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台灣基督教文藝/論著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什麼是漢語神學?(修訂版)

曾慶豹  著
橄欖  出版
2017/08/04 出版

「猶太人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因為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 (林前1:22-25) 如果保羅知道這個世界除了猶太人和希臘人以外還有中國人,這段話或許會可以改寫為:「猶太人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中國講道德,我們卻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在中國人為野蠻;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中國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因為上帝的愚拙總比人智慧,上帝的軟弱總比人強壯,上帝的野蠻總比人高貴。」 在中國近代的思想上,作為中國的「外來者」的基督教,被理解為應該成為中國「土生土長」的東西。作者認為,在一些據稱是「神學家」的漢語人那裡,他們竟想修改愚拙、絆腳石、羞辱,以符合儒家成仁、道家得道、佛教圓融的期待,這不是一種自以為像上帝一般有智慧的表現嗎? 本書從社會、文化、歷史、政治、聖經的翻譯及詮釋等問題深入探討基督教在漢語社會中的處境、漢語神學的發展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盲者的視域

曾慶豹  著
橄欖  出版
2017/03/10 出版

德希達談論禮物、寬恕、款待、正義、友愛、死刑、責任、無條件等,無不深進到神學或宗教之域中,顯示著解構以「神學」作為「政治轉向」或「倫理轉向」的「語調」引人關注,展示了對「存有—神—邏輯學」做出解構,神學在此以「終結」的警示和「不可能性」的渴望中,重新談論上帝、重新思索神學。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