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舊約聖經先知書各卷書的文學內容及相關重要主題。在導論介紹先知書的結構與特色之後,逐章介紹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以及十二先知書。各章內容最後列舉與該卷先知書主題有關的問題討論,讓讀者可以繼續思考與探討相關的時代議題,延伸探討先知信息與現代信仰生活的關聯性。
本書以基督為中心來探討作為領袖之領導力的意義,其內容強調成為一位有領導力的領袖並非建基於擁有權力、地位或是特殊性別,而是通過謙卑的跟隨、歷經挑戰的過程、凝聚群體共同異象、成為行動的榜樣、鼓勵群體進入成熟的生命為基礎,以致具體地對群體產生影響,並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耶穌所帶來的福音讓人體驗到,成為領導者是不受限於社會建制及族群文化之中:不分女性或男性、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加3:28)。這意味著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會因著福音而帶出影響力,並且按著不同恩賜發揮其領導作用,因為跟隨基督的群體會試圖改變周遭人的生活,並促使群體朝向合一的目標前進。
本書的主要目標為介紹舊約聖經歷史書各卷書的文學內容、經文形成過程以及重要神學主題,並且延伸各卷書的後續詮釋影響,讓讀者可以進一步討論經文與現代生活的關聯性。本書的內容經過不同階段的累積逐漸成形,原稿來自筆者在台灣神學院/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舊約導論」與「歷史書」課程的講義,歷經課堂中的講授和同學們討論回應,更新資料及修改文字修辭,最後完成本書內容。在寫作過程中,數次將本書各章節的文字精簡化,期盼讓讀者在閱讀時可以增加易讀性與理解吸收,並促進後續討論。
本書旨不在精深的學術研究創作,所以神學生或有原文基礎訓練之讀者,既可以從本書的原文字義探討得益,又不致覺得被帶進原文字典以致望而怯步。在教會作查經教導的領袖和信徒,聖經的意義的思考應用和牧養反省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一般比較少去查看註腳,所以若不讀括號內所附的原文,依然可由本書獲知經文意思,作為自行應用的基礎。筆者非常讚同L. Kreitzer所說的話:「註釋書應成為敬拜的資源,更甚於對聖經經文的任性發掘」。以作為一個中介的管道自我期許,將優良的英文研究資源和書藉材料作比較參照後,以所得經文釋義和結果,介紹給中文讀者,增進教會和信徒對聖經知識的了解。
本書的主要目標為介紹五經各卷書的文學內容、經文形成過程以及神學主題,同時也延伸各卷書的後續詮釋影響。盼望五經各卷書所觸及的不同內容與主題可以引發讀者興趣與好奇,進一步深入探討經文對我們現代世界與信仰生活的啟發與挑戰,邀請我們在生活各層面做適當回應,讓經文與我們的生活實況深入對話。
本書要探討的是,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如何幫助我們(尤其是需要準備講章和帶查經的牧者和教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帶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通過突顯文本的上下文語境。本書希望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在讓我們的聖經詮釋展現自己的特色之餘,也能實踐聖經詮釋的倫理。 好評推薦 「以符號學理論與方法來解釋聖經,提醒與鼓勵讀者們察覺,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眾多聖經解釋並無法取代聖經本身;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回到聖經-上帝的話,在新的生活處境中重新解釋經文。」——曾宗盛,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在神學/聖經研究上,孟翰老師的著作應該是開創新河的力作,極為難能可貴,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看重的成果。」——孫寶玲,台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 「吳孟翰博士的大作除了幫助華人讀者掌握複雜的新約研究方法,以之來理解經文的含義,更力圖啟發讀者,借由聖經與世界建立起多元的關係和身份。」——楊克勤,Garrett-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eminary Harry R. Kendall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