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 書系 ,共計1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明末佛教研究(三版)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4/09/19 出版

全方位解讀明末佛教的精髓聖嚴法師傾注全力,對明末佛教在禪宗、淨土、唯識及佛門人物,做了全面性的分類、研究和批判。明末,是中國佛教融合以致於成熟的重要時期,在中國近代佛教思想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不僅在教內主張「性相融會」、「禪教合一」及禪淨律密的不可分割,對教外的儒道二教,也採取融通的疏導態度。而明末的諸大師,更有著容受一切佛法,等視各宗各派的寬闊心量。本書為聖嚴法師暨東京立正大學博士論文《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後,同一範疇之持續研究成果。研究內容多在精讀、多讀的基礎上進行,書中收錄大量可用的資料,為後世學者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線索,是欲進入明末佛教研究領域的讀者們,不能錯過的經典著作。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教中陰身思想之源流與發展

釋常延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12/13 出版

為今生劃下圓滿句點,以奔向美好的來生。 迎向來世的關鍵時刻,中陰身如何完成死後的轉生任務? 中陰身(中有)是為了轉生而存在的一種生命狀態。 中陰身轉生歷程的考察,其積極意義在於: 深入了解轉生過程的心念情境,是受到業力影響的事實。 生老病死的人生課題,本來就是不可分段切割的,當這一期生命結束之時,我們是否有能力在臨終時提起正念、平靜以對? 臨終時的覺性培養,必須奠基於個人平日的生活態度,以及覺知當下的能力。一旦認清這個事實,我們將會更願意在生前,謹慎抉擇自己的思想行為,並儲備資糧。 以期在生命最終的關鍵時刻,奔向更圓滿的來生。 本書是由《學佛五講》的作者,弘講佛法三十餘年的常延法師所撰寫,甫一完稿,就收到出版社的出版合約,但被當時正準備出家的常延法師所擱置了。近年來因為法師關注老年安養問題,認為老人安養議題與中陰身探討,具有不可思議的關聯性,因此再次促成出版因緣。 本書初步完成漢傳、藏傳、南傳佛教對於中陰身議題的整理和研究。在宗教信仰方面,透過中陰身內涵特質的整理,有助於讀者區別中陰身和靈魂、鬼魅、亡靈的不同。 尤其對中陰身「轉身歷程」和「身心情境」的詳細描述,讓我們明白臨終時,中陰身被業力影響的實際狀況,為臨終關懷實務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個人自修、臨終關懷工作者的重要參考 ‧本書推薦給活在無常迅速中的每一個人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印度佛教史(四版)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23/09/18 出版

多次再版,深受讀者喜愛及學術界好評 在佛教史上,印度永遠都具有獨特的地位 印度,是釋迦牟尼佛的故鄉。佛教雖已在印度凋零不振,但在佛教史上,印度永遠都具有獨特的地位,現今主要的宗派,如北傳、南傳、藏傳佛教的思想教義,均在佛教行之印度的一千七百多年間,完其大備。 聖嚴法師編寫的印度佛教史,從不同面向介紹佛教在印度的整個發展過程,豐富詳實,優美流暢,讀來令人意猶未盡,是佛教溯源的最佳入門書。 ●    緒說 ●    釋迦世尊 ●    原始佛教與三藏聖典 ●    阿育王與大天 ●    部派佛教的分張 ●    大眾部及有部的教義 ●    阿育王以後的王朝及佛教藝術 ●    初期的大乘佛教 ●    龍樹系的大乘佛教及其後的經典 ●    無著系的大乘佛教 ●    笈多王朝及其後的佛教 ●    從密教盛行到近代佛教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學真義

法鼓文化  出版
2011/11/01 出版

禪學真義不辯不明,禪宗的歷史懸案,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東初老和尚以真修實學,幫我們破解禪學迷思!禪的吸引力,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始終不墜。誤解禪學的人,卻可能比了解禪學的人更多。許多人不但將禪學當古董、當哲學鑽研考據,忽略心性問題,甚至質疑《六祖壇經》是偽經,懷疑六祖惠能傳法真實性,種種說法動搖人心,產生信仰危機。有鑒於此,東初老和尚執筆力陳禪學真義所在:「不談修證,不講『明心見性』,還有什麼禪學可說?」本書直探禪學真義核心,內容分為四大單元:一、叢林制度與禪宗教育,二、論禪學之真義,三、再論禪學之真義,四、關於《六祖壇經》真偽問題。從禪宗的歷史發展溯源,探究叢林制度與僧教育未來,肯定禪是東方文化的精粹。並針對胡適提出的《六祖壇經》是神會禪師所作的論說,提出條理分明的反駁,指出《六祖壇經》只有版本與見性問題,不應有真偽與思想問題。這些文章在發表當年不僅是真知灼見,在現在時空也深具啟發性、撼動力。

9 特價1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般若心經思想史

法鼓文化  出版
2011/03/01 出版

《心經》的表現法,是消極的、否定的、破壞的,但是在其言語裡頭卻是積極的、肯定的、努力的建設。透過本書,讓我們對《般若心經》的教史、教義,有更宏觀的視野和認識。《般若心經》內容簡明易讀、涵義深遠,是流傳民間最普遍而深入的一部佛經。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也是「諸部般若」的精髓。東初老和尚治學嚴謹,從無我觀、人生觀、世界觀等角度,深加剖析《般若心經》在佛教中的地位、組織結構、思想發展的過程;並以教理為經、佛教史為緯,重新賦予《般若心經》的時代新意。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9/12/11 出版

 蕅益智旭,為明末佛教「四大師」(紫柏真可、雲棲袾宏、憨山德清)之一,是一位梵行卓越又義學高深的一代宗師。他的整個生涯,在生活行履方面,是以《梵網經》為中心;在信仰行為方面,是以《地藏菩薩本願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為中心;在教理哲學思想方面,則是以《楞嚴經》為中心,而成就其一生的思想體系。  本書是聖嚴法師於一九七五年完成的日本博士論文,為法師細讀蕅益大師現存五十一種、計二百二十八卷著作的研究成果。內容主要探究大師一生的信仰、思想、學理,乃至修行境界。全書二十餘萬言,共分五大章:智旭的時代背景、智旭的生涯、智旭的宗教實踐、智旭的著作,以及智旭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全書結構嚴謹、論理縝密。  透過聖嚴法師淵博的學識及獨到的見地,引領讀者深入蕅益大師的內心世界,體解大師「事事為道業,處處為眾生」的悲心宏願。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仲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

蔡耀明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6/02/01 出版

以研究方法,替佛學建構打通出路;探討佛教的定慧之學,藉以認識佛法專業修煉的內涵;爬梳如來藏的理路,進而彰顯無盡生命卻帶著客塵煩惱之實相。 依於無盡生命,從事永無止盡的學習,導向生命的無限開展。──蔡耀明 具有社會學、哲學、佛學背景的作者,以尊重多元的研究方法,同時強調宗教專業內涵的重要性,不僅豐富了佛教研究的內涵,也展現獨特的佛教研究風貌。書中所收錄的九篇佛學論文,無論從佛教禪定學、佛教般若學,到探討不動佛法門與佛教聖化觀,以及如來常安住與眾生界不增不減的修學義理,篇篇條理嚴謹、論述清晰,在在顯示出作者獨到的析理與見地。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聖嚴法師的禪學思想

辜琮瑜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2002/07/01 出版

作者在書中主要針對聖嚴法師之禪修思想,做深入而有系統的研究,而這也是〝第一本〞研究聖嚴法師禪學思想的專書。聖嚴法師禪法同時承接禪宗臨濟、曹洞二大法脈,亦融有日本禪法之精髓。然而法師的禪法究竟揉合著哪些元素?這都是想一窺法師堂奧者,心中最感興趣的課題。無論是想要理解聖嚴法師之禪法,或僅僅只是對禪法好奇,這都是一本極為重要的指南。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是我思

法鼓文化  出版
2002/03/20 出版

如是我思  昭慧法師的論作,很具說服力和吸引力,觀念不落老套,運用文字的技巧,和對於資料的採集處理,極獲好評。本書為作者近年來學術論著之總合,文筆流暢,質量並重,值得仔細研讀。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法鼓文化  出版
2000/02/01 出版

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本書可以幫助讀者簡易而完整地進入漢傳佛教的世界,掌握其主要精神,領略其深刻內涵,了解漢傳佛教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亮眼文化明珠的因素,體會其智慧生活與明日的發展,書中同時收錄多位專家對漢傳佛教的研究作品,頗具參考價值。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代佛學人物演義

朱秀蓉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9/02/01 出版

當代佛學人物演義  本書專訪數十位在當代深具影響,且致力於佛學研究及佛教文化推廣的國內外學者們,他們對台灣佛學教育的熱情與關切,數十年默默耕耘,不計代價地貢獻與付出,豐富台灣本土的佛教文化,也開啟佛學新視野,這是一本精彩有趣的人間菩薩故事行誼。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菩薩戒指要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8/02/01 出版

菩薩戒 聖嚴法師研究大小乘律學三十多年,注重佛陀制戒的精神-清淨身口意三業。法師以通俗、簡易、實用的寫作風格,使讀者易看易懂,又不失其學術基礎的內涵。本書的特色,著眼於大乘菩薩戒的弘揚,把菩薩戒做了全體整合與條理的工作。 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利益眾生戒,是菩薩戒的特色,也是菩薩戒的總綱,涵蓋了全部大乘佛法的精神;止一切惡、修一切善、渡一切眾生。即是以清淨三業、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為根本精神的菩薩戒法。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一九三○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縣,十三歲於南通縣狼山出家。一九六一年入高雄美濃閉關六年。一九七五年春獲得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歷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文化大學及東吳大學教授。現為農禪寺及美國紐約東初禪寺住持。一九八五年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致力於佛教教育及學術工作的發展,舉辦國際佛學學術會議,並與國外佛學研究所簽訂學術交流計劃。一九九二年成立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積極籌設人間淨土的法鼓山。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藏佛教史

聖嚴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7/11/01 出版

西藏佛教史 平均高度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西藏,由於其民族風格獨特強烈,一直深深吸引著世人;在好奇與一知半解下,轉世活佛、金剛上師和灌頂加持彷彿就代表著西藏。本書從歷史的角度,切入藏傳佛教的核心,為您詳實介紹西藏佛教的起源發展、佛學思想及其在佛法修持上的特色,並為您一解喇嘛、活佛的神密面紗。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初期佛教家庭倫理觀

繼雄法師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7/01/01 出版

張九成思想之研究  宋朝儒學家張九成,為大慧宗杲禪師的至交,大慧禪師在禪宗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人的交往,使張九成受到朱熹強烈的批評。本書對其學問及在儒學史上的地位,作了全面的探討。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七佛通誡偈思想研究

釋真慧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2/11/01 出版

七佛通誡偈思想研究  本書是瞭解「七佛通誡偈」中的「七佛」來由,透過經典的比對,找出七佛的類似性問題,諸佛成佛常軌,以及佛法流布時與印度思想結合,多重層面的分析,有助於了解佛經的微妙。

9 特價1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維摩詰所說經敦煌寫本綜合目錄

江素雲  著
法鼓文化  出版
1991/12/01 出版
9 特價1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