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類別 ,共計1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城市摺頁:我把日子活成一片荒蕪

黃柏榮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3/12/01 出版

「去一個理想的地方,那裡也許無雨,也許有雨。」 黃柏榮 第一本攝影散文集 透過攝影及文字 探索我們所生活的此城 究竟是一種歸屬還是疏離。 黎明的國道漸感車流絡繹,車窗外刺眼的亮光引發更強大的疲憊感,那種感受不是盼望,而是痛苦地想逃離將至的彼岸。巴士行經三重再度泊靠,下車的乘客更多了,不過這次沒有新乘客遞補,因為大台北都會就是這群來自中南部乘客的彼岸。我也身在其中。 巴士繼續在二省道高架道路上前行,兩旁錦簇的樓房是我平生未有的視閾,一路連結到淡水河上的忠孝橋面後,不遠處的新光大樓意味著將屆的終點站。然而,這到底是不是我的彼岸,至今我仍沒有答案。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唯有我看見

療心粿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3/02/03 出版

童年的陰影、纖細敏感的心。他帶著一身戒備,像叛逃似的出走。 在異地的生活,並沒有他想像中的容易。他拋棄了很多,但同時生命也在他身上加諸不少,憂鬱症、身心科、一包包的藥袋。在痛苦降臨時,總會有人向他搭話。 「不要害怕,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 「別因此看輕自己。」 「你的感受也很重要。」 「真是沒用啊。」 成長過程、感情、職場、人際,有人鼓舞,也有人藐視,他就這樣嗑嗑絆絆的走下去,有時軟弱、有時自責、有時也反抗。但身體與心裡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傷,要如何才能痊癒。要如何才能與他人、自己和解呢? 有些傷痛即使癒合了也會留下傷疤,提醒著他一切都沒有結束。是啊,怎麼會結束呢?發生的事無可抹滅,但可以好好面對它。 與其逼它消失,不如平穩地與它和諧共存。 讓文字治癒我、也鼓勵你。寫給自己,也寫給病友的一本書。 「這場病好不了沒關係,找到與它共存的方法就可以了!」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今夜大雪紛飛

江逸蹤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2/12/12 出版

年輕時我們都期待下雪,沒料到一下就是大雪紛飛 「陶淵明說人生實難, 於今方知難的並不是如何應付生活, 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散文不僅是向外書寫,每篇作品之書寫也是自我回顧足跡時賦予意義的過程。模糊的過往僅能在字句中被擦拭,那是已經遠離的自我。   江逸蹤的散文集《今夜大雪紛飛》,從高中三年四班出發,寫出教育體制下躁動的青春歲月如何成為其生命的定錨。本書收錄三輯,輯一為完整人格的呈現,是經過「我思」之後的悵然。而後對於自我已不執著,遂分散在不同如鏡像般的場域。對作者而言,生命越來越確定的,只有游牧式的不斷遷徙。重複疊合,於是成為其逃逸的書寫方案。 附錄為作者對書寫的體會,以及散文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

曹愛蘭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2/06/17 出版

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裡 我只想擁抱心動的感覺   戀愛,衰老,病痛,死亡 五個年老的故事,串接著五個互不相連卻又密不可分的人生...... 一輩子有太多遺憾和悔恨,在沒有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還有機會彌補,追尋   年齡在此不是限制,而是儘管這個年齡了,仍同樣渴望情感,渴望自由,渴望自主選擇自己,度過餘生的模樣。愛情只能是我們想像中的樣貌嗎?而時間的流逝是否會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生命的最後,什麼才叫做尊嚴?   「花花凝視著鏡中的自己,依然是一個臉頰下垂,眉毛淡得幾乎看不見的老婆婆,她閉上眼睛想像阿盛的模樣,衰老的走路姿態,微微彎曲的背影,布滿臉上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再怎麼看都是位老先生。不過,兩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竟然只看到他的眼光、他的笑容,完全沒有注意到那些衰老的特徵。」   「到第三年時,無法言語也無法寫字的妻子常看著他,眼中帶有強烈的情緒。他試著問妻子,希望他幫忙嗎?妻子明顯表示是的。於是他一樣一樣測試妻子的願望是什麼,答案都是否定。最後,他鼓起勇氣問妻子,妳希望現在就去天國嗎?妻子如釋重負地點頭,眼淚奔出。」   這是本任何年紀都該知曉、也終將參與其中的,關於年老的故事。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裡,認真過好每一天,為未完成的夢想做最後的無憾出場。   「我深信每個人不論年齡都擁有追求自主幸福生活的權利。」 —曹愛蘭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處祂方:一名巴黎同志的愛與信仰之路

朴雨歌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1/10/21 出版

聖奧古斯丁:「去愛吧,然後做你想做的。」 那個夜晚,阿廷感受到強烈的主的召喚,從一個哲學研究所的學生,到決定踏入教會,成為神父。但同時,阿廷不曾向教會的人避諱一個事實——也就是對於男人的渴望。 在擔任神職的期間,阿廷結識了馬龍,一個混血、黑膚的男人。與馬龍的愛戀,在阿廷生命中掀起極大的波瀾。而在他離開神職後,馬龍也離他而去。 某日,阿廷又接到馬龍的電話,過往的回憶映入眼簾…… 質問人生、質問自我、質問愛、質問神,在信仰、同性戀與哲學的糾纏之下,一段對於自我、愛、宗教意義的人生歷程與自我剖白,一本屬於作者的半記事自傳體小說。 我的路途上亦有其他尋找同一途徑的旅人。知道我,其實並不孤寂。 從窗外望去是海洋, 世界似乎像是能夠乘載所有可能性。 圖像裡的人生, 將文字、潛意識、哲思、信仰、欲望,交融在這裡。 我們就像十字架,擁抱著愛與信仰、而交錯, 相遇在一點,而後又各自延伸。 鑰匙孔中的人們啊!是為著什麼而拖延躲藏? 但願世界就如大海般深邃、如陽光般炙熱。 各方好評推薦(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平靖/晶晶書庫店長 米亞/瑯嬛書屋店長 李桃/桃色壞男孩作者 揚/Podcast「談性說愛」主持人 黃思蜜/留守番總編 羅毓嘉/作家 生命就是一連串的旅行,旅途中會經歷的,有美好、有快樂、有辛苦、有悲傷、有驚喜、有失落,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探索歷程無窮無盡,沒有終點。 作者對於自我、愛、宗教意義的人生探索與剖白,像似我們也經歷一場自我對話與省思的半自傳故事,娓娓道來,令人動容! 我認為信仰不一定是神,不一定是國家,而是一個妳/你可以相信的中心思想,從內在做起,認同自己到愛自己,進而能夠付出愛給關心的人、事、物。 而此時此刻的一切,自有安排,活在當下,忠於妳/你的信仰,從愛出發,一切都是美好!──平靖/晶晶書庫店長 這是一本關於愛的辯證之書,在與信仰的衝突中,在飄蕩的人生之途,始終不放棄反覆詰問核對的,唯有「愛」。──米亞/瑯嬛書屋店長 我身為一位同志,也是一位前基督徒,主角阿廷所經歷的質疑與困惑勾起了我過往的回憶,其實除了信仰與性向,我們的人生也一直都在糾纏與拉扯,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同志議題書籍。──李桃/桃色壞男孩作者 《我處祂方》雖以宗教信仰和性傾向為出發,但透過主角的日記自白和與友人的討論對話,會發現其實就是一個反思愛與自己的故事。愛與自己讀來虛幻,可以淺白如吸眼球的社群流行用語,亦可深如無窮無盡的哲學思辨。故事是一場未完成的追尋,讀完沒有解答,正如沒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信念和信仰。追尋像是面對著一條顛簸蜿蜒的路,即便看似獨身前往,別忘了無論身處何方,有人會懂你的迷惘,會仔細傾聽,能陪你佇足,亦能與你並肩而行。──揚/Podcast「談性說愛」主持人 多數基督宗教會以神之名告訴同性戀「神愛世人,但你例外」,讓受神感召的同性戀內心產生巨大苦楚。我雖對開口閉口皆是神的思想無法共鳴,但卻會被人在信仰裡的迷惘與掙扎所吸引,而我也在這本有關思辨自我存在、信仰與愛的書裡,找到了需要的文字。──黃思蜜/留守番總編 無論是形而上的信仰,或者形而下的肉身情慾,我們每一個人的追索,或許都是那被無條件地接受與愛著的時刻——這本書所談的,正好就是這樣的故事。──羅毓嘉/作家

9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間距詩學: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翁文嫻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20/09/02 出版

美的事物,好像會撫摸你,調整你的內臟   每天在巴黎「大學城」窗內讀中國古典詩,而週末到龐比度看一整天現當代的畫,忽然每一個漢字脫離固定的解釋,跑出來。厲害的詩人,讓字交錯橫生舞動,卻還有一條極嚴密的線,有結構、有身體起伏的聲音。   原本是一隻馬,後來變貓頭鷹了,那樣的馬臉,不斷看時,確實是隻貓頭鷹。 廿一世紀台灣是個接觸無限的平台,逐漸裝滿各色人種,可讓我們在不同的詩質裡「酥」掉。  詩的「現代性」的意義,是尊重每一個世間物象如何伸展,詩人極度敏銳地去貼近,不動聲色地,帶給我們天地間物象的原型。如何正視華人心中遙遠雙方同時存在的狀況?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未來性」議題。 這本書,要在來源撞擊的「間距」調撥中,校正味覺,以至於語言。   讓我們一起進入「現在詩」──「詩」,是一個動詞。 本書各色與架構   站在「詩學」立場,本書是「詮釋學」的不斷更新。吸納法國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 2011年提出的「間距」觀念,將遙遠的法國經典及當代詩,連結三千年前《詩經》內異質成分,消融在華文現代詩語言美感之旁。提出新的詩學流派「字思維」:令字與字間,有更自由的連結,擺平西方句型與中國古典的隔閡。 全書結構分三部分:一、古典中文的當代性與國際視野;二、現代詩語言創新中的古典元素追索──賦比興之轉化;三、不同語言因「間距」而生的美感效果。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撕開的真相:我願為嫌犯辯護

開學文化  出版
2018/08/31 出版

★本書榮獲2014年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補助 ★作者榮獲傑菲女作家獎(Rona Jaffe Award) 一名年輕的法律系學生,一樁直實且難以啟齒的犯罪,一段拒絕被埋葬的過去 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到路易西安那暑期實習時,在幫一個被控謀殺的人辯護前,身為兩名律師的孩子,亞歷珊卓堅定地反對死刑。但當她看著被定罪的殺人犯瑞奇.蘭利出現在螢幕上,聽到他的自白時,腦子突然出現了想要他死的念頭,她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驚訝,所以自法學院畢業後,便開始進一步挖掘這個案子。除了各種不同版本,他的故事還有種令人不安、神秘的熟悉感……   即使是最黑暗、最無法言喻的行為,犯罪行為都可能降臨在我們任何人身上。當亞歷珊卓凝視命案的真相,她發現自己陷入更複雜的論述,而不只是證據本身。證據無法解釋悲劇的原因,無法解釋瑞奇這個人,也無法理解這樁犯罪及她為何無法放下它。藉由檢視瑞奇案件的細節,亞歷珊卓被迫面對自己的故事,挖出被埋葬已久的家族秘密,認真審視影響她如何看待這件命案的過去。   但等待她的是另一項驚喜:她不是唯一在瑞奇身上看見自己生命的人。 作者耗時十年,開創性、令人驚心動魄的作品,顯示出法律比我們願意相信的都貼近個人,而真相也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更有力量。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

林芳玫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17/12/15 出版

台灣文學的作家,特別是長篇小說作者,對書寫過去的歷史有著難以放下的關懷之情,好像不透過歷史的框架,無法給小說人物定位並解釋其行為動機。小說無法離開呈現人物及所處環境(土地),但是台灣特殊的歷史處境,使得歷史架構中的空間與時間不一定能對應吻合,歷史很諷刺地總不在作家的掌握中,而是在文本與讀者感知的他方。     若以台灣這塊土地為出發點,同一個空間發生了一次次外來政權的統治與撤退,每個政權看待歷史的方式也有不同,因此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也目睹了不同政治時代所形成的差異性的歷史敘述。不論是外省人寫的反共小說,還是本省人想要尋回被壓抑的日治時期歷史,過去都與現在斷裂,因此歷史好像總是在「他方」,而我們所處的現在,與過去有巨大的裂變與距離。 台灣的歷史小說,特別是此書所要討論的「台灣三部曲」,往往具有國族寓言的特色;施叔青三部曲的特殊之處,是關於國族主義的「除去」與「前去」,把當代台灣的國族爭議投射於過去的歷史國族身分並非一個整體性的大傘,把性別、階級、慾望、種族等較「小」單位包含在內。相反地,性別、階級、慾望等各種日常生活身分的重層堆積,才能形成國族認同。「寓言」(allegory),總是牽涉到「不在場」,那麼「台灣三部曲」作為國族寓言,就是以性別、階級及情慾建立重層身分認同,隱約召喚出不在場的台灣認同。「認同」是台灣文學的終極關懷,經歷複雜歷史時空環境存活的人們與其後代子孫,該用何種心情面對那些與自己以往立場不同的人呢?所以作家企圖通過書寫來召喚過去,彌合過去與現在的斷裂,甚而進一步望向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本書特色 本書以國族寓言貫串「台灣三部曲」,而每一部又以特定觀點來闡述該書特色,以文化學術的出發點,深度探討《行過洛津》、《風前塵埃》和《三世人》三書。 例:第二章《行過洛津》以人文地理學來闡述流動的空間。該書以清朝鹿港為背景,由鹿港的興盛與港口淤積導致沒落鋪陳空間化的歷史。本章核心概念是「之間性」(in-betweenness),打破二元對立,強調流動與曖昧。以該書深入描寫的商港為例,作者細膩鋪陳「海岸」景觀,而海岸既非陸地也非海洋,而是介於此二者「之間」。泥沙淤積造成海岸線的不斷移動,也隱喻中國∕台灣、異鄉∕本土、男性∕女性等二元對比因素的相對性與互相影響。忽男忽女的許情,其性別位置與情慾流動配合上述流動與不斷改變的地理空間,暗喻台灣的變化與台灣認同的不確定性。身分編輯既是身體空間的運用——例如服裝的選擇、學習西餐禮儀、在公共空間抗議殖民政府、在私人風月場所賞玩女性衣著與音樂表演;身分編輯也在歷史時間與個人時間的交錯中展開:不同歷史階段或個人生涯階段會出現不同的身分元素之排列組合方式。      綜而言之,筆者從空間、時間、身分編輯三個面向來討論「台灣三部曲」,並從國族寓言的角度討論台灣國族想像的開放、流動、永遠在他方的「不在場」特質。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漫遊雙和:走訪城市故事

開學文化  出版
2017/11/10 出版

《漫遊雙和-走訪城市故事》有系統的以主題性、行旅路線角度,呈現雙和城市故事。本書規劃出八條路線,建議讀者以步行或騎單車漫遊等低碳交通方式,透過「城市故事導覽」、「瓦磘溝」、「濕地」、和「城鄉單車」等主題,探索這個如迷宮般的城市,並從中挖掘它的歷史風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最後一節車廂

謝予騰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15/10/02 出版

去吧!用逆向的方式,去要回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的年少歲月吧! 新銳詩人謝予騰跨入小說領域的生猛初登板!十則短篇,渲染出十幅文字洗煉、構思細膩,猶如直球對決般扣人心弦的作品。 這是一本獻給南國的情書:暗夜裡的嘉義中山公園、國道南段的逆向狂奔、濃霧籠罩的阿里山鐵路、銀閃閃的墾丁淺灘......島嶼南方的生活脈搏與城市紋理,在謝予騰動人的筆觸下,文字橫越時空,捲入迤邐曲折的夢境,攪拌著狂狷少年與好男好女的寂寞與迷情。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姐的園區工作日記

開學文化  出版
2015/01/01 出版

這絕對不只是一本介紹人工濕地以推廣生態教育的書, 這還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 看學姐如何從生態園區工作中發生的小事自得其樂, 挖掘 自然對日常生活的啟發, 除了種香草之外, 更種出 半本生活實踐的日記……   看不甘於單獨工作的學姐, 如何發揮馬克吐溫筆下頑童湯姆的 巧智,聲聲招喚夥伴們自願一起工作, 只不過湯姆最後得到一顆蘋果, 學姐卻老是要做點心給夥伴們吃……她也很想色誘他們來工作就好, 不必做點心……   再看看寸土寸金的永和水泥城市裡, 竟然有一片珍貴的人工溼地, 裡面活生生走出來一個驕傲的穿著雨鞋, 扛著鋤頭, 悠閒又有態度的都市農婦身影……. 學姐的大學同學說: 從「學姐的店」 到「永和社大步道社」 ……   她是一個 生活哲學家……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記事詩

邢悅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14/12/01 出版

《記事詩》是一本會旋轉轉的詩集 讀者在閱讀這本詩集時會隨著作者心境的起伏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一首首的詩歌 這是澳門設計師的巧思 心隨境轉的詩集是開學的首次嘗試 希望讀者會喜歡 -------------他沒有裝訂錯誤 人浮於事,這是一部寫於而立之年前後的詩集,簡單得不必歸類的個人抒情史。繼《輕度流亡》之後,我依然認為詩歌必須保持私密性,卻逐漸感受到詩歌最有效的記錄性被時間所沖淡。即事書寫,不是全然如實的記錄,而是對各種生活經驗作一種因地制宜,有始無終的時空過渡。 邢悅追憶童年與信仰,「聚燃於時間與記憶最偉大的枯枝」;各種悲歡與生命意識的復甦,「在萬物的腳跟前,意識疼痛的針孔中/只有鮮花才能穿越土地」;各種追憶與生活的境遇,在漫長而古老的節奏裡。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親愛的鹿

謝予騰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14/11/01 出版

宋尚緯 堅持沉默與抒情兼具批判,比詩人的上一本詩集寫得更加進步,也更為涉入所有生活相關的事物,諸如社會、情愛,與各種情感,是一本沉默厚重且抒情的詩集。 陳政彥 無論是召喚歷史的古老畫面、軍旅行伍的荒謬日子或者只是尋常不過的生活片段,在謝予騰一貫抒情語氣底下被一一柔焦,彷彿我們總是念念不忘的美好/風景。 林餘佐 讀予騰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一種屬於日常生活的詩意,在日子的夾縫裡予騰將意象調度,讓我們看見清澈的詩句。在輯二「兵疫」的作品最令我玩味,予騰在軍營中以柔軟的詩意來抵抗鋼鐵的紀律,這樣的詩句來自於身心深刻的體會,予騰提煉生活的雜質留下了屬於他自己的意義。 辛牧 謝予騰是翻譯夢境的高手,透過詩句,他將感情的漂泊說給黑夜去聽。 蔡淇華 當生命卡彈 讓謝予騰的詩為你擊發 證明對愛,從未棄守 蘇紹連 新生代詩人群中,謝予騰書寫的題材寬廣,創作技巧紮實,美學容納度大;他在寫實/想像/敘事/抒情之間開闢詩的沃土,種植了新生代詩壇最為繁茂的詩林。 丁威仁 「如果有新鄉土小說,就應該有新鄉土詩,那麼予騰可以說是新鄉土詩的代表詩人,在他的筆下,所有文字會隨著他的主題變化出不同的風姿,無論批判嘲謔,還是一往情深,都是如此的精準,而土地在他的筆下,既新且舊,既現代又傳統,二元對立的辯證,竟能消弭矛盾而融合,非名家作手之質,無法達成。在新世代作家中,予騰是我心裏的首選。」 嚴忠政 謝予騰的文字像是在處裡電影的尾聲,他已經能把尾聲剪輯為所有影子的反擊。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些年我們一起虧的老師

楊采菲  著
開學文化  出版
2014/07/01 出版

笑話人生   自小我的記憶力就不好,獨獨對笑話過目不忘,想起兒時記憶,也大都是好笑的居多。舉個例子來說:我國二還有高一的數學老師,都很喜歡講笑話,他們講的笑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但上課內容我在當次段考前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不但喜歡聽笑話,還喜歡講笑話,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個交卷,為了要去佔搖搖椅。在搖搖椅上我仔細想著要講的笑話或有趣故事,並靜心等待其他同學交卷後也上來搖搖椅。等人數湊滿六個,我就開始掌舵,把搖搖椅搖得好快好高,讓每個同學都下不去,這時候,他們就只好聽我說故事了。   這樣的天賦,對我後來教學很有幫助,學生聽課聽得疲累了,偶而穿插幾個小笑話,就會讓他們樂不可支,完全忘記上課的辛勞以及英文的困難。我很快地成為受歡迎的老師。而學生也因為老師的「身教」影響,漸漸習得幽默的本領,在課堂上恣意揮灑,這些後來就成了我的笑話題材。   三年前我住在內壢,每天要通車到北投上班,搭車等車轉車的時間每天至少三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做什麼好呢?我一開始用來讀書,但發現車上讀書會暈眩,就試試用手機上臉書,但,光是看別人的發文,還不夠排解天天三個小時的空檔,於是我開始寫在車上、在課堂上還有在記憶中發生的趣事。   想不到一寫下去,反應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發送交友邀請來。我曾經連續好幾天都收到上百個交友邀請,所以很快地,五千個好友的額度就滿了,溢出去變成追蹤人數,短短幾個月,追蹤人數上萬。   這嚇壞了我,但也大大鼓勵了我,我開始更用心注意周遭發生的趣事,更努力回想過去的趣事,學生們則因為看到自己會被老師寫上臉書給上萬人看,也很認真用最幽默的方式和我互動,於是源源不絕,幾乎天天有笑話可以貼。   事情發展到這裡,我想大概也就這樣了。沒料到,有天許赫先生留言給我,說要幫我出一本笑話集。我大感驚訝,原來,我可以出笑話集嗎?   原來,生活上那些小事,是可以變成書的!   但這還不是笑話帶給我的最大收穫。   我在臉書上貼笑話的這些日子,有個男人很經常來按讚,並且在我的故事底下,也留一個發生在他身上的類似故事,呼應我。一來我覺得找到同類,他也是個幽默的人,二來覺得他很有恆心,持續寫這麼多字回應我,後來,這個人就成了我的男朋友,情路極其坎坷的我,終於遇見一個可以溫暖快樂相處的人。   某次上課,我因為又病又累又匆忙,沒有準備笑話,就滿懷歉意對學生們說:同學對不起,老師今天有特殊狀況,沒有笑話可以講,請大家原諒。   學生們說:老師,不用啦,妳來我們就很高興了。   我正感動於這句話時,他們又緊接著說下去:因為,妳本身就是個笑話…   當個笑話,有圓滿的笑話人生,真是一件幸運的事。   我很感謝上天給我這樣的天賦,也很感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給我幽默的家教,謝謝生命中每個和我共同製造笑話的長輩、朋友和學生,感謝許赫先生慧眼識笑話,感謝開學文化施榮華小姐編輯的辛勞、插畫家朱孝慈先生畫的插圖、斐類設計製作的封面、小河影片後製,以及靜謐時光樂團提供封底影片音樂。感謝我親愛的男友吳東晟先生願意收留我,並和我切磋出更多的笑話。   感謝每個幫助過我的長輩及朋友們,你們豐富了我的生命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