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的性平權益何在?媒體內容如何呈現、維護並彰顯AI世代的基本人權?《AI世代性平傳播倫理》集結學者、媒體主管、公部門立法者、私部門專業人士,從台灣性平立法發展與實踐提出己見,記錄AI世代性平傳播法規倫理與實務案例。
本書以兩大面向來探討數位時代的傳播倫理與法規。第一大面向是新聞傳播部分,除了電視新聞報導的倫理法規外,更將數位時代新的議題進行整理與探討,如搜尋行銷的倫理與法規、網路平台新聞議價與問責機制的倫理與法規、我國置入性行銷與贊助的相關法規,內容亦多藉由國外的相關規範來與我國的特定傳播議題進行腦力激盪。此外,本部分亦置焦於社群媒體上的溝通倫理與法規,畢竟在自媒體時代,瞭解社群溝通的邏輯確實有其必要性。 第二大面向則是公關與廣告的部分,特別是在網路時代中,公關專業倫理與廣告相關法規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除了廣告實務工作者或是代言相關產品的YouTuber都更有必要深刻瞭解以避免觸法外,消費者也得要能夠辨別網路時代中虛偽不實廣告的可能樣態,才能確保自身權益。最後,隨時網路影音時代來臨,在製播相關影片或直播過程中,仍有些要掌握的原則與需要瞭解的規範,本書都有專章深入討論。
1980年代數位科技開始進入「人類文明」,2000年代數位科技已經完全成熟,人類生活無處不受數位科技影響,至今生活充斥著各樣3C產品,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誕生,更是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形態的模式。從1970年代發展至今,已進入電子數位媒體急速發展與網際網路尖端科技的時代,隨著個人電腦日益普及,可說是完全進入「複合媒體」與「新媒體」新視界的形式。 本書共分九章,從影像新認知、讀圖時代新觀念、影像訊息原理、美學概念、影像傳播,到攝影未來之路的發展,由淺入深並淺讀易懂,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一。對於影像創作者,如何透過影像傳達理念與想法;對於觀者,如何接收影像的訊息,瞭解創作者的思維,這正是所謂的影像本質與核心價值,也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二。最後,談論新媒體所帶來影響力,及攝影在新媒體新科技衝擊之下,如何開創一條新出路,則是本書內容最大特點之三。
本書從四大面向來聚焦與傳播倫理法規之相關議題。首先,在總論部分,先將我國傳播法規體系作一鳥瞰,同時介紹我國有線電視系統經營之法規與現況;第二部分是介紹新聞倫理與法規,內容包括傳播倫理與媒介第四權,電視新聞報導之法規倫理,傳播誹謗與隱私保護,網路時代的新聞報導與著作權,情色資訊、兒少保護與表意自由。廣告倫理與法規是本書置焦的第三部分,內容除了先陳述廣告代理與公關業之倫理外,進而說明廣告自律、虛偽不實廣告與吹牛廣告之相關內容,接下來則分別敘述食品、化妝品、藥品與競選廣告之倫理與法規;在結論部分,本書亦將兩岸傳播交流法規作了歸納分析,現今社會中之傳播現象與媒體素養的重要性也是值得關心的議題。在討論完這些主題後,良知與實踐:傳播倫理與法規的重構,除了作為本書的總結外,亦期待能夠激起社會對相關議題之正面反思。
本書將實務發展與理論演進同時俱陳,再將國內各媒體的最新現況、生態做一全面性的掃描,使同學不只入門,還可以一窺堂奧,全書並對台灣各平面與電子媒體的經營策略與管理做一深入的分析,使同學有實際的案例可為參考,最後再以管理的藝術與必要知識加以補充。特別要提出的是本書在附錄部分,作者從實務觀點為企業發展提出諍言。本書除為一般新聞科系同學作為入門書籍之外,對管理科系的同學而言,也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符合需要:配合媒體現況之管理需求而編著 *實務導向:理論與實務兼備 *深入淺出:全書讓同學對媒體現狀與發展有全方位的認識 *特質培養:著重管理者之領導統御的藝術與技巧 *觀點前瞻:鑑今知未來,掌握媒體趨勢 *職業取向:可作為有志媒介組織管理工作者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