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書評媒體Openbook2017美好生活書獎■名人推薦:這是一門現代人(不分大人、小孩)的必修課。──駱以軍/小說家當我們談論動物時,我們其實在談論人類自己。──張婉雯/作家■本書特色本書結合文本分析、時事評論、倫理思考,並藉由文學與藝術作品中看待動物的各種角度,探討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他者之間糾結錯綜的關係。書名「牠鄉何處」,正在於凸顯此一觀點:被邊緣化的動物們不得其所的命運若要有所改變,有待更多人了解,無論我們如何在心理上與實際空間上試圖劃界排除,人與動物都生活在同樣的場域。因此,書寫動物,就是書寫人類自身,是理解人與自然命運的途徑。◎如果年度好書只能推薦一本,《牠鄉何處?》必是我的那本唯一。──2017Openbook好書獎評審/劉叔慧(作家)◎若以香氣來論,要何等的寫作功力和自制,才能打造這麼一本書?◎只能獻以接天地、曉人情的艾草。──評審/惜昔香(芳療師)◎我毫無懸念把黃宗潔的《牠鄉何處》列為今年最好看,最搖晃我的書。──自由撰稿人/蘇惠昭(中華日報)◎「整個城市發展跟動物的遭遇是扣連在一起的」,動物不僅帶給我們情感上的療癒或滿足,也是這塊土地理所當然的住客。──專欄作家/番紅花(蘋果日報)◎我希望這本書成為-只要是對動物有興趣的人、關心動物議題但不知怎麼進入的人、或生活中為如何跟動物相處而苦惱的人,都可以獲得通盤思考的入門。──《牠鄉何處》作者/黃宗潔
不願正視詩史中的非連續性與斷裂處,便會讓「主流」、「統一」、「化約」之危害繼續肆虐。所謂重新確認以「詩」為核心、主張文學依然保有一定程度自主,若沒有解決這種對線性敘述的依賴迷戀,恐怕也只是白費功夫。職是之故,在實際書寫一部理想的文學史之前,有必要先尋找當代詩史中「逆音」的存在,作為對一致性與進步說最有力的抵抗(resist)。面對文學史家與史籍酷好追求「連貫」與「完整」,逆音堅持以對抗之姿揭露其中的虛妄。把單線式的連貫,換成多面向的交織;將追求完整性,改為不避罅隙處──這即是當代詩史中各式逆音,存在的重要價值。本書以古典意識、現代抒情、跨界內外、陰性想像、詩釋鄉土、少數主體、易代新聲這七個面向出發,從面的觀測、線的交織到點的細讀,說明逆音如何抗拒各種簡化敘述與刻板印象,盼能進一步促成對「台灣新詩史」未來樣貌的反思。
本書特色 本書以動物倫理為核心,探討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動物符號之使用,涵蓋之藝術作品如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黃色小鴨》、徐冰《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李小鏡《十二生肖》、周慶輝《人的莊園》;小說則有韓麗珠、甘耀明、連明偉、葛亮等之作品。藉由其中彰顯的人與動物關係,思考藝術自由與動物倫理如何相容、人與自然之混種共生、以及動物寓言之在地轉向等面向,期能打開美學、倫理與文學之間,更豐富的對話空間與流動可能。
隨著作者身分背景的轉換,旅外經驗的書寫似潑墨山水,層層點染,雖然濃淡深淺不同,卻是交疊纏綿,既有家國思索的大敘事,亦有個人與親人的感懷,彼此對照,形成景觀特異的文化想像。本書從「模山範水的抒情傳統」、「羈旅行役的宦遊心聲」、「離散書寫的重層觀照」、「自我他者的靈魂對話」四個向度,選取古代詩歌詞曲及近現代散文,藉由文本的閱讀與理解、內容議題的思考與討論、不同角度的詮釋與切入,領略文字、實景與心靈的相互共鳴。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張子樟教授長年研究青少年文學,在《芝麻開門─青少年文學的閱讀與創作》中集結知識文學、生態文學、藝術教育、宗教意涵於其中。 全書分作二十一講,巧妙的以理論與實務互為表裡,將各類型青少年文學依內容分門別類,時而透過青少年文學作品帶領讀者進入冒險、奇幻的世界;時而拉回現實,以青少年文學反思嗑藥與霸凌的當代社會問題。同時引用各國青少年文學的經典之作,不論是小說、童話更囊括童詩,內容翔實清楚,易於融會貫通。是兒童文學所、中文系、幼保系的學生,以及全國中小學教師、讀書會家長帶領青少年進入文學領域的最佳引導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