故,理解植物特性,靈活運用 古人運用對植物的理解,觀察到的不同特性,發揮想像力,賦予豐富的意象。如「李代桃僵」源自植物遭受蟲害時,李樹往往比桃樹先被啃食的現象。「藕斷絲連」以植物特性象徵情意難捨不是極為貼切嗎?「青出於藍」描述從染料蓼藍萃取出顏色勝過母色的靛藍,也是先民得自日常生活的經驗。 二、40年鑽研、300幅精細攝影、上百幅古代植物圖譜,賞心悅目、輕鬆學習 作者精選109種植物,推敲古今對應名稱。舉例來說,「蘭」在成語中,通常指有香氣的澤蘭,而非現代人熟悉的蘭花。而「竹」,或指桂竹、毛竹、斑竹或箭竹,皆需根據成語典故的用意,才能推敲出確切的植物種類。作者四十年來兩岸多地上山下海累積的珍貴攝影,搭配篩選自古代精繪的植物圖譜,古今對照,相映成趣。 潘富俊是兩千年來第一位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學者,讓科學印證文學的匠心有所本,賞析文學也能獲得扎實的科學知識。衷心期望讀者認識成語典故中植物的特性,可以更深刻領略古典文學的精華,進而開啟創作的泉源。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成語典故植物學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7/01/05 出版

跨界奇才「植物文學偵探」潘富俊2017又一傑作。 柳暗花明、滄海桑田、瓜田李下、胸有成竹、曇花一現,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有什麼共同點呢?薛濤箋、姚黃魏紫、東箭南金都是和植物有關的典故?「杏壇」代表學術教育界,據說典故來自孔子喜歡杏樹。「桑梓」成為故鄉的代稱則源自古代民宅四周多種植桑樹和梓樹。這些言簡意賅就能傳達曲折幽微意涵的成語典故,是悠久歷史淬鍊出的文字藝術與文化瑰寶。 成語典故或從歷史事件、詩詞名句,或自話本俗諺凝鍊而得,不只台灣、中國大陸,甚至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都有使用成語典故的習慣。十餘萬條成語、俗語及諺語中,含有植物的成語約有上千條。 本書特色 一、精選383則成語典故,理解植物特性,靈活運用 古人運用對植物的理解,觀察到的不同特性,發揮想像力,賦予豐富的意象。如「李代桃僵」源自植物遭受蟲害時,李樹往往比桃樹先被啃食的現象。「藕斷絲連」以植物特性象徵情意難捨不是極為貼切嗎?「青出於藍」描述從染料蓼藍萃取出顏色勝過母色的靛藍,也是先民得自日常生活的經驗。 二、40年鑽研、300幅精細攝影、上百幅古代植物圖譜,賞心悅目、輕鬆學習 作者精選109種植物,推敲古今對應名稱。舉例來說,「蘭」在成語中,通常指有香氣的澤蘭,而非現代人熟悉的蘭花。而「竹」,或指桂竹、毛竹、斑竹或箭竹,皆需根據成語典故的用意,才能推敲出確切的植物種類。作者四十年來兩岸多地上山下海累積的珍貴攝影,搭配篩選自古代精繪的植物圖譜,古今對照,相映成趣。 潘富俊是兩千年來第一位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跨界學者,讓科學印證文學的匠心有所本,賞析文學也能獲得扎實的科學知識。衷心期望讀者認識成語典故中植物的特性,可以更深刻領略古典文學的精華,進而開啟創作的泉源。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楚辭植物圖鑑2.0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6/05 出版

我們常說「引領風騷」,「風」指《詩經》的國風,騷指《楚辭》的<離騷>。這是中國最早的兩大文學作品(詩經最早作品是三千多年前,楚辭約在兩千多年前)其中描述的植物,不只呈現當時先民的生活特色,也承載了中國文化的點點滴滴。 歷代研究者不勝枚舉,但是,兩千年年,潘富俊第一個採用現代植物科學來研究這些中國古典文學。 繼推出跨界經典作《詩經植物圖鑑》2.0版之後,《楚辭植物圖鑑》也在13年後全面更新、改版上市!全新編排更加深入地探討楚辭植物,分九大類,檢索更容易, 500幀全新照片與精細插畫,並佐以歷代古圖譜,結合現代與古典面貌,帶領讀者親臨南方瑰麗浪漫的文學現場。 一、 不理解植物古今名稱變化,無法讀懂《楚辭》 我們知道楚辭善用植物特性來褒貶人物,文學手法非常細膩,影響後世創作甚巨。但是,植物名稱古今有別,如果不知沿革,如何體會詩人匠心?像「蘭」、 「蕙」,大約都可以看出是香草,但若不知「薋」」是蒺藜,如何明白這是惡草?不同時代,植物用途也大異其趣。我們常吃的茭白筍,在楚辭時代卻是種來採集種 子(穎果)當飯食用。而且屈原也喝甘蔗汁(見<招魂>篇「胹鱉炮羔,有柘漿些」),豈不有趣? 二、 全新編排,分楚辭植物100種為九大類 「楚辭」運用植物的特性來寫作,技巧高超,並非只有我們習知的香草惡草香木惡木四類。作者全面整理、重新分類,改以九大類探討楚辭植物,力求更貼近楚 辭作者創作的苦心,體會箇中深遠幽微的情思。這九類分別是:香草類、香木類、惡草類、惡木類、寫景寄寓類、以物喻情類、經濟植物、敬鬼神之植物祭禮,以及 傳說中的神話植物。 《楚辭》常以香草和惡草擬喻忠良奸佞,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同時從楚辭提及的植物,可以看出地處南方長江流域,環境富饒,歌詠植物多用以比喻性情。不似 《詩經》,地處北方黃河流域,環境相較艱困多變,歌詠植物就多崇敬經濟作物。 本書特別收錄散文名家也是植物專家蔡珠兒專文<清碧芬芳之書>,文中提出古今一大謎題,作者也針對這點詳加分析,由此更可稍窺作者建立「中國文學植物 學」學科之篳路藍縷,體會「文學珍藏」系列如何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2014年春天已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 及《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楚辭植物圖鑑2.0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6/05 出版

我們常說「引領風騷」,「風」指《詩經》的國風,騷指《楚辭》的<離騷>。這是中國最早的兩大文學作品(詩經最早作品是三千多年前,楚辭約在兩千多年前)其中描述的植物,不只呈現當時先民的生活特色,也承載了中國文化的點點滴滴。 歷代研究者不勝枚舉,但是,兩千年年,潘富俊第一個採用現代植物科學來研究這些中國古典文學。 繼推出跨界經典作《詩經植物圖鑑》2.0版之後,《楚辭植物圖鑑》也在13年後全面更新、改版上市!全新編排更加深入地探討楚辭植物,分九大類,檢索更容易, 500幀全新照片與精細插畫,並佐以歷代古圖譜,結合現代與古典面貌,帶領讀者親臨南方瑰麗浪漫的文學現場。 一、 不理解植物古今名稱變化,無法讀懂《楚辭》 我們知道楚辭善用植物特性來褒貶人物,文學手法非常細膩,影響後世創作甚巨。但是,植物名稱古今有別,如果不知沿革,如何體會詩人匠心?像「蘭」、 「蕙」,大約都可以看出是香草,但若不知「薋」」是蒺藜,如何明白這是惡草?不同時代,植物用途也大異其趣。我們常吃的茭白筍,在楚辭時代卻是種來採集種 子(穎果)當飯食用。而且屈原也喝甘蔗汁(見<招魂>篇「胹鱉炮羔,有柘漿些」),豈不有趣? 二、 全新編排,分楚辭植物100種為九大類 「楚辭」運用植物的特性來寫作,技巧高超,並非只有我們習知的香草惡草香木惡木四類。作者全面整理、重新分類,改以九大類探討楚辭植物,力求更貼近楚 辭作者創作的苦心,體會箇中深遠幽微的情思。這九類分別是:香草類、香木類、惡草類、惡木類、寫景寄寓類、以物喻情類、經濟植物、敬鬼神之植物祭禮,以及 傳說中的神話植物。 《楚辭》常以香草和惡草擬喻忠良奸佞,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同時從楚辭提及的植物,可以看出地處南方長江流域,環境富饒,歌詠植物多用以比喻性情。不似 《詩經》,地處北方黃河流域,環境相較艱困多變,歌詠植物就多崇敬經濟作物。 本書特別收錄散文名家也是植物專家蔡珠兒專文<清碧芬芳之書>,文中提出古今一大謎題,作者也針對這點詳加分析,由此更可稍窺作者建立「中國文學植物 學」學科之篳路藍縷,體會「文學珍藏」系列如何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2014年春天已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 及《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特價40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楚辭植物圖鑑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6/05 出版

我們常說「引領風騷」,「風」指《詩經》的國風,騷指《楚辭》的<離騷>。這是中國最早的兩大文學作品(詩經最早作品是三千多年前,楚辭約在兩千多年前)其中描述的植物,不只呈現當時先民的生活特色,也承載了中國文化的點點滴滴。 歷代研究者不勝枚舉,但是,兩千年年,潘富俊第一個採用現代植物科學來研究這些中國古典文學。 繼推出跨界經典作《詩經植物圖鑑》2.0版之後,《楚辭植物圖鑑》也在13年後全面更新、改版上市!全新編排更加深入地探討楚辭植物,分九大類,檢索更容易, 500幀全新照片與精細插畫,並佐以歷代古圖譜,結合現代與古典面貌,帶領讀者親臨南方瑰麗浪漫的文學現場。 一、 不理解植物古今名稱變化,無法讀懂《楚辭》 我們知道楚辭善用植物特性來褒貶人物,文學手法非常細膩,影響後世創作甚巨。但是,植物名稱古今有別,如果不知沿革,如何體會詩人匠心?像「蘭」、 「蕙」,大約都可以看出是香草,但若不知「薋」」是蒺藜,如何明白這是惡草?不同時代,植物用途也大異其趣。我們常吃的茭白筍,在楚辭時代卻是種來採集種 子(穎果)當飯食用。而且屈原也喝甘蔗汁(見<招魂>篇「胹鱉炮羔,有柘漿些」),豈不有趣? 二、 全新編排,分楚辭植物100種為九大類 「楚辭」運用植物的特性來寫作,技巧高超,並非只有我們習知的香草惡草香木惡木四類。作者全面整理、重新分類,改以九大類探討楚辭植物,力求更貼近楚 辭作者創作的苦心,體會箇中深遠幽微的情思。這九類分別是:香草類、香木類、惡草類、惡木類、寫景寄寓類、以物喻情類、經濟植物、敬鬼神之植物祭禮,以及 傳說中的神話植物。 《楚辭》常以香草和惡草擬喻忠良奸佞,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同時從楚辭提及的植物,可以看出地處南方長江流域,環境富饒,歌詠植物多用以比喻性情。不似 《詩經》,地處北方黃河流域,環境相較艱困多變,歌詠植物就多崇敬經濟作物。 本書特別收錄散文名家也是植物專家蔡珠兒專文<清碧芬芳之書>,文中提出古今一大謎題,作者也針對這點詳加分析,由此更可稍窺作者建立「中國文學植物 學」學科之篳路藍縷,體會「文學珍藏」系列如何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2014年春天已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 及《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特價40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詩經植物圖鑑(2.0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1/24 出版

讀懂詩經,你需要現代植物學來幫忙!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詩經》中的草木奧祕,揭曉中國古典詩詞美文最初的源頭。你可知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是什麼?「隰有萇楚,猗儺其實」的「萇楚」就是奇異果?不知道這些植物古今名稱演變,如何掌握《詩經》的含意?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詩經植物圖鑑》是此一領域的開山經典。一、 植物古今名稱變化,不理解無法讀懂《詩經》詩經是中國經典的源頭,創造了無數典故語與成語。孔子也盛讚《詩經》,認為多讀可以通透很多知識學問。但是詩經創作於西元前11-前4世紀,離我們太古遠,儘管是用中文寫的,很多字詞有看沒有懂。知道「蒹葭」是蘆葦,詩句呈現的景躍然眼前。而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庭園裡,已經種滿奇異果,不是從紐西蘭引進的舶來品。二、以圖鑑詩,按照民生用途分12大類,將138種植物以500幀生態攝影與經典古圖譜,展現圖解工具書與文學賞析之旨趣以12大類、詩經138種植物為單元,依出現的順序,完整引出第一首詩,標注難讀之音及其他出處。簡明主文說明該詩大意、主題植物特性與詩意的關聯性。佐以專業的植物攝影與歷代圖譜,鑑別也鑑賞詩經草木。三、全新2.0版,呈現最新研究成果,鞏固「文學植物學」新興學門 《詩經植物圖鑑》初版於2001年問世,暢銷兩岸三地,作者並不自滿於成果,依然多次前往詩經發源地探勘,並不時回頭檢驗所得。2014年,重新提出研究成果,重新定義詩經植物數量與物種。植物總數增加了三種(棗、蓑草、莔麻),共計138種。在植物鑑定上,則更正了6種(柞莞芑藻麥稷)。了解詩中的植物,才更能理解詩人心中的意象。詩經中出現的植物,更是先民生活、自然環境與藝術的最佳見證。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2014年先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初版榮譽:2001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2001博客來年度選書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詩經植物圖鑑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1/24 出版

讀懂詩經,你需要現代植物學來幫忙!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詩經》中的草木奧祕,揭曉中國古典詩詞美文最初的源頭。你可知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是什麼?「隰有萇楚,猗儺其實」的「萇楚」就是奇異果?不知道這些植物古今名稱演變,如何掌握《詩經》的含意?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詩經植物圖鑑》是此一領域的開山經典。一、 植物古今名稱變化,不理解無法讀懂《詩經》詩經是中國經典的源頭,創造了無數典故語與成語。孔子也盛讚《詩經》,認為多讀可以通透很多知識學問。但是詩經創作於西元前11-前4世紀,離我們太古遠,儘管是用中文寫的,很多字詞有看沒有懂。知道「蒹葭」是蘆葦,詩句呈現的景躍然眼前。而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庭園裡,已經種滿奇異果,不是從紐西蘭引進的舶來品。二、以圖鑑詩,按照民生用途分12大類,將138種植物以500幀生態攝影與經典古圖譜,展現圖解工具書與文學賞析之旨趣以12大類、詩經138種植物為單元,依出現的順序,完整引出第一首詩,標注難讀之音及其他出處。簡明主文說明該詩大意、主題植物特性與詩意的關聯性。佐以專業的植物攝影與歷代圖譜,鑑別也鑑賞詩經草木。三、全新2.0版,呈現最新研究成果,鞏固「文學植物學」新興學門 《詩經植物圖鑑》初版於2001年問世,暢銷兩岸三地,作者並不自滿於成果,依然多次前往詩經發源地探勘,並不時回頭檢驗所得。2014年,重新提出研究成果,重新定義詩經植物數量與物種。植物總數增加了三種(棗、蓑草、莔麻),共計138種。在植物鑑定上,則更正了6種(柞莞芑藻麥稷)。了解詩中的植物,才更能理解詩人心中的意象。詩經中出現的植物,更是先民生活、自然環境與藝術的最佳見證。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2014年先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初版榮譽:2001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2001博客來年度選書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1/22 出版

《紅樓夢植物圖鑑》問世12年後,終於有了全新編排的嶄新版本!   這次帶你從空中看盡紅樓夢大觀園、榮寧二府園林裡,每株植物蘊含的人情世故與悲歡離合。 研究文學,科學也能幫上忙!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紅樓夢》中的草木奧祕, 揭開百代以來的作者之謎。 植物會告狀?只要理解《紅樓夢》出現的植物,你就可以揭開作者之謎!潘富俊結合對古典文學的熱愛與植物科學的專業,開啟「紅學」研究另一扇窗。黛玉葬花葬什麼花?薛寶釵隨身的冷香丸有哪些成分?象徵12金釵個性與命運的植物分別有何特性?30副名稱講究的中藥方劑孰真孰假?只有認識這些植物,才能體會曹雪芹的匠心、感受這部偉大經典的精髓。 一、 植物文學偵探,追根究柢,不只讓你讀經典讀得興味盎然,也讀得頭頭是道,破解古今謎團 歷來對於紅樓夢的作者是一位、兩位或三位,或說前面八十曹雪芹寫的,後面四十回有人續貂,兩百年來,各種推論應有盡有。只有潘富俊第一次以植物的專業提出驚人的解答。多識草木之名,竟然也能成為理解紅樓夢的捷徑! 二、 2.0新版結構匠心獨具,從空中鳥瞰,漸次逼近,盡覽草木花樹形塑的幻境與實景: 2.0版依循曹雪芹寫作的結構為經,植物性狀展現為緯,先從太虛幻境的虛構植物說起,再用俯瞰的角度,從空中觀看寧榮二府,包括衣食住行相關如大觀園的植物、紅樓夢的醫藥方劑、香、香精、清露、香粉、賈府的家具、劉姥姥的野菜和丫環的食品,更有精神美學相關的如詞語典故植物、詩詞歌賦所引植物、應著人生的植物、植物與顏色等。初版問世11年後,精益求精,除了更新圖文內容,也重新設計編排,希望提供讀者更友善的閱讀介面,也企圖強化讀者親炙《紅樓夢》原典的欲望。 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2014年再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1/22 出版

《紅樓夢植物圖鑑》問世12年後,終於有了全新編排的嶄新版本!   這次帶你從空中看盡紅樓夢大觀園、榮寧二府園林裡,每株植物蘊含的人情世故與悲歡離合。 研究文學,科學也能幫上忙!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紅樓夢》中的草木奧祕, 揭開百代以來的作者之謎。 植物會告狀?只要理解《紅樓夢》出現的植物,你就可以揭開作者之謎!潘富俊結合對古典文學的熱愛與植物科學的專業,開啟「紅學」研究另一扇窗。黛玉葬花葬什麼花?薛寶釵隨身的冷香丸有哪些成分?象徵12金釵個性與命運的植物分別有何特性?30副名稱講究的中藥方劑孰真孰假?只有認識這些植物,才能體會曹雪芹的匠心、感受這部偉大經典的精髓。 一、 植物文學偵探,追根究柢,不只讓你讀經典讀得興味盎然,也讀得頭頭是道,破解古今謎團 歷來對於紅樓夢的作者是一位、兩位或三位,或說前面八十曹雪芹寫的,後面四十回有人續貂,兩百年來,各種推論應有盡有。只有潘富俊第一次以植物的專業提出驚人的解答。多識草木之名,竟然也能成為理解紅樓夢的捷徑! 二、 2.0新版結構匠心獨具,從空中鳥瞰,漸次逼近,盡覽草木花樹形塑的幻境與實景: 2.0版依循曹雪芹寫作的結構為經,植物性狀展現為緯,先從太虛幻境的虛構植物說起,再用俯瞰的角度,從空中觀看寧榮二府,包括衣食住行相關如大觀園的植物、紅樓夢的醫藥方劑、香、香精、清露、香粉、賈府的家具、劉姥姥的野菜和丫環的食品,更有精神美學相關的如詞語典故植物、詩詞歌賦所引植物、應著人生的植物、植物與顏色等。初版問世11年後,精益求精,除了更新圖文內容,也重新設計編排,希望提供讀者更友善的閱讀介面,也企圖強化讀者親炙《紅樓夢》原典的欲望。 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2014年再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紅樓夢植物圖鑑

潘富俊  著
貓頭鷹  出版
2014/01/22 出版

《紅樓夢植物圖鑑》問世12年後,終於有了全新編排的嶄新版本!   這次帶你從空中看盡紅樓夢大觀園、榮寧二府園林裡,每株植物蘊含的人情世故與悲歡離合。 研究文學,科學也能幫上忙!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紅樓夢》中的草木奧祕, 揭開百代以來的作者之謎。 植物會告狀?只要理解《紅樓夢》出現的植物,你就可以揭開作者之謎!潘富俊結合對古典文學的熱愛與植物科學的專業,開啟「紅學」研究另一扇窗。黛玉葬花葬什麼花?薛寶釵隨身的冷香丸有哪些成分?象徵12金釵個性與命運的植物分別有何特性?30副名稱講究的中藥方劑孰真孰假?只有認識這些植物,才能體會曹雪芹的匠心、感受這部偉大經典的精髓。 一、 植物文學偵探,追根究柢,不只讓你讀經典讀得興味盎然,也讀得頭頭是道,破解古今謎團 歷來對於紅樓夢的作者是一位、兩位或三位,或說前面八十曹雪芹寫的,後面四十回有人續貂,兩百年來,各種推論應有盡有。只有潘富俊第一次以植物的專業提出驚人的解答。多識草木之名,竟然也能成為理解紅樓夢的捷徑! 二、 2.0新版結構匠心獨具,從空中鳥瞰,漸次逼近,盡覽草木花樹形塑的幻境與實景: 2.0版依循曹雪芹寫作的結構為經,植物性狀展現為緯,先從太虛幻境的虛構植物說起,再用俯瞰的角度,從空中觀看寧榮二府,包括衣食住行相關如大觀園的植物、紅樓夢的醫藥方劑、香、香精、清露、香粉、賈府的家具、劉姥姥的野菜和丫環的食品,更有精神美學相關的如詞語典故植物、詩詞歌賦所引植物、應著人生的植物、植物與顏色等。初版問世11年後,精益求精,除了更新圖文內容,也重新設計編排,希望提供讀者更友善的閱讀介面,也企圖強化讀者親炙《紅樓夢》原典的欲望。 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2014年再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