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倫理經典譯叢 書系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法律與美國文學

Bodo Pieroth  著
新學林  出版
2024/12/17 出版

  本書是以文學作品作為探討法律的素材,以法學知識的觀點析論文學文本之中的法律問題,試圖在經典文學名著之中,剖析作者的法律意識,進而提出法律人的若干見解。  本書的出版,是希望在功利主義導向的法律教育以及司法實務中,能找回法學對於人文關懷的理想以及真善美聖的追求。希冀讀者能夠在閱讀的同時,品味著人性與法律的多變、思考著法律人的執拗以及反省著司法改革的怯弱,這便是這本書能夠給法律人最大的收穫。

特價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政黨法

新學林  出版
2022/12/30 出版

政黨政治是創造法律的民主程序,亦是民主法律的規範對象。相較於選舉法、議會法有著悠久的法律史,政黨法可說是法學的新大陸。1967年的德國政黨法和2017年的臺灣政黨法正好有著五十年時差,透過本書的譯著可一窺五十年來德國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發展,亦可對比臺灣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還有什麼未竟之業,一同思考未來臺灣政黨法的作用。

特價5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律與德國文學

Bodo Pieroth  著
新學林  出版
2021/01/29 出版

本書是以文學作品作為探討法律的素材,以法學知識的觀點析論文學文本之中的法律問題,試圖在經典文學名著之中,剖析作者的法律意識,進而提出法律人的若干見解。本書的出版,是希望在功利主義導向的法律教育以及司法實務中,能找回法學對於人文關懷的理想以及真善美聖的追求。希冀讀者能夠在閱讀的同時,品味著人性與法律的多變、思考著法律人的執拗以及反省著司法改革的怯弱,這便是這本書能夠給法律人最大的收穫。

特價5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律倫理(上)

新學林  出版
2018/08/31 出版

本書由導論與十六個章節所組成。或許我國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能疑惑,本書書名是法律倫理,但是為何本書作者討論的核心角色是律師,而未對檢察官倫理、法官倫理同等著墨。譯者認為由於美國法官、檢察官必然具備律師資格,一樣仍須遵守「專業行為模範規則」(The 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和「專業責任守則」(Model Cod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律師是美國法律界的絕大組成份子,因此律師之養成與職業倫理價值觀之建立是美國法律界完善法律倫理的開端。本書作者認為法律與倫理分開討論,難有實益。從哲學處理倫理(ethics)與道德(moral)議題的思維觀點討論法律倫理難題,本書中摘錄大量重要美國司法判決、法律倫理專書章節與期刊文章,帶領讀者思考法律倫理問題,並在每個主題結尾提出實際案例衍生或假設性問題供讀者進一步思考。閱讀本書每一章節猶如經歷一趟哲學諮商之旅,也是與內心自己、本書作者的問答辯論。譯者希望本書能成為現在、未來的法界人士面對法律倫理難題的思考指引,也能作為社會大眾理解司法人員的倫理困境之起點。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法律倫理(下)

新學林  出版
2018/08/31 出版

本書由導論與十六個章節所組成。或許我國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能疑惑,本書書名是法律倫理,但是為何本書作者討論的核心角色是律師,而未對檢察官倫理、法官倫理同等著墨。譯者認為由於美國法官、檢察官必然具備律師資格,一樣仍須遵守「專業行為模範規則」(The 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和「專業責任守則」(Model Cod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律師是美國法律界的絕大組成份子,因此律師之養成與職業倫理價值觀之建立是美國法律界完善法律倫理的開端。本書作者認為法律與倫理分開討論,難有實益。從哲學處理倫理(ethics)與道德(moral)議題的思維觀點討論法律倫理難題,本書中摘錄大量重要美國司法判決、法律倫理專書章節與期刊文章,帶領讀者思考法律倫理問題,並在每個主題結尾提出實際案例衍生或假設性問題供讀者進一步思考。閱讀本書每一章節猶如經歷一趟哲學諮商之旅,也是與內心自己、本書作者的問答辯論。譯者希望本書能成為現在、未來的法界人士面對法律倫理難題的思考指引,也能作為社會大眾理解司法人員的倫理困境之起點。

95 特價6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揭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神祕面紗:憲法法院的意志形成與決定過程

新學林  出版
2017/05/31 出版

序╱陳傳岳 1 奠定民主與法治的倫理基礎╱黃瑞明 3 序言 7 第一部分 前導思考 1 第一章 導論 3 第二章 研究方法 35 第二部分 聯邦憲法法院的意志形成與決定過程 83 第三章 內部決定過程的結構 87 第四章 報告作成人的影響 159 第五章 評議作為「衡平批判性審議」的論壇 201 第六章 評議中的行為資源 253 第七章 合致性與異質性 293 第三部分 聯邦憲法法院與社會的溝通 331 第八章 正當性與溝通 335 第九章 透明性、整合與正當性 389 第四部分 聯邦憲法法院存在的正當性資源 441 第十章 藉由對外發揮影響力(externe Steuerung)來維持結構之存續 445 第十一章 規範審查中不同裁判類型的影響可能性 497 第十二章 聯邦憲法法院社會接受度的來源 543 第十三章 非正式規範是聯邦憲法法院組織文化的核心要素 599 第十四章 正當性產物的矛盾 675 第十五章 訪談問卷 691 謝 辭  699 讀書心得 701

95 特價71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