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對此,《宣教心視野》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本文集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包括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創辦人金綸湯遜、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著名神學作家派博、國際靈風事工主任萊特等。這本書凝鍊眾人之經驗與智慧,實屬難能可貴、無與倫比。本文集由洛桑元老級人物溫德博士與宣教大將賀思德等人精心編排,從四個角度解析宣教──聖經、歷史、文化以及策略;中文版則分成四冊面市。它從聖經視野確認宣教的中心性,從歷史視野回顧福音傳播的軌跡,從文化視野了解福音如何兼容文化又超越文化,從策略視野探討宣教者如何運用各種資源工具將真理介紹給特定族群,是每一位胸懷普世宣教者必備的知識工具書。《宣教心視野》自1981年問世,影響力與日俱增。它同時附設十五堂課的研習班,在北美有數百人負責課程安排,另有超過一百間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使用本書作為教材。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學員修習後自主地將課程改編,引入不同地區教授,包括歐洲、非洲、南美洲、紐澳、韓國、印度、中國等;其影響範圍仍然在擴大中。此書內容亦與時俱進,除了更新與修訂外,在當中可聽到更多來自年輕領袖、女性與南半球國家的聲音。好評推薦:「神在我們的時代正興起一支全新的天國志願軍。這本《宣教心視野》將成為這波浪潮的重要工具書,它集結了當今有關宣教的文章,出類拔萃、無出其右。」──萊頓‧福特(Leighton Ford),前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主席「歡迎加入這場涵蘊無窮、教人枕戈待旦,又迫在眉睫的探索!」──溫德(Ralph D. Winter),《宣教心視野》主編
教會牧養帶領的入門手冊!教會是上帝蒙愛的兒女,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的美善之事。然而,教會所在的地上是順服於空中掌權的惡者,今世的風俗無可避免地影響世上生活的人。華人教會是否有適合自身的因應之道?《教會輔導概論:理論與實務》是彭懷冰牧師特為華人教會撰寫的著作。他以多年在華人世界的牧養輔導經驗,整理聖經與心理學對輔導諮詢的理解,並以教會的立場剖析今世的風俗。本書又以人生歷程為軸,展示教會的各樣輔導事工──從出生至死亡、從兩性與交友至婚姻與家庭、從個人工作至生活團契輔導。本書理論與實務的交錯穿插,能使教會的牧長輔導,或關心教會團契發展的同工會友,一同在基督的愛裡建造教會,預防弟兄姐妹軟弱時跌倒不起,或在經驗軟弱時彼此扶持。好評推薦:「本書對於『教會輔導工作』的各方面都深入且豐富說明。……畢竟,西方的教會輔導,無論是理論、技巧、處遇歷程等,都無法全盤移植到華人的土地上。聖經的真理不可變,但輔導的方法必然要因地制宜,因時考量。」──彭懷真副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會在訓練平信徒領袖時,實在亟需加入一些適當的輔導訓練課程。彭懷冰牧師這本大作《教會輔導概論:理論與實務》,正好切合這個牧養策略,可以作為廣泛參考的一本書……可幫助初學者對輔導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吳榮滁牧師,美國麻州羅威爾華人聖經教會
相信上帝也需要用大腦!? 覺得信仰跟現實生活脱節? 覺得聖經讀過去,總是船過水無痕? 你需要開始大腦的重量訓練,讓真理的理解進入價值觀的層面! 一起跟著睿智雞精進行深度的信仰反思! 什麼是睿智雞精?──深度靈修操練 有別於心靈雞湯提供軟性且淺顯的療癒勵志性短文,睿智雞精借用雞精具有濃缩補品功能的形象,提供從聖經與神學提煉精華的雞精透鏡,内容軟中帶硬、淺 中有深,有助培養基督徒提升視域、活化思考的信仰智慧,增強健康的信仰體質。 如何服用睿智雞精?──小組或讀書會使用效果最佳 本書分成春、夏、秋、冬四段,每段有30篇雞精、9篇大雞精,全書總數156篇,可作為全年閱讀反思的材料。每篇文章都有提供思考問題──導向具體落實、實踐應用,可供小組討論、讀書會或個人學習使用。
二十世紀九〇年代手機開始普及,引發了一場無形的社會文化革命,使得資訊的搜尋、購物的習慣,以及人際的關係上,產生大幅度的轉移;最明顯的變化是,應用的重要性儼然成為主流文化。 傳統上科學新知的發展,必然走到觀察、解釋與應用這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在過去一百多年來,逐漸被運用在教會中,豐富了我們歸納式查經的心得,更豐富了我們追求教會成長的方法。作者從二十二歲信主,接觸到歸納式查經法並竭力研經了五十多年,也累積一些心得。有感於教會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作者於七十二歲時,聖靈催促他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 《應用神學》共三冊,全四十二章;從第一冊的形象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與密碼神學等應用神學的主題。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激起教會界有心人士在應用神學上的注意,從聖經中汲取那垂手可得的生活智慧。
你可能聽過,全本聖經就是一個恢宏的救贖歷史故事。由於聖經含蓋多種文體,無法單純像故事書一樣閱讀,你可能需要「見樹又見林」地閱讀與思考。更進一步,你想了解故事所包含的「聖經信息」,那麼本書將成為你極大的助力。 作者布魯諾牧師是聖經神學教師,他抓出16個貫穿聖經信息的關鍵字,它們互相關連,又各具重要意義。當它們串連起來,共同指向一個核心信息──這與我們切身相關──透過本書清晰簡短的篇章,將滿足你想要鳥瞰聖經並掌握聖經完整信息的企圖心。 好評推薦 聖經神學是正確了解聖經的重要起點。本書簡短易懂,追溯其中最重要的主題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的發展,藉此幫助讀者了解聖經的輪廓。對牧師和會眾來說這是個非常豐富的資源。就讓克里斯帶領你們導覽聖經的中心主題—你們不會失望的。 R. Albert Mohler Jr.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The 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 基督教神學Joseph Emerson Brown 講座教授 對個人讀經和小組研經來說,這都是一本理想的材料。克里斯對於十六個聖經詞彙和觀念簡潔淺顯的解釋可說是一套讓我們得以更詳細檢視聖經整全信息的透鏡。讀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聖經各個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也能夠透過聖經神學認識整部歷史。 Chris Brauns 紅磚教會牧師(The Red Brick Church, Stillman Valley, Illinois) Unpacking Forgiveness、Bound Together 以及When the Word Leads Your Pastoral Search 的作者 作者在探討幾個貫穿聖經的救贖敘事重要主題之際,清晰、簡短而輕快地帶領我們穿越聖經篇章。就與日俱增的基督教神學書籍來說,這是絕佳的貢獻;本書有助我們「整合全本聖經」,並更深入了解至高上帝藉著耶穌賜下的救恩。我向各位推薦這本書,並為它的果效祈求,能為教會眾多弟兄姐妹帶來祝福與真知。 Jon Nielson 普林斯頓大學,基督徒聯合會(Christian Union, Princeton University)事工總監 Gospel-Centered Youth Ministry 編者之一 我們所處環境亟需這類能夠裝備基督徒以了解整部聖經的可靠工具,好幫助人們將之應用在生活與事工上。我期待本書的出版能及時成為大家的幫助。 Bill Walsh 國際福音聯盟(International Outreach, The Gospel Coalition)總監 繼作者上一本暢銷益人的好書《十六句經文讀懂聖經》之後,他又為教會造就門徒的使命打造出一件旗鼓相當的利器。作者在字裡行間展現他對聖經神學的真知灼見及其培養下一代僕人門徒的熱情;他的文字功力不但令一般信徒理解,就連老練的信徒也能深受啟發。克里斯在每一頁都透露出他的風格,帶讀者領略整部聖經,對上帝的故事有全方位的了解。本書的架構與文筆不僅合乎克里斯以往樹立的高標準,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全地的教會了解上帝的真道。 Jonathan Arnold 博伊司學院(Boyce College)基督教神學與教會歷史系助理教授 奧古斯丁榮譽學院(The Augustine Honors Collegium)院長 安德魯富樂浸信會研究中心研究員(Andrew Fuller Center for Baptist Studies) 大使命就是把福音故事從頭到尾串連在一起的線索。克里斯簡單明白地勾勒出上帝真道的主題,進而形成基督徒生命與使命的根基。本書以簡潔輕快的筆觸,認真探討聖經神學。此書勢必將成為北美與世界各地教會的祝福。 Scott Dunford 國際萬國宣教浸信會動員副總裁(Mobilization, ABWE International)
以往閱讀聖經時,很常把新約聖經中的「福音書」當作故事記述或是語錄彙整來看待,對新約聖經成書的認識,也是停留在由一群人編彙而成。直到十九、二十世紀,才有學者開始以歷史的角度去查考耶穌。 閱讀陳嘉式牧師的著作《造訪西元一世紀的耶穌》,可從中感受到這本書不只是透露對信仰對象的追求,更是想在這個講究科學的時代中,將「耶穌」有血有肉地刻畫在讀者眼前:耶穌不只是寫在聖經或歷史書中,更是曾與我們同活在一地球上。書中循序漸進地按照聖經內容,佐以解經大家的文獻,將耶穌在世的人生足跡,建立出合乎歷史法則的生平;條理清晰地根據福音書記載,將耶穌的傳道事工並教導,整理出跟隨者告白其為基督的關鍵因素。 書的副標「從歷史的耶穌到信仰基督的連接線」,很明確地道出陳牧師是以歷史學角度,探討「耶穌」這位約兩千多年前出現的人物,為何有那麼多人會認定他是救主、基督。陳牧師不單是將學術界中,對耶穌歷史性的論述和疑問提出回應,也將新約聖經有關耶穌的所作所為作出系統性的探討。 在書中陳牧師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福音書當初寫作的目的是在宣揚、見證耶穌是上帝所差賜的基督。在神學界及出版界的努力下,有許多中文翻譯名著及參考書可讓我們更了解聖經,但是以中文寫作來探討歷史上的耶穌的專書可說是少之又少,而從討論歷史上的耶穌進而連接到信仰問題的專書則可說是稀世之珍。這本書不是一本歷史參考書,而是一本深入淺出、用詞考究,研究耶穌在世生活的見證書,無論是否已告白耶穌為基督,都可在這裡獲得更進一步的認識。
馬偕拼搏的宣教人生,活出「焚而不燬」的生命以及「Akolutos」的見證。「焚而不燬」的異象源自於上帝對摩西的呼召,那是上帝同在的記號;Akolutos (ἀκωλύτως,自由不受捆綁)」的見證出於聖靈大能的臨在,那是實踐大使命的表徵。一個是舊約先知的傳統,一個是新約福音的傳承;一個是回應呼召的典範,一個是宣揚福音的典範。 從「焚而不燬」到「Akolutos」,表明馬偕所宣揚新、舊約的上帝,正是一路引領他、與他同在的上帝,在宣揚福音的路上雖遇艱難卻不被攔阻,上帝的攝理奇妙可畏,上帝的旨意必然成就。 好評推薦 「這本書出自謝博士的博士論文,其實就是一位宣教師寫另外一位宣教師!……筆者大力推薦這本馬偕素描,相信此書必定能使你眼界大開,引導你進入馬偕的深層內心世界,被其豐盛的生命體驗深深觸動,也同樣嚮往成為一生回應上帝呼召的人!」──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系統神學教授 「作者具優秀的做學態度,優質論文研究成果作基礎,介紹馬偕這福音拓荒使者宣揚福音的神學素描。始於馬偕在台宣教的敘事脈絡,繼而探討跨文化宣教面對的重要議題,最後提出宣教與神學的反省作結,極具學術價值。」──溫以諾,美國西方神學院 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及教育學博士課程主任 「謝博士的研究走在時代的前沿,讓馬偕研究更新升級,並帶來一種超越了過去的閱讀觀點。……為增進相互理解和共同異象使命帶來巨大的貢獻。」──蔡約拿(Jonathan Seitz),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宣教神學教授 「本書是由謝大立牧師的神學博士論文改寫而成,因此應該算是宣教學領域的作品。……他的新書可以說為馬偕學開啟了新敘事,也為福音的『自由不受捆綁』(Akolutos)作出深刻的詮釋,真是可喜可賀,在此誠心推薦!」──鄭仰恩,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教會歷史學教授 「謝博士將馬偕看作是宣教歷史的一部分,不僅僅只是傳記,更是從宣教神學的視角將其視為神學。……然而,光是就如何使用材料,對馬偕牧師的研究者而言,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書。」──賴永祥長老,前台灣大學教授、前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副館長 (推薦序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提出「馬偕新觀」,主要是要從馬偕的宣教師身分來認識他,畢竟他是一位宣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宣教師徒,並無必要承擔過多宣教使命之外的諸多名號與重擔! 「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心樂意!」馬偕一番話語,大大震撼了人心。其實,當時馬偕全家五人,正預備航向1895年日軍接收四處戰亂中的台灣,有如一場邁向死亡之旅。但對他而言,卻是「回家」,以回到台灣,作為他人生故事的結尾;馬偕一生57年,其中過半——29年在台灣,在台灣落地生根,娶妻、成家、生子,全家埋葬在「最後的住家」——淡水。 因此,「馬偕新觀」就是回應馬偕對讀者的邀請——接著把故事說下去的挑戰:「然而還有一半未能說完,這些章節只不過是零碎的。並非今日或明日這個故事就可以寫完,真正的故事尚未結束,它才正要開始,許多章節正要逐一地加上去,這些都是出自上帝那本沒有人讀過的書。」 今日我們來到20世紀的20年代第三年,世局仍然動盪紛擾,在當今處境中我們將有什麼樣的信仰見證呢?讓我們透過一本好讀、易懂的書,重新認識馬偕。 記念馬偕就是要在當今處境活在馬偕異象中,把馬偕的故事在今日繼續講下去!
使用手腳,實踐生活 ── 如何將神的話應用在生活中?作者有感於教會的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因此提筆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從第一冊的形像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密碼神學等四十二章應用神學的主題。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激起教會對應用之重要性的認知,並活化神兒女對生活應用的智慧。
為真道辯護,使人心悅誠服歸主! 「神能創造一塊祂都搬不動的石頭嗎?」如何解答類似的信仰難題? 華人神學界最著名的系統神學與護教學教授黃穎航博士在本書中簡單明瞭地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解答。本書內容是由黃博士在不同時期撰寫的短文所組成,透過經 文解析、書評書介、研討會回應、生活感言等書寫方式,將基督信仰的真義做了深入的詮釋。每篇短文可看出黃博士思慮周密、論證簡單明快、論點清晰有力,顯示 出他多年深入研究科學及神學的深厚功力。從探討的主題來看,無論是三位一體教義的重要、認識系統神學與護教學、聖經物質觀、從聖經看同性戀、智慧的勸誡、 佈道的準則等,都是值得深思明辨的課題,也是傳道人或信徒應有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