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寫下不少小說作品,當時已引起關注,其後卻擱下彩筆,一頓三十年,令書評家許定銘深深嘆息,追問「他為甚麼不寫了?」 千禧之交,路雅重拾文學志業,主要譜寫新詩,以吟詠扣響心弦;但自2006年結集小說舊文出版《風景習作》後,漸漸對半真半假、亦虛亦實的說部燃起濃濃興趣,終至欲罷不能,除自我觀照的〈賣詩的老人〉以外,又有浮想未來的〈生死篇〉、時空交錯的〈滄浪.浮生〉;既見世局輾壓愛情的〈楚幽王劍〉,亦有以小飯局反映大時代的〈流動的椅子〉及〈花道與茶藝〉;而為各式人物造像的〈四個男人的故事〉、〈四個女人的故事〉、〈四個老人的故事〉更是連疊而出,讓人感喟、低迴、沉思,腦內播放出作者導演的一幕幕精彩情景。 本書拼接篇幅相當的小說與評論集合二為一,實屬一種全新嘗試。前半部《流動的椅子》,小說家以感性筆觸,描摹世態,引起讀者無邊聯想;後半部《順緣掇落花,隨圓聽劍聲》,評論者則以理智分析,剖明敘事的秘密,領愛書人深入文本的堂奧。先品小說,後閱評文,細看那瓣瓣順緣掇起的落花,傾聽那每響隨圓劃動的劍聲,沿路雅致驚喜,心境熹然光明,紙上之藝,載滿閱讀與詮釋之趣。
本書拼接篇幅相當的小說與評論集合二為一,前半部是香港詩人——秀實的最新力作《被窩裏的蛇》,以實驗體短篇小說亮相;後半部《城市的慾望,被窩裏躲藏》,評論者則以理智分析,剖明敘事的秘密,領愛書人深入文本的堂奧。先品小說,後閱評文,載滿閱讀與詮釋之趣。 好評推薦: 「詩人寫的小說,值得期待。」——紫鵑 「秀實的敘述結構與策略,使得這帶有後設況味的小說,散射出城市情慾的流動節奏,〈三城之慾〉的A-I之間,枝葉般地相互疊覆、掩隱,既暗喻又坦然流淌。詩人外遇了小說,卻令我驚豔與讚嘆。」——巴代 「秀實的小說散發一股灑脫不羈的風:用一塊塊方格文字,編織成密集相連的片段。片段拼湊成的故事,宛若訴說一段段靈與慾的頌歌或嘆息調。只有浪遊於都市,行走於人群以外,方才擁有於這佔居一隅的陰幽況味。」——有馬二 「本來要說一個好看了事。情節有穿鑿的,再看但覺虛得有情,實得有致。寫澳門街寫水漫書店,這水就來得清涼。筆調是絮絮的也是娓娓的,啄不斷難得頭緒不亂。再說氣長句短,不一路迤邐就不是風格秀實了。是好看的,遊園一匝回望還是不得不喝一聲采。」——鍾偉民 「繼《蝴蝶不造夢》後,秀實新作《被窩裏的蛇》以實驗體短篇小說矚目。其述說中大量運用數字與字母,讀者如進入了Cyberspace。小說等同藝術,創作者不應被道德世俗倫理等觀念所束縛。秀實小說能引領讀者輪迴地獄天堂,其感官式的苦與樂,遊走現實與超現實間。小說這門藝術,創作者不是上帝,不是魔鬼,他更像伊甸園的蛇。」——蘇曼靈
羈魂,原名胡國賢。六、七十年代香港「文社」與「詩社」運動中堅, 曾創辦《藍馬季》、《詩風》、《詩雙月刊》、《詩網絡》。詩作曾入選中、港、台、澳洲、韓國、馬來西亞及羅馬尼亞等地選集,歷任「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雙年獎」評判。本書收錄了羈魂詩集六十餘篇。「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迹、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盧文敏,原名盧澤漢,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系,一九六一年出版《燃燒的荆棘》詩集, 並與羊城、劉國全、黄懷雲合辦「縱橫詩社」,刊登作品由一代宗師劉以鬯時代的《淺水灣》及《中國學生周報》、《蕉風》,至今日文場三刊《香港文學》、《城市文藝》、《香港作家》等雜誌及明報與網路詩頁。並曾以筆名孟浪、老偈等出版長篇小說二十多本。本書收錄了盧文敏詩集五十餘篇。「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迹、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胡燕青,香港基督徒寫作人,畢業於伊利沙伯中學和香港大學,曾任職浸會大學副教授。曾獲得新詩及散文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新詩及兒童文學中文文學雙年獎之推薦獎、文學組湯清文藝等大獎。本書收錄了胡燕青詩集五十餘篇。「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迹、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原名楊熾均的香港詩人羊城,是「阡陌」文社的成員,與西西、馬覺、童常等,都是一九六〇年代初著名的文藝青年。其後赴台灣升學,與盧文敏、黃懷雲、劉國全等人創辦「縱橫詩社」。本書收錄了羊城詩集共四十篇。「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迹、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秀實,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香港詩歌協會會長,曾獲「香港中文文學獎詩歌獎」、「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昌耀詩歌獎入圍獎」等多個獎項。本書收錄了秀實詩集七十餘篇。「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迹、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 典雅精緻雷雕燙金木盒,入手絕不後悔的收藏逸品。★ 內含《劍聲與落花》與詩評集,具收藏紀念的質感。★ 全書彩色印刷,配插圖及章名頁燙金,豪華不枯燥。★ 全詩集中英對照,欣賞武俠詩的同時亦可學習語言。★ 禮盒內含五十年老牌勝利行老普洱,細嚐詩茶香韻。深山裡有人坐花看禪,鳥聲跌落飛瀑間。《劍聲與落花》包括七首16-21行內的組詩,依次為《尋仇》、《擒拿手》、《這夜的燈火過後》、《禪夜》、《暗器》、《決戰》和《冷目》。首章《尋仇》為全詩定調也定題,江湖從此多事。次章《擒拿手》昭示生之無奈。縱能憑絕世武藝叱吒江湖卻留不住芳心一縷。全詩以武俠為題材,描述古代武俠的恩怨情仇,寫的是江湖中人的愛恨道義糾結,其實核心卻是超越時空、跨過歷史,貫穿古今的義和愛。七篇短詩中,顯現出深層的情,無限的愛,也有刻骨的仇與怨,恨與哀傷,更表白他對人。【兩岸三地名作家推薦】‧ 黃錦滿‧ 瘂弦‧ 吳萱人‧ 原甸‧ 區仲桃‧ 落蒂‧ 錢志富‧ 蕭映‧ 藍青天‧ 譚建生‧ 秀實【內容說明】‧ 《劍聲與落花》×1冊‧ 《劍聲與落花》詩評集×1冊‧ 雷射雕刻鏤空書籤×1張‧ 詩作朗誦光碟×1片‧ 彩色紀念杯墊×8個‧ 勝利行老普洱茶葉×1罐‧ 雷射雕刻燙金木盒×1個‧ 布織提袋×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