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刺蔣案背後的堅強女性黃晴美: 她是台灣永遠的勇者,如玫瑰般優雅芳香, 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 發生於1970年的424刺蔣事件,是台灣人民對外來統治集團權力核心的直接反擊。從紐約市傳出的這一聲槍響,給長期受壓迫的台灣人民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動量從此加速增長。 參與刺蔣事件的四位志士中,賴文雄與黃晴美已分別於2012及2018年過世。有關424事件的經過,只能從報章雜誌讀到一些相關人士發表的片段回憶。在424刺蔣案53週年的此刻,與黃晴美女士深交的吳清桂女士,寫下這本關於黃晴美女士一生的故事,讓台灣人得以從另一個視角,更深刻認識這位實際推動台灣民主人權運動的鬥士。 黃晴美女士一生獨立自主,堅強勇敢,為人所不敢為。她是424刺蔣案唯一的女性。她在留學美國時參與了1970年4月24日紐約Plaza Hotel旋轉門的「那一槍」驚動世界,撼動台灣國民黨政權,鬆動白色恐怖戒嚴體制,潛移默化「台灣人」作為共同體的集體意識,改變了台灣人的命運,也因此而被列為黑名單,30年不曾踏進自己的家鄉。 424那把「革命之槍」曾經在她嬌小的身軀瀏覽過,空前絕後的「那一槍」出師未捷,卻讓獨裁者僥倖逃過,但,就是「那一槍」,改變了台灣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她的一生。 謹以本書向這位偉大的革命女英雄致敬, 請台灣人一定要記得:黃晴美!! 黃晴美女士是不平凡的女性,在男人們因害怕而遠離政治時,她卻主動參與了驚天動地的革命行動。當她的兄長黃文雄及夫婿鄭自才相繼因此案而被迫逃亡時,她扮演了重要的後繼補給及精神支助,成了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力量。夫婿被引渡的官司中,她奮戰不懈,全力救援,獨力撫養兒女長大。 黃晴美女士的一生因為黑名單長年流亡於瑞典,在她後半生的浪跡生命,和台灣幾乎是脫節的,但卻心繫台灣。勇敢的她,在黑名單尚未完全解除前,她默默偕夫婿突破黑名單成功回到近30年不曾踏過的家門。 台灣近代史上也因為黃晴美女士不在台灣而沒被看到。2018年她在瑞典悄悄的遠離了我們,在她短暫的生命中,為我們樹立了女性最美好的典範。回首她的生命軌跡,步步都是當代女性的先行者。正因此,《槍與玫瑰》就是要為她在台灣近代史上留下她應有的歴史定位。 本書特色 1.424刺蔣案唯一女性。 2.全球少見「前妻為前前妻寫的傳記」! 3.透過黃晴美女士的傳記,再次建構台灣女性對台灣民主人權運動莫大的貢獻。 4.為黃晴美女士找到她該有的歴史定位。 5.推展台灣民主人權運動深化人權教育,並倡議難民法制之建立。 6.海外台獨運動參與者和其家人。
他是浪漫的樂觀主義者, 始終堅信台灣有朝一日, 會成為理想美好的國家。 因此,他的臉上永遠帶著燦爛的笑容, 用溫暖跟堅定守護著--他最愛的台灣。 本書將應元一生分為三部曲,從第一部出生、成長,求學、負笈留美、從事海外台獨運動,變成黑名單後偷渡回台、入獄成為政治犯。第二部出獄後參政與從政,從參選立委、2000年成為阿扁總統助選團隊、擔任駐美副代表、到加入執政團隊,扛起2004年選戰重任、舉辦二二八牽手護台灣活動,再到成為小英團隊、擔任勞委會主委、環保署署長等。最後一部則是著重於應元大使赴泰接任大使到因病請辭的一年間,經營台泰關係以及僑社商會,展現的親和力與魅力…。 李應元在某次與僑界私下餐敘時透露,他在接受大使派任之前,蔡總統曾諮詢他意願,也給了他許多選擇,他毫不猶豫地選了泰國。當場有人好奇問他,為何是泰國?他笑著說:「因為這裡台商最多,我可以有很多工作去推動。如果選了歐洲,就等於是退休了」 這就是他的風格,不斷在思考自己還能為台灣、為國家做什麼,而不是自己的權位名祿。 每一段經歷,都深刻地記述著他對台灣這片土地、這個國家的付出與貢獻。 每一個小故事,都能表達他,圓融通達的人格特質與獨特的魅力。 本書希望透過重大事件的敘述,透過關鍵人物的追憶與觀點,娓娓道來,應元的一生,留給我們與後世,無限的緬懷與想念。
南迴搞軌,究竟是誰在搞鬼? 民國95年3月17,台鐵96車次莒光號,在南迴鐵路枋寮站起算15.9公里的地方發生翻車事故,火車出軌,傷者之一的陳氏紅琛受傷被送至枋寮醫院,卻在翌日凌晨不治死亡。 案發後經人檢舉,檢察官偵查,法醫鑑定,證人證言,最高法院多次發回審理,最後認定陳氏紅琛的配偶李雙全及其哥哥李泰安為詐領保險金,由李泰安製造車禍,李雙全在加護病房為陳氏紅琛注射酒精致其死亡。李雙全在偵查期間上吊自殺,李泰安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 《世紀大冤案:南迴搞軌/辯護律師的不平之鳴》的出版不是在指責何人,而是藉著爬梳資料,聊表一個辯護律師的不平之鳴,深切期待:政界高層不要輕言限期破案、檢察官千萬不要變成追訴狂,更希望不要再有可憐的被害者家人變成被告、家破人亡。 王澤鑑 教授‧羅秉成 律師 推薦 第1章 本案關鍵被指為李氏兄弟要詐領保險金? 第2章 陳氏紅琛體內真有蛇毒? 第3章 陳氏紅琛死因?! 第4章 破壞鐵軌需要什麼工具? 第5章 何以沒人追究莒光號翻車的真正原因? 第6章 關鍵時刻李泰安是否在火車上? 第7章 限期破案往往製造冤獄! 第8章 公權力何苦全力追殺李泰安全家?
關西機場事件是假新聞標準教材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 對不幸歷史事件的冷漠,將使我們錯失獲取珍貴教訓的機會。期待本書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帶動台灣社會對此議題進行更全面且深切的討論,唯有如此,才能因應百變時局,並讓悲劇不再重演! 第1章 序曲:大外宣、資訊戰與混合戰 第2章 關西機場事件始末:眾聲喧譁下的真/假相? 第3章 後續效應:江湖恩怨?江湖在哪裡? 第4章 「戰狼主旋律」變形入台,解析關西機場事件的中國虛假資訊鏈 第5章 「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 本書特色 (一)透過此事件中虛假訊息的傳播路徑,省思我們的傳播環境、新聞產製過程。 (二)網路時代引發傳播環境的巨變,法制化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社會的最佳教材。 (三)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政府與民間最佳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