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一輛車 一段人生 那些日子 這些故事 好些沉思 看大學教授混跡街角小販,如何從咖啡的氤氳、世俗的交易中,體悟生命的真諦。 一位哲學系教授在險死還生之後,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揮別了狹小的研究室,踩著改裝鐵馬,載著自製吧檯,在臺南街頭賣起手沖咖啡。這本日記不只記錄了赤崁樓、海安路的市井風情,也反映出小販生活的點點滴滴;更特別的是,作者將人生的複雜滋味沖泡成了一杯杯「哲學咖啡」,酸苦甘甜,至今讀之仍是餘味無窮。 每一個人,對於如何滿足生命缺陷,圓滿人生,想法皆不盡相同。 而咖啡與人群,正是最好的介質。咖啡具備了無形卻濃郁的感官饗宴。人群則能將此濃郁凝聚為實地發生的場所,人們在彼此交流之後,留下咖啡的回甘和交談的情感,維繫出唯有當下相遇,才真正深刻的記憶。即使沒有熱鬧鋪張的開幕典禮,也沒有因為雅士名流聚集的鎂光燈身影,謝教授仍以細膩的觀察與豐富的人生經歷,吸引了臺南在地一雙雙向咖啡攤投以溫暖和友善的目光。 且跟隨著這輛渴望夢想與故事的鐵馬,來杯純粹豐富的香醇咖啡,迎上赤崁樓與海安路的人文風景,配上即興的哲學對話,感受生活的真諦!
在品味咖啡的同時,你就已經遠離紛擾,喚醒內心潛在的孤獨感受。 而孤獨所帶來的自由與超越,將讓想像力不再受到任何羈絆。 本書以哲學思想為基底、咖啡美學為媒介,邀請對於咖啡與哲學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探索生命的孤獨、與他者的相遇、以及對自然的省思。 第一篇「咖啡的孤獨哲思」,即面向自我的哲學沉思,從孤獨的美感中,開始學會面對真正的自己;第二篇「咖啡的他者哲思」,即面向他者的哲學沉思,說明 人在追尋自我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見他者的存在,從而得知,棄絕自己始能看見他者,而看見他者才能看到自己;第三篇「咖啡的自然哲思」,即面向自然的哲學 沉思,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談到環境生態的保存,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咖啡之為「物」的哲思中,體悟到「泰然任之」的道理。 來一場與天地萬有深度契合的相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