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依納爵靈修為基礎,以共議同行為方向,具體地給出牧靈規劃的步驟。牧靈規劃的工作有助我們進入深度的聆聽,可使我們更有成效,得到更新,而且更投入我們的生活和使命。團體分辨的進路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我們不是以個人,而是以團體的方式擔當使命,我們需要一起分辨聖神怎樣做工。這需要每一個人參與其中,也是一個讓我們實踐共議同行、彼此聆聽,以及在分歧中建立共融的機會。本書正是朝著這個目標,以有意義和實際可行的方式結合了規劃與團體分辨。
本書從依納爵靈修的基礎《神操》四週的動力著手,指出此動力如何具體改變人的生活。 寫這本書,是為了使信仰與生活和好,是為了將屬於你的或者你所探尋的信仰安放於你生活的中心,使之照亮你的生活,並且轉變它的方方面面。這本書也是為了將你的生活安放於你信仰的中心,使你在真實的生活中找到那位真天主。 本書的寫作扎根於依納爵.羅耀拉之經驗的傳統。他的《神操》是最負盛名的靈修作品之一,這是一本對祈禱的指南,其中所描述的滋味,只有透過實際運用和發揮,方能顯露出來。《神操》籌備了一個舞臺、一段時間及空間的背景,造物主及其受造物可在此相遇,但這不是那種通常在充滿重負的生活背景中的相遇,而是更直接、更有力量的相遇。 我們將在本書中運用這個「指南針」,來幫助每個人更加自覺地反思自己與天主的關係,從而幫助他們真正把生命「建在磐石上」(瑪七24)。
擺脫二元衝突的思維模式 抵擋消費主義的審美趣味 逃離世俗成功的行動邏輯 在隨波逐流的人潮中逆流而行 反抗集體無意識的虛無 抵抗人的異化 向神學家求真 向藝術家求美 向行動家求善 點燃平凡而不平庸的生命 神學人/林鴻信、溫偉輝、李熾昌、戎利娜 藝術家/馮君藍、魏明德、姜原來、島子 踐行者/王文峰、楊熙南、陳浩武 《十二》是一檔深度訪談類紀錄片,一以貫之地回答了這個核心問題:「在世俗化時代,如何克服人的異化?何為基督徒的美好生命與生活?」 為此,作者在兩岸三地華人世界,選了十二位代表性的人物,聆聽他者的智性、感性與靈性世界,在此岸世界拼湊屬於人性的真、善、美地圖;在碎片化的時代,立志做一個整全的人。 本書特色 ◆ 在後現代碎片化時代與對抗人之異化的著名基督徒對話。 ◆ 當前兩岸三地十二位基督徒,在真(神學)、美(藝術)、善(行動)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及深遠影響的訪談見證。