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只想出門散散步,卻在外頭待到日落。因為我發現,「出走」其實是「回歸」。 ──約翰・繆爾 蘇珊・羅伯茲剛從大學畢業,她不願搬回家與父母同住,但又找不到理想工作,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於是決定先和二個朋友來場展現女力的「壯遊」──全程縱走約翰繆爾步道(John Muir Trail)。 約翰繆爾步道全長約340公里,其名為紀念美國國家公園之父、也是著名的自然作家約翰・繆爾。步道兩端為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和美國本土最高峰惠特尼山,幾乎全程沿內華達山脈而行,途經國王峽谷、美國杉國家公園,以及壯闊的西部荒野,被許多媒體及健行愛好者評為此生必走的長距離步道。 約翰・繆爾曾說內華達山脈是「廣大的光之山嶺」,令喜愛山林與寫作的羅伯茲心生嚮往。但是兩名隊友中,一個是超有紀律、個性強悍的運動健將,另一個是毫無經驗、患有厭食症的嬌弱女孩,她很快發現自己需要新的模範。她們這支「雜牌軍」在荒野度過28天,經歷了食物不足、裝備損壞、膝蓋受傷、起水泡、在積雪的山徑寸步難行等難關,也遇見有趣的怪人,以及生氣勃勃的野生動植物──包括熊。 羅伯茲不僅描述三名準備不周的女子闖蕩山區的故事,也誠懇道出女性情誼中的嫉妒與暗中較勁、理解與相互扶持。在這趟並不總是舒適的健行中,她們省思了自己的人生、健康與伴侶關係,也討論了女人和男人經驗到的自然有何不同……
在八千米死亡地帶,你願意冒多大的風險救人? 這是一場失敗的救援,卻是最動人的探險 本書根據K2攀登史上最大的山難事件採訪寫作而成。K2峰正式名稱為喬戈里峰,位於新疆與巴基斯坦喀什米爾交界處,海拔8,611公尺,為世界第二高峰。雖然高度次於聖母峰,但山勢陡峭,雪崩頻繁,攀登難度和危險程度遠高於聖母峰,故又被稱為殺人峰。 2008年8月1日,來自各國的登山隊伍從最高營地出發,朝峰頂前進。不料在短短一日內,三次雪崩共帶走11位登山者與雪巴人的生命,而相關人員在過程中展現的勇氣,讓這場災難成為可歌可泣的山難救援史詩。作者大量訪談當時的生還者、雪巴人和相關人士,不僅詳實還原這起震驚世人的山難,並罕見地以雪巴人的角度記錄這場事件。 源於青藏高原的雪巴人,憑著優異的高海拔適應力及登山技能,在喜馬拉雅和喀喇崑崙高山地區為各國的登山探險隊提供嚮導和後勤服務。1953年紐西蘭人艾德蒙‧希拉瑞(Edmund Hillary)便是和雪巴人丹增˙諾蓋一起完成聖母峰首登。時至商業登山活動蓬勃發展的今日,雪巴人已經成為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登山隊背負裝備和補給、整建營地,並架設通往山頂的固定繩。他們是開路的嚮導,也負責照顧體力不支的客戶,當意外發生,則變身為第一線的救難人員。我們甚至可以說,在現代的高海拔商業登山活動中,若是沒有雪巴人,登山隊不可能成功登頂。然而他們的故事甚少出現在媒體上,處於弱勢的生活現實亦被忽視。《K2峰:天堂之門與雪巴人的故事》除了記錄山難本身,更深入報導雪巴人的文化和生活,以及他們為何進入高風險的登山產業。2014年4月18日,聖母峰也傳來震驚世人的雪崩災難,造成16名高山協作員喪命,其中有13名是雪巴人,另外3名則來自尼泊爾其他民族,堪稱聖母峰百年登山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本書正可作為在攀登史上最嚴重雪巴山難之後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