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識會談法 (陳怡安教授) 基於對生命的肯定,透過對話的機制,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營造和諧的共同體。 二、人有四種學習能力 1.記憶 2.想像 3.詮釋 4.創造 三、四層次提問的有效對話 (一)記憶性問題:問事實(描述客觀狀態)-消化素材 (二)感受性問題:問感覺(擴大覺察空間)-轉化素材 (三)詮釋性問題:問經驗(探尋生活經驗)-內化素材 (四)實踐性問題:問決定(點燃行動願力)-活化素材 四、怎麼問,孩子願意說;怎麼說,孩子願意聽! 五、「提問」比給「答案」還重要 六、活用提問,點燃班級經營的團隊熱情 1.談公平2.自然筆記3.一個巴掌拍不響 七、自覺是治療的開始 1.能有意義影響行為的學習:「自我發現」與「自我調節」。 2.只要「思考的引擎」被啟動,孩子可以學會任何事務。 八、問自己 我,常和孩子對話 or 訓話? 我,常對孩子提問 or 質問? 九、一起來努力 對話,不訓話;提問,不質問! 「怎麼說,孩子願意聽;怎麼問,孩子願意說!」點出了師生對話、親子對話的關鍵所在。要培養出能「自主學習」的孩子,就要先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無疑的,「提問」要比「給答案」重要得多,而且提問要有層次,孩子的學習才會有深度。「意識會談」法的對話教學,就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透過對話機制,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而能營造和諧共同體的教學法。
一、理解才能真心相待 二、蝴蝶姑娘 三、亂 教育部您好: 我希望你不要再改字了,可以嗎?像是以下這些字:亂燥臊,求您「不要」再改字了,因為很多人都被您們「搞」糊塗了,而且字不可以亂改一通,因為它們有「由來」的,所以請你不要再害我們啦!祝健康 竹林國民小學學生XXX上 四、陪伴特需生的良藥 五、比爾蓋茲在「擁抱未來」一書中提到,有位讀者寫信給他: 「蓋茲先生,我是一位患有閱讀困難的詩人,基本上我沒有辦法拼好一個像樣的字。若不是因為電腦『錯字檢查』的功能,我將永遠沒有發表詩作或小說創作的希望,我可能不會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是因為你的緣故,我可能因為天賦的多少而失敗,卻非天生的缺陷。」 六、真心相待 在孩子害怕黑暗時,為他們點燈; 在孩子害怕孤單時,陪他們說話; 在孩子害怕迷路時,和他們一起畫一張地圖。 七、理解才不會被激怒、才能真心相待 愛,不只是名詞,也是動詞,更是連接詞! 「佛」與「魔」,一念間:他不壞,只是有點High;他不壞,只是愛作怪;他不壞,只是缺少愛!透過「有效提問」的對話教學,與生俱來的慈悲心,可以持續被激勵、被滋養,雖然「愛人」的熱情將會隨著時日而漸消退,只要營造「全面接納」的班級經營友善校園,就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