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清水寺坡路上方的垂櫻即將盛開、 想著從上賀茂川橋畔看去的山野即將繪上秋色、 憶起那日坐在町家老屋簷廊,沉醉在朦朧晨曦中的細雪飄落時分。 是的,我們就這麼又被京都召喚了。 ──看過了定番的觀光名勝,追逐過了櫻花及楓紅,也體驗過鑽進巷弄,探尋在地人的私房美食。已經數不清去了幾趟京都,卻又就是還想再去。 於是不知不覺就愈走愈邊陲、愈走愈巷弄, 偏執於滿足自我小主題、小美好的私旅路線。 無須再去計算到訪次數或追逐日常體會, 以大人的餘裕悠然於各個關西角落。 所以一次又一次,滿心期待地許下要再次與鴨川相會的約定, 計畫著這趟還要去拜訪哪些角落店家, 貪心地想要集滿京都的四季風情及遼闊的古都天際, 臣服於她獨一無二的魅力之下且心滿意足。 然後,也從京都出發,於周邊持續發掘旅途中的美好邂逅, 奈良、和歌山、城崎、久美浜、宇治、神戶…… 旅程風景點滴成回憶,不變的是悠然的怡然自得, 以及在一趟趟旅程中獨一無二的美好片段。 ※本書為《三回目的京都》全新修訂版
「讓我帶著你們一塊在巴黎二十區上上下下前進探險, 一步步深入探索這個有時令人氣得牙癢癢 但最後總是叫人著迷的城市!」 ——米粒Q 巴黎在你心中是什麼樣子呢? 是夢幻、是冷漠、是時尚,還是遙不可及? 巴黎20區裡,大大小小的店那麼多,要怎麼才玩得過癮,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城市,要怎麼樣四處探索,讓所有不可能變成可能? 10萬粉絲敲碗期待,人氣部落客米粒Q,這次交出她花了十年多次探索,費時三年撰寫的巴黎手冊,從巷弄美食到時尚大秀,從藝術殿堂到道地巴黎人的家! 在這什麼都有可能的夢想之都,一個愛旅行、愛作夢並熱愛時尚的女孩,從一個走馬看花的觀光客,到入住當地人的家去參加一場又一場精采的House Party。 轉角就遇見時尚頑童John Galliano出門遛狗,跟紅底鞋大師Christian Louboutin互相熱情擁抱握了手! 從跳蚤市場逛到選物店,最後竟拿了巴黎時裝周的門票,坐在最前排看著Chloé大秀! 無論你是美食族、購物狂、想要深度旅遊,還是抓緊時間走馬看花,這本書都能滿足你的願望。 這不單單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讓你更貼近巴黎更了解巴黎人的旅遊書,更是一本讓每個女孩都能實現心中浪漫想像的時尚小書。 本書特色 ◎上百家餐廳、飯店、民宿、甜點店、購物、觀光景點介紹 ◎探索巴黎人口袋中的私房景點 ◎勇闖豪華巴黎時裝周 ◎特精選巴黎旅遊路線規劃 ◎簡易實用法文小教學 ◎米粒Q私人旅遊筆記 讓米粒Q帶你玩遍巴黎 歡迎來到她的私心瘋巴黎饗宴。
海氣息、山微風、古美好、慢意念和好生活。 從觀光動線脫出,以好奇路線延伸, 屬於日常、令人憧憬的鎌倉緩慢旅行。 因在日常中的步調不能心如所想,於是人開始出發去旅行。 當期望心情放得緩緩的時候,旅行的方位不知不覺中就朝向悠哉氛圍的「鎌倉、湘南」前進。Milly也是每次一點點一點點的,愈來愈喜歡起這地方,然後漸漸的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脫去了旅人的外衣,只是想如日常的在這裡日常,度過憧憬的海街小日子。 不論你對鎌倉、湘南的認識,是來自於鎌倉大佛、閃閃發光的海岸線、率性的衝浪客、桑田佳祐的南方之星、《灌籃高手》的鎌倉高校前平交道、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還是江之電電車,無法否認,這個距離東京一小時車程的地方,獨一無二的山海悠閒氣氛,就連日本人也渴望來此朝聖,甚至在此定居。 究竟要去了幾次才能將鎌倉摸透?好似永遠都不足夠。那些熟悉的鎌倉角落及時刻,在一次又一次的到訪後,也變成自己的日常風景。從東京出發當日來回,漸漸轉而選擇居住在鎌倉,從「前往」鎌倉變為「回到」鎌倉。Milly搭上第一班江之電電車,在還未被遊客佔滿的鎌倉清晨街道漫步;或是夜幕低垂時到遊客散去的商店街探訪夜晚才營業的小酒吧。從三四日的停留,變成奢望有天可以短居,從旅行變成居住。 「怎麼又去了鎌倉?」 好像再多理由也無法說明清楚了,請親自去體會一下專屬於鎌倉的美好日子吧!
勇敢踏出舒適圈, 體驗世界另一側的生活,重拾與自己的孤獨對話。 上田莉棋告別人人稱羨的旅遊記者身份,以西班牙為起點,前進拉丁美洲旅行, 沒有訂下旅行計劃,沒有預設回程時間。 學西語結交世界各地朋友,做志工幫野生動物重回大自然, 上山下海看盡自然人文奇觀,樂天中南美人帶她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我知道地球上某個角落,總有人憑藉個人的小力量, 讓我們未來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我也希望從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可以感染到身邊的人,來集結成更大的力量, 哪怕能讓世界有一點點、一絲絲的改變也好。」 一個人旅行,做最多的不是什麼吃喝玩樂,而是學會當個觀眾, 不單是對別人,也還有和自己對話。 聆聽自己心裡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和接受那不完美、黑暗面的自己; 從中讓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成為更值得喜歡的自己。 讓我更加坦然面對自己,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跟價值。 「在沒有電視、網路、熱水洗澡的最低限度物資環境下生活,工作辛勞卻不覺得辛苦,能夠和動物單純直接的相處,就足以每日都笑得燦爛。見到當地原住民看似貧乏的生活,但他們卻從不缺少笑容和對生命的熱情。這趟旅行讓我更加坦然面對自己,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跟價值。 生活在一個把浪費當成習慣,過餘當成豐盛的社會,我覺得人類真的虧欠這地球太多了。 即使現在暫時回到繁華的城市中生活,我仍然不時想起遠方的動物朋友們;或許這些動物朋友們早就把我忘記了,但知道牠們能重回自然,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