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基因之謎 在臨床治療時,常常可以發現許多因為肥胖所苦的患者有以下的抱怨: 「我和朋友都吃一樣的飲食,為什麼只有我變胖?」 「我一直遵守院方排出的飲食表,但是為什麼很難變瘦?」 諸如此類的抱怨,令人意外的相當地多。也有人為了想要減肥而採用運動療法或飲食療法,但卻無法如願的減肥。別人平均一個月可以瘦下八公斤,而這類患者則不論如何努力都只能瘦下五公斤左右。 為什麼有些人很難減肥?--這是一個只要是接受肥胖治療的人都會碰到的問題。這些患者很容易令人起疑:「他雖然口口聲聲說沒有偷吃東西,但說不定瞞著別人背地裡偷吃呢!」即使是嚴格的遵守飲食規定,如果總是不見效果的話,對醫師來說,也是令人煩惱的。 但在一昧的想達到節食目標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也許不是因為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在歐美的醫學界就發現了一個與肥胖有很大關係的基因--Ob基因˙˙˙作者簡介 吉田俊秀 1972畢業於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目前在原校就任講師。致力於研究肥胖症的原因與治療方法。96年發表「日本人中有三成的人患有肥胖基因異常」的調查結果,得到廣大迴響,目前已經以其獨特的食療法治癒肥胖患者超過1000人。
精神與物質並重 雖然本書是以減肥為主,但希望各位能以身心如一的觀點,當成是一本人生書來閱讀。 我們蒙受科技進步的恩惠而生活,科技應當是所有人類進步的手段,想不到科技的力量,不但帶來了負面效用,奪走了人及生物的性命,甚至還傷及了這個美麗的星球。 德蕾莎修女曾說:「精神的貧困比物質的貧困更為不幸」。這句話與我所從事的「人性業」工作,有著相同的價值觀。 一言以蔽之,事實是不論物質多麼富裕,凡是精神愈貧乏的人,就愈容易發胖,所以許多女性減肥者就是因為尋找心靈的滿足而採取行動的。 根據過去對於減肥的科學性固定觀念,是無法因應如此的欲求,詳情請容在內文中說明。以女性的情況而言,又在生物面上重疊了「食與性」的宿命,致使精神活動受到強大的影響。 倘若忽略了這個生物面的事實,女性的減肥是無法成功的,這樣的認識,是我在長年實踐經驗中所獲的確信。 作者簡介 瀨野文宏,一九三七年生於京都府。曾任都市銀行分行代理經理,現任福岡美姿研究所負責人。根據腦科學、營養學及心理學等各方面的研究,確立了消除肥胖的獨特實踐法,在十八年內解決了將近一萬名女性的困擾。興趣是讀書,與妻子育有一男一女,父親、母親及兄弟六人皆是健康、有朝氣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