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羅馬尼亞、秘魯等多國詩人和台灣詩人之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2024 年來自美國、義大利、法國、南韓、日本、墨西哥、馬來西亞、厄瓜多的12 位國際詩人和30 位台灣詩人,於9月19日至9月25 日齊聚淡水參加2024 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詩文交流大會,他們每一位詩人的生命經驗與創作靈魂,在淡水交互激盪,為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與淡水這座文化城市留下滿滿的記憶和感動。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在淡水已經連續舉辦九年,2024 年參加詩歌節的國內外詩人朋友一共有42 位,人數達歷年之最,數字會說話,這說明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主辦團隊用心策劃,一年又一年不斷歷練,累積經驗,逐漸成熟穩健,我們創造了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的文化價值,受到各界的肯定,所以,2024 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讓國內外詩人朋友近悅遠來。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能夠連辦九年不輟,並且讓國內外詩人朋友近悅遠來,主要應歸功於兩位總策劃李魁賢與林盛彬殫精竭慮的投入與帶領,他們真誠無私,以詩會友,以禮待人,自然獲得國內外詩人朋友的信賴和支持。當然,團隊的力量也是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能夠持續舉辦、穩健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非常感謝世界詩人運動組織(PPdM)、淡江大學、真理大學、忠寮社區發展協會及淡水社區大學等共同主辦單位的團結協力與合作無間。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感謝笠詩社,笠詩社雖未掛名主辦,但實際上,九年來笠詩社的詩人伙伴一直與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同在,他們的助力價值無法估量!-淡水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慧明 Hsu Hui-ming-
文學永續 光輝永恆──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二輯《村上春樹中的生存之道》校長序淡江大學前瞻時潮,秉持三化教育與永續發展的理念,以「AI+SDGs=∞」為校務發展願景,落實高等教育辦學績效,發揮無限創意的最大可能。其中於2014 年成立「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即為其中的一環。目前已位居全球「村上春樹學」的權威。村上春樹先生多次榮獲世界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非常值得慶賀。又欣聞村上春樹先生於2024 年12 月17 日獲得母校早稻田大學頒發名譽博士,此項殊榮尤其意義非凡。村上春樹先生致詞時表示,在學期間雖非優等生,卻能得到母校的眷顧,獲得榮譽博士,興奮之情不在話下。由此可見早稻田大學培育畢業校友於各行各業表現優異,令人刮目相看。同時是早稻田大學姊妹校以及「村上春樹學」重鎮的本校,與有榮焉。本校「村上春樹研究中心」與早稻田大學「村上春樹圖書館」於2024 年7 月13 日至14 日聯合舉辦「第13 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名聲遠播國際。會後集結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優良論文而成《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二輯》,增添《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的豐碩成果,值得欣慰。付梓前夕,特為文誌之,以資鼓勵。校長葛煥昭謹?於2025 年5 月
由南韓、日本、法國、薩爾瓦多、義大利、厄瓜多、墨西哥、馬來西亞的12位國際詩人和30位台灣詩人之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本校「村上春樹研究中心」自 2014年成立以來,不但是世界唯一,亦已成為全球「村上春樹學」的權威。當前也積極配合淡江校務發展方向,融入 AI技術於村上春樹學研究,跨域 AI創新文學,更是獨步全球。 村上春樹先生於 2023年 10月 24日獲頒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為亞洲首位獲獎者,實為文壇殊榮。該獎項是 1981年由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基金會發起,藉此向樹立崇高價值觀的佼佼者致敬。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在頒獎典禮上盛讚村上春樹作品「融合東方與西方世界,所描繪的場景充滿音樂」,此為跨越種族、國籍、區域、語種隔閡,深植人心的村上春樹文學,享譽國際的時刻。作為「村上春樹學」斥候,我們與有榮焉。 欣聞村上春樹研究中心將於今年仲夏跨海到日本首都,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村上春樹圖書館聯合舉辦「 2024年第 13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此行乃是繼 2015年北九州市國際會議廳、 2017年同志社大學、 2019年北海道大學之後,第四次赴日舉辦會議。能遠赴村上春樹先生母校,與村上春樹圖書館合作,取得第一手資料,與權威學者促膝研究,定能再攀高峰創新局。 村上春樹研究中心 10年來持續出版年刊《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累積豐碩成果,值得欣慰。適逢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十一輯《村上春樹中的擬態》付梓前夕,特為文誌之,以資鼓勵。
詩歌,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動人心弦 許慧明 HSU Hui-ming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結束已三個月,但是,又似乎還未結束,我的腦海中不時掠過詩歌節一幕又一幕動人的情景。 COVID-19疫情封鎖世界三年,浩劫餘生,疫後故人來,我一直記得老朋友相見的那一刻,薩爾瓦多詩人 Oscar、義大利詩人 Angelo、摩洛哥詩人 Dalila 他們都把喜悅寫在臉上,大家平安!而最讓我動容的是,當詩人到忠寮,正忙得團團轉的老理事長李鎮榮見到 Dalila,兩人幾乎是跳躍式的擁抱!那動作像在傳達他們的心聲:「歡迎回家!」「回家真好!」 淡水是詩美之鄉,淡水人用最真誠的心歡迎來自薩爾瓦多、義大利、摩洛哥、美國、祕魯、墨西哥、日本、肯亞的11位國際詩人和24位台灣詩人到淡水來參加「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感謝總策劃林盛彬老師的精心擘劃和邀請,將大家的心連在一起。「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是台灣的詩歌節,也是世界的詩歌節。 我永遠難以忘懷在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的開幕音樂會,杜守正老師先邀請李魁賢老師上台吟誦他的詩作<茨後一欉茄苳>,然後杜老師彈起吉他,他和水源的孩子為大家正式演唱他為李老師<茨後一欉茄苳>所譜的歌曲。李老師的<茨後一欉茄苳>原本就富深意,杜老師將詩譜寫成歌,和水源的孩子一起演唱出來更是韻味無窮。杜老師在詩歌節閉幕晚宴上,再一次上台演唱<茨後一欉茄苳 >,台下的詩人夥伴跟著旋律扮演烏鴉大聲唱出一段又一段的「 嘎嘎叫!」「 嘎嘎叫!」「 嘎嘎叫!」那一刻,我相信老茄苳已活在大家心肝內,成為永遠的老茄苳。 詩歌在我心中迴盪,詩歌在淡水城市縈繞。於是,當你每天進出淡水捷運站,你會遇見詩,在中庭,在穿堂,在牆柱上向你招手。詩人帶來他們的詩作,由盛彬老師編成《 詩情海陸 》詩集,相互交流;詩也登上大學殿堂,淡江大學圖書館特闢專區舉辦詩作展和詩會;詩也走入社區營造,忠寮詩路吸引國際詩人的目光和參與;詩和畫可以對話,淡水文化園區 - 殼牌倉庫的詩畫聯展,策展人特別邀請詩人為畫家的畫作寫詩;詩和歌更可以融合,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的夕照望高樓音樂會,杜老師的吉他竟可以和肯亞音樂家 Ombiro 的非洲鼓和聲合奏,更不用說是義大利 Angelo 為大家帶來最高潮的安可曲<台灣 台灣>,讓全場歡聲雷動。 「2023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 」似乎已經結束,但國內外詩人聯袂前往淡水國小、鄧公國小、水源國小、忠山國小、淡江中學,和各校師生進行詩文教育與交流,她的後續影響,才正要開始。
12位外國詩人與25位本國詩人在詩美之鄉-淡水相 會,大家真心對待,吟詠詩情海陸,國內外詩人帶來參加詩歌節的詩作編成《詩情海陸》詩集。
從紐帶與故事的關係來探討村上春樹小說中的戰爭階段,當我們關注村上小說的結構和功能對讀者產生的影響時,我們可以看到村上小說風格中普遍接受的“這邊和那邊”的二元結構,以及生與死的思想。等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它們只是故事的噱頭。這樣,圍繞故事的概念來思考小說的問題為了方便起見,將這種觀點稱為敘事主義。2022年6月18日至19日,一如往年,於淡江大學淡水校區以線上方式舉辦第十一屆村上春樹國際研討會。這個時代的統一主題是村上春樹文學中的“團結”。提出這一主題的中國文化大學齋藤正志教授表示,這是“地域紐帶、血緣紐帶、團結一致”,就是‘團結’的意思。這個主題是去年提出的,或許也暗示了當前疫情形勢下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受到威脅。
文學的約定 林黛嫚 來淡江中文系不久,就接下五虎崗文學獎指導老師的任務,那時的系主任還開玩笑說,這個工作你就做到退休吧。在此之前,我主辦、參與的文學獎不少,指導學生把這個文學獎辦好對我來說並不是難事,於是從32屆到35屆,我一連陪著學生們辦了四屆。後來我覺得由不同的老師來主持,會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氣象,對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學獎是正向的發展,偉淑老師接了兩屆之後,第38屆的指導工作又回到我身上,雖然本屆的決審會議我因個人因素無法出席,商請普義南老師臨時接手,讓五虎崗文學獎順利圓滿走完第38屆。 校園文學獎是可以作為學生文學創作成果的檢驗,在我密切觀察這幾年的五虎崗文學獎,承辦同學們對於如何辦理文學獎的徵文比賽固然收穫良多,得獎作品中也不乏優秀出色的創作,但我仍然覺得不滿足,承辦同學們這麼努力地貼海報、跑班宣傳,還迭出創意設計一些提高文學獎能見度的活動如拍微電影,但以淡江大學學生人數,幾百件的收件數量實在看不出淡江學生文學創作的熱情。我自己教授的語文能力表達及通識課程,外系學生眾多,學期作業表現不錯的學生也有,記得有一班化材系的語表,有位男同學課堂作業寫得又快又好,我鼓勵他挑一篇再添枝加葉去投稿,說了好幾次,他只是搖頭。對學生來說,一萬、八千、六千的首獎獎金其實不算少竟也不能打動他。 當然也有對寫作十分執著而且努力不懈的同學,能在各屆文學獎中脫穎而出的得獎者便是。 說一段我的個人經驗,我以前看到「噬字獸」這個詞,就覺得像在說我,比「嗜字」更貼切,意思是是任何有字的東西我都可以讀得津津有味,藥品說明書、電器使用指南、甚至公車路線圖等等,有一次我先生拿了一本他學長的博士論文,講台灣養豬場的分布調查,我也拿來看,當然只看我看得懂的部份,不過那都是指翻閱,我喜歡閱讀、一讀就不能罷手、非要看完才行的,通常是小說。有位作家推薦宮部美幸的《模仿犯》,說人家作者寫了五年,讀者不應該想要兩、三天就看完,可是我就是想要不眠不休一口氣看完啊。 對自己的感覺誠懇而中肯,是接近文學的第一步,不管你未來的人生如何,年少時的感動會化為生活的力量,陪伴你一生一世。恭喜所有得獎同學,一種約定成俗的說法,說是得了文學獎就是拿到進入文壇的名片,期待拿到名片的同學們,持續創作,讓這張名片越加厚實,這是我們文學的約定。
村上春樹1979年出道至今已逾40年,有長、中、短篇等許多的小說創作、雜文小品、翻譯作品。作品常見有命運橋段的安排。此作品中角色的命運式的相會或貫穿村上文學與其他作家間的無心插柳兒柳成蔭式的命運結果,更深化村上春樹文學的寬度與深度。本叢書第9輯收錄的論文,皆是從「命運」角度來談論村上春樹的課題。「命運」之於文學創作思維或之於與其他文學創作家交融中,呈現超越人類無法用邏輯思維來解釋的現象。於是「命運」一詞更成為普羅大眾生命軌跡深淺刻度或偶然交會的光芒。
本書旨在勾勒澳洲原住民的傳統口述文學,並藉由專研澳洲神話傳說傑出學者之研究與精選的資料及譯作,透過文化人類學角度切入主題。以英語記錄 的神話傳說中,不乏令人存疑、富有地方主義色彩或未被權威人類學家里德(Alexander Wyclif Reed)及羅賓森(Roland Robinson)收錄的內容,本書僅彙集托斯(Catherine Stow)、史密斯(William Ramsay Smith)及湯姆斯(William John Thomas)所收錄的英語版原住民口述頌歌。 本書並不涉及理論及諸多著作之不同論述,而是以多元文化的角度,簡介澳洲原住民史與神話之研究發展,以及闡述「神話傳說」(mito-leyenda)的概 念。第二章為澳洲原住民神話傳說選讀,英翻西之譯文清晰流暢,適合西語學習者或一般讀者閱讀。基於西方認知差異,本書譯文在遵循文學翻譯手法與轉換語義之 際,除了在頁尾有加註原住民語詞彙外,亦在書尾檢附選文中口述者所使用的不同原住民語詞彙表。
本書為微光現代詩社第十屆之現代詩合集,作品篩錄了本社第一屆至第十屆的優良詩作,共計 55 首作品,並邀請淡江大學中文系黃文倩副教授以及創社社長洪崇德撰寫序文。希望將代表本社之作品集結成冊出版,以推廣給社會大眾,同時宣傳本社之理念,致力將現代詩落實於生活當中。 合集命名為《可見光》,是因為我們認為,光能湧入不可預測的邊界一如詩歌時常在隱密與邊緣處創造生命。本書歷經整整十年的時間,文本進而成形,時間與空間於此互相作用。明亮是無盡深淵的隱伏其中,遂由詩歌再現所有可見光束,以示對現實之抵抗。 此次的合集,也是微光現代詩社過去十年的回憶和成果,歷年來本社也出了不少人才,舉凡洪崇德、曹馭博、曾貴麟和林佑霖等,希望能在書中記錄社員彼此的成長,並持續培育更多淡江詩派的詩人。
生活就是文學,文學就是生活。 1979年出道至今已逾40載的村上春樹創作出許 多的長、中、短篇小說。作品中的男、女主角不乏是偶然,或是必然的相遇與分離。不同的選擇就會遭逢不同的命運。作品的結局有些是遵照命運的安排,有些是違抗命運的安排,諸多的驚奇增添村上文學的閱讀樂趣。 這如同中文的「命運」與日文的「運命」所呈現,即使前後顛倒,仍是人生的如實寫照,生活的一幕。 村上文學中營造的命運觀點,令人感受深刻,回味無窮。
貓咪的日常,你我的日常 日子從星期日到星期日,周而復始,情緒高低起伏! 你是否像貓一樣,追逐自己的尾巴? 你追逐的尾巴是什麼? 追求完美? 追求理想? 你允許偶爾的失誤? 允許心情的暫歇後再出發! 留白是我們的心意, 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一個內在可以停留的地方。 作者透過貓咪,詮釋每天不同的心情。 不同的腳,呈現內在衝突的拉扯。 預藏著眼睛被畫上×的魚, 牠又代表什麼呢? 在面對曾經或過往, 你是否有存放某個特別的記憶! 別錯過一本懂你的筆記書! 一本屬於你自己的筆記書! 你也可以從淡淡的憂傷、濃濃的思念、細碎的低語,創造你的內在幸福。 一本私密的繪本筆記書,留著許多的空白,寫下自己的日常,填滿屬於自己的故事。
《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六輯收錄的研究成果共計12篇。其中8 篇曾於第6 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發表,另4 篇為「特別寄稿講演稿」。 話說村上春樹文學中的「共鳴」,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談論的課題,透過文本分析或研究來呼應,也可以彰顯而出。村上春樹1979年出道至今,有長、中、短篇等無數的小說創作、雜文小品、翻譯作品,主題看似雜亂、零散。但若跨越創作形式,對作品有感之處來循線閱讀的話,村上春樹文學是自成一格,任何人都能體認出與自己心情或人生產生共鳴。
一個愛好烘焙、料理與文學的老師,訴說著她退休後想開一家這樣的餐廳,於是她帶著61位學生將她願景透過文字去訴說它未來的樣子!每個人用一個故事和一道料理,來呈現他們心中的《梧葉食單》。描述一家位於台北巷弄間的日式居食屋,客人只要講一個故事,可以是自己的真實故事,或是別人的故事,也可以是虛構的情節,老闆娘都會為客人特製一份適合這個故事的料理。 現今的社會,寂寞和悲傷的人越來越多,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每個人心中總有說不出的苦悶,若能用一個故事,換一餐美食。在食物與故事的交會裡創造另一種生命的療癒,透過款待與傾聽來溫暖需要被撫慰的心靈。 「梧葉」取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這家店吸引來往食客的最大的特色是用你的故事來換一份食物。 「梧葉食單」也是一張空白菜單的名字,在上面寫下你想要的食物,講出你的故事;如果還不知道想吃什麼,就先講故事,老闆娘會為你量身訂做專屬這個故事的食物。 從正午到深夜,梧葉食單在等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五輯收錄的研究成果共計15篇。其中10 篇論文是曾於第6 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以及5 篇「特別寄稿講演稿」收錄其中。 話說村上春樹文學中的「魅惑」,是無人能擋。將從中感受到的魅力跟誘惑,透過文本分析或研究來呈現,是可以彰顯而出。村上春樹1979年出道至今,有長、中、短篇等無數的小說創作、雜文小品、翻譯作品,主題看似雜亂、零散。但若跨越創作形式,對作品有感之處來循線閱讀的話,村上春樹文學是自成一格,任何人都能體感出其中蘊含著無限的魅力跟誘惑。
《我們終究還是錯過》一書結集淡江大學第32屆五虎崗文學獎得獎作品,分為新詩、極短篇、散文、小說四類,共計20篇作品。書名《我們終究還是錯過》,來自新詩類得獎作品的篇名。 五虎崗文學獎舉辦至今已卅二屆,這麼多年淡江學子的創作軌跡正驗證著校園文學獎的發展,校園文學,沒有社會性文學承載文學道統的大任而顯得綁手綁腳,不但自由大,也能盡情實驗各種文學形式;作品卻不必然是初體驗,一個校園的創作新人也可能有豐富的創作及生活經驗,這是目前在校園文學看到的希望。 我們終究還是錯過,這是愛好文學創作的淡江學子發出的喟嘆。是的,人生各個階段,我們都會錯過許多,「錯過」也是一個過程,讓我們學習照見生活與生命。
《村上春樹研究叢書》第三輯收錄的研究成果共計14篇。其中9篇論文是曾於第4 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的口頭發表論文,加之修改潤筆過的3篇基調講演,以及其他重要會議上的2篇演講稿,共計5 篇以「特別寄稿講演稿」收錄其中。 收錄的論文皆以兩義性的觀點對於村上春樹作品進行分析解讀,深化了村上春樹文學的意境。或是剖析了村上文學大膽的言語表現方法,或是以兩義性為切入點嘗試了進行培育批判式日本語策略能力等研究成果,內容多彩、豐富,值得一讀。
帶你了解你所不知的村上春樹! 以「媒介」的方式,輕鬆將你帶進村上春樹的世界,以各個角度解讀,並拾獲不一樣的感受。 本論文集可以稱得上展現村上春樹相關研究課題的寬度與深度的傑作。 此論文集標題為「村上春樹中的媒介」,分為「20 世紀篇」與「21 世紀篇」的姊妹篇出刊。各自收錄了 9 篇論文,共計 18 篇論文。各篇論文皆是以「媒介」為觀點,或是針對村上春樹作品以及創作活動進行解讀,針貶其文學的問題性。或是解析村上春樹作品的文章表達結構、或是探索村上春樹作品當作日語教材的可行性。也有調查分析現代日本傳播媒體中提及的村上春樹現象,進而重新反推日本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