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弘一法師 豐子愷,一代文化界巨擘,散文與繪畫至今廣為讀者喜愛。本書收集小品十則:我與弘一法師、素食之後、姓、剪網、漸、阿難、作父親、兒女、白象、山中避雨..等,純真自然,愛心同情躍然紙上,為大師筆墨之最精緻呈現。 《我與弘一法師》是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廿八日在廈門佛學會講中,認識弘一法師,也是作者的音樂老師,作者將弘一法師如何由藝術昇華到宗教?的疑問引題,將作者心中的想法表現出來。 作者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並將弘一法師的宗教修養與藝術的最高境界相比,將「文藝小技的能不能,在大人格上是亮不不足道的」,與讀者一同分享。 作者簡介 豐子愷 浙江崇德人,留學日本,歷任復旦、浙江等大學教授;散文創作和繪畫之外,並到2力於興學和出版事業。晚年在高壓下仍事翻譯,完成《源氏物語》中文全譯。共出版《豐子愷文選》四冊、《豐子愷童話集》。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 楊牧,散文、新詩大家。散文向以辭藻繁富多姿見稱;晚近心靜神寧,體物深刻,特重自然與人情之交感,筆墨淡逸致遠,傲視同儕。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是作者最近之作品,內容包含兩篇:〈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來自雙溪〉。作者記述著第一次到舊金山時,當從飛機場走到停車坪,正在感覺陌生,感覺有些許的不安的時候,忽然發現空氣裏好像飄著小雨點。那種心情,就像是這麼一個地方不是作者旅行的目的。 在雨中的舊金山,給作者那外一種不言可喻的感受,那裡的溫暖與安靜,深深的使作者感動,也因此有了這篇遊記,另外一篇來自雙溪將是將學生時代所遇到的人,將其在那段時間所發生的事,隨筆寫下的文章。 作者簡介 楊牧 台灣花蓮人,民國二十九年生,東海大學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教授,著有詩集、戲劇、散文、評論、翻譯近三十種,主編選集多種。
雙人床 讓戰爭在雙人床外進行,躺在你長長的斜坡上,聽流彈,像一把呼嘯的螢火,在你的,我的頭頂竄過,竄過我的鬍鬚和你的頭髮,讓政變和革命在四周吶喊,至少愛情在我們這一邊,至少破曉前我們很安全,當一切都不再可靠,靠在你彈性的斜坡上。 今夜,即使會山崩或是會地震,最多跌進你低低的盆地,讓旗和銅號在高原上舉起,至少有六尺的韻律是我們,至少日出前你完全是我的,仍滑膩,仍柔軟,仍可以燙熱,一種純粹而精細的瘋狂,讓夜和死亡在黑的邊境,發動永恆第一千次圍城,惟我們循螺紋急降,捲入你四肢美麗的漩渦。 關於作者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民國17年生於南京,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任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等校教授,數度講學美洲﹔現任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教授。著作三十餘種,其中詩集十三種曾自編為一冊。
最快樂的事 寒冷的上午,爬進樓下的街,已經好幾句鐘,這個年青人睜開眼,仰對天花皮呆視良久,他套上毛衣,離開床上的女子,向一扇關閉的窗戶走過去,他垂視樓下的街:高高的前額,抵住冷玻璃,冰冷,空洞的油馬路面,宛如貧血女人的臉,天空灰濛,分一出遠近的距離,水泥建築物皆停留在麻的狀態,同樣的街,天空,建築,已經看了兩個多月,至今氣候仍沒有轉變的徵象。 他們都說,這是最快樂的事,but how loathsome and ugly it was !他對自己說。 幾分鐘後,他問自己:假如,確實如他們所說,這已經是最快樂的事,再沒有其他快樂的事情嗎?這個年輕人,在是日下午自殺。 母親 七月的太陽,如一首無聲的音樂,從早晨一直嗡嗡地唱到晚,過了正午這一帶郊區裡的稻田,新建的密集平房,油加里樹,沙灘,都靜靜地充滿耐性地伏著,置身於稀薄的灰霧中,等侍猶甚遙遠的傍晚降臨,在迷漫了白煙的藍空裡,固定地臥著一堆堆白雲,它們肥胖的身軀,亳無忌憚地舒展開,像懷孕的母親躺在床上休息,河裡的水已經枯淺,河床的中間,暴露出黑色的沙灘,盛著淺水的沙坑裡,裸體的孩子們正在其中打滾,拍水,呼喊... 作者簡介 王文興,台灣小說界前衛派名家,在文字的錘鍊,人物心理的經營方面,成就非凡,本書所收短篇小說,充份展示作家一向堅持的原則。 一九三九年生,福建人,在台灣長大,現代文學雜誌創人之一;“小說家變”、“背海的人”皆為洪範版。
傾城之戀 銅像矗立在城中心,高逾百丈,佔地十畝。城的四週是廣闊的草原。從城外五十哩,就看得到銅像龐大的身軀,在呼回世界的紫太陽照耀下閃閃發光。據那時候的旅客說,從太空船觀看呼回世界,這星球上最醒目的標誌,就是索倫城的銅像。連京城的黃金寶殿,都不及銅像來的壯觀。這麼碩大的銅像,不要說呼回世界,在整個宇宙裡,恐怕也是獨一無二的。 有關銅像的來歷,傳說各異。聚呼回史書記載,最初的銅像是為紀念索倫城第一批移民而樹立的。但一般認為第一尊銅像是索倫城首任城主的遺像。又有一個說法,銅像是第三次星際戰爭時虜獲的戰利品。不論如何,在第三次星際戰爭時,索倫城裡已有銅像存在,是後世史家都同意的事實。最初的銅像約有十丈高,在當時算是龐然巨物,但比起後來的銅像,乃是小巫見大巫了。 作者簡介 張系國 華文科幻小說大家,揉合西方科幻和中國武俠兩大傳統,構思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科幻長篇《城》三部曲〈即《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星雲組曲》短篇系列勾繪未來世界之餘,間接反思當前人類的問題,並針砭永恆的人性本質,發人深省。本書三篇選自這個系列。 張系國,1944年生,江西南昌人,在台灣成長,為美國知識系統學院創辦人。小說及隨筆等二十多種,均由洪範印行。
妳讓我失身於妳 三十歲生日那天,華人通譯屈亞炳從皇后大道的英文書店,取了剛下郵船的倫敦狩獵雜誌,回潔淨局雙手捧給亞當˙史密斯,退後一步,垂下手緊貼褲縫,恭敬地問他上司是否還有其他吩咐。 亞當˙史密斯翻閱新到的雜誌,頭也不抬的揮揮手打發他下去。上回米埔觀鳥,潔淨局的幫辦溫瑟先生告訴他一個令他雀躍的消息,寄放祖家他夫人貴族伯父莊園的獵槍,已經裝箱海運,估計跟下一班郵船就可抵達香港。 溫瑟先生憑他對獵物敏銳的嗅覺判斷九龍灣岩壁嶙峋的山坡,會是狩獵的好去處,他正積極準備一次實驗,亞當˙史密斯自告奮勇充當他的助手,立即訂了狩獵雜誌惡補有關打獵的知識。 作者簡介 施叔青 施叔青,社會風貌小說名家,近年以香港百年滄桑為素材,營造長篇巨構,通過女性的命運和女體的宰制,喻意殖民與被殖民的糾纏轇輵;其筆墨細膩,組織綿密,鋪陳有致,為不可多得之傑作。本書即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選段,原曾單獨發表,可獨立欣賞。 施叔青,1945年生,台灣彰化人,曾旅居香港約十六年。香港三部曲之一《她名叫蝴蝶》及《愫細怨》、《情深》等香港風貌小說多種均由洪範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