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愛諾莉·多麗女士的《鐳的女人》(The Radium woman一九三四版)的全譯本,是以另一種生動的掌觸,來描繪科學之女居禮夫人的傳記!多麗女士為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文學家。 她除了本書以外,還有《The insecr Mam,法布爾·蟲的詩人》以及《The Microbe Mam,巴斯德・微生物的獵人》等等。這三本書號稱多麗夫人的傳記三傑作。 尤其是本書更為聞名,一九三九年,曾經獲得一九三八年英國卡內基文學獎(頒給英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這個獎項是紀念蘇格蘭出生的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相當於美國的紐伯瑞文學獎。 居禮夫人的傳記,以艾普・居禮撰寫的《居禮夫人傳》,被公認為最為優秀。或許有人會認為————艾普是居禮夫人的女兒,當然能夠栩栩如生的描寫。然而,艾普的那一隻筆卻能夠很客觀的捕捉母親及父親,叫人感覺到她似乎並非在書寫母親的生平。 多麗女士在寫這一本書時,曾經參考了艾普所書寫的傳記,但是,她也發揮出自己出色的描寫方式,例如————她非常鮮活的描述少女時代的居禮夫人,尤其是對於她不甘落人後,求上進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呼之欲出,使我們感覺到瑪妮雅似乎就在眼前似的! 關於科學方面的記述,她又能夠以淺顯的筆調寫出,使青少年朋友也能夠一清二楚。 同時,她不僅把居禮夫人當成科學者描述,而且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把居禮夫人做為一個人的偉大處顯露了出來。 多麗女士所撰寫的傳記,何以能夠如此的生動,打動人心呢? 原來,多麗女士在執筆撰寫人物傳記以前,必定會前往該人物生活的土地,徹底地展開調查的緣故。 例如,以這一本書來說,居禮夫人勞苦的生活,專心從事研究的巴黎的學生街,就被描寫得又正確又逼真。 如果你憑著這一本書,到巴黎街頭徜徉的話,必定能夠碰到居禮夫人走過的街道,專心一致地從事研究的場所,以及貧窮地過日子的那一棟房子。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瞭解居禮夫人的話,不妨也閱讀艾普所撰寫的《居禮夫人傳》!
人類的幸福是什麼?本書收錄的《葛斯克·布德里的傳記》和《銀河鐵道之夜》是宮澤賢治(一八九六~一九三三年)的作品中比較長的兩篇,也是賢治童話的代表作。 在日本近代兒童文學中也是相當出色的名作。本書另外一篇小說,是取材於宮澤賢治所嚮往的西域(新疆省天山南麓地方)故事《雁童子》。葛斯克·布德里的傳記這篇小說在一九三三年,宮澤賢治去世的前一年,發表於季刊雜誌『兒童文學』第二號。本篇作品從住在北部森林的布德里一家快樂的生活描寫起。由於突然遭受到災害、飢餓,全家人慘遭骨肉離散的命運。 布德里後來在天蠶絲工廠工作,也因火山爆發而化為烏有。為了開拓自己的命運,就下山到平原去。然後,布德里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終於成為一名科學家。由於大自然的淫威及冷酷,使農民們陷入不幸。布德里就想以科學的實驗來為農民解決困難,並且視之為自己的使命。因此,他便進入火山局工作,並且參加炸開桑姆特利火山的任務。雁童子有關於「絲路」的報導越來越多,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尤其是透過 NHK 電視臺的播放,讓我們看到千百年前繁榮的城市,突然被猛颳的風砂覆蓋住的荒涼,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新疆和田地區);發掘被掩埋的寺廟、天山山脈白雪皚皚的孤寂身姿、以綠州為中心的古老生活等各種情景,令人歎為觀止。「雁童子」就是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為背景,從正在朝聖的「我」在小泉邊與一位老先生交談寫起,也就是一篇有關還沒有被風砂掩蓋住前那個時代的奇妙故事:莎車(位於崑崙山北麓)這個城市有一位名叫須利耶圭的人,他的品格非常高尚。 有一天,他和堂弟到原野散步,堂弟就舉槍射向空中的雁子隊伍。雁子就當場冒著煙掉下來。 六隻雁子掉到地上後變成人形,只有最後一隻安然無恙,他就是可愛的雁童子。宮澤賢治這篇作品,據中亞史研究員和賢治學專家金子民雄指出,乃是取材自史坦因所發現的一幅畫。著名的學者、探險家、作家歐雷爾·史坦因(一八六二~一九四三年),一九○七年在崑崙山脈北麓的羅布泊附近,發掘米蘭寺廟的廢墟時,發現了在灰泥壁上有幅壁畫。那是一位穿著鮮艷的紅色衣服,有著雙翼的天使畫像。有翅膀的天使出自於希臘神話,但這個天使臉卻是希臘和亞洲的綜合體,可見東西文化交流之一斑。這幅畫畫於千百年前,曾收錄於史坦因的著作中。宮澤賢治一定是看了這幅畫,發揮想像力,寫成這篇小說。 這篇作品宛如清澈的天空響起蘆笛的樂音般,令人讀後,覺得暢快、清新。銀河鐵道之夜在《葛斯克·布德里的傳記》中,可以看到布德里充滿積極活力的姿影,不管遭遇到什麼逆境,他都不氣餒。 他努力工作、讀書,確立了生命的意義,為眾人創造幸福。真是一位氣勢磅礴的男子漢。相較之下,《銀河鐵道之夜》的喬邦尼,則是寂寞孤獨的男主角。喬邦尼是個貧苦的少年,父親離鄉背井到北方掙錢,或者如傳言所述被關進監獄,小說中並沒有交待清楚,大概是出海捕魚吧! 他的母親臥病在床,姊姊外出工作,自己則送報紙,同時也在印刷廠當撿字(編按・即鉛字排版)工人賺錢。 他沒有朋友,而自己對卡姆帕奈拉則寄以類似憧憬的友情。卡姆帕奈拉是第二主角,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少年。 他是博士的兒子,家教不錯,懂得體諒別人,在班上也很受歡迎。 不論在家中或學校,都算是得天獨厚,是非常有前途的少年。 但為了救掉入河中的莎娜莉,自己卻被水淹死。喬邦尼很想和卡姆帕奈拉成為朋友。卡姆帕奈ラ不會說喬邦尼的壞話,而且還讓他一起玩模型玩具火車。 但喬邦尼因為父親不在家,必須辛勤工作,兩人很少交談。 然而,卡姆帕奈拉被水淹死後,喬邦尼就能夠在靈魂的世界————銀河鐵道中與卡姆帕奈拉在一起。喬邦尼和卡姆帕奈拉搭乘銀河鐵路時,覺得非常快樂。 當他看到少女和卡姆帕奈拉談得很融洽時感到很嫉妒,就自我反省:「我必須使我的心胸寬闊才行!」足見喬邦尼仰慕卡姆帕奈拉的心情超乎常情。孤獨寂寞的喬邦尼不知自己生存的意義,想要從孤寂中掙脫出來,可以說是本篇作品的主題。卡姆帕奈拉自問自答:「媽媽會不會原諒我的行為(結果就是死亡)?」喬邦尼就說:「不管是誰,只要做真正的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句話也是啟發喬邦尼的關鍵。 喬邦尼在幻想的四次元銀河旅行中,因為捕鳥人而想到:「只要能讓他真正感到幸福,自己就是在銀河岸上幫他抓一百年的鳥也無所謂。 」但又迷惑地說:「可是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麼?」最後以堅強的口氣說:「我們去尋找眾人的幸福吧!」以某種意義來講,一個是描寫喬邦尼朋友的死,一個是表現布德里的行動力,兩篇童話所探討的精神、靈魂問題,可以說是表裡一致。 在壯闊的宇宙旅行中,追問人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給予這篇作品純潔和崇高的迴響,並喚起讀者一種清新的感觸。《銀河鐵道之夜》是作者最眷戀的作品,一直到死前,他仍然在病床上進行修改。 很遺憾的是,本篇小說尚未完成,宮澤賢治即撒手人寰。 雖然經過四次的訂正、加註和刪改,還是令人覺得晦澀難懂。 因此,經『宮澤賢治全集』的編輯群辛苦的研讀和判斷,終於掌握住文章的脈絡,然後刊行於世。 可是,仍殘留著許多疑點及原稿不完備的問題,使辨認原稿發生極大的困難。 然而,筑摩版『校本·宮澤賢治全集』在編輯時,採用全錄影印機,因此能夠充分地檢查原稿。 結果,編輯們分成四階段來判斷修改、推敲的稿子,把初期稿(大正末年)及大幅修改後的最後修改稿,分成初期稿和後期稿兩篇公布於世。本書的文稿是根據後期稿,但恐怕有些地方沒有脈絡可循,招致讀者的混淆。 於是和校本全集編輯委員天澤退二郎、入澤康夫討論後,經過一些增刪,去除不自然的部份,使讀者能前後連貫地閱讀。 當然,增加的部份,也是使用作者數度修改的文章,而不是編輯自己加上去的。 至於刪掉的部份,則是顯而易見的錯誤。但是,有個重要的問題。 在「後期稿」被作者刪掉的部份,如果就這樣捨棄掉,實在非常可惜。 所以,本書就引用了「初期稿」的原文,那就是《銀河鐵道之夜》快結束前,卡姆帕奈拉突然失去蹤影,喬邦尼哭得很厲害,「覺得前途一片黑暗!」之後的文章:「你到底在哭什麼?請看看這裡!」有個曾經聽過好幾次的溫柔低沈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喬邦尼嚇了一跳,就擦掉眼淚回頭看。 卡姆帕奈拉原先坐著的椅子上,有個戴著黑色大帽子,臉色蒼白削瘦的大人,手上拿著一本大書,和顏悅色地看著自己。「你的朋友去哪裡了呢?他今晚已經去十分遙遠的地方了。 你再怎麼找也是白找。」「咦?怎麼會白找呢?我和卡姆帕奈拉說好要一起去的呀!」「啊,是嗎?大家都這麼想,可是卻無法一起去。 大家就和卡姆帕奈拉一樣。 你所見過的人全都和你一起吃過蘋果和搭過火車。 就和你剛剛的想法一樣,所有的人都在尋找最大的幸福,大家都希望能夠在一起早一點去那裡。 只有在那裡,你才能與卡姆帕奈拉永遠在一起。」「啊!我一定會那麼做。我要怎麼做才追求得到呢?」「哦!我也正在追求。 你最好把這張票收好,而且要好好用功讀書。 你學過化學吧! 你知道水是由氧和氫構成的。 這件事現在沒有人會懷疑,因為經過實驗後確實是如此。 但以前的人說是由水銀和鹽構成,也有人說是由水銀和硫磺組成的,議論紛紛,沒有定論。 關於信仰也是如此,每個人都說自己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 可是,彼此也會為不同信仰的人的所行所為而落淚。 還有,我們或許也會爭論人心的善惡,而且勝負難定。 然而,如果你真的用功讀書,好好進行實驗,能夠分辨真偽的話,只要根據那個實驗的方法,信仰也和化學相同。 你不妨看看這本書,這是地理和歷史的辭典。 這一頁寫的是紀元前二千二百年的地理和歷史。 你仔細看看,書上寫的不是紀元前二千二百年的事情,而是紀元前二千二百年時人們所認為的地理和歷史。 怎麼樣?書中所寫的事情,在紀元前二千二百年時大抵是正確的。 只要尋找的話,證據是源源不斷的。 不過,如果你有點懷疑,可以看看下一頁。 紀元前一千年,地理和歷史不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嗎?當時的情形是如此。 你不要不以為然。 我們的身體、想法、銀河、火車或歷史,只是因為我們這麼認為才如此的。 你和我一起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好不好?」他舉起一根手指,然後靜靜地放下來。 喬邦尼突然覺得自己這個東西,自己的想法、火車或那位學者、銀河,全都忽然一下子發光後歸於沈寂,又一下子發光又歸於沈寂,然後再一次發光時,所有的世界整個開展起來,同時所有的歷史也呈現在眼前。 然後又消失,現出空蕩蕩的景象。 這種現象反覆地重現,進行得越來越快,沒多久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怎麼樣?所以你的實驗必須從頭到尾,透過這種片斷的思考才行。 這個實驗並不簡單。 當然以目前來講是沒問題。 你看看,那邊是普雷西歐斯星。 你必須去解開普雷西歐斯星之鎖。」此時,有一道煙火從漆黑的地平線往空中射去,照得大地宛如白晝一樣通明,火車內也光亮起來。「啊!那是麥哲倫星雲。 好!我一定要為自己、為媽媽、為卡姆帕奈拉、為大家尋求真正的幸福。 」喬邦尼仰視著麥哲倫星雲,堅定地說著。「好好帶著車票。 你已經不在夢中的鐵道上,必須奮力地掙扎於現實世界的驚濤駭浪中。 這是銀河中唯一真實的車票,你決不可遺失掉。 」喬邦尼想著這個低沈溫柔的聲音時,銀河已經遠在天邊之外。 一陣風吹來,喬邦尼發覺自己站在草坡上,同時聽到布爾卡尼洛博士的腳步聲從遠處靜靜傳來。「我做了一個很好的實驗。 剛剛我想做一個實驗,就是在這麼寧靜的地方,從遠處將我的想法傳給別人。 你說過的話全都寫在我的筆記本上。 回去休息吧! 希望你能按照在夢中所下的決心勇往直前。 今後隨時可以來找我談談。」「我一定勇往直前。 一定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喬邦尼充滿信心。「啊!再見了。 這是剛剛那張車票。 」博士把摺起來的綠色紙片放入喬邦尼的口袋。 沒多久,他的身影消失在天氣輪柱的那頭。———以上的部份在後面可以接「喬邦尼張開眼睛。 」「布爾卡尼洛博士低沈溫柔的聲音——」這句話在「初期稿」中出現好幾次,而且博士真正露面的時候,也只在這段敘述中。 然而,在「後期稿」中卻整個被刪掉。 這可能是編輯群認為這位發表綜合意見的博士,在充滿戲劇效果的人物和富有詩意的描寫中出現,會破壞了整體美,因此才被刪掉。 但是,這一段似乎是作者思想的歸納。布爾卡尼洛博士指出,二千二百年前的人類所認為的地理和歷史,經過一千年後已經改變。 他教導我們世界是變動不居這個事實。 但就像水是氫氧化合物一樣,必須用正確的實驗方法才能發掘出真像。 同樣地,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只要找出正確的方法,就能使大家往同一個方向前進——————尋找真正的幸福。博士把綠色的車票還給喬邦尼,這張車票可能是代表負有使命的上帝之選民的護身符。 喬邦尼堅定地說:「我一定勇往直前,一定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意義就在這裡。 布爾卡尼洛博士可能就是釋迦佛祖、宮澤賢治的化身;喬邦尼、卡姆帕奈拉也可能是宮澤賢治本人。小說中所提出來的問題,可以說就是讀者本身的問題,以及人類永遠的問題!
古代希腊哲學家伊比鳩魯曾說過:「如果你成善,首先要相信你的惡。」總之,各位一定要了解人性是本惡的。當然人性本善的說法也是成立的。 而從紀元前哲學家們就已經思考,但至今仍想不通的東西一那就是人類、人類的心。而史蒂文生的奇異小說中的人們,所要表達的是對生活困難的控訴。至於本書除了譯成各國文字供各國讀者閱讀之外,還多次搬到舞台、電影中。「傑基爾博士和海德氏」這名字在今日便成了心理學家對擁有「雙重人格」的人的代名詞。本書則是以「傑基爾博士和海德氏」(Dr.Jekyll and Mr.Hyde 1886年)為主人翁架構來探討個人人格的雙重性以及社會的黑暗面。一位住在英國耶第芭蘭的威利·布洛提 他是位以工會會長身分當選市議員的名人,但到了晚上他卻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小偷。 他就這樣度過了十八年的雙面人生活,但在一次潛入女畫家家中時,被女主人看到了他的長相,而於一七八八年被判絞刑。 總之,在一樣出生於愛丁堡的作家羅勃特·路易士·史蒂文生的筆下,布洛提復活了。 即使了現代本書也很得人們喜歡,它的內容並非在描寫這聳動的事件,而是以尖銳的筆觸來描繪出我們理想下的悲劇性人物。 本書不僅成為雙重人格的代名詞,並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和電影,在心理學和文學領域中影響深遠。
艾許‧布勒弗特,一個挪威小鎮的年輕人,滿腦子對社會主義充滿了憧憬與抱負,於是向銀行申請二千克朗的助學貸款,跑到大都會奧斯陸來上大學、唸經濟,以尋求自己未來的出路。在艾許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赫塞《徬徨少年時》掌下的辛克萊身處於兩個世界,一個充滿了愛與智慧,一個墮落與詛咒,兩個世界完全迥異彼此分隔,卻又緊密相鄰⋯⋯雖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但不斷與年長的婦人、年輕的姑娘發生過多的情色愛慾,最後還是流於過盡千帆皆不是!沒有真愛,就必須拋棄對女性肉體的迷戀、對社會主義盲目的狂熱⋯⋯尋找出屬於自己人生中的紅寶石!於是,在他遇見艾卜拉之後,他的心智開始從青澀、對未來的茫然與不確定性中走了出來。尤其是他對艾卜拉的愛,得到了她的首肯之後,他終於撥雲見日般地明白告訴自己:「此刻,他才明白社會主義只不過是個妄想,任何一個理想的大廈,都會在生命最深處的守護神——愛情——的面前倒塌!」終於,他看清了自己,並且去了解愛與被愛⋯⋯《紅寶石之歌》出版之後命運有點坎坷,因為本書相當真實地把那一代的年輕人情慾的掙扎,有了相當深刻的描述。因此,引來了社會的批判與指責!不過,最後文學的純粹本質還是得到了公平的伸張,並為社會各階層肯定。那些年間,幾乎挪威、歐洲的年輕人都爭相走告、人手一冊,這就是社會給《紅寶石之歌》最公平的審判吧!
《西遊記》融合儒釋道的思想,描繪了一個色彩紛呈、奇妙瑰麗的神魔世界,演繹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魔故事,把超凡入聖的孫悟空進一步理想化和英雄化,並從側面反映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和世俗風情,從一個個奇趣魔幻的神話折射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古老的人間智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講述的是以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周瑜等為主要人物,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百年的歷史故事,其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及價值取向,全書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研讀《三國演義》,是流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慧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軍事、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墮落,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形象,展示了極其廣闊的封建社會的典型生活環境,曲折地反映了那個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作品還歌頌了貴族的叛逆者和違背封建禮教的愛情,體現出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民主思想,並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但由於歷史的局限,作者在寫出封建大家族沒落的同時,也流露出惋惜和感傷的情緒,蒙有一層宿命論和虛無主義的色彩。賈寶玉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裡,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女性。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於家族的利益。可是賈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為基礎的。這種愛情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又推動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點和弱點,日益發展他進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並未達到否定君權、族權亦即封建主義統治權的高度。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無法與封建主義統治徹底決裂,又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最後只能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中去……《紅樓夢》的思想內容豐富而深刻,它展示了封建社會廣闊的生活畫面,真實而生動地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種種人情世態,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與罪惡,揭示了這個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賈府由盛而衰的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縮影。
美國殿堂級本格推理大師的巔峰力作,刷新世界圖書銷量紀錄的血腥童話。 最離奇、最驚悚、最令人髮指的殺人命案。 幽暗的童謠宛如惡魔譜下的追魂曲, 彷彿召喚躲在一旁的死神。 陰沉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慄, 血腥遊戲不斷升級, 主教的魔爪又在伸向誰? 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臟,第二位死者被槍射穿頭部,第三位死者從高牆上摔死……署名「主教」的殘酷凶手不斷地刻意提供線索,一連串令人不寒而慄的離奇命案,竟然與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老童謠完全吻合! ―—是誰殺了小知更鳥? 「是我。」麻雀回答。 「我用弓和箭射死了小知更鳥!」 陰暗、幽沉的童謠宛如惡魔譜下的追魂曲一般,預示著一幕幕血腥的慘劇,死亡的陰影霎時籠罩了整個紐約……誰是藏在幕後的黑色主教?他為什麼製造謀殺又提供線索,如幽靈般若隱若現?一切究竟隱藏著什麼天大陰謀?
「密室大師」約翰.卡爾 最敬佩的本格推理巨匠的巔峰之作 銷量突破記錄,創下一戰後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奇蹟 她用天使般的曼妙嗓音傾倒眾生,也用它召喚來了死亡。 紙醉金迷,五光十色,一切的一切,都是致命的誘惑。 驚悚與懸疑的完美組合,失落的指紋讓完美的設計不攻自破。 性感尤物,外號「金絲雀」的紐約交際花瑪格麗特.歐黛兒,以美艷動人的臉蛋和曼妙迷人的歌喉,傾倒眾生,成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儼然是這個虛幻的、物慾橫流的艷俗時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熱的巔峰時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殞。 罪犯殺人手法殘忍,手段高超,屋內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滿許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點,有著豐富辦案經驗的檢察官和刑警們也感到束手無策。幸運的是,桌子上和衣櫥內留下了嫌犯的指紋。警方對歐黛兒身邊的男士逐一展開調查,原以為案情就此走向明朗,誰料由此牽扯出的歐黛兒複雜的感情糾葛令案件愈加撲朔迷離。偵探萬斯無意中發現一張唱片,打開一聽,裡面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聲和求救聲。
這是一個為擺脫平淡婚姻,追求理想愛情而終致毀滅的悲劇,受過教育的農家女孩艾瑪嫁給鄉醫包法利,卻嚮往更奢華浪漫的生活,在歷經兩次出軌,面對負債累累後不得善終,當婚姻並不能滿足對愛情的期待,新奇的魅力褪去,情愛裸露出永恆的單調,長久地婚姻還能以什麼來維繫的情感問題,引人深思。
年幼就失去父母的海蒂,被姨媽帶往爺爺所居住的阿爾卑斯山,一開始孤僻冷漠的爺爺非常排斥,但隨著時間過去,海蒂的開朗天真漸漸融化了爺爺孤獨封閉的心,海蒂在山上結交到許多好朋友,在風景優美的阿爾卑斯山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天,姨媽又來將海蒂帶往法蘭克福,去陪伴行動不便的富豪千金克萊拉,然而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海蒂好想念爺爺,想回到山上爺爺的家,卻又不忍心離開克萊拉,還能回到爺爺身邊嗎?克萊拉與小天使海蒂又會許下什麼約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